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寻思(尋思)  拼音:xún sī
反覆的思索。《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传。刘矩传》:「民有争讼,矩常引之于前,提耳训告,以为忿恚可忍,县官不可入,使归更寻思。」唐。张侹〈寄人〉诗:「倚柱寻思倍惆怅,一场春梦不分明。」
《漢語大詞典》:作想
思索;设想。红楼梦第八四回:“ 贾政 背着手,也在门口站着作想。” 沙汀 《淘金记》四:“并且他一直都如此作想来理解他自己。”
分類:思索设想
《漢語大詞典》:措想
犹思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 桓 諛而慰之曰:‘适有一言,请席中属对焉:“王子身边,无有一点不似玉。”’众未措想, 緑云 应声曰:‘黽翁头上,再着半夕即成龟。’”
分類:思索应声
《漢語大詞典》:遥想
悠远地思索或想象;回想。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非夫远寄冥搜,篤信通神者,何肯遥想而存之。” 晋 陶潜 《游斜川》诗序:“遥想 灵山 ,有爱嘉名。”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遥想 公瑾 当年, 小乔 初嫁了,雄姿英发。” 元 刘因 《经古城》诗:“遥想豪杰场,抚已增慨然。”《新华文摘》1983年第3期:“遥想一九七六年的金秋,我那时曾是多么稚气和天真。”
《國語辭典》:思虑(思慮)  拼音:sī lǜ
思考计虑。《墨子。尚贤中》:「谨其言,慎其行,精其思虑。」《三国演义》第一回:「正思虑间,人报有两个客人,引一夥伴当,赶一群马,投庄上来。」
《國語辭典》:遐想  拼音:xiá xiǎng
超越现实的思索或想像。《晋书。卷七九。谢安传》:「尝与王羲之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也作「遐思」。
《國語辭典》:琢磨  拼音:zhuó mó
1.雕琢和磨制玉石。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七。委羽山》:「洞之侧产方石,周正光泽,五色错杂,虽加琢磨,殆不是过。」
2.比喻对品德或文章不断精益求精。《荀子。大略》:「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
3.思索、研究。如:「他琢磨了一夜,终于把问题想通了。」
《國語辭典》:遐思  拼音:xiá sī
超越现实的思索或想像。晋。郭璞〈游仙〉诗一九首之八:「悠然心永怀,眇尔自遐想。」唐。李翱〈幽怀赋〉:「何兹世之可久兮,宜永念而遐思。」也作「遐想」。
《漢語大詞典》:勤思
勤苦思索;时时想念。孔丛子·居卫:“ 禹 、 汤 、 文 、 武 及 周公 ,勤思劳体,或折臂望规,或秃骭背僂,亦圣。” 三国 吴 韦昭 《博弈论》:“劳神苦体,契阔勤思。” 晋 陶潜 《闲情赋》:“徒勤思以自悲,终阻山而滞河。”
《國語辭典》:冥想  拼音:míng xiǎng
深思。如:「独自冥想,浑然忘我。」
《國語辭典》:默思  拼音:mò sī
暗自思量。《西游记》第二一回:「老妖闻说,十分烦恼。正低头不语,默思计策。」
《國語辭典》:矢口  拼音:shǐ kǒu
1.随口、信口。汉。扬雄《法言。五百》:「圣人矢口而成言,肆笔而成书。言可闻而不可殚,书可观而不可尽。」
2.一口咬定,坚决的表明。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卷三。轶闻。良吏平反冤狱》:「疑其有冤,再三研诘,矢口不移。」
《漢語大詞典》:存思
用心思索。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侯元:“若图谋不轨,祸必丧身,且归存思。如欲謁吾,但至心扣石,当有应门者。”云笈七籤卷四三:“是故为学之基,以存思为首;存思之功,以五藏为盛。”
《漢語大詞典》:思谋(思謀)
(1).才思谋略。晋书·太原烈王瓌传:“镇守 许都 ,思谋可纪。”
(2).考虑,思索。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五回:“这事我思谋过好久了。”
《漢語大詞典》:穷索(窮索)
苦心思索。 宋 朱熹 《答林择之书》:“ 熹 近只就此处见得向来所未见底意思,乃知存久自明,何待穷索之语,是真实不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