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扶持
(1).搀扶。礼记·内则:“以适父母舅姑之所……出入,则或先或后,而敬扶持之。”史记·外戚世家:“女亡匿内中床下,扶持出门,令拜謁。”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 秦巨伯 ﹞乃诈醉,行此庙间,復见两孙来,扶持 伯 。” 元 刘君锡 《来生债》第二折:“但见个老的呵,我早则出力的扶持。” 鲁迅 《书信集·致许广平》:“因母亲服泻药,起来需人扶持。”
(2).支持;帮助。管子·形势解:“道者,扶持众物,使得生育,而各终其性命者也。”后汉书·李固传:“ 固 受国厚恩,是以竭其股肱,不顾死亡,志欲扶持王室,比隆 文宣 。” 唐 韩愈 《上张仆射第二书》:“虽岂弟君子,神明所扶持。”红楼梦第六二回:“我来了,全仗你们列位扶持。” 叶君健 《曙光》六:“前些时 袁世凯 要当皇帝,希望 日本 人扶持他。”
(3).服侍;照顾。孟子·滕文公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二:“ 穆 性至孝,母病累年,恶暑而畏风, 穆 身自扶持起居,能适其志。”《金瓶梅词话》第二三回:“你去扶持你爹,爹也得你恁个人儿扶持他,才可他的心。” 冰心 《我的朋友的母亲》:“你们一同出来,患难相救护,疾病相扶持……便发生了一种很坚固的友情。”
(4). 神农 乐名。通典·乐一:“ 神农 乐名《扶持》,亦曰《下谋》。”
《漢語大詞典》:攀援
(1).谓抓住或依附他物而移动、延伸。庄子·马蹄:“是故禽兽可係羈而游,鸟雀之巢可攀援而窥。”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萝蔓延以攀援,花芬薰而媚秀。”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元 许谦 《冯公岭》诗:“攀援何异 蜀 道难,气竭神疲背流汗。” 清 昭梿 啸亭杂录·茅麓山:“诸将皆於层巖陡壁间,草衣卉服,攀援荆葛而进。” 邓洪 《山中历险记》:“我攀援着下去一看,树丛后面还有一个石洞。”
(2).追随;依附。《楚辞·远游》:“ 轩辕 不可攀援兮,吾将从 王乔 而娱戏。” 唐 孟郊 《戏赠无本》诗之二:“相思塞心胸,高逸难攀援。”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二:“人主宫闈之中,少有偏暱,臣子不可妄有攀援,亦不可过为排击。”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凡子臣弟友,各有分所当为,各有奉值,各有才德,各宜奋力上进,致令闻外著,岂可攀援以玷仕途?”
(3).援引提拔;支持。汉书·翟方进传:“﹝ 朱博 等﹞与 立 交通厚善,相与为腹心,有背公死党之信,欲相攀援,死而后已。”资治通鉴·汉昭帝元平元年:“今帝崩无嗣,大将军惟思可以奉宗庙者,攀援而立大王,其仁厚岂有量哉!” 清 刘大櫆 《与某翰林书》:“独先生于 櫆 ,非有攀援之交,共事之情,久故之知……一旦见其文,击节赏叹。”
(4).援用,引用。 宋 司马光 《乞令三省诸司无条方用例白札子》:“近岁三省及百司多用例破条,诸色人亦多於条外攀援体例,希求恩泽。” 宋 苏轼 《乞将合转一官与李直方酬奖状》:“臣又虑朝廷惜此恩例,恐今后妄有攀援。”
(5).挽留。汉书·杜钦传:“主上照然知之,故攀援不遣。”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漢語大詞典》:撑拄
亦作“撑拄”。
(1).支撑;顶拄。 汉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君独不见 长城 下,死者骸骨相撑拄。” 宋 苏轼 《东坡》诗之四:“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上:“中 唐 无 杜 材力学问,欲以一二致语撑拄其间,庸詎可乎!”
(2).支持;维持。上蔡语录卷上:“非 孟子 恁地手脚,也撑拄此事不去。” 宋 陆游 《独夜》诗:“虽云久置散,飢饱尚撑拄。” 清 戴名世 《李节妇传》:“而节妇以一女子岿然杰起,撑拄纲常,争光日月,人皆谓 李氏 有女,其家世尚不替也。” 茅盾 《虹》四:“她好像是一个失败的革命者,为要撑拄着自己不陷入于悲观和消沉,便不得不盛气斥骂那些愁眉泪眼的同难者。”
(3).犹抵赖。宋史·陈襄传:“民有失物者,贼曹捕偷儿至,数辈相撑拄。”
《漢語大詞典》:响应(響應)
(1).回声相应。 汉 边让 《章华赋》:“舞无常态,鼓无定节,寻声响应,修短靡跌。”朱子语类卷一二五:“问‘谷神不死’。曰:‘谷之虚也,声达焉,则响应之,乃神化之自然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苗生:“ 苗 不可復忍,遽效作龙吟,山谷响应。”
(2).比喻应答敏捷。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虎圈嗇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 唐 司空图 《容城侯传》:“上临轩,念其规益,復急召,俾其道所以然者,扣之,响应不疲。”
(3).反应。 唐 刘知几 史通·汉书五行志错误:“岁月既遥,而方闻响应,斯岂非乌有成説扣寂为辞者哉!” 鲁迅 《彷徨·肥皂》:“她停下糊纸锭,侧耳一听,什么响应也没有。”
(4).赞同;支持;追随。 汉 贾谊 《过秦论上》:“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 伧父 《议会及政党》:“然全国人心,已倾向共和,响应革命。” 夏衍 《秋瑾传》第三幕:“各地听到消息,自然会起来响应。”
(5).应验。 前蜀 杜光庭 《张道衡塑造北斗七星醮词》:“伏维七圣降灵,众灵昭祐,永垂响应,长介福祥。” 宋 范成大 《晓发飞乌晨霞满天少顷大雨吴谚云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验之信然戏纪其事》诗:“不如老农谚,响应捷如鬼。”《封神演义》第三六回:“老师秘授之吐语捉将,道名拏人,往常响应,今日为何不準!” 清 袁枚 新齐谐·贾士芳:“远近趋慕,叩以祸福,无不响应。”
《漢語大詞典》:助兴(助興)
支持;帮助增加兴致。红楼梦第四八回:“左右没了助兴的人,又没有倚仗的人,到了外头,谁还怕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六回:“我除饮酒之外,再説一个笑话助兴。” 巴金 《春》一:“‘所以我们应该陪他痛快地玩一天,’ 觉民 在旁边助兴地接了一句。”
《漢語大詞典》:佐佑
(1).辅助;支持。晏子春秋·问上七:“今寡人亦欲存 齐国 之政於夫子,夫子以佐佑寡人。”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诗:“ 向公 泣血洒行殿,佐佑卿相乾坤平。”一本作“左佑”。 宋 欧阳修 《太子太师致仕杜祁公墓志铭》:“亟用今丞相 富公 、枢密 韩公 及 范文正公 ,而三人者,遂欲尽革众事以修纪纲,而小人权倖皆不悦,独公与相佐佑。” 宋 苏舜钦 《上孙冲谏议书》:“某故敢缮写杂文共八十有五篇,求为佐佑。”
(2).引申为袒护。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四:“《湘山野録》,乃僧 文莹 所编也。 文莹 尝游 丁晋公 门,公遇之厚,其中凡载 晋公 事,颇佐佑之。”
《漢語大詞典》:将助(將助)
扶助;支持。 三国 蜀 诸葛亮 《为后帝伐魏诏》:“若其迷沉不返,将助乱人,不式王命,戮其妻孥,罔有攸赦。”
分類:扶助支持
《漢語大詞典》:赞助(贊助)
帮助;支持。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二·道安:“ 安 以 白马寺 狭,乃更立寺,名曰 檀溪 ,即 清河 张殷 宅也。大富长者,并加赞助,建塔五层,起房四百。”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盖 贯 倡之, 黼 成之, 安中 赞助之,所以致中国之祸也。” 邹韬奋 《经历》十二:“我所得到的深挚的友谊和热诚的赞助,已是很难得的了,但是经常方面还需要有相当的办法。”
《漢語大詞典》:佐助
帮助;支持。 汉 桓宽 盐铁论·本议:“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后汉书·皇甫规传:“以所习地形兵埶,佐助诸军。”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十三:“ 韦克 道:‘伯父年迈,你要多多佐助老人家。’”
《漢語大詞典》:持支
支持。 宋 苏轼 《上吕仆射论浙西灾伤书》:“譬如衰羸久病之人,平时仅自持支,更遭风寒暑湿之变,便自委顿。”
分類:支持
《漢語大詞典》:向背(嚮背)
(1).指切合与不切合。尉缭子·天官:“刑以伐之,德以守之,非所谓天官时日阴阳向背也。”
(2).谓迎合或背弃。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凡希世苟合之士,蘧蒢戚施之人……以闚看为精神,以向背为变通。势之所集,从之如归市;势之所去,弃之如脱遗。”
(3).谓拥护与反对。魏书·杨侃传:“今且停军於此,以待步卒,兼观民情向背。”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荐主同咨:“参劾会试大座师者屡见……而参荐主者无一人焉,其向背最为易见。”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四:“中农态度的向背是决定革命胜负的一个因素。”
(4).谓反复不定,有二心。 南朝 梁 沈约 《大赦诏》:“王室多难,祲沴相仍……故今迷疑互起,向背者多。”新唐书·韦处厚传:“ 魏博 史宪诚 怀向背, 裴度 待以不疑。”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四七章:“他妈的,人一倒了霉,人心也都向背啦。”
(5).谓归顺或背叛。新五代史·杂传·王珂:“不然,且为款状以缓 梁 兵,徐图向背。”
(6).正面和背面;面对和背向。 唐 刘长卿 《湘中纪行·秋云岭》诗:“云起遥蔽亏,江迴频向背。” 宋 梅尧臣 《和杨直讲夹竹花图》:“萼繁叶密有向背,枝瘦节踈有直曲。” 清 赵执信 《彭蠡湖》诗:“山移舟向背,目荡心飘摇。”
(1).正面和背面;这边和那边。 宋 欧阳修 《试笔·鉴画》:“若乃高下、嚮背、远近、重复,此画工之艺尔,非精鉴者之事也。” 清 梅曾亮 《栗恭勤公传》:“公在工,有风雨危险,必身亲之。平居河曲折、高下、嚮背,皆在其隐。度每日水将抵某所,急备之。”
(2).趋向和背弃,支持和反对。 宋 秦观 《治势下》:“比日以来,执事者又将矫枉而过直矣……嚮背异同之见各自为守,而国论未决也。” 清 姚鼐 《复汪进士辉祖书》:“ 鼐 性鲁知闇,不识人情嚮背之变,时务进退之宜,与物乖忤,坐守穷约。”
(3).反复无常;怀有二心。旧五代史·朱友谦传赞:“ 友谦 嚮背为谋,二三其德,考其行事,亦非纯臣。”新五代史·死事传·王思同:“是时,诸镇皆怀嚮背,所得 潞王 书檄,虽以上闻,而不絶其使。”
《漢語大詞典》:支持
(1).支撑,撑住。《淮南子·本经训》:“标枺欂櫨,以相支持。” 南朝 梁 沈约 《致仕表》:“气力衰耗,不自支持。” 唐 张九龄 《敕勃律国王书》:“又闻被贼侵寇,颇亦艰虞,能自支持,且得退散,并有杀获,朕用嘉之。”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大抵 金国 之政杂 辽 宋 ,非全用本国法,所以支持百年。”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北新书局仍每月以版税少许见付,故生活尚可支持。”
(2).把持;主持。 侯生 《哀江南》:“陆师学生派充师范,八股专家支持讲席,以格言、语録为课本者有之,以夏楚击碎学生者有之。” 鲁迅 《坟·写在〈坟〉后面》:“然而世界却正由愚人造成,聪明人决不能支持世界。”
(3).开支,供应。《元典章·圣政二·均赋役》:“中书省官人每奏国家应办,支持浩大。”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目下成亲所费,总在我家支持,你只打点做新郎便了。”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那道人饮酒食肉,且是好量,老翁只是支持与他,并无厌倦。”
(4).对付,应付。 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他觉来我自支持他,包你无事。”《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那 悟石 和尚又叫小和尚在外厢陪了这些家人,叫道人支持这些轿夫马夫,上下人等,都吃得泥烂。”《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慧澄 自出来外厢支持,专候 狄氏 。”
(5).友援;赞同鼓励。《英烈传》第六五回:“ 徐达 传令水陆三军一齐进战,以防贼众彼此支持。”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三:“三厅的几次扩大宣传……一多半就靠着这些团体和青年们的热烈响应与支持。”《〈艾青诗选〉自序》:“六月,‘春地画会’在 上海 基督教青年会楼上举行展览会,得到 鲁迅 的支持。”
(6).谓说话不老实,含混搪塞。 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不要你狂言诈语,花唇巧舌,信口支持。”霓裳续谱·忆多情:“在人前话语支持,似有情思,未见情思,引的人意乱心迷。”
(7).排遣。 元 商衟 《风入松》套曲:“漏永更长,怎支持许多闷。”
(8).作出姿势。 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好教我不解其中意,起初道眼迷奚。他如今则把手支持,真箇是哑子做梦説不的。”
《漢語大詞典》:支撑(支撐)
亦作“ 支撑 ”。
(1).顶住,使不倒。 唐 牛僧孺 《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呈梦得乐天》:“地祇愁垫压,鰲足困支撑。” 宋 苏舜钦 《游山》诗:“竹木互支撑,小阁架险梯。”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先进篇七:“ 杞 人忧天,而更忧何以支撑耶?” 柔石 《人间杂记》:“他没有帽,也没有鞋袜,两胫圆而有劲,但这时也失去了支撑力了。”
(2).指用以顶住之物。如:在钢板桩中间加了一道支撑,就牢固多了。
(3).谓支持局面使不崩溃。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 杜甫 《洗兵马》诗﹞又云:‘ 张公 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鬚眉苍;徵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盖幸其所以支撑世变者尚有人也。” 元 郑光祖 《周公摄政》第一折:“臣虽无能,辅朝廷,寄命叮嚀,密旨亲听;社稷重兴,付能臣支撑。” 杜鹏程 《延安人》三:“ 吕有怀 望着 老黑 、老太太和 小黑子 ,他觉得,就是那些宽阔而坚实的肩膀,支撑着这万里江山。”
(4).谓勉强维持。 宋 陆游 《杂题》诗:“山家贫甚亦支撑,时抚桐孙一再行。”《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家业虽破,还好收拾支撑。我与你安心守己过日罢了。”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四十五天,咱们就接连消灭敌人三个旅。这么,敌人是支撑不长的!”
(5).抵挡,招架。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二折:“激的喒引领大兵,还归旧境,汗似汤浇,怒似雷轰,直抵着二十箇霸王,没的支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技:“各交臂作势,既而支撑格拒, 李 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 李 已仰跌丈餘。” 鲁迅 《故事新编·起死》:“汉子揪住 庄子 …… 庄子 一面支撑着,一面赶紧从道袍的袖子里摸出警笛来,狂吹了三声。”
《漢語大詞典》:倚柱
(1).靠在柱子上。战国策·燕策三:“ 軻 ( 荆軻 )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駡。”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夏侯太初 尝倚柱作书。”
(2).据战国策·齐策四载, 齐 人 冯谖 客于 孟尝君 ,左右贱之,食以草具。 冯谖 倚柱弹其剑而歌曰:“长鋏归来乎!食无鱼。” 孟尝君 命左右食之。有顷, 冯谖 复歌曰:“长鋏归来乎!出无车。” 孟尝君 命左右为之驾。后有顷, 冯谖 又歌曰:“长鋏归来乎!无以为家。” 孟尝君 乃使人给其老母食用,无使乏。于是 冯谖 不复歌。后因以“倚柱”谓辞家求宦,不能侍亲于膝下。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实之用前韵为老者寿戏答》词:“老去聊攀 莱子 例,倒著斑衣戏舞。记田舍、火鑪头语。肘后黄金腰下印,有高堂、未敢将身许。且扇枕,莫倚柱。”
(3).倚靠的柱子。多比喻支持者。 郁达夫 《过去》:“ 老二 象一只雄鸡,有什么可笑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总要我做她的倚柱,扑上身来笑个痛快。”
《漢語大詞典》:支吾
亦作“ 支梧 ”。亦作“ 支捂 ”。
(1).犹支撑。抵挡;支持住不倒下。旧五代史·僭伪传三·孟知祥:“ 知祥 虑 唐 军骤至,与 遂 閬 兵合,则势不可支吾。” 宋 司马光 《乞进呈文字第四札子》:“况今已立秋,兼臣自体当得筋力差胜於前,可以支梧。只是无人扶掖,全拜起不得。”朱子语类卷一○八:“如人病寒下热药,少间又变成燥势;及至病热下寒药,少间又变得寒。到得这家计坏了,更支捂不住。”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这路崎嶇,水縈紆,急得我战钦钦不敢望前去;况是棒疮发,怎支吾?” 清 黄宗羲 《朱康流先生墓志铭》:“先生屈其经世之业,以支吾八口,泊然不见喜愠之色。” 康濯 《灾难的明天》:“ 春妮子 一扭身支吾着走了。她全身冰冷,没一点劲,回到家里俯在炕上躺着。”
(2).引申为抗拒。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词色朗厉,若不可支梧。”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二折:“逼得得他忍飢受冷,并不敢半句支吾。”
(3).对付;应付。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一:“西贼姦计,大未可量,朝廷当奬励逐路帅臣,豫作支吾。”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如此时此际文情艰澁,勉强支吾,则朝气昏昏,到晚终无晴色,不如不作之为愈也。”红楼梦第一○一回:“﹝ 凤姐 ﹞见过 王夫人 ,支吾了一件事,便过来到 寳玉 房中。”
(4).排遣。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纵然酬得今生志,着甚支吾此夜长?”
(5).讲话含混躲闪;用含混闪烁的话搪塞。《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饮食中间, 冯公 问其乡贯出身, 承信 言语支吾,似有羞愧之色。”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日则同食,夜则同卧,如此三年, 英臺 衣不解带, 山伯 屡次疑惑盘问,都被 英臺 将言语支吾过了。” 巴金 《家》三三:“五婶向他追问,他总是一味支吾,后来五婶追问得急了,他才说是弄掉了。” 郭沫若 《南京印象》十二:“由七点到十二点,足足有五个钟头。大员们的种种拖延或支吾,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意义!”
(6).犹豫,踌躇。 宋 王明清 《挥麈馀话》卷二:“ 张太尉 冷笑:‘我别有道理。待我遮里兵才动,先使人将文字去与番人。万一支吾不前,交番人发人马助我。’”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一番信到,一番使妾倍支吾;几度诗来,几度令人添寂寞。”
(7).窘迫局促。 清 戴名世 《范增论》:“ 项王 欲自帝,则有 义帝 在也;既王诸将,而己亦称王,则无以自别异,於是立号为 西楚霸王 。盖其情见势絀,支吾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