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清约(清約)
(1).清廉节俭。后汉书·祭肜传:“ 肜 在 辽东 几三十年,衣无兼副。 显宗 既嘉其功,又美 肜 清约。”世说新语·赏誉“亦名士之高操者” 刘孝标 注引《故之别传》:“ 胡之 治身清约,以风操自居。” 宋 陆游 《朝奉大夫直秘阁张公墓志铭》:“比右史奉公丧归,至无屋可庐,其清约如此。”
(2).清静自守。东观汉记·马廖传:“ 马廖 少习《易经》,清约沉静。”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七:“ 伏氏 世以经学清约,相承东州,号曰 伏不鬭 。”世说新语·德行“泊清溪渚” 刘孝标 注引《中兴书》:“ 镇 清约寡欲,所在有异绩。” 宋 曾巩 《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公为人谨畏清约,与人交淡然,久而后知其篤也。”
(3).指政事清明简约。后汉书·张敏传:“﹝ 敏 ﹞清约不烦,用刑平正,有理能名。”晋书·忠义传·王育:“﹝ 王浑 ﹞为政清约,宿盗逃奔他郡。”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六年:“法忌烦苛,治贵清约。”
(4).简要;精要。 宋 曾巩 《〈鲍溶诗集目录〉序》:“ 溶 诗尤清约谨严,而违理者少,亦近世之能言者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四章第一节:“ 司马昭 集 羊祜 、 杜预 等名儒重臣十四人,删改《魏律》,去其苛秽,存其清约,订定新律二十篇,六百二十条,二万七千六百馀字。”
《漢語大詞典》:浅要(淺要)
犹简要。 宋 苏舜钦 《投匦疏》:“夫録人罪失,务在浅要,不过数字以见意,数句以成文。”
分類:简要
《漢語大詞典》:消息
(1).消长,增减;盛衰。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 高亨 注:“消息犹消长也。” 宋 王禹偁 《次韵和仲咸对雪吟三十韵》:“升降常自得,消息一何佳。” 清 顾炎武 《答人书》:“十年以来,穷通消息之运如此,又何以为故人谋哉!”
(2).偏指增补。 宋 范仲淹 《与朱氏书》:“里面有不是处,便与改正,空缺处,更消息。”
(3).变化。 汉 孔融 《肉刑议》:“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而欲绳之以古刑,投之以残弃,非所以与时消息也。” 晋 张天锡 《遗郭瑀书》:“心与至境冥符,志与四时消息。”隋书·礼仪志四:“然事有消息,不得皆同於古。” 清 王韬 《遣使》:“事贵因时以变通,道在与时而消息。”
(4).休养;休息。晋书·谢玄传:“詔遣高手医一人,令自消息,又使还 京口 疗疾。”魏书·彭城王勰传:“人挽而进,宴于禁中,至夜皆醉,各就别所消息。”
(5).休养生息。指在国家经历某种变动而致国力耗损之后,采取措施使之恢复元气。南史·王弘传:“今四方无事,应存消息,请以十五至十六为半丁,十七为全丁。”旧唐书·郭元振传:“国家难消息者,唯 吐蕃 与 默啜 耳。”
(6).停止;平息。后汉书·蔡邕传:“又尚方工技之作,鸿都篇赋之文,可且消息,以示惟忧。”三国志·魏志·胡昭传“閭里敬而爱之” 裴松之 注引 晋 皇甫谧 高士传:“ 昭 常逊辞以解之,是以寇难消息,众咸宗焉。” 宋 欧阳修 《答西京王相公书》:“灾沴消息,风雨既时,耕种既得,常平之粟既出而民有食。”
(7).斟酌。晋书·慕容超载记:“其令博士已上,参考旧事,依《吕刑》及 汉 、 魏 、 晋 律令,消息增损,议成 燕 律。”隋书·礼仪志五:“今之玉輅,参用旧典,消息取捨,裁其折中。”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七章:“则用其一而尚存其半焉,可以成大工,可以役大众,可以闢穷荒,政府统算而消息之可也。”
(8).音信,信息。 汉 蔡琰 《悲愤诗》:“迎问其消息,輒復非乡里。”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人言陛下欲幸山南,在外悉装了,而竟不行,因何有此消息?” 清 周准 《明妃曲》:“中原消息断, 胡 地风沙寒。” 老舍 《离婚》第三章:“临走的时候, 老李 嘱咐 张大哥 千万别向同事的说这个事, 张大哥 答应了决不走露消息。”
(9).征兆,端倪。《淮南子·缪称训》:“故君子日孳孳以成煇,小人日怏怏以至辱,其消息也, 离朱 弗能见也。” 宋 陈与义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诗:“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从这消极的打算上,就可以窥见那消息。”
(10).奥妙;真谛;底细。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三折:“形骸土木心无奈,就中消息谁能解?”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 昌黎 硬语横空,而 元相 以此二联称之,此中消息,非深于诸者不知。” 鲁迅 《〈且介亭杂文〉序言》:“现在新作的古人年谱的流行,即证明着已经有许多人省悟了此中的消息。”
(11).机关,发动机械装置的枢机。 元 岳伯川《铁拐李》楔子:“火坑里消息我敢踏,油鑊内钱财我敢拿。”红楼梦第四一回:“原来是西洋机括,可以开合,不意 刘老老 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消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
(12).引申指起决定性作用的事物。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关于周代社会的商讨》:“把视野专一放在人殉问题上,认为‘奴隶制度与封建制度的消息就在于此’,这应该是一种偏差吧?”
(13).乾六爻为息,坤六爻为消。乾卦主阳,坤卦主阴。阳升则万物滋长,故称息;阴降则万物灭,故称消。史记·历书:“盖 黄帝 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餘,於是有天地神祇物类之官,是谓五官。” 张守节 正义引 皇侃 曰:“乾者阳,生为息;坤者阴,死为消也。”后汉书·陈忠传:“顷季夏大暑,而消息不协,寒气错时,水涌为变。”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卦气之説,乾坤各六,主十二月。乾六爻为息,坤六爻为消……消息不协者,谓风雨寒温不应卦也。” 晋 袁宏 后汉纪·安帝纪:“案消息,四月乾卦用事。”
(14).新闻体裁名。其特点是简要而迅速地报导新闻事实。以电报传递的消息,又叫“电讯”。
(15).词牌《永遇乐》别名。
《漢語大詞典》:清要
(1).清简得要。书·周官“ 夏 商 官倍,亦克用乂” 孔 传:“ 禹 汤 建官二百,亦能用治,言不及 唐 虞 之清要。”
(2).谓高显重要的政务。三国志·吴志·王蕃贺邵等传评:“ 贺邵 厉志高洁,机理清要。”初学记卷十一引《宋泰始起居注》:“王言之职,总司清要。”
(3).谓地位显贵、职司重要而政务不繁的官职。 唐 韩愈 《永贞行》:“郎官清要为世称,荒郡迫野嗟可矜。” 宋 赵升 朝野类要·清要:“职慢位显谓之清,职紧位显谓之要;兼此二者,谓之清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今以怜才,拔充清要;宜洗心供职,勿蹈前愆。”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七节:“ 孝宗 见 朱熹 说:‘十多年没见你,你也老了;应当给你一个清要的官做,不要再去管州县。’”
(4).(文字)明白简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 傅毅 《七激》,会清要之工; 崔駰 《七依》,入博雅之巧。”
《漢語大詞典》:疏明
亦作“疎明”。
(1).通达明智。庄子·应帝王:“嚮疾强梁,物彻疏明。”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物,事也;彻,通也;事能通而开明也。” 成玄英 疏:“鉴物洞彻,疏通明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知己:“ 中山 刘颖 士端 ,疎明简畅; 潁川 韩拯 佐元 ,行备而文。”
(2).简要明确。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二》:“及 隋 之末年,丧乱蠭起,痈疽溃裂;而 太宗 一旦立法定制,疏明简直,上下易遵。”
(3).疏朗透光。 宋 张耒 《局中晚坐》诗:“高林晚叶渐疎明,雨过 长安 万屋青。” 元 刘因 《登武阳》诗:“断虹云淡白,返照雨疎明。”
(4).指疏淡的光辉。 宋 朱淑真 《闲步》诗:“乍得好凉宜散步,朦朧新月弄疏明。”
《漢語大詞典》:简要(簡要)
(1).简单扼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南人学问,清通简要。” 唐 刘知几 史通·表历:“文尚简要,语恶烦芜。” 宋 欧阳修 《笔说·老氏说》:“ 老子 为书,比其餘诸子,已为简要。”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五章:“首先由 小契 简要说明早晨的情况,接着就开始了审讯。”
(2).省约。世说新语·俭啬“司徒 王戎 既贵且富” 刘孝标 注引《晋诸公赞》:“ 戎 性简要,不治仪望,自遇甚薄。” 唐 白居易 《三教论衡》:“要道者,谓施少报多,简要之义也。” 宋 司马光 《乞罢提举官札子》:“如此则监司巡歷管勾职事简要,易为辨集。”
《漢語大詞典》:高简(高簡)
(1).清高简约。后汉书·符融传:“ 膺 风性高简,每见 融 ,輒絶它宾客,听其言论。”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士有行己高简,风格峻峭……而立朝正色,知无不为。”南史·殷淳传:“高简寡言,早有清尚,爱好文义,未尝违捨。”
(2).深奥而简要。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下:“而其叙述高简,词又淳质。”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记苏联版画展览会》:“我们的绘画,从 宋 以来就盛行‘写意’,两点是眼,不知是长是圆,一画是鸟,不知是鹰是燕,竞尚高简,变成空虚,这弊病还常见于现在的青年木刻家的作品里。”
《漢語大詞典》:简练(簡練)
(1).演习训练。吕氏春秋·孟秋:“选士厉兵,简练桀儁。”汉书·息夫躬传:“简练戎士,缮修干戈。” 唐 张九龄 《敕渤海使盖嘉运书》:“卿可简练驍武,扬声大入,仍有所据,以防不虞。”
(2).谓淘汰洗练,撮取精要。战国策·秦策一:“乃夜发书,陈篋数十,得 太公 《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姚宏 注:“简,汰也;练,濯,濯治。” 汉 王充 论衡·量知:“夫儒生之所以过文吏者,学问日多,简练其性,雕琢其材也。”
(3).精明干练。 三国 蜀 诸葛亮 《弹廖立表》:“兵众简练,部伍分明。”通典·食货五:“ 北齐 文宣 受禪,多所草剏,六坊内从者更加简练,每一人必当百人。”
(4).简要精练。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老年之诗多简练者,皆由博返约之功。” 章炳麟 《论式》:“《别録》礼记亦有《通论》,不专以题名为质,其辞精微简练,本之名家,与纵横异轨。”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九章:“他的情绪平静下来了,态度谦逊,语言简练。”
《漢語大詞典》:体要(體要)
(1).切实而简要。书·毕命:“政贵有恒,辞尚体要。” 孔颖达 疏:“为政贵在有常,言辞尚其体实要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盖周书论辞,贵乎体要; 尼父 陈训,恶乎异端。”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露布:“近代诸露布,大抵皆张皇国威,广谈帝德,动逾数千字,其能体要不烦者,鲜云。”
(2).大体;纲要。 汉 荀悦 《汉纪·后序》:“於是乃作考旧,通达体要,以述《汉纪》。” 宋 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执政乃始奉詔拜翰林学士承旨。问治道体要,公以简易诚明为对。” 清 方苞 《书〈汉书·霍光传〉后》:“《班史》义法,视 子长 少漫矣,然尚能识其体要。”
(3).体统;体制。宋书·沈攸之传:“﹝ 攸之 ﹞谓人曰:‘州官鞭府职,诚非体要,由小人凌侮士大夫。’”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三辅黄图:“以 长乐 、 未央 、 建章 、 北宫 、 甘泉宫 为纲,而以其中宫室臺殿为目,甚得体要。”
(4).谓领悟要旨。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凡养生者,欲令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偏修一事,不足必赖也。”
《漢語大詞典》:典要
(1).经常不变的准则、标准。易·繫辞下:“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 韩康伯 注:“不可立定準也。” 孔颖达 疏:“上下所易皆不同,是不可为典常要会也。” 唐 元稹 《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策·对》:“然臣所以上愚对,皆以指病陈术为典要。”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説,不可恃为典要。” 周作人 《一年的长进》:“以前我也自以为是有所知的,在古今的贤哲里找到一位师傅,便可以据为典要,造成一种主见,评量一切,这倒是很简易的办法。”
(2).可靠的根据。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文人寓言:“文人寓言不可为典要者,如晏子春秋二桃杀三士……其实并无其事也。” 陈垣 《〈史讳举例〉序》:“此三书同出一源,谬误颇多,不足为典要。”
(3).谓简要而有法度。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裴松之 注引 张璠 《汉纪》:“﹝ 荀悦 ﹞被詔删汉书《汉纪》三十篇,因事以明臧否,致有典要;其书大行于世。”
《漢語大詞典》:略陈(略陳)
简要地陈述。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敢不略陈愚心,而抒情素。”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今略陈其义,列之於后。”
见“ 略阵 ”。
《漢語大詞典》:略阵(略陣)
亦作“ 略陈 ”。 巡视阵地。晋书·苻坚载记下:“ 融 驰骑略阵,马倒被杀,军遂大败。”周书·齐炀王宪传:“俄而 湝 所署领军 尉相愿 伪出略阵,遂以众降。”资治通鉴·后周太祖显德元年:“ 北汉 主知帝( 后周世宗 )自临陈,褒赏 张元徽 ,趣使乘胜进兵。 元徽 前略陈,马倒,为 周 兵所杀。”
分類:巡视阵地
《漢語大詞典》:约言(約言)
(1).约定之言。左传·宣公十二年:“ 宋 为盟故,伐 陈 。 卫 人救之。 孔达 曰:‘先君有约言焉,若大国讨,我则死之。’” 明 何景明 《述归赋》:“使文鱼以媒之兮,怨约言之我食。” 叶圣陶 《城中·双影》:“父亲依照当时的约言,隔几时就跑来看 珩 。”
(2).简要之言。世说新语·赏誉“ 王夷甫 自叹:‘我与 乐令 谈,未当不觉我言为烦’”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乐广 善以约言厌人心,其所不知,默如也。”南史·谢弘微传:“ 瞻 等才辞辩富, 弘微 每以约言服之。”
(3).省约其言。礼记·坊记:“故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孔颖达 疏:“君子约言者,省约其言,则小人多言也。”
《漢語大詞典》:定义(定義)
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简要说明。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五节:“大抵西人之著述,必先就其主题立一界説,下一定义,然后循定义以纵説之,横説之。”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
《漢語大詞典》:贵要(貴要)
(1).尊贵显要。亦指尊贵显要之人。晋书·杜预传:“ 预 在镇,数餉遗 洛中 贵要。或问其故, 预 曰:‘吾但恐为害,不求益也。’”宋书·王景文传:“人居贵要,但问心若为耳。” 宋 司马光 《右班殿直傅君墓志铭》:“然不能与世浮沉,平视贵要若无人,故所至齟齬。” 清 唐孙华 《哀吴振西进士》诗:“吾观夸毗子,干名类非真;行卷钻贵要,匍匐冒埃尘。”
(2).谓人品清贵,言语简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殷中军 道 右军 :‘清鉴贵要。’”
《漢語大詞典》:简明(簡明)
简要明白。 宋 洪迈 容斋随笔·解释经旨:“解释经旨,贵於简明,惟孟子独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谢丘之讼:“卷烂无明文,别具简明黏单。” 老舍 《四世同堂》九:“要是依着 日本 军阀的心意,当然最如意与简明的打算,是攻陷一处便成立个军政府,以军人作首领,而把政治用枪刺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