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云笈(雲笈)
(1).道教藏书的书箱。 唐 皮日休 《晓次神景宫》诗:“緑书不可注,云笈应无钥。” 宋 陆游 《记梦》诗:“一卷《素书》云笈贮,数升松麨水机舂。” 宋 范成大 《寄题毛君先生莲华峰庵》诗:“丹诀三千满云笈,往来且喜无交涉。”
(2). 宋 张君房 所撰道教著作云笈七籤的省称。亦泛指道教典籍。 明 陈子龙 《五游篇》:“《云笈》传吾道,《祕籙》署我名。”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三四:“邇来《云笈》传抄贵,更写鸞经拜 玉皇 。”
《漢語大詞典》:经典(經典)
(1).旧指作为典范的儒家载籍。汉书·孙宝传:“ 周公 上圣, 召公 大贤。尚犹有不相説,著於经典,两不相损。”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祭祀之理,制於圣人,载於经典。”
(2).指宗教典籍。《法华经·序品》:“又覩诸佛,圣主师子,演説经典,微妙第一。” 唐 白居易 《苏州重玄寺法华院石壁经碑》:“佛涅槃后,世界空虚,惟是经典,与众生俱。”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且説如今三教经典,都是教人为善的。”
(3).权威著作;具有权威性的。 丁玲 《杜晚香》:“ 杜晚香 没有引经据典,但经典著作中的某些名言哲理,都融合在她的朴素的讲话里了。” 萧乾 《斯诺与中国新文艺运动》:“箱子里都是袖珍本的经典文学作品。”
《漢語大詞典》:法宝(法寶)
(1).佛教语。指教义和教典。是构成佛教的佛、法、僧三宝之一。《维摩经·佛国品》:“法宝普照,而雨甘露。” 唐 张说 《唐陈州龙兴寺碑》:“戒珠如月,独洁麒麟之行;法宝如山,普闻狮子之吼。” 清 龚自珍 《与江居士笺》:“ 自珍 之学,自见足下而坚进,人小贫穷,周以财帛,亦感檀施,况足下教我求无上法宝乎?”
(2).神话中能降伏妖魔的宝物。 清 李渔 《蜃中楼·试术》:“蒙 玉皇 授我三件法宝,一来成就好事,二来降服火龙。”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六篇:“﹝ 妙吉祥童子 ﹞復生 炎魔天王 家,是为灵耀,师事天尊,又诈取其金刀,炼为金砖以作法宝,终闹天宫,上界鼎沸。”
(3).比喻有特效的武器、方法或经验。 毛泽东 《〈共产党人〉发刊词》:“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 中国 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魏巍 《挤垮它》二:“﹝敌人﹞还遍设了地雷、跳雷、挂雷、照明雷等等的地雷阵,让这些法宝去保护他。” 茅盾 《色盲》三:“浪漫主义把恋爱当作神秘的圣殿,颓废主义又以为是消忧遣愁的法宝。”
(4).珍宝。
《漢語大詞典》:霞编(霞編)
道书,道教典籍。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访道》:“因此叩灵坛,斋心礼上仙。手啟霞编,口授真詮。”
《漢語大詞典》:教典
(1).周官太宰六典之一。教育法规。周礼·天官·大宰:“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 郑玄 注:“教典,司徒之职,故立其官,曰:‘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
(2).犹教义,教条。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一节:“其他的周书差不多每篇都有上帝,每篇都是神道设教的教典;而独于《秦誓》这一篇没有一点儿气味沾到天上来。”
(3).指佛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南来诗:“师贯穿教典,尤以诗名。” 梁启超 《广诗中八贤歌》:“驱役教典庖丁刀,何况 欧 学皮与毛?”
《漢語大詞典》:大藏经(大藏經)
佛教典籍的总称。 南北朝 时称“一切经”, 隋 以后始有此称。原指汉文佛典,现泛指一切文种的佛典的丛书。
《漢語大詞典》:斋科(齋科)
道教典籍。 明 宋濂 《傅同虚感遇诗序》:“斋科之行,符籙之传,特其法中之一事尔。”
《漢語大詞典》:梵册
亦作“ 梵策 ”。 佛教典籍。 宋 俞文豹 《唾玉集·无佛论》:“﹝ 张商英 ﹞尝见梵册整齐,叹吾儒之不若。” 明 沈德符 野获编·鬼怪·奇鬼:“余问之学佛人云,此名拱尸鬼,然徧考梵册不得。” 清 褚人穫 《坚瓠八集·十空曲》:“ 尤悔庵 先生《驻云飞·十空曲》:扰扰匆匆,遮莫晨鷄与暮鐘。梵策无须唪,公案何劳颂。”
《漢語大詞典》:风训(風訓)
(1).风教典法。南齐书·明帝纪:“朕肃扆巖廊,思弘风训,深务八政,永鉴在勤,静言日昃,无忘寝兴。”
(2).犹教养。北齐书·王昕传:“ 昕 母 清河 崔氏 ,学识有风训。”隋书·列女传·裴伦妻:“ 裴伦 妻, 河东 柳 氏女也,少有风训。”北史·尉瑾传:“ 瑾 外虽通显,内闕风训,闺门秽杂,为世所鄙。”
《漢語大詞典》:青莲书(青蓮書)
指佛教典籍。 唐 孟郊 《题林校书花严寺书窗》诗:“隐咏不夸俗,问禪徒浄居。翻将白云字,寄向青莲书。”参见“ 青莲 ”。
《漢語大詞典》:青莲(青蓮)
(1).青色莲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发青莲於王宫,验奇花於陆地。” 胡之骥 注:“ 观音大士 生於王宫,坐青莲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呾叉始罗国:“掬除洒扫,涂香散花,更採青莲,重布其地,恶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莲同馥。”
(2).指像青莲一样的颜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紫紺之堂临水,青莲之臺带风。”
(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从容满月,照耀青莲。” 倪璠 注:“《维摩经》曰:‘目浄修广如青莲。’” 宋 苏辙 《魏佛狸歌》:“青莲湛然俛下视,击鉦卷斾抽行营。”古尊宿语录卷十一:“上堂云:青莲视瞬已多繁, 迦叶 微微笑自谩。”
(4).佛教以为莲花清净无染。故常用以指称和佛教有关的事物。(1)指佛寺。 唐 刘长卿 《戏赠干越尼子歌》:“亭亭独立青莲下,忍草禪枝绕精舍。” 宋 苏轼 《同王胜之游蒋山》诗:“朱门收画戟,紺宇出青莲。”自注:“ 荆公 宅已为寺。” 明 高启 《题黄鹤仙人画》诗:“緑桂骚人宅,青莲释子宫。”(2)指佛经。 唐 刘禹锡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诗:“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妙霓:“以是口诵青莲,虔皈摩朅;手裁紫凤,巧迈因祗。”(3)犹净土。佛家所谓极乐世界。 唐太宗 《为战阵处立寺诏》:“望法鼓所振,变炎火於青莲;清梵所闻,易苦海於甘露。”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紫綬金章,錮蔽了白马青莲旧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莲。’”
(5).指 九华山 。 九华山 在 安徽省 青阳县 南二十里,旧名 九子山 。九峰犹如莲花削成,故称 九华山 。 唐 曹唐 《望九华寄池阳杜员外》诗:“差差玉剑寒鋩利,褭褭青莲翠叶重。” 明 周浈 《舟中望九华山》诗:“刻削冠青莲,雕鏤矗丹笋。” 清 吴瞻泰 《自题莲花峰顶试泉图》诗:“万仞青莲上,梯云为试泉。”
(6).见“ 青莲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