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彙、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進見  拼音:jìn jiàn
下級謁見上級,晚輩謁見長輩。《三國演義》第三回:「恨無涓埃之功,以為進見之禮。」也作「進謁」。
《國語辭典》:師長  拼音:shī zhǎng
1.眾官之長。《書經。盤庚下》:「邦伯師長,百執事之人,尚皆隱哉!」《舊唐書。卷一四○。盧群傳》:「但得百僚師長肝膽,不用三軍羅綺金銀。」
2.對老師的尊稱。《周禮。地官。師氏》:「三曰順行,以事師長。」《韓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為改;鄉人譙之,弗為動;師長教之,弗為變。」
3.現行軍制,統率陸軍一師的軍官稱為「師長」。
《國語辭典》:不豫  拼音:bù yù
1.不猶豫。《楚辭。屈原。九章。惜誦》:「壹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
2.不高興。《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不遊,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遊一豫,為諸侯度。」唐。陳鴻《長恨傳》:「皇心震悼,日日不豫。」
3.不事先預備。《禮記。中庸》:「豫則立,不豫則廢。」
4.身體不舒服。引申為有病。《史記。卷三三。魯周公世家》:「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懼。」《文選。王儉。褚淵碑文》:「明皇不豫,儲后幼沖。」
《國語辭典》:盡孝  拼音:jìn xiào
對父母親盡孝道。如:「子女盡孝是天經地義的事。」
《國語辭典》:犯顏  拼音:fàn yán
冒犯君主或尊長的威嚴。《韓非子。外儲說左下》:「犯顏極諫,臣不如東郭牙,請立以為諫臣。」《舊唐書。卷七一。列傳。魏徵》:「徵狀貌不逾中人,而素有膽智,每犯顏進諫,雖逢王赫斯怒,神色不移。」
《漢語大詞典》:上陈(上陳)
向尊长陈述。 唐 柳宗元 《为户部王叔文陈情表》:“进退穷蹙,昧死上陈。”《水浒传》第九八回:“ 叶清 望 宋江 磕头不已,道:‘某有机密事,乞元帅屏退左右,待 叶 某备细上陈。’” 郭孝成 《直隶革命记》:“目睹实情,用敢冒死上陈。”
《國語辭典》:進言  拼音:jìn yán
向師長或長官建議。《荀子。臣道》:「大臣父兄有能進言於君,用則可,不用則去,謂之諫。」《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朝廷行著這般政令,無一人敢奏事進言。」
《漢語大詞典》:尊位
(1).高位。《易·大有》:“《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
(2).指帝位。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叙》:“ 太祖 为天下所戴,践尊位。”
(3).尊长的位置。红楼梦第九三回:“先从尊位点起,挨至 贾赦 ,也点了一出。”
《國語辭典》:賞賜  拼音:shǎng sì
1.把財物賜給有功或卑幼的人。《墨子。七患》:「賞賜不能喜,誅罰不能威,七患也。」《樂府詩集。卷二五。橫吹辭曲五。古辭。木蘭詩二首之一》:「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2.賞賜的財物。《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列傳》:「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舊五代史。卷六五。唐書。列傳。李建及》:「建及有膽氣,慷慨不群,……善於撫御,所得賞賜,皆分給部下,絕甘分少,頗洽軍情。」
《漢語大詞典》:爱亲(愛親)
(1).爱昵亲属。国语·晋语一:“自 桓叔 以来,孰能爱亲,唯无亲,故能兼 翼 。”
(2).指受爱昵的亲属。汉书·文三王传赞:“ 梁孝王 虽以爱亲故,王膏腴之地,然会 汉 家隆盛,百姓殷富,故能殖其货财,广其宫室车服。” 颜师古 注:“太后爱子而帝亲弟,故曰爱亲。”
(3).爱父母、尊长。孝经·天子:“爱亲者不敢恶於人,敬亲者不敢慢於人。”
(4).敬爱亲近。 宋 欧阳修 《永春县令欧君墓表》:“乾德之人,初未识学者,见此三人,皆尊礼而爱亲之。”
《國語辭典》:座前  拼音:zuò qián
書牘中對尊長的敬稱。唐。李匡乂《資暇集。卷中》:「身卑致書於宗屬近戚,必曰座前,降几前之一等。案座者,坐於床也,言卑末之使,不當授受,置其書於所座床之前,俟隙而發,不敢直進之意。」
《國語辭典》:上謁  拼音:shàng yè
遞上名片,請求晉見。《史記。卷七○。張儀傳》:「張儀於是之趙,上謁求見蘇秦。」《漢書。卷三二。張耳陳餘傳》:「陳涉起蘄至陳,耳、餘上謁涉。」
《漢語大詞典》:侍行
陪伴尊长出行,照应起居。 宋 苏轼 《与程正辅提刑书》之二:“老兄到此……令子几人侍行?” 宋 洪迈 《鬼国记》:“他日言於母,乞侍行。”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 李光 之得罪也……长子 孟清 、中子 孟醇 皆侍行,死贬所。”
《國語辭典》:犯上  拼音:fàn shàng
冒犯、違逆尊長。《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三國演義》第二二回:「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智,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無用。」《紅樓夢》第一○回:「就是寶玉,也不犯上向著他到這個田地。」
《國語辭典》:彞訓  拼音:yí xùn
常訓。《書經。酒誥》:「聰聽祖考之彞訓,越小大德,小子惟一。」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論說》:「聖哲彞訓曰經,述經敘理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