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祀田
以田租收入供祭祀用的田。 清 姚鼐 《陈谨斋家传》:“在里,则岁以米平糶,建 陈 氏宗祠,置祀田。” 张天翼 《畸人集·畸人手记》:“到明后年,我还可以轮着管一年祀田,总有点额外的进账,不过这件事还没跟三叔谈起过。”
《漢語大詞典》:职内(職内)
古官名。掌邦赋收入。内,“ 纳 ”的古字。周礼·天官·职内:“职内掌邦之赋入,辨其财用之物而执其总。”
《漢語大詞典》:破钱(破錢)
(1).破损不完整的钱币。 宋 皇甫牧 《玉匣记》:“ 毘陵郡 士人姓 李 ,家有女,方十六岁,能诗,甚有佳句, 吴 人多得之。有《拾得破钱》诗云:‘半轮残月揜尘埃,依稀犹有 开元 字,想得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
(2).指少量的钱币,微薄的收入。带调侃或愤激意。如:身上就这么几个破钱,摆什么阔气!3.破费钱财。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二 浙 造酒,非用灰则不澂而易败,故买灰官自破钱。”
《漢語大詞典》:收付
(1).谓拘捕罪犯,交付案办。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 操 ( 曹操 )大怒,使人廉之,知妻诈疾,乃收付狱讯。”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曹景宗》:“请以见事免 景宗 所居官,下太常削爵土,收付廷尉法狱治罪。”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有司奏削 彭城王 义康 爵,收付廷尉治罪。”
(2).收入与支付。
《國語辭典》:入库(入庫)  拼音:rù kù
1.收没归公。如:「赃物入库」。
2.将物品或货物藏入仓库。《精忠岳传》第一回:「其时天下太平已久,真个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
《漢語大詞典》:进钱(進錢)
(1).收入银钱。旧唐书·食货志上:“又 王鉷 进计,奋身自为户口色役使,徵剥财货,每岁进钱百亿,宝货称是。” 茅盾 《拟〈浪花〉》:“今儿他的私事并没有进帐的希望,倒是出帐的。花钱的事不像进钱的事要花那么多的工夫。”
(2).向上进献银钱。 清 王诒寿 《与友人书》:“夫 相如 逸才,入资乃登郎署; 崔烈 名士,进钱以拜司徒。”红楼梦第四五回:“那里是请我做‘监察御史’,分明是叫我做个进钱的‘铜商’!”
《國語辭典》:利润(利潤)  拼音:lì rùn
1.分享利益。《北史。卷九一。列女列传。魏姚氏妇杨氏》:「姚氏妇杨氏者,阉人苻承祖姨也。家贫。及承祖为文明太后所宠贵,亲姻皆求利润,惟杨独不欲。」
2.营业所得,除去成本以外的利益。如:「贸易的利润高,是很多人喜欢从事的行业。」
《漢語大詞典》:钱额(錢額)
指钱粮收入的数额。宋史·食货志下二:“时御府之用日广,东南钱额不敷, 宣和 以后尤甚。”
《漢語大詞典》:禄入
俸禄收入。 宋 曾巩 《开府仪同三司制》:“朕顺于旧典,考正官仪,惟是首于文阶,是用制其禄入。”
分類:俸禄收入
《國語辭典》:赤字  拼音:chì zì
支出超过收入的数额,因西式簿记上以红字记载,故称为「赤字」。
《漢語大詞典》:外钱(外錢)
犹外快。指正常收入以外的收入。 老舍 《骆驼祥子》八:“一月才挣那俩钱,没个外钱,没个自由。”
《國語辭典》:来头(來頭)  拼音:lái tou
1.来历、原由。如:「他这些话是有来头的,是冲著咱们说的。」《西游记》第二一回:「既如此说,也是个有来头的,我这敝处,却无卖眼药的。」
2.情势。《红楼梦》第一○五回:「众人看见来头不好,也有躲进里面屋里的,也有垂手侍立的。」
3.趣味。如:「这种游戏还有什么来头?」
《漢語大詞典》:官橐
犹宦囊。指官吏的收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盗户:“ 章丘 漕粮徭役,以及徵收火耗,小民常数倍於绅衿,故有田者争求託焉。虽於国课无伤,而实於官橐有损。”
分類:官吏收入
《國語辭典》:羡馀(羨餘)  拼音:xiàn yú
盈馀的赋税。《新唐书。卷一六六。令狐楚传》:「方营景陵,诏楚为使,而亲吏韦正牧、奉天令于翚等不偿佣钱十五万缗,楚献以为羡馀,怨诉系路。」唐。白居易 秦中吟。重赋:「缯帛如山积,丝絮如云屯;号为羡馀物,随月献至尊。」
《漢語大詞典》:富益
谓增加财政收入。魏书·高谦之传:“夫以 西京 之盛,钱犹屡改,并行大小,子母相权,况今寇难未除,州郡沦败,民物凋零,军国用少,别铸小钱,可以富益,何损於政,何妨於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