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通语(通語)  拼音:tōng yǔ
不受地域局限,可通行于几个地区或全国各地的共同语或标准语。相当于「雅言」的意义。汉。扬雄《方言》卷一:「娥、嬴,秦晋之间凡好而轻者谓之娥。……好,其通语也。」
《國語辭典》:暗语(暗語)  拼音:àn yǔ
用作暗号的秘密语言。
《國語辭典》:字汇(字彙)  拼音:zì huì
1.单字、语词。如:「语文试题中,往往有字汇测验这一个项目。」
2.书名。明梅膺祚撰,十四卷。变易说文及玉篇之部首,而依楷体分部,简而便用,颇适于通俗检查,《正字通》、《康熙字典》多从其例。
《漢語大詞典》:散辞(散辭)
指移置句外的词语。《穀梁传·僖公十六年》:“陨石于 宋 ,五。先陨而后石,何也?陨而后石也。于 宋 ,四竟之内曰 宋 。后数,散辞也,耳治也。”按,按结构关系的词序常式应说“陨五石于 宋 ”,因口语把“五”字移在句末,故云“散辞”。
(1).非专指之词。《穀梁传·僖公十四年》:“诸侯城 缘陵 。其曰诸侯散辞也。聚而曰散,何也。诸侯城有散辞也。 桓 德衰矣。” 范宁 注:“直曰诸侯,无小大之序,是各自欲城,无揔一之者,非伯者所制,故曰散辞。” 锺文烝 补注:“ 杞 虽未灭而国已危,城 缘陵 以迁之,宜列序其人以见美,言诸侯而不序,是散辞也……《文十七年》传曰‘略之’,散辞即是略,互相备也。”
(2).犹浮词。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夫叙事者,或虚益散辞,广加闲説,必取其所要,不过一言一句耳。”
《國語辭典》:语助词(語助詞)  拼音:yǔ zhù cí
虚词的一种。指置于句子的末尾或句中表示某种语气或停顿的虚词。用于句尾的语助词,如:了、呢、吗、乎、哉、也等。用于句中的语助词,如:岂、宁、难道等。也称为「语助」、「语气助词」。
《漢語大詞典》:意群(意羣)
词语。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三:“﹝意群﹞是每次可以构成意义的无可再行减少的几个字音……意群也是说话构思的单位。平常说话,便是一个意群跟随一个意群,潮浪似的追逐而来。”
分類:词语
《國語辭典》:骈字(駢字)  拼音:pián zì
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包括联绵字。如天地、山峦、彷佛、逍遥等。此类词书有清代康熙时编的骈字类编和程际盛的骈字分笺。
《國語辭典》:出处(出處)  拼音:chū chǔ
语本《易经。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指去就进退,出仕和隐退。汉。蔡邕 荐皇甫规表:「修身力行,忠亮阐著,出处抱义,皦然不污。」唐。韩愈 送石处士序:「凡去就出处何常?惟义之归,遂以为先生寿。」
《漢語大詞典》:新词(新詞)
(1).新作的诗词。 唐 刘禹锡 《踏歌词》之一:“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鷓鴣鸣。”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説愁。” 清 吴伟业 《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诗:“念家山破定风波,郎按新词妾唱歌。恨杀 南朝 阮司马 ,累儂夫壻病愁多。” 鲁迅 《赠人》诗之一:“唱尽新词欢不见,旱云如火扑晴江。”
(2).新产生的词语。如:近些年产生的科技新词如激光、航天飞机、超导等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3).没有学过的词语。如:为了校正发音和多学些新词,她天天坚持听英语广播讲座。
《國語辭典》:典故  拼音:diǎn gù
有出处、依据的故事典例。《北史。卷四三。刑峦传》:「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邵援笔立成,證引该洽。」《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宝玉见宝钗如此说,便拭汗道:『我这会子总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
《國語辭典》:遗言(遺言)  拼音:yí yán
人在临终前所遗留的言辞。《薛仁贵征辽事略》:「怀玉曰:『父死有遗言,臣当战之。』」《儒林外史》第一回:「我儿可听我的遗言,将来娶妻生子,守著我的坟墓,不要出去做官。」也称为「遗嘱」。
《国语辞典》:与否(与否)  拼音:yǔ fǒu
肯定词语后的反诘语,带有不确定之意,相当于是或不是、可以或不可以。《三国志。卷二二。魏书。卢毓传》:「得其人与否,在卢生耳。」《儒林外史》第二五回:「不知这来的官果然摘印与否?」
《國語辭典》:词藻(詞藻)  拼音:cí zǎo
1.经过修饰的精美词语,常指引用的典故或诗文中现有的词语。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潘安仁之词藻,徒增哀怨。」《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这些话是教养题目文章里的词藻,他竟拿著当了真,惹的上司不喜欢,把个官弄掉了!」也作「辞藻」。
2.书名。清朝彭孙遹撰,四卷。论唐宋以来诸家词,并拈取其名篇佳句,品其短长。
《國語辭典》:正对(正對)  拼音:zhèng duì
1.一种对偶。用两两相对的词语反映同类的事物或概念,其意义相同。如张载的〈七哀〉诗:「汉祖想枌榆,光武思白水」为正对,皆言思念故乡。
2.直接面对。如:「这栋建筑物,正对著公园。」
《漢語大詞典》:生语(生語)
(1).梗直的话。 唐 韩愈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诸公贵人既志得,皆乐熟软媚耳目者,不喜闻生语,一见輒戒门下以絶。”
(2).新的词语。 宋 叶适 《太府少卿福建运判李公墓志铭》:“公文出新意,作生语,緻密简雅,无刻露之态。”
(3).生造的词语。 鲁迅 《三闲集·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新文学兴起以来,未忘积习而常用成语如我的和故意作怪而乱用谁也不懂的生语如创造社一流的文字,都使文艺和大众隔离。”
分類:梗直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