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蹀躞  拼音:dié xiè
1.小步行走的样子。唐。温庭筠 锦鞋赋:「凌波微步瞥陈王,既蹀躞而容与。花尘香迹逢石氏,倏窈窕而呈姿。」也作「叠燮」。
2.往来频繁的样子。《乐府诗集。卷四七。清商曲辞四。吴声歌曲四。娇女诗二首之二》:「蹀躞越桥上,河水东西流。」
3.繁多的样子。明。朱权《卓文君》第二折:「我则见绣屏开花枝蹀躞,绮窗闲花影重叠。」
4.轻薄无行的言语。《聊斋志异。卷四。胡世相公》:「若个蹀躞语,不宜贵人出得!何便言狐子?恐吾家花姐不欢。」
5.衣带上的饰物。宋。陆游 军中杂歌诗八首之四:「名王金冠玉蹀躞,面缚纛下声呱呱。」《辽史。卷一○五。二国外记传。西夏传》:「金涂银带,佩蹀躞、解锥、短刀、弓矢。」
《國語辭典》:抖擞(抖擻)  拼音:dǒu sǒu
1.奋发、振作。《三国演义》第五九回:「目射神光,威风抖擞。」《平妖传》第九回:「脚穿一双把滑的多耳麻鞋,手提一根檀木棍儿,抖擞精神,飞也似的一般奔去。」也作「抖搜」、「陡搜」。
2.振动、拂开。唐。孟郊〈夏日谒智远禅师〉诗:「抖擞尘埃定,谒师见真宗。」《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那东西抖擞身上的毛,发起威来。」
3.涤除烦恼。宋。王炎〈夜半闻雨再用前韵〉:「抖擞胸中三斗尘,强欲吟哦无好语。」也作「斗薮」。
《國語辭典》:鼓动(鼓動)  拼音:gǔ dòng
鼓舞、激动。《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后来官场见报上有骂他的话头,少不得大家鼓动起来,自从抚台起,到府县各官。」
《國語辭典》:哆嗦  拼音:duō suo
因寒冷或恐惧而身体发抖。《三侠五义》第五回:「也有怯官的,战战哆嗦不画像样的;竟有从容不迫,一挥而就的。」
《漢語大詞典》:碌都
颤动;哆嗦。 元 关汉卿 《陈母教子》第二折:“説的来花甜蜜就,无语低头。嘴碌都的恰便似跌了弹的斑鳩。”
分類:颤动哆嗦
《漢語大詞典》:战动(戰動)
颤动;抖动。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孙尚子:“﹝ 孙尚子 ﹞善为战笔之体,甚有气力,衣服、手足、木叶、川流,莫不战动。” 叶紫 《丰收》一:“还不到三步,就听到一声天崩地裂的震响, 云普叔 的脚像弹棉花絮一般战动起来。”
分類:颤动抖动
《國語辭典》:痉挛(痙攣)  拼音:jìng luán
肌肉发生急遽而不自主的收缩,并有疼痛的感觉及机能的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急性传染病、过度疲劳等,都会导致肌肉的痉挛现象。或读为ㄐㄧㄥˋ ㄌㄨㄢˊ jìng luán。
《國語辭典》:抖动(抖動)  拼音:dǒu dòng
1.颤动。如:「他藉著抖动四肢来驱散寒意。」
2.用手振动物体。如:「他抖动布袋,以使灰尘掉落。」
《漢語大詞典》:颤震(顫震)
颤动。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二:“‘先生,’老太太以颤震的声音说,‘你不要不相信,人拗不过命呵。’”
分類:颤动
《國語辭典》:震动(震動)  拼音:zhèn dòng
1.物体受了外力的影响而摇动。《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儒林外史》第三八回:「一时没有主意,见一颗大树在眼前,郭孝子扒上树去,又心里焦他再来咆哮震动。」
2.内心因受重大的刺激而撼动。《左传。昭公十八年》:「将有大祥,民震动,国几亡,吾身泯焉。」《后汉书。卷七○。荀彧传》:「布乘虚寇暴,震动人心。」
《國語辭典》:拂拂  拼音:fú fú
风轻吹的样子。唐。吴融 秋色诗:「染不成乾画未销,霏霏拂拂又迢迢。」
《國語辭典》:簌簌  拼音:sù sù
1.纷纷坠下的样子。《红楼梦》第八七回:「看了一回,不觉得簌簌泪下。」《老残游记》第八回:「树上残叶簌蔌落地,人面上冷气棱棱地割。」也作「簌地」。
2.拟声词。形容细碎不断的声音。《水浒传》第一回:「山边竹藤里,簌簌地响,抢出一条吊桶大小雪花也似蛇来。」
《國語辭典》:元音  拼音:yuán yīn
1.发音时气流不受阻者称为「元音」,可自成音。国音字母ㄚ、ㄛ、ㄜ、ㄝ等均属之。相对于辅音而言。
2.书名。明孙原理编,十二卷,元人诗的总集。
《漢語大詞典》:颤袅(顫裊)
轻微颤动。 宋 周邦彦 《六丑·落花》词:“残英小,强簪巾幘。终不似一朵,釵头颤裊,向人欹侧。” 元 杨樵云 《小楼连苑》词:“一枝斜堕墙腰,向人颤裊如相媚。”
分類:轻微颤动
《漢語大詞典》:战笔(戰筆)
国画中的曲折颤动的笔法。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孙尚子:“﹝ 孙尚子 ﹞善为战笔之体,甚有气力,衣服、手足、木叶、川流,莫不战动。” 宋 米芾 画史:“ 江 南 周文矩 士女,面一如 昉 。衣纹作战笔,此盖布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