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第目
犹品第。品评人物。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七缪:“是故众人之明能知辈士之数,而不能知第目之度。” 刘昞 注:“众人明者麤知郡国出辈之士而已,乃未识郡国品第之雋。”
《漢語大詞典》:以上
(1).表示品第、数量、级别、位置等在某一点之上。《穀梁传·僖公二年》:“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史记·商君列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四:“ 天禧 元年八月敕,自今两省、諫舍、宗室、将军以上,许乘狨毛煖座。”如:半山以上,石级更陡了。
(2).表示时代在前的,犹言以前。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昔 匄 之祖,自 虞 以上为 陶唐氏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岂《西厢》以前,别有跳墙之 张珙 ;《琵琶》以上,另有剪髮之 赵五娘 乎?”
(3).指前面的话或文字。如: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以上写 西湖 初夏的景色。
《漢語大詞典》:以下
(1).表示位置、品第、级别、数量等在某一点之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自《鄶》以下无讥焉。”论语·雍也:“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史记·孝文本纪:“﹝ 宋昌 ﹞至 渭 桥,丞相以下皆迎。” 宋 苏轼 《策别二十一》:“自今以往,民之愿为兵者,皆三十以下则收。”如:气温降到零度以下。
(2).表示时代在后的,犹言以后,以来。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二:“ 西汉 自 王褒 以下,文字专事词藻,不復简古。”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谥法》:“ 汉 晋 以下,已多失之,然犹付之公议,有不当,则博士驳正之。” 清 任泰学 《质疑·经学》:“不知妾母用夫人之礼,自 成风 以下; 成风 以前,妾子即为君,生不夫人,死亦不謚。”
(3).犹而下。以,而,连词。史记·高祖本纪:“悉发关内兵,收 三河 士,南浮 江 汉 以下。” 张守节 正义:“从 雍州 入 子午道 ,至 汉中 ,歷 汉水 而下。”
(4).指身份或地位低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我观此女,仪容动止,决不是以下之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那个人道:‘老汉姓 焦 ……闻得这壁厢悲怨之声,不像是个以下之人,故步至此间寻问。’”
(5).指后面的话或文字。如:以下就来谈谈技术革新问题,以下是古汉语里的例子。
《漢語大詞典》:九品
(1).指九卿。国语·周语中:“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 韦昭 注:“九品,九卿。”
(2).古代官吏的等级。始于 魏 晋 。从一品到九品,共分九等。 北魏 时每品各分正、从,第四品起正、从又各分上下阶,共为三十等。 唐 宋 文职与 北魏 同。 隋 及 元 、 明 、 清 保留正、从品,而无上下阶之称,共分十八等。 唐 韩愈 《上宰相书》:“九品之位其可望,一亩之宫其可怀。”
(3). 魏 晋 南北朝 时士人的九种品第。晋书·刘毅传:“ 毅 以 魏 立九品,权时之制,未见得人,而有八损。”汉书·古今人表列古今人物为九等,实为“九品”之起源。参见“ 九品中正 ”。
(4).指诗的九种风格。 明 周履靖 《骚坛秘语·总论诗》:“九品: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然。”
(5).泛言九等,九级。南齐书·顾欢传:“仙变成真,真变成神,或谓之圣,各有九品。”初学记卷二七引 沈怀远 《南越志》:“珠有九品。”
《漢語大詞典》:九品中正
魏 、 晋 、 南北朝 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魏文帝 曹丕 黄初 元年采纳吏部尚书 陈群 的建议,各州、郡设立中正官,将各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为九等(九品),供朝廷按等选用,谓之“九品官人法”。沿至 晋 、 南北朝 ,选取专重门第,致“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成为世族豪门把持政权的工具。 隋文帝 时废除此制,改行科举制。参阅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宋书·恩倖传论
《漢語大詞典》:品第
(1).谓评定并分列次第。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诸英志録,并义在文,曾无品第。”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讨论:“著作郎 孔至 ,二十传儒学,撰百家类例,品第海内族姓。”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频:“ 频 不惮走千里,丐其( 姚合 )品第, 合 见大加奬挹。” 清 朱芳霭 《瑶华·茶花》词:“閒把芳姿品第,有寒菊孤梅,堪并高洁。”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一:“于是再要给以一定的评价,这就是所谓品第,而品第就更是批评了。”
(2).门第;等级。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今臺府局吏、直卫武官及僕隶婢儿取母之姓者,本臧获之徒,无乡邑品第,皆得命议,用为郡守县令。”新唐书·隐逸传·陆龟蒙:“﹝ 龟蒙 ﹞嗜茶,置园 顾渚山 下,岁取租茶,自判品第。”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九:“ 阶州 产石,品第不一。” 郁达夫 《留别隆儿》诗:“莫向杏坛题品第,本来 小杜 是诗人。”
《漢語大詞典》:高弟
(1).才优而品第高。史记·礼书:“自 子夏 ,门人之高弟也。” 司马贞 索隐:“言 子夏 是 孔子 门人之中高弟者,谓才优而品第高也。”
(2).谓门弟子之成绩优良者。 宋 沈辽 《彭城太尉诗序》:“余昔过道场,见 正公 , 正 乃 臻公 之高弟,而法师之曾孙也。”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偶然有些困倦,便把书丢过一边,也学那圣门高弟隐几而卧。”
(3).同“ 高第 ”。史记·循吏列传:“ 公仪休 者 鲁 博士也。以高弟为 鲁 相。”汉书·陈万年传:“ 陈万年 字 幼公 , 沛郡 相 人也。为郡吏,察举,至县令,迁 广陵 太守,以高弟入为右扶风,迁太僕。”
《漢語大詞典》:上品
(1).上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如此诸贤,故为上品,以外率多田野閒人。”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卷八:“建茶盛於 江南 ,近岁制作尤精。龙凤团茶最为上品。”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方城石》:“此砚虽非玉,亦石中上品也。”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五:“隔她不远坐了些爱装饰的外国太太,时时送来一些上品的香水的气息。”
(2).指最高的门阀品第。晋书·刘毅传:“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扬州荐士表》:“势门上品,犹当格以清谈。”参见“ 九品中正 ”。
(3).佛教谓修净土法门而道行较高者,命终化生西方净土后所居的高等品位。 唐 元稹 《哭子》诗之四:“莲花上品生真界,兜率天中离世途。” 明 李贽 《与马惟清书》:“若上品之中,离佛稍远,上品之下,见面亦难,况中品与下品乎。”
《漢語大詞典》:九品中正
魏 、 晋 、 南北朝 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魏文帝 曹丕 黄初 元年采纳吏部尚书 陈群 的建议,各州、郡设立中正官,将各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为九等(九品),供朝廷按等选用,谓之“九品官人法”。沿至 晋 、 南北朝 ,选取专重门第,致“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成为世族豪门把持政权的工具。 隋文帝 时废除此制,改行科举制。参阅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宋书·恩倖传论
《漢語大詞典》:逸品
(1).谓技艺或艺术品达到超众脱俗的品第。梁书·武帝纪下:“六艺备闲,棊登逸品。”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画一:“世之评画者,立三品之目:一曰神品,二曰妙品,三曰能品。又有立逸品之目於神品之上者。”
(2).指散失的物品。 郭沫若 《断断集·再谈官票宝钞》:“但 江 浙 两省这些逸品,似乎只是‘样钱’(当时由地方拟铸,具呈中央的钱样),并没有见诸实行。”
《漢語大詞典》:标置(標置)
(1).犹品评。谓标举品第,评定位置。多指自高位置。晋书·刘惔传:“ 桓温 尝问 惔 :‘ 会稽王 谈更进邪?’ 惔 曰:‘极进,然故第二流耳。’ 温 曰:‘第一復谁?’ 惔 曰:‘故在我辈。’其高自标置如此。”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虽平日谈仁义,识礼法,高自标置,以儒者自处,亦不能稍异流辈。” 清 李业嗣 《集〈世说〉诗》:“今人但揉杂,不识自标置,譬如明光锦,裁为负版絝。”
(2).引申为自负。新唐书·杨慎矜传:“仪干皆秀伟,爱宾客,标置不凡,著称於时。” 王闿运 《蔡夫人墓志铭》:“父友 丁取忠 方善 闓运 ,譝而媒之。 闓运 少喜标置,不乐土风,未之许也。”
《漢語大詞典》:官品
(1).官职的品第等级。 三国 魏 开始将官职分为九品; 北魏 以后,品又分正、从。 南朝 梁 沈约 《奏弹王源》:“ 源 官品应黄纸,臣輒奉白简以闻。”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单于都护府:“ 唐高宗 麟德 元年正月,改交云中都护府为单于都护府,官品同大都督府。”《三国演义》第十回:“ 李 ( 李傕 )、 郭 ( 郭汜 )、 张 ( 张济 )、 樊 ( 樊稠 )四人各自写职衔献上,勒要如此官品。”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太守》:“太守问功名胡底?女推之曰:‘八字入格,自是二品贵人,所可惜者,官品高而人品低,人爵进而天爵退耳。’”
(2).指生物。 严复 译天演论·能实按语:“而晚近生学家,谓有生者如人禽虫鱼草木之属,为有官之物,是名官品。而金石水土无官曰非官品。” 鲁迅 《坟·人之历史》:“盖古之哲士宗徒,无不目人为灵长,超迈群生,故纵疑官品起原,亦彷徨於神话之歧途,詮释率神閟而不可思议。”
《漢語大詞典》:士品
(1).士大夫的品行才学。南齐书·柳世隆传:“ 世隆 少立功名,晚专以谈义自业。善弹琴,世称 柳公 双璅,为士品第一。”
(2).士大夫的品第、等级。 宋 曾巩 《回运使郎中状》:“虽德心之大,遗名秩以自谦;而士品之微,顾材资而安称。”
《漢語大詞典》:诗榜(詩榜)
品第诗的高下,张榜公布,称诗榜。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二:“今年来 金陵 ,读随园诗话,唶曰:‘何独无我?岂诗榜亦作 刘蕡 乎?’”
《漢語大詞典》:极头(極頭)
最高品第;第一等。 宋 陈鹄 《西塘集耆旧续闻》卷二:“作文不可强为,要须遇事乃作,须是发於既溢之餘,流於已足之后,方是极头。”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出:“那个絶顶天僊,也不是极头地位。”
《漢語大詞典》:户品
户之品第。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其科率之列,不约户品之上下,但家有粟帛者,则以人徒围袭,如擒捕寇盗。”
分類:品第
《漢語大詞典》:序第
犹次序。谓官秩品第。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其六部尚书,虽加太子太保,必以部衔定序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