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脚色(腳色)  拼音:jiǎo sè
1.戏剧中的演员所扮演的人物。《官场现形记》第四回:「咱班子里一个老生,一个花脸,一个小生,一个衫子,都是括括叫,超等第一名的脚色。」也作「角色」。
2.科举时代,初入仕的人必开具乡贯三代名衔、家口、年岁,称为「脚色」。亦即履历或出身。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二:「是时葛原初得江东西提点银铜坑冶,欲荐铸,而移文取其脚色,铸不与。」元。石君宝《曲江池》第四折:「张千,取他递的脚色来我看。」
3.年岁面貌。《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便教人来行在取他丈人、丈母,写了他地理、脚色与来人。」
4.比喻才能适于担任某种职务的人。如:「要找说客,他是一等的脚色。」
5.根底、底细。《警世通言。卷二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只见外面一个人入来,到房门口探头探脑。公子大喝道:『什么人敢来瞧俺脚色?』」
《國語辭典》:上场(上場)  拼音:shàng cháng
1.演员或运动员出场。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有假面披发、口吐狼牙烟火、如鬼神状者上场。」《豆棚闲话。第八则》:「今日若要我上场,说那整段的书,万万不敢。」
2.开始进行或有所行动。《初刻拍案惊奇》卷六:「看见人家有些颜色的妇人,便思勾搭上场,不上手不休。」《红楼梦》第四五回:「不如会个夜局,又坐了更,又解了闷,今儿又是我的头家,如今园门关了,就该上场了。」
《國語辭典》:扫边(掃邊)  拼音:sǎo biān
戏剧中不重要的角色。
《漢語大詞典》:伶工
旧指乐师或演员。新唐书·仪卫志下:“伶工谓夜警为严。” 清 李渔 《闲情偶记·演习·变调》:“予尝痛改《南西厢》,如《游殿》《问斋》《踰墙》《惊梦》等科諢,及《玉簪》《偷词》《幽闺》《旅婚》诸宾白,付伶工搬演。”
分類:乐师演员
《漢語大詞典》:正角
(1).谓文艺作品里的主要人物。 胡适 《读〈楚辞〉》:“在那个故事里, 楚怀王 是正角, 屈原 大概还是配角。”
(2).指在戏剧、电影中扮演主要人物的演员。
《漢語大詞典》:髦儿戏子(髦兒戲子)
指髦儿戏的演员。 瞿秋白 《论文学革命及语言文字问题·学阀万岁》:“贵族的士大夫在自己家里养着一班髦儿戏子或者像姑戏子。” 夏衍 《鲁迅与电影》:“但是在五六年之前,情况就和现在两样,‘影戏’这种‘娱乐品’,完全是‘文化人’注意圈外的存在,电影演员自然也只有‘文明戏子’和‘髦儿戏子’相仿的身分。”
分類:演员
《國語辭典》:相公  拼音:xiàng gōng
原为对宰相的尊称。《文选。王粲。从军诗五首之一》:「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后用来泛指官吏。《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诗。王粲诗》:「岂意事乖己,永怀恋故国。相公实勤王,信能定蝥贼。」《水浒传》第二二回:「今早宋江出去走了一遭,回来把我女儿杀了。老身结扭到县前。这唐二又把宋江打夺了去。告相公做主。」
《國語辭典》:相公  拼音:xiàng gong
1.旧时妇女对丈夫的敬称。《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只此也要得一半价钱,极是便宜的。但我家相公不在,一时凑不出许多来,怎么处?」
2.旧时对读书人的敬称。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出:「他是江湖名士,称他柳相公才是。」《儒林外史》第二回:「顾老相公家请的一位先生,姓周,官名叫做周进。」
3.年轻俊美的男演员或男性性工作者。《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他们当著这班人,敢则不敢提小旦两个字,都称相公。」
《國語辭典》:相公堂子  拼音:xiàng gong táng zi
古时男性性工作者的住所。《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贾大少爷是懂得相公堂子规矩的,此时倚酒三分醉,竟握住了奎官的手,拿自己的手指头在奎官手心里一连搯了两下。」《九尾龟》第一一七回:「无论再是什么王侯大老,别人轻易见都见他不著的,只要看了这些相公,就说也有笑也有,好像是自己的同胞弟兄一般,成日成夜的,都在相公堂子混搅。」
分類:寓所
《国语辞典》:安可  拼音:ān kě
观众在表演终结时要求演员或歌手再表演一次。为法语encore的音译。如:「在观众热情的安可声的要求下,歌手再次献唱,始得离去。」也译作「恩可」。
《國語辭典》:明星  拼音:míng xīng
1.明亮的星。《庄子。盗蹠》:「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2.比喻杰出的人物。如:「电影明星」、「棒球明星」。
《漢語大詞典》:中台(中臺)
(1).内台。古代天子会诸侯时,为诸侯所设的台。分内外台,内台比外台尊贵。逸周书·王会:“中臺之外,其左泰士,臺右弥士。” 朱右曾 校释:“中臺即内臺,其外则下等也。”
(2).即尚书省。 秦 汉 时尚书称中台,谒者称外台,御史称宪台,合称三台。 魏 晋 宋 齐 并称尚书台, 梁 陈 后魏 北齐 隋 则称尚书省。 唐 时曾更名中台,后又改为尚书省。参阅《初学记·尚书令》《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故遣中臺近官迎致犒赐,以旌茂功,以慰劬劳。” 唐 韩愈 《赠刑部马侍郎》诗:“红旗照海压南荒,徵入中臺作侍郎。” 宋 苏舜卿 《杜公让官表》:“寻被峻命,入官中臺。”
(3).旧时演戏,例由次要演员先演开场戏,而后才由主要演员演出正本戏,称为中台。红楼梦第七一回:“直到歇了中臺, 贾母 方进来歇息。”
(1).星名。晋书·天文志上:“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次二星,曰中台。” 唐 白居易 《司徒令公分守东洛移镇北都云云寄献以抒下情》诗:“天上中台正,人间一品高。”详“ 三台 ”。
(2). 汉 代以来,以三台当三公之位,中台比司徒或司空,后遂成为司徒或司空的代称。后汉书·郎顗传:“白虹贯日,以甲乙见者,则谴在中台……宜黜司徒,以应天意。”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韦昭达墓志铭》:“属上将之韜光,逢中台之掩曜。” 唐 王维 《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久践中台座,终登上将坛。”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四折:“又不是相府中台,御史西臺,打的你肉绽也那皮开。”
《國語辭典》:三台(三臺)  拼音:sān tái
1.汉时以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总称为「三台」。《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坐召三台,专制朝政。」
2.古时天子有灵台、时台、囿台,合称为「三台」。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四。台第六。叙事》:「天子有三台,灵台以观天文,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以观鸟兽鱼鳖。」
3.星座名。分上台、中台、下台,共六星。各两星相比而斜上,有如天子至臣民的阶级一样。参见「泰阶」条。
《漢語大詞典》:行当(行當)
(1).即将;将要。《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妇病行》:“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飢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復念之!” 宋 梅尧臣 《九日陪京东马殿院会迭嶂楼》诗:“行当登 泰山 ,云扫日月开。”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鬼陞城隍》:“冥王以吾有大阴功,某处城隍缺职,吾将聂之,行当与君别。”
(2).正应。 唐 高适 《河西送李十七》诗:“高价人争重,行当早着鞭。”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杨荣》:“吾辈衰残,无以効力,行当择后生可任者以报圣恩耳。”
《漢語大詞典》:马前(馬前)
(1).马的前面。礼记·曲礼上:“僕执策立於马前。”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2).戏曲术语。同“ 马后 ”相对。旧指演员通过减少唱词、念白和加快演唱速度以压缩演出时间。 汪曾祺 《云致秋行状》:“他好说话,后台嘱咐‘马前’,他就可以掐掉几句;‘马后’,他能在台上多绷一会。”
《國語辭典》:梨园(梨園)  拼音:lí yuán
唐玄宗时训练培养乐工的地方。《新唐书。卷二○二。文艺列传中。王维》:「禄山大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后泛称戏班为「梨园」。清。洪升《长生殿》第二四出:「那些梨园旧曲,都不耐烦听他。」
《國語辭典》:粉墨  拼音:fěn mò
1.敷面画眉的白粉与黑墨,指妇女的妆饰。
2.演戏化装。《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或时自傅粉墨,与伶人共舞于庭,以娱悦刘太后。」
3.比喻事物迥然有别。《后汉书。卷六一。黄琼传》:「使朱紫共色,粉墨杂蹂,所谓扺金玉于沙砾,碎圭璧于泥涂。」
4.比喻美丽的色彩。唐。杜甫〈画鹘行〉:「乾坤空峥嵘,粉墨且萧瑟。」
5.修饰文词,使其含义有所分别。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凡亲属名称,皆须粉墨,不可滥也。」
《國語辭典》:戏剧(戲劇)  拼音:xì jù
1.透过演员将某种故事或某种情节,以动作、歌唱或对白等方式表演出来的艺术。
2.儿戏、玩笑。唐。杜牧 西江怀古诗:「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箠更荒唐。」宋。苏轼〈次韵王郎子立风雨有感〉诗:「愿君付一笑,造物亦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