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大都  拼音:dà dōu
1.大概。《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唐。柳宗元 与萧翰林俛书:「长来觉日月益促,岁岁更甚,大都不过数十寒暑。」
2.大多数。《儿女英雄传》第一九回:「便是那史书上所载的那些忠臣烈士以至愚夫愚妇,虽所遇不同,大都各有个万不得已。」
《國語辭典》:大都  拼音:dà dū
1.古代王畿外围,王之诸子的食邑。后亦泛指大的都邑。《周礼。地官。戴师》:「以大都之田任疆地。」汉。郑玄。注:「大都,公之采地,王子弟所食邑也。」
2.地名。在今北京城内,为元朝国都。忽必烈至元四年于中都(燕京)之东北建新城,九年改称为「大都」。
《國語辭典》:五服  拼音:wǔ fú
1.五等丧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以亲疏为差等。
2.古代王城外围,每五百里为一区画,共分侯、甸、绥、要、荒五等,称为「五服」。《书经。益稷》:「弼成五服。」
3.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礼服的合称。《书经。皋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國語辭典》:侯服  拼音:hóu fú
古代王城外围,按一定距离所划分的区域。夏制指离王城一千里之地,周制指距王畿五百里之地。参见「五服」2.条。《书经。禹贡》:「五百里侯服。」《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
《國語辭典》:侯服玉食  拼音:hóu fú yù shí
穿王侯的衣服,吃珍美的食物。形容生活极为奢华。《汉书。卷一○○。叙传下》:「侯服玉食,败俗伤化。」《晋书。卷五五。夏侯湛传》:「湛族为盛门,性颇豪侈,侯服玉食,穷滋极珍。」
《漢語大詞典》:灯晕(燈暈)
打焰外围的光圈。 宋 刘过 《贺新郎》词:“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声颤。灯晕冷,记初见。” 元 黄庚 《有感》诗:“残夜月寒灯晕淡,高秋天濶雁声微。”
分類:外围光圈
《國語辭典》:外城  拼音:wài chéng
里城外之郭。《南齐书。卷二五。垣崇祖传》:「贼众我寡,当用奇以制之。当脩外城以待敌。」唐。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诗:「凤吹从上苑,龙宫连外城。」
《國語辭典》:侯甸  拼音:hóu diàn
侯服与甸服的合称。为古制中,王畿以外区域的名称。参见「五服」2.条。《书经。伊训》:「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祇见厥祖,侯甸群后咸在。」
《國語辭典》:九服  拼音:jiǔ fú
1.古代王畿以外的地域,每五百里划为一区,按距离的远近分为九等,有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及藩服,称为「九服」。见《周礼。夏官。职方氏》。
2.泛指全国各地。《文选。刘琨。劝进表》:「自京畿陨丧,九服崩离,天下嚣然,无所归怀。」
3.古代天子的九种吉服,有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韦弁服、皮弁服、冠弁服。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九。制度》。
《漢語大詞典》:近服
谓靠近王畿之地。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五服。《宋书·自序传·沈璞》:“狡虏狂凶,自送近服,伪将即毙,酋长伤残,实天威所丧,卿诸人忠勇之効也。” 宋 陆九渊 《与应仲寔》:“ 苍梧 , 舜 迹所及, 交趾 、 合浦 、 九真 、 日南 ,为郡古矣。 粤 自翠华南渡,更为近服。”
《漢語大詞典》:营栅(營栅)
军营外围的栅栏。亦指营寨。旧五代史·唐书·周德威传:“贼倍道而来,未成营垒,我营栅已固,守备有餘。”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恐虏知其营栅之处,每夜二更,輒令军士灭私火。” 宋 曾巩 《杂识》之二:“其野宿皆成营栅。 青 所居四面陈彀弓弩,皆数重,所将精鋭,列布左右,守卫甚严。”
《國語辭典》:绥服(綏服)  拼音:suī fú
古五服之一。在王畿外一千里至一千五百里以内的地方。《书经。禹贡》:「五百里绥服。」汉。孔安国。传:「绥,安也。侯服外之五百里,安服王者之政教。」
《漢語大詞典》:边材(邊材)
(1).治理边疆的人才。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十七:“臣观朝廷近日以边材为急,而诸臣所举有不尽然者。”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文士论兵:“今上初年,如 冯仰芹 、 于完朴 二大参,俱真正边材,惜乎不及大用。” 清 丘逢甲 《送潮州诸孝廉公车北上》诗:“万言制策魁多士,一代边材起本兵。”
(2).木材外围色泽较淡的部分。
《漢語大詞典》:外郭
内城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魏书·萧衍传:“ 衍 将 姜庆真 袭陷 寿春 外郭,州军击走之。”明史·王杼传:“筑京城外郭,修 通州城 。”
《漢語大詞典》:外壕
在据点外围或阵地前挖掘的壕沟。新五代史·梁臣传·葛从周:“ 太祖 攻 朱瑾 于 兖州 ,未下,留 从周 围之…… 瑾 以谓 从周 已去,乃出兵收外壕, 从周 掩击之,杀千餘人。”
《漢語大詞典》:外甸
谓国都的外围地区。《南齐书·孔稚珪传》:“封豕残魂,未屠剑首;长蛇餘喘,偷窥外甸。”
《漢語大詞典》:营堡(營堡)
亦作“ 营保 ”。
(1).堡垒。后汉书·刘盆子传:“遗人往往聚为营保,各坚守不下。”新唐书·辛秘传:“逆贼大战,斩其将,进焚营保。”宋史·河渠志五:“乃詔止令葺营堡。”明史·兵志三:“所辖二十五营堡,每处仅一二百人,难以应敌。”
(2).指宫室的外围建筑。 汉 王充 论衡·难岁:“如太岁不动行乎?则宜有宫室营堡,不与人相见,人安得而触之?”
《漢語大詞典》:郊寰
国都外围的广大地区。 晋 郭璞 《南郊赋》:“郊寰之内,区域之外, 雕题 卉服,被髮左带,骏奔在坛,不期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