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仙镇(仙鎮)
犹言名山。镇,一方的主山。 唐 王勃 《晚秋游武担山寺序》:“若夫 武丘 仙镇, 吴王 殉殁之墟; 驪嶠 崇基, 秦帝 升遐之宅,虽珠衣玉匣,下賁穷泉,而广岫长林,终成胜境。”
分類:名山主山
《漢語大詞典》:三山五岳(三山五嶽)
(1).泛指名山。 清 顾炎武 《张隐君元明于园中置一小石龛曰仙隐祠征诗纪之》:“白日浮云隔几重,三山五岳漫相逢。” 清 曹寅 《舟中望惠山举酒调培山》诗:“三山五岳渺何许?云烟汗漫空竛竮。”
(2).泛指群山。《新民歌三百首·我来了》:“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3).泛指各地。 茅盾 《我们这文坛》:“三山五岳的好汉们各引着同宗同派,摆开了阵势,拚一个你死我活。”
《國語辭典》:珊瑚  拼音:shān hú
珊瑚虫在暖海中结合营生,其所分泌的石灰质骨骼,即为珊瑚。形状分歧如树枝,故俗称为「珊瑚树」。色彩鲜艳美观,有白色、红色、桃红色及黑色等,质地略硬,可制成项鍊、胸针、领带夹等饰品。
《漢語大詞典》:珊瑚珠
珊瑚制成的珠。古代天子、百官用作冠饰, 清 代也用作朝珠。晋书·舆服志:“ 后汉 以来,天子之冕,前后旒用真白玉珠。 魏明帝 好妇人之饰,改以珊瑚珠。”
《漢語大詞典》:山胡
(1).即 稽胡 。古族名。又称 步落稽 。源于 南匈奴 。 南北朝 时,居今 山西 、 陕西 北部山谷间。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六年:“ 魏 山胡 刘蠡升 反,自称天子,置百官。” 胡三省 注:“ 山胡 ,即 汾州 之 稽胡 。”
(2).鸟名。又名“山呼”、“珊瑚”。 宋 苏轼 《涪州得山胡》诗题自注:“山胡,善鸣,出 黔 中。” 宋 黄庭坚 《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词:“山胡声转,子规言语,正是愁人处。” 邓初民 《我要歌唱》:“可惜我不是一只善于歌唱的山胡鸟。”参见“ 山呼 ”。
《國語辭典》:开山(開山)  拼音:kāi shān
1.因采石或筑路等需要,将山挖开、炸开。如:「这件道路工程因横跨山脉,需要开山筑隧道。」
2.本为选择名山建立寺院。后引申为宗派的创始人。如:「开山祖师」、「开山鼻祖」。
3.秘密团体或黑社会结党立派、成立组织,称为「开山」。也称为「开堂」。
《漢語大詞典》:三洞
(1).道教经典分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合称“三洞”。言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见《云笈七籤》卷六引《道门大论》。 南朝 梁简文帝 《吴郡石像铭》:“又有受持 黄 老 ,好尚神仙,职在三洞,身带八景,更竭丹款,復共奉迎。”
(2).借指道家的名山洞府。 唐 顾况 《步虚词》:“迥步游三洞,清心礼七真。” 宋 王禹偁 《太一宫祭迴寄韩德纯道士》诗:“自慙怀禄仕,蠹此力穡民。又抛三洞趣,来入九衢尘。”
《國語辭典》:中岳(中嶽)  拼音:zhōng yuè
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北的嵩山。参见「嵩山」条。
《漢語大詞典》:金龙(金龍)
(1).金色龙形的装饰物。晋书·舆服志:“司南车,一名指南车,驾四马。其下制如楼,三级,四角金龙衔羽葆。” 五代 和凝 《宫词》之六八:“玉殿朦朦散晓光,金龙高喷九天香。” 宋 柳永 《巫山一段云》词:“琪树罗三殿,金龙抱九关。”
(2).指秋季。 唐 陈子昂 《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讌》诗序:“属乎金龙掌气,石雁惊秋。”
(3).铜制的龙。道教用以投于名山洞府作祭祀。 唐 岑参 《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诗:“石潭积黛色,每岁投金龙。” 唐 李商隐 《郑州献从叔舍人褎》诗:“ 蓬岛 烟霞 閬苑 鐘,三官牋奏附金龙。”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一:“予尝於学士院取金龙玉简视之,金龙以铜制,玉简以阶石制。”
《漢語大詞典》:康伯
(1).指 后汉 隐士 韩康 。 康 字 伯休 ,常采药名山,卖于 长安市 ,口不二价者三十余年。 长安市 妇孺皆知,后遁入 霸陵山 中隐居。见后汉书·逸民传·韩康。 唐 李贺 《感讽》诗之四:“ 君平 久不反, 康伯 遁国路。”
(2).豆豉的一种。北堂书钞卷一四六引博物志:“外国有豉法,以苦酒溲豆,暴令极燥,以麻油蒸讫,復暴三过,擣椒屑合之,中国谓之康伯。”
《漢語大詞典》:岳镇(岳鎮)
亦作“岳镇”。
(1).指封疆大吏。 唐 白居易 《为人上宰相书》:“岳镇闕而不知所取,臺省空而不知所求。” 唐 韩愈 《咏雪赠张籍》诗:“未能裨岳镇,强欲效盐梅。”
(2).指四岳等名山。新唐书·礼乐志一:“中祀社稷、日月、星辰、岳镇、海瀆、帝社、先蚕。”
《國語辭典》:朝山  拼音:cháo shān
1.到名山寺庙或偏远庙宇烧香拜佛。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一折:「我与你便画尊神轴,背著案,拜岳朝山,撞府冲州。」《花月痕》第八回:「后来痴珠解馆,心印以心疾,发愿朝山;航南海,陟峨嵋。」
2.以一步一拜或三步一拜的方式巡礼寺院或道场。
《漢語大詞典》:博山炉(博山爐)
古香炉名。因炉盖上的造型似传闻中的海中名山 博山 而得名。一说象 华山 ,因 秦昭王 与天神博于是,故名。后作为名贵香炉的代称。西京杂记卷一:“ 长安 巧工 丁缓 者……又作九层 博山 香炉,鏤为奇禽怪兽,穷诸灵异,皆自然运动。” 南朝 梁 吴均 《行路难》:“ 博山 炉中百和香,鬱金苏合及都梁。” 唐 李白 《杨叛儿》诗:“ 博山 炉中沉香火,双咽一气凌紫霞。”《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中间客坐上面,掛一幅名人山水,香几上博山古铜炉,烧着龙涎香饼。” 闻一多 《秋色》诗:“在七宝烧的博山炉里,我还要听着你的色彩嗅着你的色彩!”
《漢語大詞典》:禹域
指 中国 。古代传说 禹 平水土,划分九州,指定名山、大川为各州疆界,后世因称 中国 为 禹 域。 清 黄遵宪 《唐韨臣明经》诗:“芒芒此 禹 域,滔滔彼 汉江 ,君听人间謡,处处歌《堂堂》。”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以 长素 魁垒耆硕之誉,闻于 禹 域,而弟子亦多言革命者。” 陈毅 《送董老出席旧金山会议即日出洋》诗:“百年家国恨, 禹 域日倾頽。”
《國語辭典》:进香(進香)  拼音:jìn xiāng
到寺庙烧香膜拜神佛。《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明日我推说到杭州进香,好过来住起罢了。」《老残游记》第二回:「春秋时节,士人尚不断的来此进香。」
《漢語大詞典》:洞主
(1).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部落首领。陈书·周迪传:“ 琳 至 湓城 , 新吴 洞主 余孝顷 举兵应 琳 。” 唐 王建 《送流人》诗:“水国山魈引,蛮乡洞主留。” 秦牧 《艺海拾贝·鹦鹉与蝴蝶鸟》:“它讲的是古代一个勇敢的青年猎手和一个美丽姑娘的故事,他们互相热爱着,却受到凶恶的洞主抢婚迫害。”
(2). 唐 宋 时对设在名山胜地的书院中主持教授者称山长或院长。地以洞名者或称洞主。 宋 陈舜俞 庐山记·叙山南:“ 南唐 昇元 中,因洞( 白鹿洞 )建学馆,置田以给诸生,学者大集。以国子监九经 李善道 为洞主,以主教授。”
《漢語大詞典》:宫坛(宫壇)
古代天子在都城之郊或名山之下朝会诸侯时,临时建筑的处所。后亦指帝王在国都之郊与群臣聚会时的临时建筑物。仪礼·觐礼:“诸侯覲于天子,为宫方三百步,四门,坛十有二寻,深四尺,加方明于其上。” 郑玄 注:“宫谓壝土为埒以象墙壁也。为宫者於国外……王巡守至于方岳之下,诸侯会之,亦为此宫以见之。”魏书·高宗纪:“﹝ 和平 四年﹞秋七月壬午,詔曰:‘朕每岁秋日闲月,命羣官讲武平壤。所幸之处,必立宫坛,糜费之功,劳损非一。宜仍旧贯,何必改作也。’” 宋 欧阳修 《春日词》之一:“宫坛青陌赛牛回,玉琯东风逗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