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构 → 搆构”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鸱尾(鴟尾)  拼音:chī wěi
古代宫殿屋脊两端瓦制的兽形装饰物。古人以为海中蚩精能避水患,故多以蚩为饰。因形似鸱尾,故称为「鸱尾」。《北史。卷五○。高道穆传》:「多有非法,逼买人宅,广兴屋宇,皆置鸱尾。」也作「蚩尾」、「鸱甍」、「鸱吻」、「祠尾」。
《漢語大詞典》:挂落
我国传统建筑中额枋下的装饰构件,或用作划分室内空间。常用镂空的木格或雕花板做成。
《國語辭典》:横梁(橫梁)  拼音:héng liáng
建造房屋、桥梁等,横架于柱壁上,支撑其他材料的重要部分。多由木材、钢铁、水泥等制成。
《漢語大詞典》:隔片
垫片,垫圈,使两构件相互保持给定距离的装置或物件
间隔器,用以提高(尤指有线电报的)传送速度的电流反向装置
见“分隔条”
《國語辭典》:斗拱  拼音:dǒu gǒng
拱,从柱顶一层层伸出的方木。斗,指拱和拱之间连系的木块。斗拱为中国古代建筑中,介于楹柱和横梁间的承接部分。也作「斗栱」、「枓栱」、「栌欂」。
《國語辭典》:枓栱  拼音:dǒu gǒng
中国传统建筑物中,介于楹柱和横梁间,用以支撑栋梁的方木。也称为「斗拱」。
《國語辭典》:鹰架(鷹架)  拼音:yīng jià
1.饲养老鹰的架子。供老鹰站立用。唐。贾岛 老将诗:「燕雀来鹰架,尘埃满箭靫。」
2.建筑物及结构物建造进行中,为便于施工人员通行、搬运、立足的架构。常以竹材或钢材筑成。
《國語辭典》:悬臂(懸臂)  拼音:xuán bì
机械上,一端固定在机身,另一端延伸到机身外部,并可摆动、吊物,有如手臂的部分。
《國語辭典》:刚度(剛度)  拼音:gāng dù
物质坚固的程度。如:「我们要先确定机件的刚度,以免因负荷过度而变形。」
《漢語大詞典》:木柱
一根四方的木材,立放以支持建筑构件(如墙身或大梁),尤指在楼角
滚木球场的球柱;尤指已打倒的球柱
《漢語大詞典》:屋架
(1).指房屋。新唐书·陈京传:“初,帝讨 李希烈 ,财用屈, 京 与户部侍郎 赵赞 请税民屋架,籍贾人貲力,以率贷之。”
(2).承载屋面的构件,多用木料、钢材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制成,有三角形、梯形、拱形等各种形状。
《漢語大詞典》:笋头(筍頭)
亦作“笋头”。 榫头。竹、木等器物或构件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笋,通“ 榫 ”。 茅盾 《脱险杂记》二三:“你想:轿杠是扎在那太师椅的扶手上的,扶手是接笋在椅座上的,谁敢相信那样的笋头能够负担百多斤的重量七八小时之久?”
《國語辭典》:柱子  拼音:zhù zi
1.建筑物中支撑横梁、桁架、楼板等的直立长条形构件。可用钢筋混凝土、钢材、砖石或木材等制成。
2.瑟、筝等拨弦乐器上的系弦木。木制,桥形,立于瑟、筝等面板上。
《漢語大詞典》:攒木(攢木)
(1).古代覆于棺椁上的连缀成屋顶状的排木。宋史·赵易安传:“既不欲穿壙动土,则龙輴、攒木、题凑,蒙槨上四柱如屋以覆,尽涂之。”按,释名·释丧制:“涂曰攒,攒木於上而涂之也。”
(2).指支撑屋柱的木构件。 唐 刘希夷 《谒汉世祖庙》诗:“攒木承危柱,疏萝掛巧椽。”
(3).丛生的树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洞涡水:“水西阜上有 原过祠 ,……栋宇虽沦,攒木犹茂。”
《國語辭典》:强度(強度)  拼音:qiáng dù
通常用以表示物理量的大小或强弱,如:「辐射强度」、「磁场强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