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消息  拼音:xiāo xí
1.比喻荣枯盛衰。《易经。丰卦》:「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2.音信、讯息。唐。杜甫〈哀江头〉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文明小史》第三回:「已经得了外面消息,怕有考童闹事。」
3.秘密、诀窍。《水浒传》第四七回:「左来右去,只走了死路,又不晓的白杨树转湾抹角的消息。」
4.机关的枢纽。《红楼梦》第四一回:「不意刘老老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了消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三侠五义》第六三回:「伸手一摸,似乎活的。摸了多时,可巧手指一按,只听咯噔一声,将消息滑开,却是个转身门儿。」也称为「泛子」、「消息儿」。
《國語辭典》:逍遥(逍遙)  拼音:xiāo yáo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庄子。让王》:「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西游记》第二回:「逐日家无拘无束,自在逍遥此一长生之美。」也作「消遥」。
《國語辭典》:酬酢  拼音:chóu zuò
筵席中主客互相敬酒。后泛指交际应酬。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酬酢以为宾荣,吐纳而成身文。」唐。李朝威《柳毅传》:「且以率肆胸臆,酬酢纷纶。」
《漢語大詞典》:商确(商確)
商讨;斟酌。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总序》:“观王公搢绅之士,每博论之餘,何尝不以诗为口实,随其嗜慾,商确不同。”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四:“四六应用,所贵翦裁,或属笔於人,有未然,则当通情商确。”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第四章:“然事不厌其详,姑以生平可疑者商确焉。”参见“ 商搉 ”。
分類:商讨斟酌
《國語辭典》:衡量  拼音:héng liáng
1.度量东西轻重长短的器具。《抱朴子。外篇。用刑》:「散府库,毁符节,撤关梁,掊衡量。」《新唐书。卷八○。太宗诸子列传。曹王明》:「以物遗人,必自视衡量,库帛皆印署,以杜吏谩。」
2.考虑、思量、斟酌。如:「请衡量此事的利弊,再做决定。」
《國語辭典》:掂量  拼音:diān liáng
1.估测重量。如:「你掂量一下,看这两个金饰那个重?」
2.斟酌。如:「这事你们掂量著办,不用问我了!」
《漢語大詞典》:颠算(顛算)
反覆思索;斟酌。 老舍 《骆驼祥子》七:“ 祥子 的右肘很疼,半夜也没睡着。颠算了七开八得,他觉得 高妈 的话有理。” 老舍 《二马》第二段一:“心里,一个劲儿颠算:到底是多租几个钱好呢,还是一定不伺候杀人放火吃老鼠的 中国 人好呢?”
《國語辭典》:掂对(掂對)  拼音:diān duì
1.思量、斟酌。如:「他低头不知掂对些什么?」
2.对调、替换。如:「把事掂对著看,或许会有不同的结论。」
分類:斟酌
《國語辭典》:进退(進退)  拼音:jìn tuì
1.前进或后退。如:「进退不得」。晋。李密〈陈情表〉:「臣之进退,实为狼狈。」《魏书。卷四二。列传。郦范》:「腹背受敌,进退无途。」
2.和尊长、客人等见面、告退之类的礼仪。《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礼记。内则》:「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之,应唯敬对进退周旋慎齐。」
3.出仕或退隐。《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馀裕哉?」宋。叶适 故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施公墓志铭:「进退以义,士之节也;枉道干进,士之耻也。」
4.任用或罢免。唐。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明史。卷一七九。列传。邹智》:「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5.使之进退,犹言指挥。《宋史。卷三六五。列传。岳飞》:「飞还兵于舒以俟命,帝又赐札,以飞小心恭谨、不专进退为得体。」
《國語辭典》:便宜  拼音:biàn yí
1.对某事物有利益的事。《汉书。卷六四上。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严助》:「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后汉书。卷六五。皇甫张段列传。皇甫规》:「臣比年以来,数陈便宜。」
2.方便合宜。如:「便宜行事」。《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郅都》:「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红楼梦》第三八回:「把那大团圆桌子放在当中,酒菜都放著,也不必拘定坐位,有爱吃的去吃,大家散坐,岂不便宜。」
3.适宜、舒适。宋。刘子翚 南歌子。伎俩无多子词:「宠辱棋翻局,光阴鸟度枝。颓然径醉是便宜。」《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消遥快乐是便宜,到老方知滋味别。」
《國語辭典》:推敲  拼音:tuī qiāo
唐贾岛的诗句「僧敲月下门」,第二字本用「推」,又欲改「敲」,思虑良久,引手做推敲状。韩愈告诉他:「作敲字佳。」遂定稿的故事。见《苕溪渔隐丛话。卷一九。引刘公嘉话录》。后引喻为思虑斟酌。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一出:「你的北来意费推敲。一封书信无名号,荒唐言语多虚冒。」《红楼梦》第三○回:「因有所感,或者偶成了两句,一时兴至恐忘,在地下画著推敲,也未可知。」
《國語辭典》:蹀躞  拼音:dié xiè
1.小步行走的样子。唐。温庭筠 锦鞋赋:「凌波微步瞥陈王,既蹀躞而容与。花尘香迹逢石氏,倏窈窕而呈姿。」也作「叠燮」。
2.往来频繁的样子。《乐府诗集。卷四七。清商曲辞四。吴声歌曲四。娇女诗二首之二》:「蹀躞越桥上,河水东西流。」
3.繁多的样子。明。朱权《卓文君》第二折:「我则见绣屏开花枝蹀躞,绮窗闲花影重叠。」
4.轻薄无行的言语。《聊斋志异。卷四。胡世相公》:「若个蹀躞语,不宜贵人出得!何便言狐子?恐吾家花姐不欢。」
5.衣带上的饰物。宋。陆游 军中杂歌诗八首之四:「名王金冠玉蹀躞,面缚纛下声呱呱。」《辽史。卷一○五。二国外记传。西夏传》:「金涂银带,佩蹀躞、解锥、短刀、弓矢。」
《國語辭典》:评论(評論)  拼音:píng lùn
批评与讨论。《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范滂传》:「评论朝廷,虚搆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隋书。卷四六。杨异传》:「评论得失,规讽疑阙。」
《國語辭典》:商榷  拼音:shāng què
商量、讨论。《北史。卷三二。崔挺传》:「商榷古今,间以嘲谑,听者忘疲。」南朝梁。钟嵘 诗品序:「每博论之馀,何尝不以诗为口实,随其嗜欲,商榷不同。」也作「商搉」。
《國語辭典》:裁定  拼音:cái dìng
为裁判的一种形式,指审判机关对于诉讼程序和特定实体争议问题所作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