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来者(來者)
(1).将来的事。易·繫辞下:“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吕氏春秋·听言:“往者不可及,来者不可待。” 唐 韩愈 《别知赋》:“知来者之不可以数,哀去此而无由。”
(2).将来的人;后辈。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此人皆意有鬱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李善 注:“言故述往前行事,思令将来人知己之志。” 宋 曾巩 《洪州新建县厅壁记》:“故予为之载其行治,而因著其为县之难,使来者得览焉。”
(3).来的人。左传·宣公十七年:“吾若善逆彼以怀来者,吾又执之,以信 齐 沮,吾不既遇矣乎?”史记·曹相国世家:“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 参 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 清 彭绍升 《读史记》:“下及鱼鳖,上及飞鸟,跂行喙息,蠕动之类,莫不就安利而避危殆。故来者不止,天之道也。”
《漢語大詞典》:儿辈(兒輩)
孩子们;后辈。晋书·王羲之传:“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 宋 杨万里 《昨日访子上不遇》诗:“昨携儿辈叩云关,绕遍巖花恣意看。” 宋 戴复古 《题梅岭云封四绝》之四:“儿辈欲知当日事,青山解语水能谈。”
分類:后辈儿辈
《漢語大詞典》:后进(後進)
(1).后辈。亦指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论语·先进:“先进於礼乐,野人也;后进於礼乐,君子也。” 邢昺 疏:“后进,谓后辈仕进之人也。” 唐 张继 《送顾况泗上觐叔父》诗:“ 吴 乡岁贡足嘉宾,后进之中见此人。” 沙汀 《淘金记》十七:“ 龙哥 之所以最得人望,并不是因为他资格最老,比较起来,他还算是后进。”
(2).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的。 管桦 《井台上》:“给咱们评了个后进社,麦子没有按期浇完哟!”
(3).指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的人或集体。《工人歌谣选·四见歌》:“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
(4).谓进行在后。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十:“我们的革命是后进的……比 苏联 的十月革命晚了三十几年。”
(5).多排房屋后面的一排。 叶圣陶 《某镇纪事》:“预备尊客住宿的房间在后进,是一平排五楼五底,打扫得不留一丝儿尘埃。”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 马希贤 先生一直向后进局长办公室跑去。”
《漢語大詞典》:晚辈(晚輩)
后辈。 宋 苏轼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诗之三:“ 朱瑶 唐 晚辈,得法尚雄深。”《西游记》第五八回:“我们虽不是神仙--神仙还是我们的晚辈哩!”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三章:“他用长者的身分教训晚辈。”
分類:后辈晚辈
《漢語大詞典》:来许(來許)
后进;后辈。《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毛 传:“许,进。” 马瑞辰 通释:“‘昭兹来许’,犹上章‘昭哉嗣服’也,诗五章皆首尾相承,此特易字以协下韵,哉与兹声同。来,犹后也。后,犹嗣也。来许,犹云后进。”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药王庙》:“今虽莫详其处,尚有存图,以示来许。”
分類:后进后辈
《漢語大詞典》:晚进(晚進)
后进;后辈。新唐书·陆馀庆传:“ 餘庆 於寒品晚进,必悉力荐藉。” 宋 陈师道 《题王平甫帖》诗:“可恨治朝无此老,却嫌晚进不同生。” 清 黄宗羲 《汰存录题辞》:“晚进不知本末,迷於向背,余故摘其一二辨之。”
分類:后进后辈
《漢語大詞典》:灵雏(靈雛)
(1).神鸟。 唐 王勃 《寒梧栖凤赋》:“梧则 嶧阳 之珍木,凤则 丹穴 之灵雏。”
(2).喻指杰出的后辈。语本 唐 李商隐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寄酬》之一:“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於老凤声。” 清 孙枝蔚 《寿张康侯母晏太夫人》诗:“泪竹斑多徵节操,灵雏年小擅文章。”
《漢語大詞典》:幼辈(幼輩)
小辈;后辈。《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敍礼已毕, 高赞 看椅上坐。 钱 青 自谦幼辈,再三不肯。” 巴金 《家》三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长主婚,幼辈不得过问--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违抗者必受惩罚。”
分類:小辈后辈
《漢語大詞典》:桃李
(1).桃花与李花。《诗·召南·何彼襛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后因以“桃李”形容貌美。 唐 张说 《崔讷妻刘氏墓志》:“珪璋其节,桃李其容。”
(2).《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后遂以“桃李”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 唐 刘禹锡 《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资治通鉴·唐则天后久视元年:“ 仁杰 又尝荐夏官侍郎 姚元崇 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 仁杰 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明 李东阳 《胡忠安公挽诗四十韵》:“桃李当时盛,葭莩后代连。”川剧《柳荫记》第三场:“老朽 孟继轲 ,设馆 尼山 ,数十余年,循循善诱,教人不倦,门前桃李,广遍 江 南。”
(3).喻人的青春年少。 明 徐渭 《又启严公》:“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貽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清 姚鼐 《旌表贞节大姊六十寿序》:“吾尝閲 归熙甫 作《顾文康之女寿序》,言其家隆盛,能以艳阳桃李之年,而有冰雪风霜之撡。”
(4).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唐 李白 《赠韦侍御黄裳》诗之一:“桃李卖阳艷,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宋 叶适 《周会卿》诗序:“一干之兰,芳香出林,岂纷然桃李能限断哉!”
《漢語大詞典》:后生(後生)
(1).较后出生。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
(2).后嗣,子孙。《诗·商颂·殷武》:“寿考且寧,以保我后生。” 郑玄 笺:“王乃寿考且安,以此全守我子孙。”
(3).后辈,下一代。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刘敞秀才》:“后生不闻义,前辈惧为党。” 张天翼 《畸人手记·新与旧》:“﹝大舅﹞然后把那双不大灵活的眼珠盯着我,摆出一副奖励后生的脸色。”
(4).弟子,学生。墨子·非儒下:“夫为弟子后生,其师,必脩其言,法其行,力不足知弗及而后已。” 孙诒让 间诂:“后生亦弟子也。《耕柱篇》:‘ 耕柱子 遗十金于 墨子 ,曰:后生不敢死。’又云:‘后生有反 子墨子 而反者。’并弟子之称。” 元 耶律楚材 《再赓仲祥韵寄之》:“后生来从学,善诱能循循。”
(5).年轻。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娘子花朶儿般后生,恁地会忘事?”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七章:“翻了身,我们都变得后生了,有甚好笑的?”
(6).年轻人;小伙子。 唐 寒山 《诗》之二二七:“三五痴后生,作事不真实。”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真人年六十餘,自服丹药,容颜转少,如三十岁后生模样。” 陈世旭 《小镇上的将军》:“小镇搬运队那个莽后生把板车丢在一边。”
(7).谓醒悟较晚。《韩诗外传》卷六:“问者曰:‘古之知道者曰先生,何也?’曰:‘犹言先醒也。不闻道术之人,则冥於得失。不知治乱之所由,眊眊乎其犹醉也。故世主有先生者,有后生者,有不生者……后生者,三年而復, 宋昭公 是也。’”
(8).来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若引之先业,冀以后生,更为通耳。” 清 黄遵宪 《山歌》:“人人要结后生缘,儂只今生结目前。”
《漢語大詞典》:子弟
(1).子与弟。对父兄而言。亦泛指子侄辈。左传·襄公八年:“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孟子·梁惠王下:“今 燕 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於水火之中也,簞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係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其后更用 主父偃 谋,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 汉 为定制封号,輒别属 汉 郡。”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问诸子姪:‘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谁知他却生就一副聪明,人家请了先生教子弟读书,他在旁边听了,便都记得。”
(2).泛指年轻后辈。荀子·非十二子:“遇长则修子弟之义。”史记·货殖列传:“夫 吴 自 闔庐 、 春申 、 王濞 三人招致天下之喜游子弟,东有海盐之饶, 章山 之铜, 三江 、 五湖 之利,亦 江 东一都会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今闻其乃发军兴制,惊惧子弟,忧患长老,郡又擅为转粟运输,皆非陛下之意也。” 唐 韩愈 《送何坚序》:“ 坚 道州 人, 道 之守 阳公 贤也…… 坚 为民, 坚 又贤也。 湖南 得 道 为属, 道 得 坚 为民。 坚 归唱其州之父老子弟服 阳公 之令。” 巴金 《秋》三:“全是这样的子弟,所谓诗礼人家、书香人家还有什么希望?”
(3).指从军者,兵丁。史记·淮阴侯列传:“且 三秦 王为 秦 将,将 秦 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汉书·韩安国传:“今以陛下之威,海内为一,天下同任,又遣子弟乘边守塞,转粟輓输,以为之备,然 匈奴 侵盗不已者,无它,以不恐之故耳。” 唐 元稹 《授王播中书侍郎平章事兼盐铁使制》:“昔 萧何 用新造之 汉 ,而能调发子弟,完补败亡,使 关 东粮馈不絶者,以其尽得 秦 之图籍,而周知其众寡也。”《三国志平话》卷上:“ 长沙 子弟最为先, 长沙 太守 孙坚 先到关前。”
(4).谓风流子弟,多指嫖客。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一折:“我这门户人家,巴不得接着子弟,就是钱龙入门。” 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相公,你不思进取功名,只要上花臺做子弟有什么好处?”《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常言道:‘妓爱俏,妈爱钞。’所以子弟行中,有了 潘安 般貌, 邓通 般钱,自然上和下睦。”
(5).旧指戏曲艺人。 元 白朴 《梧桐雨》楔子:“ 高力士 ,你快传旨排宴,梨园子弟奏乐,寡人消遣咱。”《金瓶梅词话》第三六回:“ 安进士 问:‘你们是那里子弟?’ 苟子孝 道:‘小的都是 苏州 人。’ 安进士 道:‘你等先粧扮了,来唱个我们听。’四个戏子下边粧扮去了。” 清 李渔 《比目鱼·荣发》:“此番去祭 晏公 ,也该做一本神戏。只怕乡村地面,叫不出子弟来,却怎么处?”
《漢語大詞典》:下流
(1).河流的下游。 唐 张九龄 《高斋闲望言怀》诗:“取路无高足,随波适下流。” 清 黄景仁 《夜登小孤山和壁间韵》:“谁标铁柱成终古,却笑 金焦 属下流。” 郁达夫 《逃走》:“大江到岸,曲折向东,因而江心开畅,比 扬子江 的下流还要辽阔。”
(2).指子孙,后辈。三国志·魏志·乐陵王茂传:“今封 茂 为 聊城王 ,以慰太皇太后下流之念。”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太子宜勤学问,亲师友。今入侍宫闈,动踰旬朔,师保天下,接对甚希,伏愿少抑下流之爱,弘远大之规,则海内幸甚!”
(3).犹末流。指一种流派的余绪。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然其下流,莫甚於 万歷 之季。”
(4).比喻众恶所归的地位。论语·子张:“ 紂 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邢昺 疏:“谓为恶行而处人下,若地形卑下,则众流所归,人之为恶处下,众恶所归。”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宋 司马光 《辞知制诰第二状》:“臣虽甚愚,诚不忍以身居下流,蒙受众恶,为世污泽。”
(5).微贱。管子·立政:“金玉货材之説胜,则爵服下流;观乐玩好之説胜,则姦民在上位。” 汉 蔡邕 《太尉杨赐碑》:“惟我下流二三小臣,秽损清风,愧于前人。” 唐 韦应物 《趋府候晓呈两县僚友》诗:“可怜同官者,应悟下流难。”
(6).指地位微贱的人。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二折:“只要官人不惜廉耻,权做下流,将小人头至下脚至上浑身衣服,并这个查梨篮儿,都借与官人,打扮成卖查梨条的,纔入的那 承天寺 去。”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你既非下流,实是甚么样人?可将真姓名告我。”
(7).下品;劣等。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某太史掌教 金陵 ,戒其门人曰:‘诗须学 韩 、 苏 大家,一读 温 、 李 ,便终身入下流矣。’”
(8).卑鄙,龌龊。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你长成人了,怎么学出这般一个下流气质。” 清 黄遵宪 《赤穗四十七义士歌》:“环门观礼千人稠,彼名高家实下流。”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许多闲着无事的人,有时候甚至故意挑弄他说下流话。”
(9).向下流逝。《楚辞·九怀·尊嘉》:“榜舫兮下流,东注兮礚礚。”
(10).喻君上的恩泽下布。《淮南子·主术训》:“是故君不能赏无功之臣,臣亦不能死无德之君。君德不下流於民,而欲用之,如鞭蹏马矣。” 唐 白居易 《判得丁为郡岁凶奏请赈给百姓制未下散之本使科其专命丁云恐人困》:“然以事虽请,恩未下流,稍违主守之文,遽见职司之举,使以未有君命,何其速歟。”
《漢語大詞典》:后辈(後輩)
(1).后到的人。 汉 蔡邕 《陈政要七事疏》:“又前至得拜,后辈被遗。”
(2).指同道中年轻或资历浅的人。 唐 韩愈 《答刘正夫书》:“凡举进士者,於先进之门何所不往,先进之於后辈,苟见其至,寧可以不答其意邪!”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三:“ 唐 时前辈多自重,而后辈亦尊仰前辈而师事之。”明史·张元祯传:“馆阁诸人悉后辈,见 元禎 言论意态,以为迂阔,多姗笑之。”
(3).后代子孙。 袁鹰 《未来之歌·献给英雄的长辈》:“少先队员的心,你们的后辈们的心,总是同你们在一起!”
《漢語大詞典》:晚生
(1). 晋 人自称其子为晚生。 晋 王献之 《违远帖》:“二女晚生皆佳。”晋书·东海哀王司马冲传:“ 成帝 临崩,詔曰:‘ 哀王 无嗣,国统将絶,朕所哀怛。其以小晚生 弈 继 哀王 为 东海王 。’”
(2).后辈对前辈自谦之称。 宋 代士大夫对位高年长者自称晚生; 明 清 翰林入馆,投刺于先登甲第者,书晚生。参阅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八、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二。
《漢語大詞典》:子姓
(1).泛指子孙、后辈。礼记·丧大记:“既正尸,子坐于东方,卿大夫父兄子姓立于东方。” 郑玄 注:“子姓,谓众子孙也。”新唐书·吕才传:“法曰:‘官爵富贵,葬可致也;年寿脩促,子姓蕃衍,葬可招也。’”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四:“有 易安室 者,父祖皆出 韩公 门下;今家世沦替,子姓寒微,不敢望公之车尘。” 清 赵翼 《五十初度》诗:“家风岂敢夸 颜 柳 ,或可垂为子姓规。” 章炳麟 《五朝法律索隐》:“準此,是 汉 魏 旧法:谋杀、故杀、贼杀诸科,官未能理者,听其子姓復仇。”
(2).谓子辈;子女。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魏其 已为大将军后,方盛, 蚡 为诸郎,未贵,往来侍酒 魏其 ,跪起如子姓。”《淮南子·道应训》:“ 秦穆公 谓 伯乐 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对曰:‘……臣之子皆下材也,可告以良马,而不可告以天下之马。’” 高诱 注:“子姓,谓 伯乐 子。”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凡掠良家子姓,悉为贱隶;六畜资财,埽地而尽。”新唐书·杨慎矜传:“ 鉷 父与 慎矜 外兄弟也,故与 鉷 狎。及为侍御史,繇 慎矜 所引;后迁中丞,同列, 慎矜 犹以子姓畜之, 鉷 负 林甫 势;滋不平。”
(3).特指孙辈。仪礼·特牲馈食礼:“子姓兄弟如主人之服,立于主人之南,西面北上。” 郑玄 注:“言子姓者,子之所生。” 贾公彦 疏:“云子之所生,则孙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