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官势(官勢)
(1).国势;国力。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五年:“ 謖 ( 马謖 )曰:‘ 南中 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復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 胡三省 注:“ 汉 俗谓天子为县官,亦谓为国家。官势,犹言国势也。”
(2).官吏的权势。《好逑传》第一回:“数日前,忽有一个豪富大官府,看见他妻子生得美貌,定要娶她。她父母不肯,那官府恼了,因倚着官势,用强叫许多人将女子抬了回去。” 鲁迅 《华盖集续编·学界的三魂》:“总而言之;那灵魂就在做官--行官势,摆官腔,打官话。”
《國語辭典》:消息  拼音:xiāo xí
1.比喻荣枯盛衰。《易经。丰卦》:「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2.音信、讯息。唐。杜甫〈哀江头〉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文明小史》第三回:「已经得了外面消息,怕有考童闹事。」
3.秘密、诀窍。《水浒传》第四七回:「左来右去,只走了死路,又不晓的白杨树转湾抹角的消息。」
4.机关的枢纽。《红楼梦》第四一回:「不意刘老老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了消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三侠五义》第六三回:「伸手一摸,似乎活的。摸了多时,可巧手指一按,只听咯噔一声,将消息滑开,却是个转身门儿。」也称为「泛子」、「消息儿」。
《國語辭典》:倾国(傾國)  拼音:qīng guó
1.倾覆邦国。指亡国。《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此离树别党,倾国之道也。」
2.形容非常美丽。参见「倾国倾城」条。《二刻拍案惊奇》卷九:「眼角偷传倾国貌,心苗曾倩多情种。」后亦代指极美丽的女子。唐。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3.全国。比喻人数极为众多。唐。杜甫〈留花门〉诗:「胡为倾国至,出入暗金阙?」《聊斋志异。卷七。金和尚》:「当是时,倾国瞻仰,男女喘汗属于道。」
《國語辭典》:倾国倾城(傾國傾城)  拼音:qīng guó qīng chéng
使全城、全国的人都为之倾倒爱慕。语本《汉书。卷九十七。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形容女子极为美丽动人。《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子龙见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看那小姐已觉得倾国倾城,便道:『有如此绝色佳人,何怕不中姑娘之意!』」也作「倾城倾国」。
分類:女子美丽
《漢語大詞典》:轮台诏(輪臺詔)
汉武帝 一生,致力开拓 西域 ,国力大损。至晚年深悔之,遂弃 轮台 之地,并下诏罪己,谓之“轮臺詔”。事见汉书·西域传赞。 宋 杨万里 《读罪己诏》诗:“莫读《轮臺詔》,令人泪点垂。”
《漢語大詞典》:三制
(1).指国力的强、弱、中三种等级。管子·枢言:“凡国有三制:有制人者;有为人之所制者;有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者。” 石一参 今诠:“谓国力有三等,制人者上也,为人所制者下也,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者中也。在谋国者所以自处耳。”
(2).三篇敕命文书。宋史·郑獬传:“ 神宗 初,召 獬 夕对内东门,命草 吴奎 知 青州 及 张方平 、 赵抃 参政事三制,赐双烛送归舍人院,外廷无知者。”
《漢語大詞典》:蹙削
国土缩小,国力削弱。魏书·冯文通传:“ 世祖 又詔 乐平王 丕 等讨之,日就蹙削,上下危惧。”
《漢語大詞典》:抟国(摶國)
聚集国力。管子·霸言:“夫摶国不在敦古,治世不在善攻,霸王不在成曲。” 尹知章 注:“摶,聚也。”
分類:聚集国力
《国语辞典》:泱泱大国(泱泱大国)  拼音:yāng yāng dà guó
称赞国力强大的国家,怀有宽大的气度与良好的风范。
《国语辞典》:全面战争(全面战争)  拼音:quán miàn zhàn zhēng
主要国家间的武装冲突,交战国使用其全部国力,且某交战国的国家生存处于危殆中。其特性在不受任何限制,可能包括对主要交战国的本土使用核子、化学及生物战以进行攻击。
《国语辞典》:强权政治(强权政治)  拼音:qiáng quán zhèng zhì
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如何,以其国力的强弱为决定的准绳,称为「强权政治」。也称为「权力政治」。
《国语辞典》:国力要素(国力要素)  拼音:guó lì yào sù
构成一国国力的政治、经济、心理与军事四大要素。
《国语辞典》:文治武功  拼音:wén zhì wǔ gōng
泛称一个国家对内的政教,对外的国力。如:「唐朝贞观年间,四海升平,文治武功,鼎盛一时。」
《国语辞典》:超级强国(超级强国)  拼音:chāo jí qiáng guó
国力比一般强国还要强一等的国家。
《漢語大詞典》:黄人守日
太平御览卷八七二引《符瑞图》:“日,二黄人守者,外国人方自来降也。”后遂以“黄人守日”比喻朝政清明,国力强盛。 宋 王禹偁 《授御史大夫可司徒门下侍郎平章事制》:“儼威容而青女司霜,荐祥瑞而黄人守日。”亦作“ 黄人捧日 ”。 宋 宋祁 《春帖子词·〈皇帝阁〉之六》:“苍龙东闕转春旂,綷羽林梢最早知。青帝回风还习习,黄人捧日故迟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