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不喜  拼音:bù xǐ
1.不喜欢。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素不便书,又不喜作书,而人閒多事,堆案盈机。」《儒林外史》第七回:「况我看见你不喜理这烦剧的事,怎生是好?」
2.不高兴。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閒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生而不喜,死而不戚。」
《國語辭典》:不豫  拼音:bù yù
1.不犹豫。《楚辞。屈原。九章。惜诵》:「壹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
2.不高兴。《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唐。陈鸿《长恨传》:「皇心震悼,日日不豫。」
3.不事先预备。《礼记。中庸》:「豫则立,不豫则废。」
4.身体不舒服。引申为有病。《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文选。王俭。褚渊碑文》:「明皇不豫,储后幼冲。」
《漢語大詞典》:不忺
不适意;不高兴。 宋 姜夔 《浣溪纱》词:“釵燕笼云晚不忺,拟将裙带繫郎船,别离滋味又今年。”《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淡画眉儿斜插梳,不忺拈弄绣工夫。”
《國語辭典》:不自在  拼音:bù zì zài
1.不舒适,不踏实。如:「初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新环境,感觉不自在是在所难免的。」《红楼梦》第二三回:「谁想静中生烦恼,忽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闷闷的。」
2.生病。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我只索倚定门儿手托腮,好著我难猜:来也那不来?夫人行料应难离侧。望得人眼欲穿,想得人心越窄,多管是冤家不自在。」《红楼梦》第七四回:「正值晴雯身上不自在,睡中觉才起来,正发闷。」
《國語辭典》:没好气(沒好氣)  拼音:méi hǎo qì
生闷气、不高兴。《水浒传》第七二回:「李逵看见宋江、柴进与李师师对坐饮酒,自肚里有五分没好气。」《红楼梦》第二六回:「谁知晴雯和碧痕正拌了嘴,没好气。」
《國語辭典》:官司  拼音:guān sī
1.官吏的分职。
2.百官。《左传。定公四年》:「备物典策,官司彝器。」
《國語辭典》:官司  拼音:guān si
诉讼之事。《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逢之趁此机会,又讹了人家一千银子,答应替他想法,包打赢官司。」
《国语辞典》:不乐(不乐)  拼音:bù lè
不高兴、不如意。三国魏。曹丕〈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晋。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俛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国语辞典》:不悦(不悦)  拼音:bù yuè
不喜欢、不高兴。南朝宋。谢惠连〈雪赋〉:「梁王不悦,游于兔园。」《红楼梦》第三五回:「那玉钏儿先虽不悦,只管见宝玉一些性子没有,凭他怎么丧谤,还是温存和气,自己倒不好意思的了,脸上方有三分喜色。」
《國語辭典》:不快  拼音:bù kuài
1.不高兴。《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公子行数里,心不快。」《三国演义》第六三回:「玄德见庞统去了,心中甚觉不快,怏怏而行。」
2.不舒服。《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下。华佗传》:「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西游记》第九回:「昨五日之前,梦见个和尚,手执利刃,要索僧鞋,便觉身子不快。」
3.缓慢。如:「车行不快。」
4.钝、不锐利。如:「这把刀不快。」
5.不好。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四折:「唤陈抟有甚勾当,命不快遭逢著这火醉婆娘。」
《漢語大詞典》:起毛
(1).物品表面因受到摩擦而显得不光滑。
(2).恼火。形容因不高兴而将要发作的情状。 老舍 《二马》第四段:“他们一忙,隔壁那家古玩铺的掌柜的有点起毛。”
(3).织物整理工序之一。也叫拉毛或刮绒。
《漢語大詞典》:挂相
现出脸色,多因不高兴。例如:别说了他都挂相了。
《漢語大詞典》:觜骨都
嘴翘起不高兴的样子。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圆驾》:“原来一众官员在此,怎的起,状元小姐觜骨都站一边。”
分類:不高兴
《漢語大詞典》:无精打彩(無精打彩)
形容不高兴,提不起劲儿。红楼梦第二七回:“﹝ 黛玉 ﹞自觉无味,转身回来,无精打彩的卸了残妆。”《狮子吼》第四回:“ 念祖 等佇望了半点鐘,那船便渐渐不见了。大家只得回转学堂,无精打彩的过了数日。”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打过二更他才无精打彩地回到房里。”亦作“ 无精嗒彩 ”、“ 无精打采 ”。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八:“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嗒彩的低垂着。” 马烽 《结婚现场会》:“青年们见我也拿不出什么高招来,都无精打采地走散了。”
分類:不高兴
《漢語大詞典》:一嚬一笑
谓不高兴或喜悦的表情。嚬,皱眉。韩非子·内储说上:“吾闻明主之爱,一嚬一笑,嚬有为嚬,而笑有为笑。” 南朝 梁 萧统 《龙笛曲》:“金门玉堂临水居,一嚬一笑千万餘。” 唐 权德舆 《杂兴》诗之一:“一嚬一笑千金重,肯似 成都 夜失身。”亦作“ 一顰一笑 ”。 茅盾 《动摇》四:“这晚上直到睡为止, 方罗兰 从新估定价值似的留心瞧着 方太太 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 从维熙 《北国草》第一章五:“她一颦一笑,没有一点矫揉造作。”
《国语辞典》:扭头瞥项(扭头瞥项)  拼音:niǔ tóu piē xiàng
转动头颈。形容不高兴、使性子的样子。《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幸是我那天不曾莽撞,不然今日之下,弄得一个扭头瞥项,一个泪眼愁眉,人生到此,还有何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