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具  拼音:bù jù
1.不详尽。为书信结尾用语。也作「不备」。
2.不完备。《晋书。卷一一二。苻生戴记》:「既自有目疾,其所讳者不足、不具、少、无、缺、伤、残、毁、偏、只之言皆不得道,左右忤旨而死者不可胜纪。」
《國語辭典》:不备(不備)  拼音:bù bèi
1.没有防备。《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晋军专守德胜,魏州必无措置,咱悉引军袭取魏州,出其不备,可以成功。」《三国演义》第九回:「不想是夜二更,牛辅乘萧不备,竟来劫寨。」
2.书信结尾用语。含有不详尽的意思。如:「仓卒作答,不备。」也作「不具」。
《分类字锦》:弦徽不具(弦徽不具)
晋书陶潜传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分类:
《国语辞典》:不具名  拼音:bù jù míng
没有写上名字。如:「此次选举是采不具名投票。」
《国语辞典》:不具之人  拼音:bù jù zhī rén
泯灭人性的人。明。张尔岐〈辨志〉:「至其最劣者,则为不具之人,异类之人焉。」
《漢語大詞典》:不共
(1).不与,不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不共你摇嘴掉舌,不共你鬦争鬦合。”
(2).不同。 宋 孙光宪 《上行杯》词:“临极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
《国语辞典》:哩啰(哩啰)  拼音:lī luō
哩、啰为曲中的和声字,不具意义。后也用作拟声词。宋。金盈之《醉翁谈录。卷六。居士夏月举火》:「为说破,木人昨夜问三台,拍手起来唱哩啰。」
《國語辭典》:儱侗  拼音:lǒng tóng
含糊笼统。宋。朱熹 答张敬夫:「大抵日前所见,累书所陈者,只是儱侗地见得个大本达道底影象,便执认以为是了。」
《漢語大詞典》:独具(獨具)
谓特别具有,别的人或事物不具备。 孙犁 《秀露集·〈从维熙小说选〉序》:“这就是经过他们的努力,不断出现在我面前的……独具风格、如花似锦的作品。”参见“ 独具匠心 ”、“ 独具隻眼 ”。
《國語辭典》:笼统(籠統)  拼音:lóng tǒng
概括不加分析。有含混、不明确的意思。《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姬公看了,莫测高深,只笼统赞了声『好』。」也作「拢统」。
《国语辞典》:无意义(无意义)  拼音:wú yì yì
不具备事物的道理及旨趣。如:「大家应心平气和的商谈,口舌之争并无意义。」
《國語辭典》:无形中(無形中)  拼音:wú xíng zhōng
不知不觉中。如:「饭后小憩,无形中养成了他睡午觉的习惯。」
《国语辞典》:藻类(藻类)  拼音:zǎo lèi
构造简单可行光合作用之生物,不具维管束组织与胚胎,生殖器官无特化之保护组织,常直接由单一细胞产生孢子或配子。藻类跨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两大类,如蓝绿藻为原核生物,其他藻类则属真核生物。藻体形态及色彩变化多端,可为极小的微生物或长达数十公尺的巨海带。
《国语辞典》:雌花  拼音:cī huā
仅有雌蕊而不具雄蕊或雄蕊退化的单性花。也称为「雌蕊花」。
《漢語大詞典》:原始宗教
指原始时代的朴素宗教。存在于尚不具有成文历史的原始社会中。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一章第二节:“原始宗教是现实生活在人们意识中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是他们还无法有效地制服自然界的时候在精神世界中的幻觉。”
《漢語大詞典》:无所不备(無所不備)
没有什么不具备的。旧唐书·霍王元轨传:“夫人有短,所以见其长,至於 霍王 ,无所不备。”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 王性之 ﹞藏书数百篋,无所不备。” 明 刘基 《赠弈棋相子先序》:“有乘机应变攻守之法,避实击虚,投间抵隙,兼弱取乱之道,无所不备。”
分類:什么不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