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精悟玄鉴(精悟玄鉴)  拼音:jīng wù xuán jiàn
对于微妙深奥的事理,有精深聪敏的判断与领悟能力。《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好个李判官,精悟玄鉴,与梦语符合如此。」
《国语辞典》:听不得一面之词(听不得一面之词)  拼音:tīng bù de yī miàn zhī cí
不能单听一方面的说辞,要总括全面的说法来判断。《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官人方才说『听不得一面之词』,我想人众则公,明日约同衙门几位朋友大家禀一声,必然听信。」
《国语辞典》: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拼音:rén bù kě mào xiàng,hǎi shuǐ bù kě dǒu liáng
(谚语)不能凭外貌判断人的好坏高低。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二折:「(正末云)军师,量那无名的小将,何足道哉。(房玄龄云)老将军,古语有云: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休轻觑了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这正是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只是论女婿的贤愚,不在论家势的贫富。」
《国语辞典》:电脑人工智慧(电脑人工智慧)  拼音:diàn nǎo rén gōng zhì huì
属于电脑科学的范畴。指将经人思考、判断、解决的工作,交由电脑模拟人類的智慧去解决。著眼于如何赋予机器具有推理、适应、学习、自我纠正、自动改良等人類智慧。也称为「人工智慧」。
《国语辞典》:證据裁判主义(證据裁判主义)  拼音:zhèng jù cái pàn zhǔ yì
法院在审判时,必须依蒐集所得的證据来作判断,如果没有證据,不能光靠推断就认定一个人犯罪,此即称为「證据裁判主义」。
《国语辞典》:相对时间(相对时间)  拼音:xiāng duì shí jiān
由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判断时间,而无法知道所经历的确切时间长短。
《国语辞典》:新闻价值(新闻价值)  拼音:xīn wén jià zhí
指判断一则新闻是否能引起阅听众兴趣的标准,主要包括时宜性、邻近性、重大性、显著性、奇特性、人情趣味等。
《国语辞典》:网路诊断(网路诊断)  拼音:wǎng lù zhěn duàn
1.透过网路连线,判断网路连线或远端电脑的故障情形。
2.透过网路连线,判断网路使用者的病情。
《国语辞典》:月晕效应(月晕效应)  拼音:yuè yùn xiào yìng
个人掌握讯息很少,却要对特定对象做出整体判断时,产生的以偏概全效应。较常出现于高估对方优点的情况。
《国语辞典》:裁判书(裁判书)  拼音:cái pàn shū
法律上指推事于裁判时,就该事项所下判断的文书。包括裁定书与判决书。
《国语辞典》:测谎器(测谎器)  拼音:cè huǎng qì
测验被询者是否说谎的仪器。藉由仪器上对被询者的血压、脉膊和呼吸状况等之生理状态变化来判断。
《国语辞典》:公断人(公断人)  拼音:gōng duàn rén
对于私人彼此争议时,居间秉公判断的人。
《国语辞典》:功利论(功利论)  拼音:gōng lì lùn
一种伦理学说。主张行为的善恶以是否能获得功利或幸福为判断的标准。
《国语辞典》:蛋白尿  拼音:dàn bái niào
尿中含有蛋白质,为临床上判断有无肾脏病变的重要病徵。
《国语辞典》:读唇术(读唇术)  拼音:dú chún shù
一种藉由对方说话时的唇形来判断对方语意的技术。本为聋哑者所专用,今一般人亦可藉由训练而熟通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