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佛宝(佛寶)
指一切佛陀,亦指各种佛像。
分類:佛陀佛像
《国语辞典》:南无佛(南无佛)  拼音:ná mó fó
礼敬佛陀。译自胡语。《太平广记。卷一一一。王玄谟》:「观世音!南无佛!与佛有因,与佛有缘,佛法相缘,常乐我情。」
分类:礼敬佛陀
《國語辭典》:辟支佛  拼音:pì zhī fó
佛教用语。梵语pratyeka-buddha的音译,意译作独觉或缘觉。佛教修行者所證得的一种果位。这种果位是阿罗汉中的一类。由于辟支佛在他證悟的这一世,不是从佛陀或他人那里听闻佛法而修行成就,以自力了悟缘起,證涅槃。《瑜伽论记。卷八上》:「若依《智论》十六卷云:『辟支佛有两种义:一名独觉,二名因缘觉。』」也作「独觉」、「缘觉」。
《國語辭典》:三乘  拼音:sān shèng
佛教用语。梵语tri-yāna的意译。谓三种能使众生获得證悟,息灭烦恼的途径。即从他人听闻佛法而悟道的声闻乘;自己观察自然现象而悟道的独觉乘,和以成佛为目标的佛乘。独觉乘也称为「缘觉乘」、「辟支佛乘」,佛乘也称为「大乘」、「菩萨乘」。《大乘庄严经论》卷二:「善趣及三乘,大悲有三品。」《西游记》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漢語大詞典》:三乘
(1).佛教语。一般指小乘(声闻乘)、中乘(缘觉乘)和大乘(菩萨乘)。三者均为浅深不同的解脱之道。亦泛指佛法。魏书·释老志:“初根人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为中乘,受十二因缘;上根人为大乘,则俢六度。虽阶三乘,而要由修进万行,拯度亿流,弥歷长远,乃可登佛境矣。”《西游记》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潘飞声 《甘露寺》诗:“荒苔佛座参三乘,老树僧房坐六朝。”
(2).道教语。谓以 元始天尊 所传为大乘上法,属洞真部;以 灵宝天尊 所传为中乘中法,属洞元部;以 道德天尊 所传为小乘初法,属洞神部。云笈七籤卷一:“精研三乘,详观四辅。”
《国语辞典》:普门品(普门品)  拼音:pǔ mén pǐn
书名。为《妙法莲华经》中的一品,全名为「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内容主要叙述佛陀解释观世音菩萨名称的缘由,宣说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能除一切苦恼的不可思议力量,及观世音菩萨如何以三十二种形相,为众生方便说法等事。自晋竺法护汉译以来,即普受信仰,成为中国佛教徒最常课诵的经典之一。现在一般流通的本子,皆取鸠摩罗什翻译的长行及隋阇那崛多的偈文合并刊行。也称为「观音经」。
《国语辞典》:薄伽梵  拼音:bó qié fàn
世尊,为佛陀的十种名号之一。由梵语bhagavan翻译得名。含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六义。《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一:「尔时薄伽梵从初證觉,于十二年中诸声闻弟子无有过失,未生疮疱。」也译作「婆伽婆」、「婆伽梵」。
《漢語大詞典》:光毫
佛教语。谓佛陀眉间白毫放出的清净之光,为三十二大人相之一。《法华经·序品》:“尔时佛放眉閒白毫相光。”后用以指强烈的光芒。 明 冯梦龙 山歌·剑:“一张宝剑寄多娇,龙泉三尺放光毫。”
《漢語大詞典》:惟我独尊(惟我獨尊)
续传灯录·宗元庵主:“一日举: 世尊 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惟我独尊。’”本为推崇佛陀之辞,后用以形容人妄自尊大,目空一切。 元 刘唐卿 《降桑椹》第二折:“我做太医温存,医道中惟我独尊。”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新的世故》:“知其故而言其理,极简单的……仍旧是天无二日,惟我独尊的酋长思想。”
《国语辞典》:念豆儿佛(念豆儿佛)  拼音:niàn dòu ér fó
每念一声佛号,便算一颗豆子。为忆念佛陀形相、修行功德的方法。亦用以喻不停重覆同样的话。《醒世姻缘传》第六○回:「嘴里像念豆儿佛的一样告饶,方才饶了打,罚跪了一宿。」
《国语辞典》:摩耶夫人  拼音:mó yé fū rén
佛陀释迦牟尼的生母。梵语māyā-devī的音意合译。名摩诃摩耶,相传为天臂城释迦族善觉长者的女儿。唐。顾况〈八月五日歌〉:「四月八日明星出,摩耶夫人降前佛。」也译作「摩诃摩邪」。
《国语辞典》:摄大乘论(摄大乘论)  拼音:shè dà shèng lùn
佛教典籍。著者不详,有三种汉译本,即北朝魏佛陀扇多译二卷本,南朝梁真谛译三卷本,唐玄奘译三卷本。本书以瑜伽行派的观点,建立大乘佛教的系统。是瑜伽行派的要籍,并深刻的影响中国佛教的思想。
《国语辞典》:观音佛祖(观音佛祖)  拼音:guān yīn fó zǔ
观世音菩萨、佛陀和宗派祖师的合称。
《国语辞典》:二足尊  拼音:èr zú zūn
人类中最尊贵者,即佛陀。《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卷下》:「二足尊说时,多亿恒河沙众有不退佛智。」
《国语辞典》:白毫之赐(白毫之赐)  拼音:bái háo zhī sì
僧人的饮食、衣物。僧侣沾佛陀无量福德之光,得以充备无忧,因此称其享用的物品为「白毫之赐」。
《国语辞典》:念米佛  拼音:niàn mǐ fó
每念一声佛号以一粒米来记数,是修行功德、忆念佛陀形相的方法。《红楼梦》第八八回:「向来服侍老太太安歇后,自己念上米佛,已经念了三年多了。」
《漢語大詞典》:勃驮(勃馱)
梵语Buddha的音译。即佛陀。参见“ 佛陀 ”。
《國語辭典》:佛陀  拼音:fó tuó
佛教指證悟宇宙真理,解脱一切烦恼的人。为梵语buddha的音译。《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桓帝时,襄楷言佛陀、黄老道以谏,欲令好生恶杀,少嗜欲,去奢泰,尚无为。」也作「浮屠」、「浮图」、「佛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