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嫌隙  拼音:xián xì
因猜疑或不满而产生仇怨。《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得报恳恻,知与休久结嫌隙,势不两存,欲来归附。」《红楼梦》第七一回:「邢夫人总是铁心铜胆的人,妇女家终不免生些嫌隙之心,近日因此著实恶绝凤姐。」
《國語辭典》:荆棘(荊棘)  拼音:jīng jí
1.多刺的灌木。《三国演义》第三回:「满地荆棘,黑暗之中,不见行路。」《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还亏得苗子的脚底板厚,不怕巉岩荆棘。」
2.比喻困难、纷乱。《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为吾披荆棘,当关中。」《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吾披荆棘,共卿等取天下。」
3.比喻小人、谗贼。《楚辞。东方朔。七谏。怨思》:「行明白而曰黑兮,荆棘聚而成林。」《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思树芳兰,剪除荆棘。」
4.比喻忧思、诡计。唐。孟郊〈择友〉诗:「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
《國語辭典》:纤介(纖介)  拼音:xiān jiè
小草。比喻非常微小。《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汉书。卷九八。元后传》:「天下知臣被恩见哀,重巍巍也。进退于国为厚,万无纤介之议。」也作「孅介」、「纤芥」。
《國語辭典》:罅隙  拼音:xià xì
1.裂缝、缝隙。宋。苏轼〈吊李台卿〉诗:「看书眼如月,罅隙靡不照。」宋。陶谷《清异录。卷下。斗磨大同簟》:「李文饶家藏会昌所赐大同簟,其体白竹也,斗磨平密,了无罅隙。」
2.缺点或劣迹。明。李昌祺《剪灯馀话。卷五。贾云华还魂记》:「然非子之临机应变,则罅隙呈露,吾二人安得复合耶?」
《國語辭典》:过节(過節)  拼音:guò jié
1.度过节日。宋。陆游 辛酉冬至诗:「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2.在节日庆贺作乐。《儒林外史》第四四回:「这日是五月初三,却好庄濯江家送了一担礼来与少卿过节。」
3.嫌隙纠纷。如:「他们之间有很深的过节,很难让他们抛弃恩怨,彼此合作。」
《漢語大詞典》:怨隙
嫌隙。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此诸为怨隙者,因相陷害,睚眦之忿,滥入狱中。”旧五代史·晋书·郑韬光传:“平生交友无怨隙,亲族之间无爱憎,恬和自如,性尚平简。” 清 陈确 《洛蜀论》:“夫事理则有曲直,怨隙则有大小,兵端则有先后,昭然在人耳目,不可掩也。” 师陀 《寒食节》一:“ 痣脸老叔 同那 关七 有点小怨隙。”
分類:嫌隙
《漢語大詞典》:怨嫌
怨恨不满;嫌隙。后汉书·冯衍传下:“臣 衍 自惟微贱之臣,上无 无知 之荐,下无 冯唐 之説,乏 董生 之才,寡 李广 之埶,而欲免谗口,济怨嫌,岂不难哉!” 宋 苏轼 《杭州召还乞郡状》:“窃谓人主之待臣子,不过以公道,党人之报怨嫌,必为巧发而阴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葛巾:“僕与娘子,夙无怨嫌,何至赐死?” 郭沫若 《鼎》:“旧的怨嫌可以变为新的友爱,旧的友爱也可以变为新的怨嫌。”
《漢語大詞典》:闲隙(閒隙)
亦作“ 閒隟 ”。亦作“间隙”。
(1).空隙(中间空着的地方或尚未占用的时间)。吕氏春秋·长利:“今使燕爵为鸿鵠凤皇虑,则必不得矣。其所求者,瓦之间隙,屋之翳蔚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田鹏鸞 ﹞年十四五,初为閽寺,便知好学……所居卑末,使彼苦辛,时伺閒隙,周章询请。” 明 唐顺之 《牌》:“造成二册后,乘此秋冬间隙,各该道亲自下场操练。” 毛泽东 《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总之,除有特殊情形者外,一切部队、机关,在战斗、训练和工作的间隙里,一律参加生产。”
(2).引申为缺漏。 清 恽敬 《〈陶靖节集〉书后》三:“夫古人之事往矣,其流传记载,百不得一,在读书者委蛇以入之,综前后异同以处之,盖未有无间隙可寻讨者。”
(3).指可乘之机。《汉书·刘向传》:“是以羣小窥见间隙,缘饰文字,巧言丑詆。”陈书·傅縡传:“骋异家,衒别解,窥伺閒隙,邀冀长短。” 宋 司马光 《乞申敕州县依前敕差役札子》:“必有本因新法得进之臣,乘此间隙,争言免役钱不可罢。”
(4).隔阂;嫌隙。国语·晋语八:“及 文子 成 晋 荆 之盟,丰兄弟之国,使无有閒隙,是以受 郇 櫟 。” 韦昭 注:“閒隙,瑕衅也。” 汉 王符 潜夫论·志氏姓:“降兄弟之国,使无閒隟。”北史·冯子琮传:“时内外除授,多由 士开 奏拟, 子琮 既恃内戚,兼带选曹,自擅权宠,颇生间隙。”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三篇五:“他在 日本 和大哥生了点间隙,大约因为钱不够用。”
《漢語大詞典》:惎间(惎間)
(1).毒乱,危害。左传·定公四年:“ 管 蔡 启 商 ,惎间王室。” 杜预 注:“惎,毒也。 周公 摄政, 管叔 、 蔡叔 开道 紂 子 禄父 ,以毒乱王室。”新唐书·姚崇传:“太子惧,上疏以 崇 等惎间王室,请加罪,贬为 申州 刺史。”
(2).挑拨离间。明史·张翀传:“重臣批答,乏体貌之宜,而入羣小惎间之论。” 清 钱谦益 《太祖实录辨证一》:“而次夫人独能知 高帝 ,且以其子相託。当 滁阳 信谗疑忌, 高帝 忧疑疾疢之时,其所以周旋侧陋解释惎间,又可知矣。” 清 王韬 《英待中国意见不同》:“ 英 於 中国 ,惟恐 美 人从而惎间之。”
(3).指嫌隙。新唐书·李纲传:“ 纲 上书太子曰:‘……凡为人子,务孝谨,以慰上心,不宜听受邪説,与朝廷生惎间。’”
《國語辭典》:扣子  拼音:kòu zi
1.可以扣合的纽结。《文明小史》第五二回:「黄参赞整理衣服,那广东妓女还替他扣扣子。」也作「纽扣」、「钮扣」。
2.章回小说或说书发展至关键性情节,突然停止、以引起读者或听众高度关切的地方。
《國語辭典》:扣子(釦子)  拼音:kòu zi
扣住衣物分片部分的东西。如:「穿上制服时,前排扣子一律扣起来。」
《漢語大詞典》:携隙(攜隙)
犹嫌隙。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陈思王植等传论:“ 陈思 文才富艳,足以自通后叶,然不能克让远防,终致携隙。”宋书·何承天传:“去岁三王出镇,思振远图,兽心易骇,遂生猜惧,背违信约,深搆携隙。”
分類:犹嫌嫌隙
《漢語大詞典》:闲郤(閒郄)
隔阂;嫌隙。管子·君臣下:“然则兄弟无閒郄,谗人不敢作矣。”
分類:隔阂嫌隙
《漢語大詞典》:有间(有閒)
亦作“ 有间 ”。
(1).有区别;有差距。庄子·天地:“ 桀 跖 与 曾 史 ,行义有间矣,然其失性均也。”新唐书·李石传:“ 石 曰:‘……陛下春秋少,非起人间也,而知人情伪。令自视何如即位时?’帝曰:‘有间矣。’”金史·宗宪传:“莫非王臣,庆幸岂可有间邪?” 清 恽敬 《〈听云楼诗钞〉序》:“ 张子树 题其集曰《听松》。松之於雨於雪则有閒矣。”
(2).有嫌隙。左传·昭公十三年:“诸侯有间矣,不可以不示众。” 杜预 注:“间,隙也。”鹖冠子·天则:“上下有閒,於是设防,知蔽竝起。”
(3).有谗言。史记·秦本纪:“ 繆公 许之,使人与 丕郑 归,召 吕 郤 。 吕郤 等疑 丕郑 有閒,乃言 夷吾 杀 丕郑 。”
(4).病情渐有好转。左传·昭公七年:“ 晋侯 有间,赐 子产 莒 之二方鼎。” 杜预 注:“间,疾差也。”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大臣衩衣见百官:“时伏暑甚,丞相 淮 体弱不能胜,至闷絶。上亟召医,疾有閒。”
(5).有间隙。 宋 欧阳修 《读书》:“古人重温故,官事幸有间。” 宋 苏轼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许批答》:“药饵有间,时游庙堂。家居之乐,何以异此!”
《國語辭典》:少间(少間)  拼音:shǎo jiàn
1.不多时、一会儿。《水浒传》第九回:「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患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聊斋志异。卷一。画壁》:「少间,似有人暗牵其裾。」
2.疾病稍微好些。《旧唐书。卷一六六。列传。白居易》:「旬月以还,厥疾少间,杜门高枕,澹然安闲。」「间」文献异文作「閒」。《列子。周穆王》:「尹氏闻其友言,宽其役夫之程,减己思虑之事,疾并少閒。」汉。枚乘〈七发〉:「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閒乎?」
3.微小的空隙。宋。李之仪〈跋慎伯筠书〉:「户外之屦,至无少间。」
4.稍微止息。「间」文献异文作「閒」。《国语。晋语八》:「今若大其柯,去其枝叶,绝其本根,可以少閒。」
《國語辭典》:有隙  拼音:yǒu xì
有嫌怨。《史记。卷八二。田单传》:「惠王立,与乐毅有隙。」
分類:嫌隙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