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城中  拼音:chéng zhōng
1.城市的中心。
2.城内。《文选。潘岳。马汧督诔》:「群氐如猬毛而起,四面雨射城中,城中凿穴而处,负户而汲。」
《國語辭典》:金城  拼音:jīn chéng
比喻城池坚固。《文选。班固。西都赋》:「建金城而万雉,呀周池而成渊。」《文选。左思。蜀都赋》:「于是乎金城石郭兼市中区,既丽且崇,实号成都。」
《漢語大詞典》:金城柳
晋书·桓温传:“ 温 自 江陵 北伐,行经 金城 ,见少为 琅邪 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后遂用以为世事兴废之典。 宋 李清照 《上韩公枢密胡尚书诗》:“贤寧无 半千 ,运已遇阳九。勿勒 燕然 铭,勿种 金城 柳。岂无纯孝臣,识此霜露悲。”
分類:世事兴废
《國語辭典》:大都  拼音:dà dōu
1.大概。《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唐。柳宗元 与萧翰林俛书:「长来觉日月益促,岁岁更甚,大都不过数十寒暑。」
2.大多数。《儿女英雄传》第一九回:「便是那史书上所载的那些忠臣烈士以至愚夫愚妇,虽所遇不同,大都各有个万不得已。」
《國語辭典》:大都  拼音:dà dū
1.古代王畿外围,王之诸子的食邑。后亦泛指大的都邑。《周礼。地官。戴师》:「以大都之田任疆地。」汉。郑玄。注:「大都,公之采地,王子弟所食邑也。」
2.地名。在今北京城内,为元朝国都。忽必烈至元四年于中都(燕京)之东北建新城,九年改称为「大都」。
《國語辭典》:城闉  拼音:chéng yīn
城内的重门。《魏书。卷六七。崔光传》:「诚宜远开阙里,清彼孔堂,而使近在城闉,面接宫庙,旧校为墟,子衿永替。」《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崇徽章而寰甸,照殊策而去城闉。」
《國語辭典》:阙里(闕里)  拼音:què lǐ
孔子的故居。位于山东省曲阜县城内。相传孔子在此授徒。
《國語辭典》:五城  拼音:wǔ chéng
1.相传神仙住的地方。唐。韩翃〈同题仙游观〉诗:「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2.旧时北京地面,分中、东、南、西、北五城,各设巡城御史暨兵马司,掌听讼、诘奸、弭盗诸事。
《國語辭典》:五城十二楼(五城十二樓)  拼音:wǔ chéng shí èr lóu
古代传说神仙住的地方。《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上许作之如方,名曰明年。」
《國語辭典》:差拨(差撥)  拼音:chāi bō
1.分派、指使。《水浒传》第二四回:「官人休怪老身差拨,再买一瓶儿酒来吃如何?」明。高明《琵琶记。五娘葬公婆》:「昨奉玉帝敕旨:『为赵五娘行孝,特令差拨阴兵,与他并力筑造坟台。』」
2.看守囚犯的差役。《水浒传》第二八回:「少刻差拨到来,便可送与他,若吃杀威棒时,也打得轻。」
《漢語大詞典》:陵阳(陵陽)
(1).即 陵阳子明 。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使五帝先导兮,反 太一 而从 陵阳 。”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仙人 陵阳子明 也。”《文选·郭璞〈游仙诗〉之六》:“ 陵阳 挹丹溜, 容成 挥玉杯。” 李善 注:“列仙传曰:‘ 陵阳子明 者, 銍乡 人也,好钓鱼,於 涎溪 钓得白鱼,肠中有书,教 子明 服食之法。’”
(2).山名。在今 安徽 石台 北。一说在 宣州 城内。相传为 陵阳子明 得仙之地。《文选·谢朓〈郡内登望〉诗》:“山积 陵阳 阻,溪流 春穀 泉。” 李善 注引 沈约 宋书:“ 陵阳子明 得仙於 广阳县 山。”参见“ 陵阳山 ”。
(3).古曲名。文选·嵇康〈琴赋〉:“绍《陵阳》,度《巴人》。” 李善 注:“ 宋玉 《对问》曰:‘既而曰《陵阳》《白雪》,国中唱而和者弥寡。’” 吕向 注:“《陵阳》《巴人》,并曲名。”
《漢語大詞典》:陵阳山(陵陽山)
(1).相传为 陵阳子明 得仙之地。在今 安徽 宣州 城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三:“又东逕 安吴县 ,号曰 安吴溪 。又东, 旋溪 水注之,水出 陵阳山 下。逕 陵阳县 西,为 旋溪 水。昔县人 陵阳子明 钓得白龙处,后三年,龙迎 子明 上 陵阳山 。山去地千餘丈。”参阅元和郡县志·宣州、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十·宁国府》
(2).水银的别称。 晋 葛洪 抱朴子·黄白:“凡方书所名药物,又或与常药物同而实非者,如河上姹女,非妇人也;陵阳子明,非男子也。” 王明 注:“陵阳子明,水银别称……石药尔雅云:水银一名子明,一名阳明子。”
《漢語大詞典》:城隈
城角;城内偏僻处。 唐 骆宾王 《帝京篇》:“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半亩居:“ 俍亭 禪师( 净挺 )《夜过半亩居》诗云:‘夜色满城隈,一鐙悬古屋。’”
《漢語大詞典》:丛台(叢臺)
(1).台名。 战国 赵 筑,在 河北 邯郸 城内,数台相连,故名。汉书·邹阳传:“夫全 赵 之时,武力鼎士袨服 丛臺 之下者一旦成市,而不能止 幽王 之湛患。” 唐 李远 《听话丛台》诗:“有客新从 赵 地回,自言曾上古 丛臺 。” 清 吴伟业 《读魏石生〈怀古诗〉》诗:“家近 丛臺 推意气,山开全 赵 见平芜。”
(2).台名。 战国 楚 筑,在今 河南 商水 县。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河南道十·陈州:“此臺盖 襄王 所筑也,非 赵 之 丛臺 ,名同事异。按 郎蔚之 《陈州旧图》云:‘ 楚王 游观弋钓地,或税驾於此,往往有嘉禾丛生,因以为名也。’”
《國語辭典》:艮岳(艮嶽)  拼音:gèn yuè
山名。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东南隅。宋徽宗于政和七年兴建万岁山,以供游乐,因山在京城东北方,东北方位名为艮,故称为「艮岳」。
《國語辭典》:海子  拼音:hǎi zi
北方方言。指湖沼。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四。杂志一》:「中山城北园中亦有大池,遂谓之『海子』。」
《國語辭典》:飞放(飛放)  拼音:fēi fàng
驱放鹰、隼到野外打猎。《元史。卷一○一。兵志四》:「冬春之交,天子或亲幸近郊,纵鹰隼搏击,以为游豫之度,谓之飞放。」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端本堂》:「皇太子方在端本堂读书,近侍之尝以飞放者,辄臂鹰至廊庑间,喧呼驰逐,以惑乱之。」
《漢語大詞典》:水关(水關)
(1).水上关口。 唐 杜甫 《峡口》诗之一:“开闢当天险,防隅一水关。” 仇兆鳌 注引 王洙 曰:“峡口有关,断以铁锁。” 唐 沈亚之 《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船示舍弟兼寄侯郎》诗:“水关开夜锁,雾櫂起晨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褚生:“过水关,则老柳之下,横一画橈。”
(2).特指旧时穿城壁以通城内外水的闸门。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水关:“土人曰水关,是水所从入城之关也。”《清会典事例·工部·京师城垣规制》:“﹝ 北京城 ﹞ 正阳门 东西、 崇文门 东、 宣武门 西、 朝阳门 南、 东直门 南、 德胜门 西,各设水关一。”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 市河 ﹞又自 便益门 弔桥起,绕城东北。一从新城 拱宸门 水关至 挹江门 水关,出 针桥 而接 运河 。一从旧城北水关至南水关,出 嚮水桥 而东接 运河 。”
《國語辭典》:内教(內教)  拼音:nèi jiào
1.封建时代对妇女闺门内的教育。《晋书。卷四○。杨骏传》:「后妃,所以供粢盛,弘内教也。」也作「内训」。
2.在皇城内教练武技,校阅士兵。《宋史。卷一九五。兵志九》:「帝初置内教法,旬一御便殿阅武。」
3.佛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内教多途,出家自是其一法耳。」
4.道家、佛家自称其经文。
5.熟识某种技艺、行业的人。也作「内行」。
《漢語大詞典》:楚王宫
(1). 楚王 之宫。在 郢 都。 唐 刘希夷 《春女行》:“忆昔 楚王宫 ,玉楼妆粉红。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
(2). 楚王 之宫。在 四川省 巫山县 西 阳台 古城内。相传 襄王 所游之地。 唐 皇甫冉 《巫山峡》诗:“ 巫峡 见 巴 东,迢迢出半空。云藏 神女馆 ,雨到 楚王宫 。” 前蜀 韦庄 《送李秀才归荆溪》诗:“ 楚王宫 去 阳臺 近,莫倚风流滞少年。” 宋 陈亮 《小重山》词:“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 楚王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