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无间(無間)  拼音:wú jiàn
1.无间断。《礼记。檀弓上》:「不昼夜居于内。」唐。孔颖达。正义:「唯致齐与疾,无间昼夜,恒居于内。」
2.不要疏远、无间隙。如:「亲密无间」。唐。裴铏《昆崙奴》:「郎君闲暇,必须一相访,无间老夫也。」
3.不分别。如:「无间男女」。
《漢語大詞典》:无间地狱(無間地獄)
(1).佛教语。即阿鼻地狱(梵语avic-inaraka)。据《俱舍论》卷十一称,造“十不善业”的重罪者堕入之,“受苦无间”,是地狱的最底层。 明 汪廷讷 《狮吼记·摄对》:“我看着他,想起我当初那妬妇来,恨不即时推你到无间地狱去!”
(2).指无间地狱中的重罪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冥府司籍之吏﹞曰:‘……不轮迴者亦三途:圣贤仙佛,不入轮迴;无间地狱,不得轮迴;无罪无福之人……无可轮迴。’”
《漢語大詞典》:至微
(1).指极微细的物类;极微妙的事理。《淮南子·本经训》:“夫至大,天地弗能含也;至微;神明弗能领也。”史记·龟策列传:“故推归之至微,要絜於精神也。” 明 方孝孺 《送太学赵孝先从军》诗序:“昭昭生於太阴,隆隆隐於至微。”
(2).极卑微。 晋 李密 《陈情事表》:“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國語辭典》:毛孔  拼音:máo kǒng
汗腺在皮肤表面上的细孔。《老残游记》第二回:「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漢語大詞典》:阿耨
(1).佛教语。意译为极微。今译为原子。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邹氏 ( 邹衍 )之言,曰九州,曰瀛海,则佛之大千微尘也, 须弥 阿耨也。” 章炳麟 《四惑论》:“乃若《胜论》之言阿耨, 伊壁鉤卢 之言阿屯, 黎布尼 之言毛奈陀,汉语译之,皆云原子。”
(2).见“ 阿耨达池 ”。
《漢語大詞典》:阿耨达池(阿耨達池)
梵语Anavatapta的译音。意译为“无热恼”。池名。 唐 代称为 无热恼池 。此池在五 印度 北, 大雪山 北 香山 南,二山之中。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序》作“阿那婆答多池”。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司马迁班固言河出昆仑:“佛书説…… 雪山 在 中天竺国 ;正当南阎浮提之中,山最高顶有池,名 阿耨达池 ,池中有水,号八功德水,分派而出,遂有青黄赤白之异,今 黄河 盖其一派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中:“宝山在 大雪山 北,上有 阿耨达池 ,东从牛口流出 殑伽河 ,入东南海,南从象口流出 信度河 ,入西南海,西从马口出 缚芻河 ,入西北海,北从狮子口出 从多河 ,入东北海,潜流地下出积石,为中国 河 源。按 河 源出 撤敦脑儿 阿耨达池 ,即 星宿海 也,浮屠氏言此非诞矣。” 明 唐顺之 《雪诗和苏韵》之十:“ 葱岭 未消 阿耨 水,珠林忽散鬘陀花。”
分類:梵语译音
《國語辭典》:毫釐  拼音:háo lí
极微小的数量。《抱朴子。外篇。疾谬》:「故毫釐之失,有千里之差。」《三国演义》第二九回:「贫道得之,惟务代天宣化,普救万人。未曾取人毫釐之物,安得煽惑人心?」
《漢語大詞典》:毫忽
谓极微小的一点点。忽、毫均是微小的度量单位。 宋 苏轼 《上皇帝书》:“差舛毫忽,则邪沴之气干之矣。”《水浒传》第一○三回:“及至过了十日,将簿呈递禀支价银,那里有毫忽儿发出来。” 清 赵翼 《行围即景·跳驼》诗:“翩然驀过驼背来,不著驼毛一毫忽。” 瞿秋白 《〈赤都心史〉序》:“我心灵的影和响,或者在宇宙间偶然留纤微毫忽的痕迹呵!”
《漢語大詞典》:一微尘(一微塵)
佛家比喻极微小之量。《楞严经》卷三:“及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 唐 白居易 《禽虫》诗之七:“应似诸天观下界,一微尘内鬭英雄。”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原道>辟佛老:“三千大千世界,藏在一微尘。”
《漢語大詞典》:至隐(至隱)
(1).极悲痛。礼记·檀弓下:“拜,稽顙,哀戚之至隐也。” 郑玄 注:“隐,痛也。”
(2).极微小。 宋 曾巩 《上范资政书》:“故圣人之所教人者,其晦明消长弛张用舍之际,极大之为无穷,极小之为至隐。”
《國語辭典》:累黍  拼音:lěi shǔ
1.古人用黍粒作为计量的基准。以一定方式排列黍粒,使其相连系,而成为长度、容积或重量的标准。
2.比喻微小的分量。如:「不差累黍」。
《國語辭典》:字脚(字腳)  拼音:zì jiǎo
1.字体的下部。如:「这碑因残缺,许多碑文断了字脚。」
2.简单、基本的字。《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但是认得两个上大人的字脚,就进了学。」
分類:字眼极微
《漢語大詞典》:毛铢(毛銖)
形容极微小的利益。《晋书·隐逸传·祁嘉》:“所得未毛銖,所丧如山崖。” 宋 洪迈 容斋五笔·李彦仙守陕:“﹝ 李彦仙 ﹞每拜君赐暨取敌金资,悉均之,毛銖不入己。”
《國語辭典》:粒子  拼音:lì zǐ
1.有质量而无体积的点。物理学用以说明物体运动的一种假设。也称为「质点」。
2.粒子物理的「粒子」,包括电子、光子、夸克等。
《國語辭典》:细菌(細菌)  拼音:xì jùn
属原核生物的单细胞微生物,依其外形可分为杆菌、球菌、螺旋菌及弧菌四类,以分裂法繁殖,多靠寄生或腐生方法生活,遍布于土壤、水、空气、有机物质或生物体内和体表。有些细菌会引起严重的疾病,如霍乱、破伤风等,有些则对人类有益处。
《漢語大詞典》:鹪蚊(鷦蚊)
焦螟与蚊虫。比喻极微小的东西。鷦,通“ 焦 ”。 唐 骆宾王 《上兖州崔长史启》:“ 宾王 瓶筲小器,鷦蚊末才。”参见“ 鷦巢蚊睫 ”。
《漢語大詞典》:鹪巢蚊睫(鷦巢蚊睫)
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四:“公曰:‘天下有极细乎?’ 晏子 对曰:‘有。东海有虫,巢于蟁睫,再乳再飞,而蟁不为惊。臣 婴 不知其名,而东海渔者命曰焦冥。’”后以“鷦巢蚊睫”极言细微。鷦,通“ 焦 ”。指焦螟。 北周 庾信 《〈赵国公集〉序》:“柱国 赵国公 发言为论,下笔成章……论其壮也,则鹏起半天;语其细也,则鷦巢蚊睫。”
分類:细微焦螟
《漢語大詞典》:蚿蝝
香延虫和蝗虫子。比喻极微贱的东西。 唐 皮日休 《目箴》:“古之忠臣,古之孝子,上立大业,中光信史,苟不善是,蚿蝝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