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重译(重譯)  拼音:chóng yì
1.辗转翻译。《史记。卷六○。三王世家》:「远方殊俗,重译而朝,泽及方外。」三国魏。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越裳重译,充我皇家。」
2.重新翻译。如:「老闆希望这件英文信函能重译。」
《國語辭典》:国语(國語)  拼音:guó yǔ
1.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语,有别于方言。
2.本国特有的语言。如清代称满洲语为「国语」。
3.书名。春秋时左丘明撰,二十一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事迹,自周穆王起,至鲁悼公止,共历五百馀年,为一分国纪事之史。也称为「春秋外传」。
《漢語大詞典》:四译馆(四譯館)
清 代所设掌管接待四方邻国贡使和翻译边疆民族及邻国语言文字的机构。 清 龚自珍 《在礼曹日与堂上官论事书》:“原其故,由百务一諉之四译馆监督,而本司无权也。”参阅《清会典·礼部十四·会同四译馆》
《漢語大詞典》:四夷馆(四夷館)
(1). 北魏 时在 洛阳 城南所设的宾馆,以居四邻各国来归附的人。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龙华寺:“ 永桥 以南, 圜丘 以北, 伊 洛 之间,夹御道有四夷馆。道,东有四馆:一曰 金陵 ,二曰 燕然 ,三曰 扶桑 ,四曰 崦嵫 。”
(2). 明 永乐 五年所设专门翻译边疆少数民族及邻国语言文字的机构。初隶属翰林院,后以太常寺少卿提督馆事。内分 蒙古 、 女直 、 西番 、 西天 、 回回 、 百夷 、 高昌 、 缅甸 八馆,后增 八百 、 暹罗 二馆。参阅明史·职官志三
《国语辞典》:台湾国语(台湾国语)  拼音:tái wān guó yǔ
台湾地区的语言现象之一,指一种带有浓厚本土口音与语法表现的国语。台湾国语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语言,而是语言习得理论当中的中介语。
《国语辞典》:国语配音(国语配音)  拼音:guó yǔ pèi yīn
放映影片时,以本国语言对口配音。如:「这部日剧将以国语配音的方式播出。」
《国语辞典》:国语日报(国语日报)  拼音:guó yǔ rì bào
为推行国语教育及注音符号所设的报纸。民国三十七年创刊,为一财团法人形式、自给自足的教育报纸。行销对象以中小学校及家庭为主,发行量广大。
《国语辞典》:国语听写机(国语听写机)  拼音:guó yǔ tīng xiě jī
利用语音辨识系统,能听写国语的电脑设备。
《国语辞典》: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  拼音:jiào yù bù guó yǔ tuī xíng wěi yuán huì
以往为推行国语教育,我国国民政府于民国十七年成立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隶属于教育部,负责设计与促进本国语言文字整理及标准编订事项的工作。民国二十四年改组为国语推行委员会。于民国一○二年并入教育部终身教育司。
《国语辞典》: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  拼音:guó yǔ zhù yīn fú hào dì yī shì
内容为ㄅ、ㄆ、ㄇ、ㄈ等国语注音字母。民国二年创制,七年十一月由教育部公布。七十五年一月公告「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时,将此注音字母称为「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简称为「注音符号」。
分类:国语
《国语辞典》:布鲁姆费尔德(布鲁姆费尔德)  拼音:bù lǔ mǔ fèi ěr dé
Leonard Bloomfield
人名。(西元1887~1949)美国语言学家,对印第安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地位,著有语言研究引介、科学的语言学层面等,尤以语言(Language)一书称得上是结构语言学派的开山大师。
《国语辞典》:替代作用  拼音:tì dài zuò yòng
1.心理学上指当原有事物目标无法符合个人需求条件时,转向以另一目标代替的现象,称为「替代作用」。如:「移情是一种感情的替代作用。」
2.语言学上指在外国语中,遇到某些音素或音节构造是本国语言所没有的时候,就用本国语言系统中相似或相近的音素替代,这种现象称为「替代作用」。
《国语辞典》:中华新韵(中华新韵)  拼音:zhōng huá xīn yùn
书名。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编,民国三十年由国民政府公布。韵分十八部,分韵所用读音标准,则以二十一年教育部所公布的国音常用字汇为依据。每韵韵目下注注音符号,代表本韵韵值,并注明「通」、「别」情形。韵字以不加注为原则,遇必要时,始加简注。
《国语辞典》:国语会(国语会)  拼音:guó yǔ huì
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的缩称。参见「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条。
《国语辞典》:国语文(国语文)  拼音:guó yǔ wén
1.依国语文法所作的文章。
2.兼指国语与国文。如:「国语文教育」、「国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