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分明
(1).明确;清楚。韩非子·守道:“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民知所去就,然后可以致治。” 唐 元稹 《内状诗寄杨白二员外》:“彤管内人书细腻,金奩御印篆分明。”《水浒传》第八六回:“前面行军旗上,写的分明:‘ 大辽 副统军 贺重寳 。’” 峻青 《海啸》第四章九:“以后即使再隔上三年五载,见了面也还仍然能记忆分明。”
(2).辨明。 汉 陆贾 新语·辨惑:“夫曲直之异形,白黑之异色,乃天下之易见也。然自谬也,或不能分明其是非者,众邪误之矣。”汉书·薛宣传:“即无其事,復封还记,得为君分明之。”魏书·清河王怿传:“ 叉 党人通直郎 宋维 希 叉 旨,告 懌 谋反,禁 懌 门下,讯问左右及朝贵,贵人分明,乃得雪释焉。”
(3).明明;显然。 南朝 梁武帝 《游仙诗》:“委曲凤臺日,分明柏寝事。” 唐 杜甫 《历历》诗:“歷歷 开元 事,分明在眼前。” 元 关汉卿 《窦娥冤》楔子:“嗨!这箇那里是做媳妇,分明是卖与他一般。” 茅盾 《子夜》十五:“可是他那声色俱厉的态度后面却分明有点恐慌,有点畏缩。”
(4).明亮。 唐 元稹 《哭女樊》诗:“秋天浄緑月分明,何事 巴 猿不賸鸣。” 后蜀 欧阳炯 《三字令》:“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 宋 黄庭坚 《登快阁》诗:“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5).光明磊落。 清 李渔 《蜃中楼·传书》:“奴家岂不愿同归?只是为人在世,行止俱要分明,我若随你去呵,知者以为原配,不知者以为私奔。”
《漢語大詞典》:居然
1.犹安然。形容平安,安稳。《诗·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 地被山带 河 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 繆公 以来,至於 秦王 ,二十餘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 唐 陈子昂 《夏日晖上人别李参军序》:“ 江 汉 浩浩而长流,天地居然而不动。”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徐凝:“余昔经 桐庐 古邑,山水苍翠, 严先生 钓石,居然无恙。”
2.显然。三国志·魏志·何夔传:“显忠直之赏,明公实之报,则贤不肖之分,居然别矣。”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岑参 在 西安 幕府诗云:‘那知故园月,也到 铁关 西。’ 韦应物 作郡时亦有诗云:‘寧知故园月,今夕在西楼。’语意悉同,而豪迈閒澹之趣,居然自异。”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唐 毋煚 有《古今书録》四十卷,又节略羣书四録而成,即体製居然可见,惜并不存。” 叶圣陶 《外国旗》:“她的声音不见得动听,但居然是一种哀怨的语调。”
3.俨然。形容很像。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各家经管纪略:“本政一断荤酒,皈依 释 氏,居然一头陀也。”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纲盐改票》:“其黠者颇与文人名士相结纳,藉以假借声誉,居然为风雅中人。”
4.竟;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唐 裴度 《雪中讶诸公不相访》诗:“满空乱雪花相似,何事居然无赏心?” 明 高启 《江上晚过邻坞看花》诗:“花开依旧自芳菲,客思居然成寂寞。” 秦牧 《深情注视壁上人……》:“这群雇佣兵在溃逃途中,烟瘾发作,居然躺在公路旁点起烟灯抽烟,结果一批批都被俘虏了。”
倨然。傲慢的样子。居,通“ 倨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而婆罗门居然简傲,垂帷以对,终不面谈。”
《漢語大詞典》:明明
(1).明智、明察貌。多用于歌颂帝王或神灵。《诗·大雅·常武》:“赫赫明明,王命卿士。” 毛 传:“明明然,察也。”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一:“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 宋 王禹偁 《送筇杖与刘湛然道士》诗:“明明圣天子,德教如四维。”
(2).明察贤明之士。书·尧典:“明明扬侧陋。” 孔颖达 疏:“汝当明白举其明德之人於僻隐鄙陋之处。”
(3).指显然有明德之人。墨子·尚贤中:“羣后之肆在下,明明不常,鰥寡不盖。”
(4).犹黾勉。勤勉;勉力。《诗·鲁颂·有駜》:“夙夜在公,在公明明。” 马瑞辰 通释:“在公明明,犹言在公勉勉也。”汉书·杨恽传:“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义也。” 宋 梅尧臣 《送李南玉》诗:“明明趋财利,莫卹前人嗤。”
(5).明亮。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唐 刘商 《胡笳十八拍·第四拍》:“漫漫胡天叫不闻,明明 汉 月应相识。” 赵树理 《孟祥英翻身》三:“院里静静的,一天星斗明明的,衣服潮得湿湿的。”
(6).引申为照亮。 唐 李白 《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明明千秋,如月在水。”
(7).形容尊贵至极。 三国 魏 曹植 《皇子生颂》:“仁圣奕代,永载明明。” 赵幼文 校注:“明明,形容尊贵至极之词。”
(8).显然;清楚。 唐 皎然 《杂兴》诗之一:“请从象外推,至论尤明明;同年上帝,休祥淑禎。” 清 黄宗羲 《答范国雯问喻春山律历》:“舍明明可据之天象,附会 汉 儒所不敢附会者,亦心劳而术拙矣。”
(9).引申为公然。《西游记》第三十回:“那呆子有些怕他,又不敢明明的见他。”
(10).表明。 清 袁枚 续新齐谐·温元帅显灵:“众伙计云:非主人仁厚,我辈皆当受刑。虽然,我辈亦当赴元帅庙明明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 周福 道:‘赏是不敢望赏,不过查着了,可以明明心迹罢了。’”
(11).表示显然如此或确实,以加重语气。 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你看如此春景,真乃咏之不足,翫之有餘,明明是一幅丹青图画也。” 金克木 《文化的解说》四:“明明只是一个人或则一块石头,你看成了神,那也不能说你错,然而对于有真正认识的人说,‘人’是‘真’的存在,而‘神’是‘幻’的存在。”如:这话明明是他说的,用不着问了。
《漢語大詞典》:眼见(眼見)
(1).眼看;目睹。 唐 杜甫 《绝句漫兴》之一:“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宋 程垓 《洞庭春色》词:“多少事,有垂杨眼见,红烛心知。”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真是天翻地覆的事,若不眼见,説着也不信。” 鲁迅 《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他又眼见他的朋友们,很多在战场上牺牲掉。”
(2).犹眼界。 郭沫若 《巨炮之教训》:“唉!我可怜这岛邦的国民,他们的眼见未免太小。”
(3).分明;显然。《水浒传》第五八回:“那个穿红的,眼见是 宋江 了;道妆的,必是军师 吴用 。” 王西彦 《静水里的鱼》:“不过,使他感到不安的是,省城既已撤退,战争眼见日益接近了。”
(4).很快;马上。红楼梦第三一回:“眼见有婆婆家了,还是那么着。”
《漢語大詞典》:明白
(1).清楚;明确。墨子·旗帜:“建旗其署,令皆明白知之,曰某子旗。” 唐 元稹 《四晧庙》诗:“出处贵明白,故吾今有云。”朱子语类卷六七:“《易传》明白,无难看。”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到底还是读书人説话明白。” 茅盾 《右第二章》:“四个五个黑点盘旋着来了,渐渐儿低了,那银灰色的机翼上两个红圆圈儿也看得明白了。”
(2).确实。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淮南王 安 甚大逆无道,谋反明白,当伏诛。”新唐书·逆臣传上·安禄山:“既总闲牧,因择良马内 范阳 ,又夺 张文儼 马牧,反状明白。”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昆命元龟辨证本末:“继得旨: 陈晦 援证明白,无罪可待; 倪思 轻侮朝廷,肆言诬罔,可特降两官。”《金瓶梅词话》第二六回:“既贜证刀杖明白,叫小廝与我拴锁在门房内,明日写状子送到提刑所去。”
(3).明净;白净。庄子·天地:“夫明白入素,无为復朴。” 唐 孙棨 《北里志·王团儿》:“次曰 福娘 ,字 宜之 ,甚明白,丰约合度,谈论风雅,且有体裁。” 宋 王谠 唐语林·企羡:“ 澹 容貌清瘦明白,擢第升朝, 崔鉉 辟入幕。” 元 宋旡 《次友人春别》诗:“杨柳昏黄晚西月,梨花明白夜东风。”
(4).清白;光明。《楚辞·东方朔〈七谏·怨思〉》:“行明白而曰黑兮,荆棘聚而成林。” 王逸 注:“言己修行清白,皎然日明。”后汉书·列女传序:“高士弘清淳之风,贞女亮明白之节。” 宋 欧阳修 《刘公墓志铭》:“公为人磊落明白,推诚自信,不为防虑。”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今日召见,果安详諳练,明白诚实。”
(5).公然;显然;不含胡。刘知远诸宫调·知远别三娘太原投事:“今夜与妻故来相别,不敢明白见你。”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他那里是着我叫,明白是羞我。”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只是民女的家事官长怎么晓得的这样详细?还要求明白指教。” 杨朔 《昨天的临汾》:“来人左臂上绾的一块白布徽章,明白地告诉我他是八路军的人员。”
(6).了解;知道。老子:“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庄子·天道:“夫明白於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 宋 欧阳修 《经旨·春秋论下》:“此疑似难明之事,圣人尤当求情责实以明白之。” 巴金 《中国人》:“他大概已经明白了这样一个真理:人无论如何摔不掉自己的祖国。”
(7).聪明;懂道理。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九徵:“故明白之士,达动之机而暗於玄虑。”红楼梦第五七回:“姑娘是个明白人,没听见俗语説的‘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老舍 《新爱弥耳》:“小孩子们不跟他玩耍,因为他明白,而他们糊涂。”
(8).犹明证。晋书·王恭传:“﹝ 王国宝 ﹞与其从弟 绪 同党凶狡,共相扇动。此不忠不义之明白也。”
(9).辩明;辩白。 唐 韩愈 《与祠部陆员外书》:“执事好贤乐善,孜孜以荐进良士,明白是非为己任,方今天下一人而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我生前无分辨处,做鬼也要明白此事。”
(10).了当。《何典》第二回:“若未曾明白,要防他赶上司。” 刘半农 注:“明白,了当也。”
《漢語大詞典》:坦然
(1).平直广阔貌。 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则 江 表之任,长以相付。高位重爵,坦然可观。” 唐 刘禹锡 《成都府新修福成寺记》:“ 益城 右门衔大逵,坦然西驰,曰 石笋街 。”《宣和遗事》前集:“掘深数尺,不见龟蛇,下视其穴,深不可测,遂下棺葬埋。平明视之,四望坦然,不知葬所。”
(2).形容心里平静无顾虑。 晋 葛洪 抱朴子·安塉:“怡尔执待免之志,坦然无去就之謨。” 唐 元稹 《捉捕歌》:“主人坦然意,昼夜安寝寤。”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笑得 华忠 倒有些不好意思,他却坦然无事的扶了个婆儿一路进来。” 鲁迅 《彷徨·祝福》:“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 四婶 装好祭品,和 阿牛 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盃和筷子。”
(3).安定。南史·梁纪上:“公受言本朝,轻兵赴袭,排危冒险,刚柔递用,坦然一方,还成藩服,此又公之功也。”
(4).显然。 三国 魏 嵇康 《明胆论》:“此理坦然,非所宜滞。”
《漢語大詞典》:明分
(1).明确积分。《商君书·修权》:“故立法明分,而不以私害法则治。”荀子·富国:“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羣矣。”尸子·发蒙:“正名以御之,则 尧 舜 之智必尽矣;明分以示之,则 桀 紂 之暴必止矣。”
(2).明确的本分。后汉书·列女传·庞育母:“怨塞身死,妾之明分;结罪理狱,君之常理。何敢苟生,以枉公法!”
显然;分明。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七出:“它明分欺负下官!”
《漢語大詞典》:判然
显然;分明貌。 宋 苏舜钦 《王公行状》:“苟遇物持平,轻重判然于中矣。” 金 王若虚 《门山县吏隐堂记》:“嗟乎,出处进退,君子之大致,吏则吏,隐则隐,二者判然,其不可乱。” 朱自清 《山野掇拾》:“又像医生用的小解剖刀,银光一闪,骨肉判然!”
分類:显然分明
《漢語大詞典》:着然(著然)
犹显然。非常明显。隋书·天文志上:“然则日为阳精,玄象之著然者也。”
着实;实在。《西游记》第十回:“朕这寝宫门外,入夜就抛砖弄瓦,鬼魅呼号,着然难处。”《西游记》第二五回:“大仙大怒道:‘这个泼猴,着然无礼。’”
《漢語大詞典》:眼见得(眼見得)
分明;显然。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一折:“忙赶上头里的丧车不远,眼见得客死他乡有谁祭奠。”《水浒传》第六六回:“眼见得元宵之夜,必然喧哄。” 茅盾 《林家铺子》五:“这个铺子开下去呢,眼见得是亏本的生意。”亦作“ 眼见的 ”、“ 眼看得 ”。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没来由北往南来走一遭,眼见的离多会少。” 明 陈与郊 《昭君出塞》:“若寡人失信於单于,眼看得和亲不志诚也。”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这女人眼见的也是私门了。”
分類:分明显然
《漢語大詞典》:显然(顯然)
(1).容易看出或感觉到;非常明显。后汉书·周燮传:“吾既不能隐处巢穴,追 綺季 之跡,而犹显然不远父母之国,斯因以滑泥扬波,同其流矣。”《四库全书总目·经一·周易正义》:“如斯之类,皆显然偏袒。” 巴金 《寒夜》二:“她正张大眼睛向四处看。显然她是在找寻他。”
(2).公开显露貌。国语·吴语:“寡君 勾践 ,使下臣 郢 ,不敢显然布币行礼。” 韦昭 注:“显,犹公露也。”
《漢語大詞典》:公利
(1).公共的利益。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商君书·壹言》:“上开公利而塞私门,以致民力,私劳不显於国,私门不请於君。”
(2).显然的便利。《淮南子·说山训》:“畏马之辟也,不敢骑;惧车之覆也,不敢乘;是以虚祸距公利也。”
(3).犹功利。 汉 桓宽 盐铁论·轻重:“诸侯莫能以德,而争於公利。” 王利器 校注引 陈遵默 云:“公利即功利,德与功利相反,争於功利,则莫能以德矣。”
《漢語大詞典》:表色
(1).佛教语。唯识所立三种色境之一。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显然可表示于人者,称为表色。 章炳麟 《国家论》:“凡言色者,当分为三:青、黄、赤、白,是名显色;曲、直、方、圆,是名形色;取、捨、屈、伸,是名表色。凡物皆属显色、形色,凡事皆属表色;表色已过,而其所留遗之功能势限未絶,是名无表色。”
(2).外表的颜色。 王统照 《沉船》:“两个推车子的人脸上满流着很大的汗珠,背膊上的皮肤在炎灼的日光下显出辛苦劳动的表色。”
《漢語大詞典》:挑挑剔剔
仔细而慎重地或显然存心挑剔地挑选。例如:挑挑剔剔、磨磨蹭蹭,不是对女人直截了当表示爱情的男人样子。
《漢語大詞典》:判若水火
谓显然相反,互不相容。 明 方孝孺 《慎思堂铭》:“为休为祥,为兇为祸,所思一殊,判若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