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明核(明覈)
(1).明白真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縟为巧;事以明覈为美,不以深隐为奇。”
(2).犹明察;明辨。 唐 白居易 《为人上宰相书》:“但在乎明覈是非,必行赏罚,则谬升虚授,当自辨焉。”
《國語辭典》:聪明(聰明)  拼音:cōng míng
1.耳目敏捷。如:「那老翁年逾七旬,仍是耳目聪明,真是令人羡慕。」
2.天资灵敏,理解力高,心思细巧。《三国演义》第三回:「今上虽幼,聪明仁智,并无分毫过失。」《红楼梦》第五回:「惟嫡孙宝玉一人,秉性乖张,生情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
《國語辭典》:明明  拼音:míng míng
1.明察至极。《诗经。小雅。小明》:「明明上天,照临下土。」晋。束皙〈补亡〉诗:「明明后辟,仁以为政。」
2.明举贤才。《书经。尧典》:「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扬侧陋。』」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明明众哲,同济天网。」
3.黾勉,努力。《诗经。鲁颂。有駜》:「夙夜在公,在公明明。」汉。杨恽 报孙会宗书:「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
4.明显,显然。《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这个明明借此勾引人。」《红楼梦》第七一回:「巴巴儿的传进你来,明明戏弄你,顽耍你。」
《國語辭典》:平明  拼音:píng míng
天刚亮的时候。南朝梁。江淹〈杂体诗。谢临川〉:「平明登云峰,杳与庐霍绝。」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國語辭典》:雷电(雷電)  拼音:léi diàn
1.天上的云层,通常都带电。如有一块云层接近地面物体,或有两块带异性电的云层互相接近时,会因感应而产生火花放电的现象,称为「闪电」。闪电产生高热,周围空气因受热而急速膨胀,发出极大的响声,称为「雷」。二者合称为「雷电」。
2.比喻威势强大。《战国策。齐策一》:「王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汉。高诱。注:「雷电,喻威大也。」
《國語辭典》:炯炯  拼音:jiǒng jiǒng
1.光明、光亮。宋。周邦彦〈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词:「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杜少卿看那先生细瘦,通眉长爪,双眸炯炯,知他不是庸流,便也一见如故。」
2.明察。清。龚自珍〈戒将归文〉:「精炯炯其独寤兮,物温温其烛楹。拂清辉而不御兮,嫌太阴之尚堕乎。」
3.张目不眠。三国魏。陈琳〈止欲赋〉:「宵炯炯以不寐,昼舍食而忘饥。」
《國語辭典》:精明  拼音:jīng míng
1.纯洁光亮。《淮南子。览冥》:「于是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
2.精诚。《礼记。祭统》:「是故君子之齐也,专致其精明之德也。」
3.聪敏仔细。《汉书。卷七一。于定国传》:「定国食酒至数石不乱,冬月请治谳,饮酒益精明。」《文明小史》第三一回:「我们这位老师,做官做得忒精明了。」
《国语辞典》:明神  拼音:míng shén
明察之神,古谓日、月、山、川。《诗经。大雅。云汉》:「敬恭明神,宜无悔怒。」《文选。张衡。东京赋》:「盛夏后之致美,爰敬恭于明神。」
分类:明神明察
《漢語大詞典》:知政
(1).为政。谓主持政务。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子产 其将知政矣,让不失礼。”国语·周语中:“若是而知 晋国 之政, 楚 越 必朝。” 韦昭 注:“知政,谓为政也。”韩非子·说林下:“君长自知政,公无事矣。”
(2).明察政事。《礼记·乐记》:“审乐以知政。” 郑玄 注:“听乐而知政之得失。”汉书·艺文志:“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
《國語辭典》:水镜(水鏡)  拼音:shuǐ jìng
1.水和镜皆明亮照物。比喻能洞悉事物的人。《三国志。卷三七。蜀书。庞统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襄阳记〉曰:「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
2.比喻人识见清明。《晋书。卷四三。乐广传》:「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宋。苏轼〈次韵僧潜见赠〉诗:「道人胸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逃形。」
3.比喻月亮。《文选。谢庄。月赋》:「柔祇雪凝,圆灵水镜。」
《漢語大詞典》:圣聪(聖聰)
旧称帝王明察之辞。《汉书·谷永传》:“臣前幸得条对灾异之效,祸乱所极,言关於圣聪。” 唐 王昌龄 《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玉陛分朝列,文章发圣聪。”
《國語辭典》:明烛(明燭)  拼音:míng zhú
明亮的烛火。《文选。谢惠连。雪赋》:「燎薰炉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文选。张协。杂诗一○首之一》:「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
《漢語大詞典》:钦明(欽明)
敬肃明察。书·尧典:“曰若稽古 帝尧 ,曰 放勋 ,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 陆德明 释文引 马融 曰:“威仪表备谓之钦,照临四方谓之明。”后遂以“钦明”为对君主的颂词。 汉 扬雄 《剧秦美新》:“伏惟陛下以至圣之德,龙兴登庸,钦明尚古,作民父母。” 唐 吴筠 《览古》诗之九:“ 汉景 称钦明,滥罚犹如斯。”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公主事舅姑:“主上钦明,动修法制。”
分類:明察马融
《漢語大詞典》:金鉴(金鑑)
见“ 金鑑 ”。
亦作“ 金鉴 ”。
(1).新唐书·张九龄传:“﹝ 玄宗 ﹞千秋节,公、王并献宝鑑, 九龄 上事鑑十章,号《千秋金鑑录》,以伸讽諭。”后以“金鑑”指对人进行讽谕的文章和书籍。 宋 陆游 《丞相率文武百僚请建重明节表》:“周行抃蹈,各陈金鉴之书。” 清 钱谦益 《天启元年浙江乡试程录·第一问》:“其在今日,所以进金鑑而箴丹扆者,亦必有道矣。”
(2).指明察的帝王。 宋 范仲淹 《谢许守旧官表》:“金鑑临御,多士骏奔。”
(3).指帝王之明察。 宋 范仲淹 《四民诗·士》:“黜陟金鑑下,昭昭媸与妍。”
(4).比喻月亮。 宋 梅尧臣 《晚过天汉桥堤上行》诗:“海月开金鑑,河冰卧玉虬。”
《國語辭典》:明允  拼音:míng yǔn
1.清明公正。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皆先识博览,明允笃诚。」三国魏。钟会〈檄蜀文〉:「宰辅忠肃明允,劬劳王室。」
2.严明恰当。《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所以做官的切不可牵意断狱,任情用刑,也要求个公平明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