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间 → 闲间閒”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中间(中間)
(1).两者(人或地、时、物)之间;当中。礼记·曲礼上:“离立者不出中间。” 郑玄 注:“离,两也。” 唐 杜牧 《献记启》:“某苦心为诗,本求高絶,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 宋 杨万里 《彭少初字序》:“吾友 安福 彭仲庄 ,少同学且同志,中间合而离,离而合者三十年。”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一:“两边的人家有很高而阔的街檐,中间挟着一条仅备采光和泄水用的窄窄的街心。”
(2).介绍。《孔子家语·致思》:“ 由 闻之,士不中间见,女嫁无媒,君子不以交,礼也。” 王肃 注:“中间谓绍介也。”
(3).里面。 唐 吕岩 《七言诗》之三七:“恍惚中间专志气,虚无里面固元精。” 宋 蒋捷 《声声慢·秋声》词:“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三:“现在的新体诗也是诗,只要中间确实含有‘诗的意境’。”
(4).房屋内居中的房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泗水:“庙屋三间,夫子在西间,东向;颜母在中间,南面。”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宣文阁:“建 奎章阁 于西宫, 兴圣殿 之西廊,为屋三间,高明敞爽。南间以藏物,中间诸官入直所,北间南向设御座。”
(5).犹言之间或“在……过程中”。表时态。 唐 张鷟 游仙窟:“一时俱坐,即唤 香儿 取酒。俄尔中间,擎一大鉢,可受三升已来。”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二折:“説话中间,可早来到门首也。”二刻拍案惊奇卷十:“饮酒中间, 仲友 晓得他善于词咏。” 毛泽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要让他们做,在做的中间得到教训,增长才干。”
(6).指中间派。 周恩来 《关于西安事变的三个电报》三:“大致的情况仍然存在着三个营垒:抗日、降日、中间。”
间隔。战国策·韩策二:“ 韩 与 魏 ,中间不远。” 三国 魏 繁钦 《与魏文帝笺》:“自初呈试,中间二旬。”
《漢語大詞典》:相参(相參)
亦作“ 相叅 ”。
(1).相互参证。墨子·号令:“遣他候,奉资之如前候,反,相参审信,厚赐之。”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以正治国:“兵德相保,法在中央,法数相叅,故能大通。”
(2).参加。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每一选有三人,三四十二,十二臣相参,而事治行矣。”后汉书·胡广传:“明詔既许,復令臣等得与相参。”
亦作“ 相叅 ”。
(1).相互参错;间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虽復契会相参,节文互杂,譬五色之锦,各以本采为地矣。”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二年:“﹝ 卫嗣君 ﹞又爱 泄姬 ,重 如耳 ,而恐其因爱重以壅己也,乃贵 薄疑 以敌 如耳 ,尊 魏妃 以偶 泄姬 ,曰:‘以是相参也。’”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二年:“自今诸科并令量定人数,相参引试,分科隔坐,命官巡察监门,谨视出入。”
(2).相近似。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到得 辽 人,一般称‘帝’称‘宗’;以至官员职名大半与中国相参。”
《漢語大詞典》:介然
(1).专一;坚正不移;坚定不动摇。荀子·修身:“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汉书·公孙刘田等传赞:“ 九江 祝生 奋 史鱼 之节,发愤懣,讥公卿,介然直而不挠。”资治通鉴·晋元帝太兴二年:“柰何以 华 、 夷 之异,介然疏之哉!” 胡三省 注:“介然,坚正不移之貌。”
(2).耿介,高洁。汉书·傅喜传:“ 高武侯 喜 姿性端慤,论议忠直,虽与故 定陶太后 有属,终不顺指从邪,介然守节。” 晋 陶潜 《咏贫士》诗之六:“介然安其业,所乐非穷通。” 清 顾炎武 《赠黄职方师正》诗:“清操独介然,片言便拂袖。”
(3).特异。汉书·律历志上:“铜为物之至精……介然有常,有似於士君子之行。” 颜师古 注:“介然,特异之意。”
(4).心有所不安;耿耿于怀。汉书·陈汤传:“庸臣遇 汤 ,卒从吏议,使百姓介然有 秦 民之恨。” 颜师古 注:“介然犹耿耿。” 明 方孝孺 《祭邹博士》:“数十年之所称慕,一旦而失之,其何无介然於心胸。” 郭沫若 《苏联游记》:“我虽遨游天外,能无介然于怀?”
(5).间隔;隔开。汉书·杜钦传:“ 穰侯 , 昭王 之舅也,权重於 秦 ,威震邻敌,有旦莫偃伏之爱,心不介然有间。” 宋 司马光 《上皇帝疏》:“遂使两宫之情,介然有隙。”朱子语类卷一○三:“伯恭説道理与作为自是两件事,如云仁义道德与度数刑政,介然为两涂,不可相通。”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二:“龙去壁已穿,介然用成路。” 鲁迅 《集外集拾遗·辛亥游录一》:“介然成路,不荒秽焉。”
《漢語大詞典》:空阙(空闕)
亦作“ 空缺 ”。
(1).缺少;间隔。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其米要须均分为七分:一日一酘,莫令空闕。”朱子语类卷六八:“如子时是今日,子之前又是昨日之亥,无空闕时。”
(2).缺额,空着的职位。 晋 王献之 《江州帖》:“若 宣城 、 瑯琊 不果,南有空缺可作者,此信还具白。”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今军位空缺,有一卫不满千餘,一所不满百餘者,宜备查缺额之故而补足之。” 叶圣陶 《倪焕之》二六:“一套的敷衍话,说再好也没有,可惜没有空缺。”
《漢語大詞典》:闲间(閑間)
间隔;隔绝。太平广记卷三六九引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岑顺》:“ 顺 遂荣於其中,所欲皆备焉。后遂与亲朋稍絶,闲间不出。”
分類:间隔隔绝
《漢語大詞典》:隔顿(隔頓)
间隔;停顿。《官场现形记》第四二回:“一封信念到完,一直顺流水泻,从不作兴有一个隔顿。”
分類:间隔停顿
《漢語大詞典》:中月
(1).间隔一月。仪礼·士虞礼:“又朞而大祥曰荐,此祥事。中月而禫。” 郑玄 注:“中,犹间也;禫,祭名也。与大祥间一月,自丧至此二十七月。”北史·隋文帝纪:“依十三月而祥,中月而禫,庶以合圣人之意,达人子之心。”
(2).当空的明月。 南朝 齐 谢朓 《奉和随王殿下》之四:“云阴满地榭,中月悬高城。”
《漢語大詞典》:间阻
阻隔;间隔。例如:山川间阻。
分類:阻隔间隔
《漢語大詞典》:佛头(佛頭)
(1).指佛像的头。法苑珠林卷五九:“我於 耆闍崛山 经行,为 提婆达 举崖石长六丈广三丈,以掷佛头,山神名 金埤罗 ,以手接示,石边小片迸堕中佛脚大拇指,即破血出。”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六:“ 欧阳公 作五代史,或作序记其前。 王荆公 见之,曰:‘佛头上岂可著粪?’”
(2).间隔嵌在成串朝珠里的一种珠形装饰品。佛头比朝珠大,形如桂圆,左右上下各一枚,前三后一,多用宝石、翡翠之类制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 焦侍郎 ﹞便把所穿的香珠,凑了一百零八颗,配了一副烧料的佛头、纪念,穿成一挂朝珠。”
《漢語大詞典》:间隔
指两个类似的事物之间的空间或时间的距离。
隔断。例如:遂与外人间隔。——·陶渊明《桃花源记》
《漢語大詞典》:隔日
中间隔一天。例如:隔日我再来;你隔日到我这儿来拿东西。
《漢語大詞典》:间歇
动作、变化等隔一定时间就停息一会儿
两段时间之间的间隔。例如:间歇很短,没有松一口气的时间。
《漢語大詞典》:遐阻
(1).遥相间隔。 晋 张协 《七命》:“絶景乎大荒之遐阻,吞响乎幽山之穷奥。” 唐 姚系 《送周愿判官归岭南》诗:“往復念遐阻,淹留慕平生。” 清 黄景仁 《平定两金川大功告成恭纪序》:“冯其遐阻,肆乃狙贼。”
(2).疏远;疏于音问。 唐 罗衮 《至襄州寄江陵启》:“倏尔辞违,渐成遐阻。”
《漢語大詞典》:界尺
(1).文具。长数寸至尺许。用以间隔行距、画直线或镇书纸。 唐 欧阳通 号界尺曰“由準氏”。 宋 王君玉 《国老谈苑》卷一:“﹝ 太宗 ﹞又以柏为界尺,长数寸,谓之隔笔简。每御製或飞宸翰,则用以镇所临之纸。”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 晏元宪 平居书简及公家文牒,未尝弃一纸,皆积以传书,虽封皮亦十百为沓……以铁界尺镇案上。” 清 袁枚 新齐谐·坛响:“生夜看书,见白衣人坐槛上,与之拱手。生用界尺打之,抚掌大笑而退。”参见“ 由準氏 ”。
(2).佛教僧徒说戒时的用具。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 无云和尚 ﹞一日,忽登禪牀,以界尺拍案一声,泊然化去。”
《漢語大詞典》:由准氏(由準氏)
界尺的别称。 宋 陶谷 清异录·畦宗郎君:“ 欧阳通 善书,修饰文具,其家藏遗物尚多,皆就刻名号:砚石曰紫方馆……界尺曰由準氏。”
分類:界尺
《漢語大詞典》:隔片
垫片,垫圈,使两构件相互保持给定距离的装置或物件
间隔器,用以提高(尤指有线电报的)传送速度的电流反向装置
见“分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