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寻丈(尋丈)
泛指八尺到一丈之间的长度。管子·明法:“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 柳公权 亲笔啟草二纸,皆小楷,字仅盈分,而结体遒媚,意态舒远,有寻丈之势。”
《漢語大詞典》:时值(時值)
(1).值日。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榭镇妖:“﹝ 吴君 ﹞又飞符一道,逕差时值功曹送至雨师处投下。”
(2).犹时价,一定时间内的价格。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目前米价既贵,将来夏春之际时值益昂,小民必艰粒食。”
(3).指音符或休止符的长度,亦指一个音发出后所占有的实际时间。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三:“重读的字音,时值自然较长。” 陈原 《社会语言学》4·6:“所谓增加时值就是念得慢一些,念得重一些,念得响一些。”
《漢語大詞典》:寻常(尋常)
(1).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一丈六尺为常。喻短或小。左传·成公十二年:“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 杜预 注:“言争尺丈之地,以相攻伐。” 杨伯峻 注:“寻常意谓尺寸之地。”国语·周语下:“夫目之能察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间。” 韦昭 注:“五尺为墨,倍墨为丈,八尺为寻,倍寻为常。” 唐 柳宗元 《柳常侍行状》:“夫器宏者,耻效以圭撮之任;足逸者,难局以寻常之地。”
(2).比喻长或多。韩非子·扬权:“故上失扶寸,下得寻常。” 陈奇猷 集释引旧注:“四指为扶。上於度量少有所失,下之得利已数倍多矣。”《淮南子·主术训》:“故人君者,其犹射者乎!於此毫末,於彼寻常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毫釐蹉于机,则寻常违于的。”
(3).平常;普通。 唐 刘禹锡 《乌衣巷》诗:“旧时 王 谢 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宋 叶适 《刘公墓志铭》:“今不过寻常文书,肯首而退尔。” 元 刘埙 隐居通议·经史一:“观此,则 雄 之学,岂寻常文墨士哉!” 巴金 《家》七:“这果然是一个不寻常的消息,众人的心情马上改变了。”
(4).经常;平时。 唐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诗:“ 岐王 宅里寻常见, 崔九 堂前几度闻。”《敦煌曲子词·十二月相思》:“无端嫁得长征壻,教妾寻常独自眠。”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夫人道:‘员外寻常照管你也不曾?’ 李主管 道:‘一饮一啄,皆出员外。’” 冰心 《南归》:“母亲安稳的仰卧在矮长榻之上,深棕色的锦被之下,脸上似乎由他们略用些美容术,觉得比寻常还好看。”
《漢語大詞典》:短长(短長)
(1).短与长;矮与高。管子·明法解:“尺寸寻丈者,所以得短长之情也,故以尺寸量短长,则万举而万不失矣。” 唐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诗:“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恨与之谁短长。” 宋 陆游 《平水》诗:“可怜陌上离离草,一种逢春各短长。”亦指丈量物之长度。 唐 元稹 《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上下其石六尺有五寸,短长其石五十七尺有六寸。”
(2).长久与短暂。左传·文公十三年:“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 邾子 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 杨伯峻 注:“左右所言之命为寿命之义, 邾文公 所言之命为命分之义,两义似不同,故以生命之长短为时也。” 晋 干宝 《〈晋纪〉总论》:“故 延陵季子 听乐,以知诸侯存亡之数,短长之期者,盖民情风教,国家安危之本也。”
(3).优劣;是非;短处和长处。鬼谷子·捭阖:“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陶弘景 注:“必量度其谋能之优劣,校考其伎巧之长短,然后因材而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服虔 ﹞闻 崔烈 集门生讲传……每当至讲时,輒窃听户壁间,既知不能踰己,稍共诸生叙其短长。” 宋 苏辙 《论张颉不可用札子》:“然不知人才各有短长,未必生於其乡必善其事。”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三折:“大鹏飞上梧桐树,自有傍人説短长。”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铁甲列车Nr.14-69〉译本后记》:“据情节来加推断,亦复互见短长,所以本书也常有依照 德 译本之处。”
(4).死与生。书·盘庚上:“矧予制乃短长之命。” 孔 传:“况我制汝死生之命。” 宋 司马光 《祭雷道矩文》:“呜呼 道矩 !短长有时,不可推移;善恶得失,繫人施为。”
(5).转指生命有危险之事。儿女英雄传第八回:“我上有老母,下无兄弟,父亲既死,就仗我一人奉养老母。万一机事不密,我有个短长,母亲无人养赡。”
(6).短处;弊端。汉书·薛宣传:“始 高陵 令 杨湛 , 櫟阳 令 谢游 皆贪猾不逊,持郡短长,前二千石数案不能竟。”南史·恩倖传·施文庆:“ 文庆 深喜其事,然惧居外,后执事者持己短长,固进其党 沈客卿 以自代。”明史·黄宗载传:“巨奸宿猾,多謫戍 铜鼓 、 五开 间,阴持官吏短长。”
(7).评判;批评。 唐 杜牧 《李府君墓志铭》:“ 郑玄 至于 孔颖达 辈凡所为疏注,皆能短长其得失。”金史·忠义传三·完颜陈和尚:“汝曾短长我,又谓国家兵力当由我尽坏,诚有否?”
(8).长短术, 战国 时策士的纵横游说之术。史记·六国年表序:“务在彊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説起。”汉书·张汤传:“ 边通 学短长,刚暴人也,官至 济南 相。”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 苏秦 、 张仪 之谋,趣彼为短,归此为长,战国策名长短术也。” 元 袁桷 《有感》诗:“皎皎白面生,长鋏学短长。” 章炳麟 《文学说例》:“纵横出自行人,短长诸策,实多口语,寻理本旨,无过数言,而务为纷葩,期於造次可听。”
(9).战国策的别名。 汉 刘向 《〈战国策〉校书录》:“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臣 向 以为 战国 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谋策,宜为战国策。”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三:“ 迁 所取证者,《六经》、 孔 孟 之外,国语《短长》《庄》《荀》……诸子已尔。” 清 钱谦益 《颜子疏解叙》:“ 汉 高诱 注《短长》《淮南》。”
《漢語大詞典》:尺书(尺書)
(1).指书籍。古代简牍的长度有一定规定,官书等长二尺四寸,书非经律者,短于官书,称为短书。 汉 王充 论衡·书解:“ 秦 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具在。”《文选·应璩〈百一诗〉》:“文章不经国,筐篋无尺书。” 李善 注引 刘向 新序:“府库之藏金玉,筐篚之橐简书。”
(2).指书信。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越王 悦兮忘罪除, 吴王 欢兮飞尺书。” 唐 刘沧 《留别崔澣秀才昆仲》诗:“对酒不能伤此别,尺书凭雁往来通。” 清 顾炎武 《寄李生云霑时寓曲周僧舍课子衍生》诗:“岁晚 漳河 朔雪霏,僕夫持得尺书归。” 郁达夫 《将之日本别海棠》诗之二:“半偈偶题 苏玉局 ,尺书烦寄 谢公墩 。”
(3).指诏书。《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魏〈僧令法师墓志铭〉》:“见重 高帝 ,尺书屡发。”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林子山诗:“轻薄子犹诵其出山诗云:‘尺书中夜至,清晓即扬鞭。’” 明 宋濂 《渊颖先生传》:“此小丑耳,何必上勤王师,使某持尺书諭之足矣。”
《漢語大詞典》:长短(長短)
(1).长和短。指距离、时间。孟子·梁惠王上:“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人名曰 石夷 ,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 晋 向秀 《难嵇叔夜〈养生论〉》:“若性命以巧拙为长短,则圣人穷理尽性,宜享遐期;而 尧 、 舜 、 禹 、 汤 、 文 、 武 、 周 、 孔 ,上获百年,下者七十,岂復疏于导养邪?顾天命有限,非物所加耳。”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夫良知之於节目时变,犹规矩尺度之於方圆长短也。” 巴金 《秋》二九:“它一扬一顿,甚至声音的长短,都像是合着节拍的。”
(2).偏指长或长度。齐民要术·薕引 汉 杨孚 《异物志》:“薕实虽名三薕,或有五六。长短四五寸。” 宋 苏轼 《私试策问》之四:“古者坐於席,故籩豆之长短、簠簋之高下,适与人均。”《水浒传》第二四回:“便将出那綾绸绢缎来,妇人将尺量了长短,裁得完备,便缝起来。”
(3).长处和短处。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二》:“人各有长短,子欲学我亦不能,吾欲效子亦败矣。”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臣窃以为事无全利,亦无全害;人有所长,亦有所短。要在权利害之多寡,酌长短之所宜,委任责成,庶克有济。” 清 唐甄 潜书·讲学:“此长短明蔽,人各有其一二,皆可以相资。”
(4).偏指长处、正确之处。汉书·张汤传:“有郎功高不调,自言, 安世 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絶不许。”
(5).偏指短处、错误之处。史记·酷吏列传:“﹝ 寧成 ﹞致产数千金,为任侠,持吏长短,出从数十骑。其使民威重於郡守。”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后娶:“子诬母为妾,弟黜兄为佣,播扬先人之辞迹,暴露祖考之长短,以求直己者,往往而有。悲夫!” 宋 苏轼 《上皇帝书》:“上有监司伺其过失,下有吏民持其长短,未及按问,而差替之命已下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五·方尔止:“ 刘贡父 平生未尝议人长短,有不韙,必面折之。”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而议论邻居的长短,都是婆婆妈妈的恶习。”
(6).犹关系、牵涉。 萧红 《牛车上》:“人们说是‘告示,告示’,可是告的什么?我也不懂那一套……‘告示’倒知道是官家的事情,与我们做小民的有什么长短!”
(7).高和下,优和劣。北史·独孤罗传:“诸弟见 罗 少长贫贱,每轻侮,不以兄礼事之。然性长者,亦不与诸弟校竞长短。后由是重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故世号士大夫风操,而家门颇有不同,所见互称长短,然其阡陌亦自可知。” 郭沫若 《女神·女神之再生》:“那么,你只好和我较个长短!”
(8).攻讦;责难。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郗虑 持节策命公为 魏公 ”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郗虑 ﹞遂与 融 互相长短,以至不睦。公( 曹操 )以书和解之。”北史·虞庆则传:“﹝ 虞庆则 与 杨素 ﹞遂互相长短。” 元 徐阳辉 《有情痴》:“好文章中不得时人目,开着口随他长短,捏着笔一任批驳。”
(9).情由;情况。《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徐盛 从 江 内去, 丁奉 从旱路去,都到 南屏山 七星坛 前,休问长短,拿住 诸葛亮 ,便行斩首,将首级来请功。”《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老婆见他汉子来家,满心欢喜,一面接了行李,与他拂了尘土,问他长短。”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三章:“这一回,你一来,他准是看上你啦,老是跟我打听你的长短。”
(10).指死亡等意外变故。儒林外史第五回:“我死了值得甚么!大娘若有些长短,他爷少不得又娶个大娘。”红楼梦第十一回:“可是呢!好箇孩子,要有箇长短,岂不叫人疼死!” 巴金 《秋》四一:“万一我有什么长短,婆,妈,请你们好好地看待 孙少奶 。”
(11).犹反正、终究。 隋 崔仲方 《夜作巫山》诗:“若为教月夜,长短听猿声。” 宋 陆游 《后春愁曲》:“世间万事元悠悠,此身长短归山丘。” 金 萧贡 《读火山莹禅师卷》诗:“长短都归一梦中,身前身后两无穷。”
(12).指长短术。史记·酷吏列传:“ 边通 ,学长短,刚暴彊人也,官再至 济南 相。”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长短术兴於 六国 时。行长入短,其语隐谬,用相激怒。”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暨 战国 争雄,辩士云踊,从横参谋,长短角势。”
(13).指长短句。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薛逢:“ 逢 天资本高,学力亦赡,故不甚苦思。豪逸之态,长短皆卒然而成,未免失浅露俗。” 明 何景明 《〈王右丞诗集〉序》:“顾集中长短混列,欲考体制以求作者之意,实烦简閲。乃略加编定,稍用己意去取之。”参见“ 长短句 ”。
《漢語大詞典》:长短句(長短句)
(1).句子长短不一的诗歌。 清 汪森 《〈词综〉序》:“自有诗而长短句即寓焉,《南风之操》《五子之歌》是已。”参见“ 长短歌 ”。
(2).词曲的别称。词曲的句子,长短不一,因调而异,故称。《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长短句》引 宋 蔡絛 西清诗话:“ 南唐 后主 ,围城中作长短句,未就而城破。” 宋 程大昌 演繁露·长短句:“ 魏 、 晋 、 唐 郊庙歌辞多四字为句, 唐 曲在者如《柳枝》《竹枝》《欸乃》皆七字,不知当时歌唱用何为调也。 张华 表曰:‘ 汉 氏所用文句长短不齐。’则今人以歌曲为长短句者,本 张华 所陈也。”
《漢語大詞典》:一步
(1).行走时两脚间的距离。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以万里为一步,以千岁为一朝。”朱子语类卷二:“只似在圆地上走,一人过急一步,一人差不及一步,又一人甚缓,差数步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马儿往西行,坐车儿往东拽,两口儿一步儿离得远如一步也。”
(2).谓步伐一致。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收拾行李,一步地都行上,两口儿眉头暂开放。”
(3).指某一地步、境地或事务的某一段。景德传灯录·灵龛禅师:“出处非千佛,春来草自清,问碌碌地时如何?试进一步看。” 宋 真德秀 《西山语录·日至月至》:“ 孟子 教人只云养心莫善於寡欲, 周子 又进一步教人曰:‘由寡以至於无, 颜子 三月不违者,已到无欲之地。’”儿女英雄传第二回:“我的意思,总等他进一步,功名成就,纔给他提亲呢。”红楼梦第七十回:“我们每日每人临一篇给他,搪塞过这一步儿去就完了。” 毛泽东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六章第三节:“要从这种斗争中去肃清公开的或隐藏的汉奸势力;要做到这一步也只有依靠民众的力量。”
(4).长度名。历代不一,如 周 以八尺为一步, 秦 以六尺为一步,后亦以五尺为一步。礼记·王制:“古者以 周 尺八尺为步,今以 周 尺六尺四寸为步。” 孔颖达 疏:“古者八寸为尺,今以 周 尺八尺为步,则一步有六尺四寸。”新唐书·突厥传上:“ 后魏 筑长城,议者以为人治一步,方千里,役三十万人。”
(5).中医运气学说以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为“一步”。《素问·六微旨大论》:“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 王冰 注:“一步,凡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
《漢語大詞典》:腰围(腰圍)
(1).束腰的带子。 唐 李贺 《贵公子夜阑曲》:“曲沼芙蓉波,腰围白玉冷。” 王琦 汇解:“白玉谓腰带上所饰之玉。”
(2).腰部周围的长度。 宋 欧阳修 《行云》:“叠叠烟波隔梦思,离愁几日减腰围。” 明 陈铎 《二犯江儿水·四时闺怨》曲:“征雁往南飞,雁归人未归。想象腰围,做就寒衣。” 清 赵翼 《钱竹初挽诗》之二:“腰围月减频量带,目疾宵昏只掩关。”
《漢語大詞典》:肤寸(膚寸)
(1).古长度单位。一指宽为寸,四指宽为肤。《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肤寸而合。” 何休 注:“侧手为肤,案指为寸。”
(2).借指下雨前逐渐集合的云气。 晋 张协 《杂诗》之九:“虽无箕毕期,肤寸自成霖。” 唐 王昌龄 《悲哉行》:“长云数千里,倐忽还肤寸。” 宋 黄庭坚 《放言》诗之五:“微云起肤寸,大荫弥九州。” 清 郑廷旸 《天香·淡巴菰和樊榭》词:“縈雾难分,撩云不定,也同肤寸俄泛。”参见“ 肤寸而合 ”。
(3).比喻极小或极少。战国策·秦策三:“昔者, 齐 人伐 楚 ,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肤寸之地无得者,岂 齐 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一:“尚无肤寸功,岂免窃食嫌。” 清 刘銮 《五石瓠·盆景》:“今人以盆盎閒树石为玩,长者屈而短之,大者削而约之,或肤寸而结果实,或咫尺而蓄鱼虫,概称盆景。”
《漢語大詞典》:肤寸而合(膚寸而合)
谓(云气)逐渐集合。《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徧雨乎天下者,唯 泰山 尔。” 阮福 《肤寸而合解》:“所谓肤寸而合者,如云出山,散而不合,则不得雨。今肤寸而合,如人以两手之四指平铺,先分两处向下覆之,由分而合,渐肖云合之状,合之甚易,故云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遍天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俄而云气上蒸,肤寸而合,比至日中,大雨摠至,溪涧盈溢。”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愿哀愍黔首,霈垂沾渥,呼风召云,肤寸而合。”亦省作“ 肤合 ”。 汉 蔡邕 《九疑山碑》:“巖巖 九疑 ,峻极于天,触石肤合,兴播建云。”艺文类聚卷二引 晋 潘尼 《苦雨赋》:“气触石而结蒸兮,云肤合而仰浮。”
《漢語大詞典》:百雉
(1).指城墙的长度达三百丈。是 春秋 时国君的特权。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礼记·坊记:“都城不过百雉。” 郑玄 注:“雉,度名也,高一丈,长三丈。”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杜预 注:“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史记·孔子世家:“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
(2).指宫城围墙长三百丈。 唐太宗 《帝京篇》之一:“綺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餘。”
(3).借指城墙。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云梯乘於百雉之上,皓刃交於象魏之下。” 唐 刘禹锡 《机汲记》:“予謫居之明年,主人授馆於百雉之内。” 唐 韩翃 《寄赠虢州张参军》诗:“百雉归云过,千峯宿雨收。” 明 高攀龙 《王侯祠两庑记》:“当寇之炽也,百雉而外,白骨矣。” 清 陈梦雷 《泉郡夜半闻警》诗:“ 细柳 军威肃, 金墉 百雉牢。”
《漢語大詞典》:带围(帶圍)
腰带绕身一周的长度。旧时以带围的宽紧观察身体的瘦损与壮健。 汉 刘向 列女传·魏芒慈母:“前妻中子犯 魏王 令,当死,慈母忧戚悲哀,带围减尺。” 宋 范成大 《秦楼月》词:“香罗薄,带围宽尽无人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憔悴 潘郎 鬢有丝, 杜韦娘 不似旧时,带围宽清减了瘦腰肢。”
《漢語大詞典》:道里
(1).道路;路途。管子·七法:“故有风雨之行,故能不远道里矣;有飞鸟之举,故能不险山河矣。” 汉 焦赣 《易林·小畜之无妄》:“道里夷易,安全无患。” 晋 陶潜 《拟古》诗之六:“不怨道里长,但畏人我欺。” 宋 宋祁 《王畿千里赋》:“风雨之所交者,道里之必均焉。” 清 洪升 《长生殿·觅魂》:“[童]这坛可有多少大?[浄]虽则是倚方隅,占基阶,坛场咫尺,却可也纳须弥,藏世界,道里由延。”
(2).普通长度。 梁启超 《〈变法通议〉自序》:“其於古人之意,相去岂可以道里计哉?”
(3).道路村落。《商君书·错法》:“苟有道里,地足容身,士民可致也。苟容市井,财货可众也。”
《漢語大詞典》:身长(身長)
(1).指人体的高度。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光武 ﹞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準,日角。”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身长七尺,相貌堂堂。”《说岳全传》第七五回:“身长一丈二,膂力几千斤。”
(2).衣服从肩部到下摆的长度。
身体长高。谓成年。 明 何景明 《石矶赋》:“身长而道不立,齿迈而业不周。”
《漢語大詞典》:一本
(1).同一根本。孟子·滕文公上:“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朱子语类卷九:“主敬穷理,虽二端,其实一本。”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公冶长篇一:“仁、义、忠、孝,固无非性者,而现前万殊,根原一本。” 许地山 《凶手》第一幕:“奴是念着他们俩是一本之亲,而且老公公遗下的产业至今还没分析,论理应该供给他。”
(2).完全根据。新五代史·职方考:“盖得其要,则虽万国而治;失其所守,则虽一天下不能容,岂非一本於道德哉!” 宋 曾巩 《贺熙宁十年南郊礼毕大赦表》:“发祥其德,无可以称;思所以报,一本於心。”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因时致治,不能如三王之一本於道,而以功利之心行之,即是伯者以下事业。”
(3).表数量。草木等植物的一株。荀子·富国:“然后瓜桃枣李,一本数以盆鼓。”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瓜:“八月断其梢,减其实,一本但留五六枚。”宋史·五行志:“ 太平兴国 二年八月, 青城县 民家竹一本,上分双茎。”
(4).表数量。文件、奏章、书籍簿册等的一件或一册。魏书·崔子元传:“今缮写一本,敢以仰呈。”北齐书·魏收传:“及詔行 魏 史, 收 以为直置秘阁,外人无由得见。於是命送一本付并省,一本付 鄴下 ,任人写之。”陈书·姚察传:“ 后主 所製文笔,卷轴甚多,乃别写一本付 察 ,有疑悉令刊定。”儿女英雄传第三回:“那河道总督平日又合他不对,便借此参了一本,革职拿问。”
(5).表数量。戏剧中可成段落的一出或数出。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曲儿甜,腔儿雅,裁剪就雪月风花,唱一本倚翠偷期话。”
(6).一定长度的影片亦称一本。
《漢語大詞典》:修短
(1).长短。指物的长度。 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此为丝线既经於銓衡,布帛已歷於丈尺,徐乃説其斤两之轻重,端匹之修短。”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故窊隆异等,修短殊姿,皆禀之自然,得诸造化。”
(2).长短。指人的寿命。汉书·谷永传:“加以功德有厚薄,期质有修短,时世有中季,天道有盛衰。” 唐 杜甫 《寄薛三郎中据》:“余今委修短,岂得恨命屯。”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梦神》:“念修短荣枯皆已定,要成仁取义,鸿毛视死何轻。”
(3).长短。长处与短处。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指玷修短,评论美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