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6,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标题
霞标
锦标
标准
名标
丰标
英标
标奇
龙标
标的
标韵
夺标
标表
独标
标置
《國語辭典》:标题(標題)  拼音:biāo tí
标明文章或作品内容的简短语句。《南齐书。卷二。高帝本纪下》:「若标题犹存,姓字可识,可即运载,致还本乡。」元。周密《齐东野语。卷六。绍兴御府书画式》:「装褾裁制,各有尺度,印识标题,具有成式。」
《漢語大詞典》:霞标(霞標)
(1).语本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 赤城 霞起以建标。”后因用以称 浙江 赤城山 上立的标记。 宋 沈遘 《天台山送僧象微归山》诗:“ 赤城 建霞标,上与牛斗附。”
(2).高峻的挺立之物。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兼山配极,照鸞闕於霞标。”此指山峰。 明 王世贞 《过天宁寺望塔有作》诗:“霞标象外矗,色界望中新。”此指宝塔。
(3).红色的挺立之物。 唐 宋之问 《秋莲赋》:“夕而察之,若霞标灼烁散 赤城 。”此指婷婷玉立的红莲。 明 屠隆 《綵毫记·游玩月宫》:“碧琉璃冷浸霞标,只见桂树扶疏,合殿香飘。”此指挺立的丹桂。
《國語辭典》:锦标(錦標)  拼音:jǐn biāo
本指以锦缎制成的标旗。唐。白居易 和春深诗二○首之一五:「齐桡争渡处,一匹锦标斜。」后泛称比赛获胜的奖品。宋。杨万里〈过弋阳观竞渡〉诗:「银碗锦标夸胜捷,画桡绣臂照江湖。」
《國語辭典》:标准(標準)  拼音:biāo zhǔn
1.衡量事物的准则。晋。孙绰 丞相王导碑:「玄性合乎道旨,冲一体之自然;柔畅协乎春风,温而侔于冬日。信人伦之水镜,道德之标准也。」
2.典范、榜样。唐。韩愈〈伯夷颂〉:「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夫圣人乃万世之标准也。」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示我百篇文,诗家一标准。」元。沈禧〈一枝花。题张思恭望云思亲卷〉曲:「孝心未伸,孝思怎忍,留取个孝行名儿做标准。」
《韵府拾遗 萧韵》:名标(名标)
龚瑨王会图赋史臣有请编简名标
《漢語大詞典》:丰标(丰標)
(1).风度,仪态。 宋 陈亮 《祭王天若父母文》:“虽不覩其丰标,而审其平生,敬其吉德。”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俺本是乘鸞艷质,他须有中雀丰标。” 明 冯梦龙 《挂枝儿·花开》:“有侍儿 惠柔 ,慕公丰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姚安:“ 姚安 , 临洮 人,美丰标。”
(2).指容貌体态。 元 无名氏 《小醋大·情》套曲:“闷无语时将珠泪洒。愁转加,瘦损丰标只为他。” 明 徐士俊 《春波影》第三折:“懨懨弱息,冷冷空房,怯怯残生,瘦丰标,紧着褪。谁解我膏肓深病。”
(3).英俊;漂亮。 元 郑光祖 《智勇定齐》楔子:“ 卫 吴起 更丰标,任他有通天智巧。” 明 冯梦龙 《挂枝儿·眼里火》:“谁人不羡你,伶俐更丰标。”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此间来万去千的,不曾见有似舍人这等丰标的。”
《漢語大詞典》:英标(英標)
(1).英俊的风采。 宋 秦观 《贺京西运使启》:“英标特出,早膺神圣之知;剧任屡更,果见事功之立。” 明 吴承恩 《赠卫侯章君履任序》:“夫 汝隆 淮洲君 之子……以才艺魁天下,仗鉞八 闽 间,英标雅望,谈者至今称之。”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同调相怜》:“我闻得那 李公子 呵,侯门一俊髦,挺英标,龙韜豹略曾探讨。”
(2).指贤能而有风采的人。 宋 范仲淹 《依韵酬邠州通判王稷太傅》:“南 豳 日日接英标,公外追随岂待招。”
《分类字锦》:标奇(标奇)
郑畋 麦穗两岐诗 如云方表盛,成穗忽标奇。
分类:嘉禾
《漢語大詞典》:龙标(龍標)
(1).地名。即今 湖南省 黔阳县 。 南朝 梁 为 龙檦县 , 隋 属 沅陵郡 , 唐 武德 七年改名 龙标县 ,因 龙标山 得名。 明 屠隆 《綵毫记·妻子哭别》:“别亲知,走天涯,过 龙标 、 五溪 ,我怎顾得路崎嶇。”
(2).指 唐 代诗人 王昌龄 。 王 曾左迁 龙标 ,为 龙标 尉,因称。 唐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 龙标 过 五溪 。” 清 吴伟业 《九峰草堂歌》:“痛饮恕人容 水部 ,长吟怀古继 龙标 。”
(3).犹龙榜、龙虎榜。 宋 张先 《天仙子·郑毅夫移青社》词:“龙标名第凤池身,堂阜远,江桥晚,一见湖山看未徧。”
(4).龙船竞渡时争夺的锦标。 清 陈梦雷 《吴门观竞渡》诗:“龙标摇落日,鼉鼓逐风湍。”
《國語辭典》:标的(標的)  拼音:biāo dì
1.箭靶子。唐。韩愈〈国子助教河东薛君墓志铭〉:「后九月九日,大会射,设标的,高出百数十尺。」
2.目标、准则。汉。高诱 吕氏春秋序:「然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宋史。卷四三五。儒林传五。胡安国传》:「安国彊学力行,以圣人为标的,志于康济时艰。」
3.标志、记号。《晋书。卷七六。王廙传》:「为政之道,以得贤为急,非谓雍容廊庙,标的而已。」
《漢語大詞典》:标韵(標韻)
风韵,韵致。 宋 陶谷 清异录·文用:“ 建中 元年, 日本 使真人 兴能 来朝,善书札,有译者乞得章草两幅……笔法有 晋 人标韵。” 明 梁辰鱼 《驻云飞·风情》曲:“似海棠标韵,试折傍菱花,比并方才信,一半胭脂一半粉。” 清 杨承宪 《木兰花慢》词:“只 白石 风流, 玉田 标韵,此外谁如?”
分類:风韵韵致
《國語辭典》:夺标(奪標)  拼音:duó biāo
夺得锦标。本指龙舟竞赛中,夺取锦标获胜,亦借以比喻考试及第,或优胜得奖。见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明。张居正〈示季子郁修〉:「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院也。」
《國語辭典》:标表(標表)  拼音:biāo biǎo
风度、风采。宋。沈端节〈念奴娇。灯宵渐近〉词:「笙歌鼎沸,万人争看标表。」
《漢語大詞典》:独标(獨標)
(1).谓特别鲜明。帝星为北极附近唯一的二等星,特别明亮突出,故云。魏书·术艺传·张渊:“﹝ 渊 ﹞尝著《观象赋》曰:‘……覩紫宫之环周,嘉帝座之独标。’”原注:“天皇大帝一星在紫宫中,天帝位尊,故言独标也。”
(2).特别显示;独自标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你説谁是见了钱不要的?而……你却独标高洁起来,那些人的弊端岂不都叫你打破了?” 独立苍茫子 《东京学界告乡人兴学书》:“个人之意志,与团队之生存,必调和……而后谓之有秩序。非谓我之名位在众人之上,遂可独标己见,一意孤行。”
《國語辭典》:标置(標置)  拼音:biāo zhì
标举品第,自明地位。《晋书。卷七五。刘惔传》:「桓温尝问惔:『会稽王谈更进邪?』惔曰:『极进,然故第二流耳。』温曰:『第一复谁?』惔曰:『故在我辈。』其高自标置如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殷中军道韩太常曰:『康伯少自标置,居然是出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