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请业(請業)  拼音:qǐng yè
请教有关课业的问题。《礼记。曲礼上》:「请业则起,请益则起。」南朝陈。沈不害〈上文帝书请立国学〉:「专经请业,奠爵前师。」
《國語辭典》:手语(手語)  拼音:shǒu yǔ
1.以手势示意。唐。裴铏《昆崙奴》:「知郎君颖悟,必能默识,所以手语耳。」《聊斋志异。卷三。夜叉国》:「徐再与手语,夜叉似微解。」
2.以手的姿势或动作示意的语言。用来教诲聋哑儿童,为聋哑与聋哑、或聋哑与谙手语的常人间沟通思想的工具。
《國語辭典》:乡先生(鄉先生)  拼音:xiāng xiān shēng
原为乡里中退隐的大夫。后指以教学为职的老人。《仪礼。士冠礼》:「奠挚见于君,遂以挚见于乡大夫、乡先生。」汉。郑玄。注:「乡先生,乡中老人,为乡大夫致仕者。」
《國語辭典》:讲座(講座)  拼音:jiǎng zuò
1.讲课的座位。唐。白居易 三教论衡:「儒臣居易,学浅才微,谬列禁筵,猥登讲座。」
2.大学中对某一学术专题或学术范畴,所设立的定期或不定期、临时或永久性的讲学。
3.书信中用于对师长的提称语。
《漢語大詞典》:史篇
《史籀篇》的省称。相传为 周 代教学童识字的字书。汉书·平帝纪:“徵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鐘律、小学、《史篇》……教授者,在所为驾一封軺传,遣诣京师。”汉书·王莽传上:“徵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古……《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诣公车。”
《國語辭典》:玄奘  拼音:xuán zàng
唐代高僧的法号。(西元602~664)俗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幼年因家境贫困,随兄长捷法师住洛阳净土寺,学习佛经。十三岁入选为僧。其后游历各地,参访名师,研究《涅槃经》、《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俱舍论》等。因感诸家各擅一宗,说法不一,故欲取得总赅三乘的瑜伽师地论来解决疑难而决心西行求法。唐太宗贞观三年从长安出发,历尽艰险,才到那烂陀寺,投入戒贤之门。贞观十九年返长安,带回大小乘佛典五百二十筴,六百五十七部,其后将近二十年间共译出大小乘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译本无论在质或量上都超过各译家的成就,为中国最伟大的经译家之一。弟子数千人,著名的有窥基、普光等。在中国民间更从玄奘取经的经历敷演创作不少文学作品,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元代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吴承恩的《西游记》等。
《國語辭典》:学科(學科)  拼音:xué kē
1.依学问内容、性质所划分的科别。如数学、物理、化学等。
2.知识理论的科目,相对于术科而言。
《國語辭典》:学年(學年)  拼音:xué nián
学校中所规定的修业年度。我国以每年的八月一日为学年开始,到翌年的七月三十一日为学年结束,一学年分为上下两学期。
《漢語大詞典》:乡塾(鄉塾)
旧时乡里进行教学的地方。 南朝 梁 任昉 《齐明帝谥议》:“巖廊有搢绅之谈,乡塾无横议之士。”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朔六日》:“ 明 时乡塾,正月朔六日开馆,十二月二十四日解馆。”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学之大小各有次第,乡塾散置民间,为贫家子弟而设,由地方官集资经理。”
《國語辭典》:劳作(勞作)  拼音:láo zuò
1.劳动、工作。如:「他每天辛勤劳作,只为求三餐温饱。」
2.过去国小教学科目之一。教导学生利用日常生活常见的物品,改造美化,以培养学生设计、创造能力,养成勤俭的美德。今已并入「美劳」课程中。
《漢語大詞典》:讲会(講會)
(1).僧侣讲经说法的集会。正法华经·安行品:“唯与讲会而共从事,纵有所説,亦无所著,是为礼节。”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二·道安:“每讲会法聚,輒罗列尊像,布置幢幡,珠珮迭暉,烟华乱发。”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八·善胄:“通敏易悟,机达为心,预涉讲会,乐详玄极。”
(2). 宋 明 理学家学术论辩的集会,是当时书院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始于 南宋 吕祖谦 主持的 朱熹 、 陆九渊 进行论战的“鹅湖之会”。 清 朝中叶以后,讲会制度逐渐消失。明史·史孟麟传:“ 孟麟 素砥名节,復与东林讲会,时望益重。” 清 黄宗羲 《陈夔献墓志铭》:“制科盛而人才絀,於是当世之君子立讲会以通其变,其兴起人才,学校反有所不逮。”
《國語辭典》:教师(教師)  拼音:jiào shī
1.凡教授学生,传授知识的人,统称为「教师」。
2.旧时教授武术或戏剧歌艺的人。《金瓶梅》第九○回:「月娘众人蹝著高阜,把眼观看。看见人山人海围著,都看教师走马耍解的。」
《漢語大詞典》:里塾
旧时乡里间私人设立的教学场所。 南朝 梁 任昉 《梁国府僚劝进笺》:“使夫匹妇童叟,羞言 伊吕 ;乡校里塾,耻谈五霸。”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公﹞尝出,过里塾,诸生皆诵习公所为文。”
《國語辭典》:复述(複述)  拼音:fù shù
1.重复叙述别人或自己说过的话。如:「警察要求被害人,再次复述被抢的经过。」
2.语文教学上指学生把教材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是练习方法之一。
《國語辭典》:教鞭  拼音:jiào biān
教师授课时,训勉学生及指示黑板、图片用的竹鞭或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