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左右
(1).帮助;辅佐。易·泰:“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孔颖达 疏:“左右,助也,以助养其人也。”国语·晋语四:“此三人者,实左右之。” 唐 刘禹锡 《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以公用经术左右先帝五年,稔闻其德。” 清 刘大櫆 《程孺人传》:“ 吴 君竭力以养其兄嫂,抚其兄之子,延师教督,而孺人常左右之。”
(2).袒护;保护。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君观吾方略、士众,足辨(办) 郭多 不? 多 又劫质公卿,所为如是,而君苟欲左右之邪?”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林复:“有告监文思院 常良孙 赃墨事,朝廷下之 临安 狱,久不得其情,上意谓京尹左右之;尹不自安。” 清 戴名世 《程之藩传》:“ 鸣球 濒行属巡抚 宋一鹤 、巡按 汪承詔 斥逐之。两人不肯,且为左右之甚力。”
(3).支配;控制。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公以 楚 师伐 齐 ,取 穀 。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杜预 注:“左右,谓进退在己。”国语·越语上:“寡君帅 越国 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 韦昭 注:“左右,在君所用之。”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九:“ 本 ( 周本 )已昏耄,不知时变,皆其子 祚 左右其事。” 李大钊 《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一切宗教没有不受生产技术进步的左右的,没有不随着他变迁的。”
(4).分辩或论断其高低、优劣。 宋 范仲淹 《上资政晏侍郎书》:“请露肝膂之万一,皆质於前志,非敢左右其説,惟公之采择。” 宋 文天祥 《刘定伯墓志铭》:“或不约经造,至则善为言谭,名理蠭出。意所左右,辩者不可詰。”
(5).左面和右面。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御史再三推辞,定要傍坐,只得左右相对。”
(6).附近;两旁。《诗·小雅·采菽》:“平平左右,亦是率从。”左传·宣公十二年:“ 晋 人逐之,左右角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顾瞻左右,山椒之上有垣若頽基焉。”
(7).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 汉 王充 论衡·齐世:“语称上世之人侗长佼好,坚强老寿,百岁左右。”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生携 鶯 宵奔 蒲州 ,时二更左右。” 鲁迅 《书信集·致钱玄同》:“他大约十日左右总可到。”
(8).犹言向背。后汉书·郅恽传:“ 惲 善恕己量主,知我必不有所左右而轻天下也!” 李贤 注:“左右犹向背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方乱事之初作也,叛者不过工程等三营,其餘马步砲各营并怀观望,意将伺动静,以为左右。”
(9).身边。《诗·大雅·文王》:“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 唐 韩愈 《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方书、《本草》恒置左右。”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前定:“又在 萧中道 者,日侍左右。忽得罪,黜为外郡监。”
(10).近臣;侍从。左传·宣公二十年:“﹝ 楚子 ﹞左右曰:‘不可许也,得国无赦。’”北史·尧君素传:“ 煬帝 为 晋王 时, 君素 为左右。”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离了官房没了倚靠,絶了左右没了牙爪。”警世通言·皂角林大王假形:“知县大怒,教左右执下庙官送狱勘罪。”
(11).将帅和车右。左传·成公十六年:“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 杜预 注:“左,将帅。右,车右。”
(12).不直称对方,而称其执事者,表示尊敬。 战国 乐毅 《报燕惠王书》:“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史记·张仪列传:“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於左右。” 唐 无名氏 《秀师言记》:“小僧有情曲,欲陈露左右。”
(13).信札亦常用以称呼对方。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是僕终已不得舒愤懣以晓左右。” 清 恽敬 《与赵石农书》:“前送马圉人回州,曾有书奉谢,并陈一切,想达左右。”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 季黻 君左右。”
(14).各方面。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 嗣源 危殆者数四,赖宣徽使 李绍宏 左右营护,以是得全。” 宋 曾巩 《祭亡妻晁氏文》:“事姑之礼,左右无违。”
(15).反正;横竖。 元 无名氏 《争报恩》楔子:“左右这里无有外人,喒两个慢慢的吃。”古今小说·沈小官一鸟害七命:“一不做,二不休,左右是歹了。”红楼梦第一一三回:“左右我们丫头们更算不得什么了!” 浩然 《艳阳天》第三章:“眼下 东山坞 的人,还能说旁的事情?左右都是分麦子。”
《漢語大詞典》:驱使(驅使)
(1).差遣;役使。《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唐 韩愈 《应所在典贴良人男女等状》:“右準律,不许典贴良人男女作奴婢驱使。” 清 顾炎武 《拽梯郎君祠记》:“方东兵之入 遵化 ,薄京师,下 永平 而攻 昌黎 也,俘掠人民以万计,驱使之如牛马。” 郭沫若 《高渐离》第二幕:“陛下有什么驱使?”
(2).调遣;使用。三国志·吴志·张昭传:“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羣贤。” 清 吴伟业 《庚子八月访同年吴永调于锡山有感赋赠》之三:“酒杯驱使从无分,书卷消磨絶可怜。” 鲁迅 《书信集·致罗清桢》:“而颜面软弱,拳头过大,尤为非宜,此种画法,只能用为象征,偶一驱使。”
(3).推动;支配。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二章四:“每人只被一种热烈的情绪--不论是贪婪、恋爱、怨恨或是复仇--所驱使着。”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三章:“当 郭振山 显得无能为力, 梁生宝 出来试图控制 蛤蟆滩 局面的时候,他仅仅出于一种党性要求和感情驱使。”
《漢語大詞典》:役使
(1).驱使;支配。管子·轻重丁:“故智者役使鬼神,而愚者信之。”三国志·魏志·东夷传:“二郡有军征赋调,供给役使,遇之如民。” 李大钊 《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三:“因为他们天天在工厂作工,天天役使自然,利用自然,所以他们也了解自然了。”
(2).供服役的人。汉书·李寻传:“日且入,为妻妾役使所营。” 颜师古 注:“营谓绕也。”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果勇夫人》:“居十日,各帅遣都守驰候 果勇 ,见左右役使皆叛党。”
《漢語大詞典》:使作
(1).犹作弄。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胆狂心醉,使作得不顾危亡,便胡做。”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张生 闻语,转转心劳攘,使作得似风魔,説了依前又问当。”
(2).支配;摆布。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陛下只是被数文腥钱使作,何不试打算了得几番犒赏?”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三折:“则是这三寸元阳气,贯串着凡胎浊骨,使作着肉眼愚眉。” 明 刘君锡 《来生债》第一折:“这钱呵,使作的仁者无仁,恩者无恩。”
《漢語大詞典》:统治(統治)
(1).统率治理。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吾为帝统治水土,调民安居,使得其所。”隋书·经籍志二:“古之仕者,名书於所臣之策,各有分职,以相统治。”资治通鉴·秦始皇帝三十三年:“ 蒙恬 常居 上郡 统治之,威振 匈奴 。” 宋 曾巩 《给事中制》:“惟精敏不懈,可以统治要剧;惟刚方不苟,可以辨白是非。”
(2).凭借政权、地位来控制、管理国家或地区。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六:“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 上海 的时期,金元券不值钱,时时刻刻往下跌。” 艾青 《光的赞歌》:“他们想把火扑灭,在无边的黑暗里,在岩石所砌的城堡里,维持血腥的统治。”
(3).支配。 巴金 《家》四:“夜死了。黑暗统治着这所大公馆。”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一:“焦灼、暴躁,统治了这一群。人们知道水灾之后,还应该有一次热灾。”
《漢語大詞典》:主人
(1).接待宾客的人。与“客人”相对。仪礼·士相见礼:“主人请见,宾反见,退,主人送於门外,再拜。”荀子·乐论:“宾出,主人拜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这一根(酒筹)掣得好,又合了主人待客的意思。” 巴金 《人民友谊的事业》:“到了十一点钟,似乎应当告辞了,主人说照 法国 的习惯,照他们家的习惯还可以继续到午夜。”
(2).特指留宿客人的房东。史记·刺客列传:“使使往之主人, 荆卿 则已驾而去 榆次 矣。” 唐 豆卢复 《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诗:“年年落第东归去;羞见 长安 旧主人。”
(3).财物或权力的支配者。易·明夷:“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晋 陶潜 《乞食》诗:“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此皆以己族为主人,而使彼受吾统治,故一切可无异视。”
(4).仆婢及受雇佣者的家主。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上:“诸盗入主人家,奴尚为主人拔戈持矛以逐盗。”《水浒传》第六二回:“节级哥哥,可怜小人的主人 卢员外 吃屈官司。”
(5).用为学徒(或工人)对其产业主之称。 刘半农 《学徒苦》诗:“腊月主人食糕,学徒操持臼杵。”
(6).古代指战争中在自己土地上防守的一方。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客主人分》:“兵有客之分,有主人之分……客倍主人半,然可敌也。”晋书·张轨传:“ 曜 虽东征, 胤 犹守本。险阻路遥,为主人甚易。”
(7).主要人物;主体。旧唐书·仆固怀恩传:“且臣 朔方 将士,功効最高,为先帝中兴主人,是陛下蒙尘故吏,曾不别加优奬,却信嫉妬谤词。” 朱自清 《威尼斯》:“ 圣马克堂 是方场的主人,建筑在十一世纪,原是 卑赞廷 式,以直线为主。”
(8).指君主。 唐 韩愈 《祭穆员外文》:“主人信谗,有惑其下;杀人无罪,诬以成过。”
(9).谓执掌教化国人之事。《韩诗外传》卷八:“司徒主人……君臣不正,人道不和,国多盗贼,下怨其上,则责之司徒。”
《漢語大詞典》:独立(獨立)
(1).单独站立。论语·季氏:“尝独立, 鲤 趋而过庭。” 唐 杜甫 《独立》诗:“天机近人事,独立万端忧。”《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王生 ﹞见一女子生得十分美貌,独立在门内,徘徊凝望。”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词:“独立寒秋, 湘江 北去, 橘子洲 头。”
(2).孤立无所依傍。管子·明法解:“人主孤特而独立,人臣羣党而成朋。”晋书·忠义传·吉挹:“ 挹 孤城独立,众无一旅,外摧凶鋭,内固津要,虏贼舟船,俘馘千计。”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秦皇岛》:“ 关 南六里有孤山,屹然独立于海上,四面皆水,俗呼 秦皇岛 。”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十章:“为了防备意外, 大夯 首先将 郭祥 隐蔽在草丛之中,悄悄来到一所独立家屋附近。”
(3).超凡拔俗,与众不同。易·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遯世无闷。” 孔颖达 疏:“君子於衰难之时,卓尔独立,不有畏惧。”《淮南子·修务训》:“超然独立,卓然离世。” 高诱 注:“不羣于俗。” 宋 陆游 《溪上作》诗:“末俗陵迟稀独立,斯文崩坏欲横流。”
(4).不依靠其他事物而存在;不依靠他人而自立。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荀子·儒效:“而师法者,所得乎情,非所受乎性;不足以独立而治。” 梁启雄 释:“不足独立而治,谓师法不能离开‘专壹’而治。”《孽海花》第四回:“把古人已整理的书籍,进了一层,研求到意义上去,所以出了 魏默深 、 龚定盦 一班人,发生独立的思想。”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这些作品的主题全是反抗传统的道德,提倡女性的独立的。”
(5).谓国家、民族或政权不受外界统治支配而能完全自主地存在。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不善用之,则 楚 六千里而为讎人役。”荀子·王制:“夫威强未足以殆邻敌也,名声未足以县天下也,则是国未能独立也。”如:一切受压迫的民族都要独立。
(6).古代传说中的一足之鸟。太平御览卷四三三引河图:“鸟一足名独立。”
《漢語大詞典》:物物
(1).指人对于万物的役使、支配。庄子·在宥:“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 成玄英 疏:“不为物用而用於物者也。” 晋 道支 《逍遥论》:“物物而不物於物,则遥然不我得。”
(2).指为外物所役使。 唐 王维 《谒璿上人》诗序:“色空无得,不物物也。”
(3).各种物品,各样事物。汉书·王莽传上:“物物卬市,日闋亡储。” 颜师古 注:“物物卬市,言其衣食所须皆买之於市。” 宋 梅尧臣 《答毛秘校》诗:“曷如握明镜,物物目所逢。” 金 元好问 《杂著》之一:“万期流转不须臾,物物观来定有无。” 严复 《救亡决论》:“一理之明,一法之立,必验之物物事事而皆然,而后定之为不易。”
(4).人人。新唐书·裴矩传:“ 矩 遂能廷争,不面从,物物若此,天下有不治哉?”
《漢語大詞典》:跋扈
(1).骄横,强暴。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室罗伐悉底国:“横行邑里,跋扈城国。” 李大钊 《面包问题》:“一般武人,却是一日跋扈一日。”
(2).引申为恃强抗拒。晋书·邵续传:“而 续 蚁封海阿,跋扈王命。”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上则将帅拥众,有跋扈之心;下则士众久役,有溃叛之志。” 清 昭梿 啸亭杂录·论三逆:“国初既定 云贵 ,因命 吴三桂 、 耿继茂 、 尚可喜 等世守边圉,以为藩镇,后渐跋扈,拥兵自重。”
(3).勇壮貌。文选·张衡〈西京赋〉:“迾卒清候,武士赫怒,緹衣韎韐,睢盱跋扈。” 张铣 注:“跋扈,勇壮貌。”
(4).鱼虾跳跃之貌。 明 孙柚 《琴心记·归途遇寇》:“蔽海之虾跋扈,争如白虎临头。” 清 阮文藻 《观毒鱼》诗:“小鱼戢戢波面浮,大鱼跋扈高一丈。”参见“ 扈业 ”。
(5).指跋扈将军 梁冀 。 明 王錂《春芜记·宴赏》:“夫人 任氏 ,貌比 无盐 ,性同 跋扈 。”参见“ 跋扈将军 ”。
(6).飞扬貌。 宋 陆游 《观村童戏溪上》诗:“竹马踉蹡衝淖去,纸鳶跋扈挟风鸣。” 王滋 《邓氏大姊王娥芳墓志铭》:“九岁受篆法于 独山 莫先生 ,跋扈婉通,自竆笔蓺,盈尺之字,尤为世珍。”
(7).比喻占据统治支配地位。 朱执言 《论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贫富悬隔,由资本跋扈;不放任竞争,则资本无由跋扈也。” 鲁迅 《〈故事新编〉序言》:“我的集子里,只剩着‘庸俗’在跋扈了。”
《漢語大詞典》:扈业(扈業)
古代一种捕鱼法。纬略卷五引 晋 张勃 《吴都记》:“江滨渔者,插竹绳编之以取鱼,谓之扈业。”初学记卷八引 南朝 梁 顾野王 《舆地志》:“扈业者,滨海渔捕之名,插竹列於海中,以绳编之,向岸张两翼,潮上即没,潮落即出,鱼随潮碍竹不得去,名之云扈。”
《漢語大詞典》:跋扈将军(跋扈將軍)
后汉书·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 冀 骄横,尝朝羣臣,目 冀 曰:‘此跋扈将军也。’”因用以戏称暴风。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跋扈将军》:“ 隋煬帝 泛舟,忽阴风颇紧,叹曰:‘此风可谓跋扈将军。’”
分類:暴风
《漢語大詞典》:形役
谓为形骸所拘束、役使。犹言被功名利禄所牵制、支配。 晋 陶潜 《归去来辞》:“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悵而独悲?” 宋 刘敞 《睡起》诗:“有生滞形役,万物安静便。” 清 朱鹤龄 《春日郊行同赵徐二子》诗:“营营欲何为,形役滋烦懣。”
《漢語大詞典》:提挈
(1).用手提着。礼记·王制:“轻任并,重任分,斑白不提挈。”宋书·沈庆之传:“ 诞 餉 庆之 食,提挈者百餘人。”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歷代史册浩繁极矣,苟不提挈其纲领,便如一屋散钱,无从着手。” 闻一多 《李白之死》诗:“你那提挈海潮底全副的神力,把我也吸起。”
(2).提携,牵扶。墨子·兼爱下:“家室奉承亲戚,提挈妻子而寄託之,不识於兼之有是乎?於别之有是乎?”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遣 芳 归藩於 齐 ,以避皇位”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王沉 魏书:“﹝帝﹞或与从官携手共行, 熙 白:‘从官不宜与至尊相提挈。’”周书·庾信传:“提挈老幼,关 河 累年。”引申为抚育。二刻拍案惊奇卷二:“ 妙观 叹口气道:‘奴家自幼失了父母,寄养在 妙果庵 中,亏得老道姑提挈成人。’” 清 戴名世 《成烈妇传》:“﹝ 文昭 ﹞拜曰:‘少弟弱妹方须母提挈,毋自伤。’”
(3).扶持,帮助。汉书·张耳陈馀传“夫以一 赵 尚易 燕 ,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王,灭 燕 易矣” 唐 颜师古 注:“提挈,言相扶持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臣有二子一婿,俱是选人,到处撞见寃仇,何人更肯提挈?”《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若得他提挈,官事易解。” 孙中山 《欢迎苏联军舰祝词》:“彼此互相提挈,力排障碍,共躋大同,岂惟两国之福,亦世界之幸也。”
(4).提拔。宋书·刘景素传:“ 何季穆 等, 宣简王 之旧也, 王 提挈以升之。”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贯 起立谓 拣 曰:‘ 童贯 小内臣,蒙太师提挈,今官职至此,岂敢相忘。’”《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全亏 周翰 提挈, 程万里 亦得补 福建 福清 县尉。” 臧克家 《京华练笔二十年》:“他们对我的奖掖和提挈,使我触及动心的那一点时,不禁为之悲痛泪流。”
(5).带领;统率。南齐书·萧颖胄传:“﹝ 梅虫儿 、 茹法珍 ﹞帐饮闤肆之间,宵游街陌之上,提挈羣竖,以为欢笑。” 唐 元稹 《授田布魏博节度使制》:“提挈义旅,勤劳王家,冒白刃而不疑,推赤心而自信。” 毛泽东 《论持久战》六二:“抗 日 战争的指挥员就要发挥他们的威力,提挈全军,去打倒那些民族的敌人。”
(6).主宰,支配。《淮南子·俶真训》:“提挈天地而委万物,以鸿濛为景柱,而浮扬乎无畛崖之际。”《淮南子·俶真训》:“提挈阴阳,嫥捖刚柔,枝解叶贯,万物百族,使各有经纪条贯。”宋书·索虏传:“ 慕容 、 姚泓 恃强作祸,提挈万里,卒婴鈇鉞。”隋书·王昭传:“投辅提者,言投授政事於辅佐,使之提挈也。”
(7).揭示要领。 唐 韩愈 《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清 袁枚 《与程蕺园书》:“近见海内所推博雅大儒,作为文章,非叙事噂沓,即用笔平衍,於剪裁、提挈、烹炼、顿挫诸法,大都懵然。”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五论“文人相轻”--明术》:“或有才能,如‘ 浪里白跳 张顺 ’和‘ 鼓上蚤 时迁 ’等,并不能提挈这人的全般。”
《漢語大詞典》:自主
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支配。 清 李渔 《风筝误·凯宴》:“学生因先君早丧,蒙 戚辅臣 老伯抚养成人,如今婚姻一事,不能自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湖主:“实怜君才,但不自主。颠倒终夜,他人不及知也。”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五胡、代北,始尝宰制中华,逮乎 隋 唐 统一,汉族自主,则亦箸土傅籍,同为编氓,未尝自别一族,以与 汉 人相抗,是则同于醇化而已。” 巴金 《灭亡》第十二章:“他纵然明知道这种恨、这种悲,是没有好处的,但他自己是不能自主了。”
《漢語大詞典》:行为(行爲)
亦作“行偽”。 谓举止行动。荀子·非十二子:“今之所谓处士者,无能而云能者也,无知而云知者也,利心无足而佯无欲者也,行伪险秽而彊高言谨慤者也。” 刘师培 补释:“行伪即行为。言所行所言均险秽,与上句利心对文,伪为古通,如《性恶篇》为字均作伪是也。” 巴金 《灭亡》第四章:“他在这一天只有像木偶一般地行为。”
亦作“行偽”。 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面活动。亦指生平事迹。 宋 曾巩 《寿安县太君张氏墓志铭》:“余之亡妻於夫人之孙女为第三而 光禄 之长女,知夫人之行为尤详,故为之铭。” 曹禺 《雷雨》第二幕:“ 鲁大海 :啍!这是假的,你们自己假作的电报来离间我们的。你们这种卑鄙无赖的行为!”
《漢語大詞典》:主宰
(1).主管;统治。朱子语类卷四:“天道福善祸淫,这便自分明有箇人在里主宰相似。” 元 杜本 《和何得之见寄》诗:“春风谁主宰?客梦自清安。”《说岳全传》第四六回:“那 康王 昏昧不明,亦主宰天下。” 鲁迅 《南腔北调集·经验》:“这种传说,现在不能主宰人心了。”
(2).居支配地位者。《老残游记》第十一回:“天既好生,又是世界之主宰。” 郑振铎 《〈取火者的逮捕〉序》:“ 柏洛米修士 却宣言道:她为他所生的一子,将成天上之主宰。”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八:“他是她的天,她的命,她的一切,她的生活里的主宰。”
《漢語大詞典》:委命
(1).犹授首。谓投降或伏法。 汉 贾谊 《过秦论》:“ 百越 之君,俛首係颈,委命下吏。” 晋 挚虞 《太康颂》:“元憝委命,九夷重译。”
(2).谓以性命相托。后汉书·张奂传:“小人不明,得过州将,千里委命,以情相归。”周书·齐炀王宪传:“袭伪之酋,既奔窜於草泽,窃号之长,亦委命於旌门。”
(3).犹效命。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将军宜投身委命,厚自结纳。”
(4).听任命运支配。 汉 班固 《答宾戏》:“慎脩所志,守尔天符。委命供己,味道之腴。” 晋 张华 《鹪鹩赋》:“动翼而逸,投足而安,委命顺理,与物无患。” 唐 雍陶 《自述》诗:“无谋常委命,转觉命堪嗟。”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临终之际,知非自致,超然委命,颜色不改。”
(5).委派,任命。史记·刺客列传:“此 丹 之上愿,而不知所委命,唯 荆卿 留意焉。”《说唐》第四七回:“ 秦王 道:‘……那 尉迟恭 现围在 介休城 内,今欲烦长者往彼説降此人,不知可否?’ 乔公山 道:‘臣蒙主公委命,敢不愿效微劳?’” 太平天囯 赖文光 《自述》:“受命之下,兢业自矢,诚恐有负委命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