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合声(合聲)
(1).谓声音符合节奏。周礼·春官·大胥:“春入学,舍采合舞,秋颁学合声。” 郑玄 注:“合声,亦等其曲折,使应节奏。” 孙诒让 正义:“合声,即合乐之声音也。” 北周 庾信 《灯赋》:“《楚妃》留客, 韩娥 合声。”
(2).和声;和鸣。 唐太宗 《月晦》诗:“笑树花分色,啼枝鸟合声。”
(3).犹齐声。 唐 孙頠 《幻异志·双圣灯》:“ 大歷 十四年四月八日夜,大众合声礼念,西南近臺见双圣灯。”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的历史》:“歌阕,合声赓赞,叫声振席,欢感闾里。”
(4).谓合二字成一字之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音韵阐微》:“国书十二字头用合声相切,缓读则为二字,急读则为一音,悉本乎人声之自然。证以左传之丁寧为鉦,句瀆为穀;战国策之勃苏为胥。於 三代 古法亦復相协。” 黄侃 《声韵略说》:“合声即反语,谓合二字急疾呼之以成声。”参见“ 反切 ”。
《漢語大詞典》:反切
我国给汉字注音的一种传统方法,亦称“ 反语 ”、“ 反音 ”。用两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两个字中,前者称反切上字,后者称反切下字。被切字的声母和清浊跟反切上字相同,被切字的韵母和字调跟反切下字相同。如:东,德红切。取德的声母d,红的韵母ong,便构成东音(dōng)。不过古代的四声是平、上、去、入,与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一些出入,古今声母也有些变化。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四:“ 孙炎 始为反切语。”参见“ 反语 ”、“ 反音 ”。
《漢語大詞典》:柳枝
(1).柳树的枝条。 唐 岑参 《送怀州吴别驾》诗:“ 灞上 柳枝黄,壚头酒正香。” 元 贯云石 《殿前欢》曲:“夜啼乌,柳枝和月翠扶疎。”红楼梦第二六回:“不期这一哭,那些附近的柳枝花朵上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巴金 《抹布集·第二的母亲》:“白的衣服、红的净水瓶、绿的柳枝,我都记得很清楚。”
(2).古乐府曲调名。又称《杨柳枝》。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亡国音:“《柳枝》者,亡 隋 之曲。 煬帝 将幸 江都 ,开 汴河 ,种柳……有是曲也。” 宋 张先 《武陵春》词:“看著娇妆听《柳枝》,人意觉春归。”
(3).词调名。又称《杨柳枝》。盖由乐府横吹曲《折扬柳》演变而来。有三体:(1)单调,二十八字,四句,句七字。平韵。形似七言绝句,声律较灵活,平仄不拘定。 前蜀 牛峤 《柳枝》词五首即用此调。(2)双调,四十字。上、下片各以七、三、七、三字为句。平韵。 前蜀 张泌 《柳枝》词即三、七、三字为句,共三十二实字;另在第一、二、四句之下各加和声(亦称“ 和歌 ”)“柳枝”,共十二虚字,合为四十四字。参阅 清 万树 词律卷一。
(4).词曲歌唱时的和声,无义。 宋 朱敦儒 《柳枝》词:“ 江 南岸(柳枝), 江 北岸(柳枝),折送行人无尽时,恨分离(柳枝)。酒一杯(柳枝),泪双垂(柳枝),君到 长安 百事违,几时归(柳枝)!”
(5).侍姬名。 唐 韩愈 侍姬之名。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 韩愈 ﹞老有二妓,号 絳桃 、 柳枝 。”
(6).侍姬名。 唐 白居易 侍姬 小蛮 善舞,腰似柳枝, 樊素 善歌《杨柳枝》,因以为两人的昵称。 唐 白居易 《别柳枝》诗:“两枝杨柳小楼中,嫋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 唐 白居易 《对酒有怀寄李十九郎中》诗:“往年江外抛 桃叶 ,去岁楼中别 柳枝 。”自注:“ 樊 蛮 也。”
《漢語大詞典》:宫商
(1).五音中的宫音与商音。《毛诗序》“声成文” 汉 郑玄 笺:“声成文者,宫商上下相应。”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卷下:“我情与君,亦犹形影宫商之不离也。”《老残游记》第十回:“你们所弹的皆是一人之曲,如两人同弹此曲,则彼此宫商皆合而为一。”
(2).泛指音乐、乐曲。《韩诗外传》卷五:“人有六情,目欲视好色,耳欲听宫商。”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孟浩然 之诗,讽咏之久,有金石宫商之声。” 清 龚自珍 《秋夜听俞秋圃弹琵琶赋诗书诸老辈赠诗册子尾》诗:“曲终却是琵琶声,一代宫商创生面。”
(3).泛指音律。《敦煌曲子词·内家娇》:“善别宫商,能调丝竹,歌令尖新。”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首引》:“词曲 元 人称独步,到今户叶宫商。”
(4).可借指诗律中的平仄和声韵中的四声。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序》:“昔 曹 刘 殆文章之圣, 陆 谢 为体贰之才,鋭精研思,千百年中,而不闻宫商之辨,四声之论。”
《漢語大詞典》:影响(影響)
(1).影子和回声。多用以形容感应迅捷。书·大禹谟:“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孔 传:“吉凶之报,若影之随形,响之应声,言不虚。” 隋 李谔 《上隋高祖革文华书》:“下民从上,有同影响,争骋文华,遂成风俗。” 宋 叶适 《大祥设醮青词》:“母亡子在,徒想音容;祝孝嘏慈,岂迷影响?”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战》:“至於今则轮舟、火车,飞輓无难,电报、邮传,捷如影响。”
(2).呼应;策应。宋书·谢晦传:“姦臣 王弘 等窃弄威权,兴造祸乱,遂与弟 华 内外影响,同恶相成,忌害忠贤,图希非望。”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愿陛下速敕境上,各置重兵,与臣影响,不使差互。”太平广记卷一八九引《谈宾录·李靖》:“初 突厥 屯兵 浮图城 ,与 高昌 为影响,至是惧而来降。”
(3).近似。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若文章著述,犹择微相影响者行之,官曹文书,世间尺牘,幸不违俗也。” 明 胡应麟 诗薮·唐下:“ 高 稍作初 唐 语,亦才影响耳。” 明 高攀龙 《讲义·君子而不仁者有以夫章》:“由此观之,君子安得以影响冒认这‘仁’?”
(4).仿效;模仿。北史·李安世传:“ 齐 使 刘纘 朝贡, 安世 奉詔劳之。 纘 等呼 安世 为典客。 安世 曰:‘何以亡 秦 之官称於上国?’ 纘 曰:‘世异之号,凡有几也?’ 安世 曰:‘ 周 谓掌客, 秦 改典客, 汉 名鸿臚,今曰主客。君等不欲影响 文 武 ,而殷勤亡 秦 。’” 宋 范仲淹 《〈唐异诗〉序》:“四始之奥,讲议盖寡,其或不知而作,影响前辈,因人之尚,忘己之实。” 明 袁宏道 《叙梅子马王程稿》:“诗道之秽,未有如今日者。其高者为格套所缚,如杀翮之鸟,欲飞不得;而其卑者剽窃影响,若老嫗之傅粉。”
(5).影子和声响。引申为踪迹。 唐 韩愈 《上宰相书》:“彼惟恐入山之不深,入林之不密,其影响昧昧,惟恐闻之於人也。” 宋 洪迈 《夷坚乙志·超化寺鬼》:“寺后附城有 云山阁 ,阁下寝堂三间,多物怪,无敢至者。唯 曾通判 独挈家处之,往往见影响,犹以为僕妾妄语,拒不信。”《西游记》第十五回:“ 猴王 拿着棍,赶上前来,拨草寻蛇,那里得些影响。”
(6).音信,消息。 宋 罗烨 醉翁谈录·裴航遇云英于蓝桥:“或於喧鬨处,高声访问玉杵臼,皆无影响,众号为风狂。”《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 勤自励 一去,杳无音信。 林公 频频遣人来打探消息,都则似金针堕海,银瓶落井,全没些影响。”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景贤·书周孝子事》:“我官 江夏 日久,宾客多有从 归州 来者,当代汝访之。候有影响,即以相告。” 叶紫 《火》:“现在已经快到中秋节了,打租饭来正式请过的还不到几家,其馀的大半连影响都没有。”
(7).印象,指事情的梗概,轮廓。《孽海花》第七回:“原来 宝廷 的事, 雯青 也知些影响,如今更详细问他, 宝廷 从头至尾述了一遍。”
(8).恍惚,模糊。 唐 元稹 《梦游春》诗:“逡巡日渐高,影响人将寤。”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张説 ﹞因怀去胎药三剂以献。 玄宗 得其药,喜,尽出左右,独搆火殿中。煮未及熟,怠而假寝。影响之际,有神人长丈餘,身披金甲,操戈绕药三匝,药尽覆而无遗焉。” 宋 叶适 《宝谟阁待制知隆兴府徐公墓志铭》:“天下虽争为性命之学,然而滞涸於语言,播流於偏末,多茫昧影响而已。”《初刻拍案惊奇》卷九:“ 拜住 不敢十分抬头,已自看得较切,不比前日墙外影响,心中喜乐不可名状。”
(9).谓传闻不实或空泛无据。《初刻拍案惊奇》卷十:“那 程元 却都是些影响之谈,况且既为完姻而来,岂有不与原媒同行之理?” 清 徐作肃 《侯方域〈朋党论〉评》:“ 朝 宗 家学最熟最悉,故两篇议论凿凿,无一字依傍影响。” 严复 《救亡决论》:“方其为学也,必无谬悠影响之谈,而后其应事也,始无颠倒支离之患。”
(10).根据。《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县令唤奶子来与他对,也只説得是平日往来,至於相约私逃,原无影响,却是对他不过。”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今所传《文穆传奇》,似影响於此。第以母事为妻事,则大可喷饭矣。”
(11).效验。《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看官,你道小子説到此际,随你愚人也该醒悟,这件事没影响,做不得的。” 清 黄宗羲 《万里寻兄记》:“长 伯震 商於外,踰十年不归,府君魂祈梦请,卜之,茫然不得影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爱奴:“别归,怀思颇苦,敬往祝之,殊无影响。”
(12).起作用;施加作用。 鲁迅 《书信集·致山本初枝》:“北新书局可能被政府封闭,那时将影响我的生计。”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一章:“戏剧永远是为了影响人类的行为而作的。”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通过 汤阿英 ,还可以影响细纱间的女工。”也指所起的作用。 李準 《李双双小传》六:“老支书这派话,对 双双 影响极深。”
(13).声响。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美人﹞每来必言语喧闹,音乐鏗鏘,兄房只隔层壁,到底影响不闻,也不知是何法术如此。”《三侠五义》第五回:“ 包公 就在座上唤道:‘乌盆!’并不见答应。又连唤两声,也无影响。”
《漢語大詞典》:和声(龢聲)
(1).和谐的乐音。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故和声入於耳,而藏於心。”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上:“使丝竹与俎豆并存,羽旄与揖让俱用,正言与和声同发。” 宋 苏轼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致语口号》:“高秋爽气明宫殿, 元祐 和声入管絃。”
(2).调和声调;协和声调。书·舜典:“声依永,律和声。” 孔 传:“言当依声律以和乐。” 周秉钧 注引 俞樾 曰:“依其所咏以定五声,是谓声依永。又患其不和也,而以六律六吕和之,是谓律和声。”《旧唐书·音乐志三》:“礼惟崇德,乐以和声。” 刘师培 文说:“和声依永,八音於焉克谐;六律五声,五言於焉出纳。”
(3).音乐术语。指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的规律同时发声。
《漢語大詞典》:形声(形聲)
(1).形体和声音;形迹声响。汉书·董仲舒传:“夫善恶之相从,如景乡之应形声也。”《正诬论》:“夫吉凶之与善恶,犹善恶之乘形声,自然而然,不得相免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我居君家四十年,不肯一露形声,故不知有我。”
(2).犹声势。晋书·刘曜载记:“ 张 氏以吾新平 陈安 ,师徒殷盛,以形声言之,非彼五郡之众所能抗也。”
(3).六书之一。意符和声符并用的构字法,亦称象声、谐声。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参见“ 六书 ”。
《漢語大詞典》:六书(六書)
(1).古人分析汉字造字的理论。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周礼·地官·保氏:“五曰六书。”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三家所列之名称、次第,大同而小异。
(2).亦称“ 六体 ”。指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篆、鸟虫书六种字体。 汉 许慎 《〈说文〉叙》:“及亡 新 居摄,使大司空 甄丰 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 孔子 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 秦始皇帝 使 下杜 人 程邈 所作也。四曰左书,即 秦 隶书。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晋书·卫恒传说与此同。参见“ 六体 ”。
《漢語大詞典》:减字(減字)
唐 宋 曲子词中的术语。词的句度和声韵,都须按谱填写,不能变换。但当时音乐家在声腔方面,仍有所伸缩,因旧曲为新声。如《木兰花》原为七言八句,后将一、三、五、七句各减去末三字,成为《减字木兰花》。 宋 周邦彦 《蓦山溪》词:“香破豆,烛频花,减字歌声稳。” 清 金农 《五月二日吴孝廉瀚上舍濂招饮醉成此诗》:“君家兄弟工谱曲,减字偷声皆乐録。”
《漢語大詞典》:肩背
(1).肩与背,亦指人体枢要部分。孟子·告子上:“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金史·完颜伯嘉传:“中原之有 河 东,如人之有肩背。” 叶圣陶 《一包东西》:“﹝他﹞悠然望着四层洋楼的雕饰,正在出神,忽然有人拍他的肩背。”
(2).比喻前人的事迹和声望。 郁达夫 《海上通信》:“惭愧!惭愧!我何敢望 佐藤春夫 的肩背。”参见“ 肩背相望 ”、“ 肩背难望 ”。
《漢語大詞典》:移檄
(1).古代官方文书移和檄的并称。多用于征召、晓谕和声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 相如 之《难蜀老》文晓而喻博,有移檄之骨焉。”
(2).发布文告晓示。史记·南越列传:“ 陀 即移檄告 横浦 、 阳山 、 湟溪关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王郎 移檄购 光武 十万户。”新唐书·刘黑闼传:“乃移檄 赵 魏 , 建德 将吏往往杀令、尉附贼。”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第五章第二节:“移檄各省并照会各国领事宣布 满清 罪状。”
《漢語大詞典》:电击(電擊)
(1).雷电的轰击。喻速度之快和声威之大。汉书·司马相如传上:“雷动焱至,星流电击,弓不虚发,中必决眦。” 晋 支遁 《八关斋诗》之二:“轻轩驰中田,习习陵电击。”宋书·谢灵运传:“汤汤惊波,滔滔骇浪,电击雷崩,飞流洒漾。” 金 元好问 《宝岩纪行》诗:“哀湍下絶壑,电击龙怒鬭。”
(2).奋击,迅猛地打击。六韬·军用:“陷坚阵,败步骑,大扶胥衝车三十六乘,螳螂武士共载,可以击纵横,可以败强敌,輜车骑寇,一名电车,兵法谓之电击。” 汉 刘桢 《斗鸡诗》:“轻举奋勾喙,电击復还翔。”晋书·温峤传:“今躬率所统,为士卒先,催进诸军,一时电击。”
(3).喻奋飞。 晋 葛洪 抱朴子·备阙:“鸿鶤不能振翅於笼罩之中,轻鷂不能电击於几筵之下。” 唐 王勃 《上刘右相书》:“投形巨壑,触丹浦而雷奔;假势灵飈,指青云而电击。”
(4).谓有机体触电时受到电力打击,内部组织受到严重损害。
《漢語大詞典》:谐声(諧聲)
(1).六书之一。即形声。意符(即形符)和声符并用的造字法。周礼·地官·保氏“五曰六书”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2).谓声韵谐合。 唐 李绅 《皋桥》诗:“鸿鵠羽毛终有志,素丝琴瑟自谐声。” 清 陈维嵩 《与吴汉槎书》:“ 吴 歈 越 艶,匪拟古不为功; 汉 乐 唐 謡,惟谐声乃为妙。”
《漢語大詞典》:纥那(紇那)
踏曲的和声。 唐 刘禹锡 《纥那曲》:“ 周郎 一回顾,听唱紇那声。” 唐 刘禹锡 《夔州竹枝词》之二:“今朝北客思归去,廻入紇那披緑罗。”
分類:和声
《漢語大詞典》:和弦(和絃)
(1).同弦音不协调。 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余长姑嫁 慈溪 姚 氏……有《自嘲》一联云:‘量浅酒痕先上面,兴高琴曲不和絃。’”
(2).音乐术语。称和声的结构单位。在多声部音乐中,按着三度或非三度音程关系排列起来的三个以上的音的结合,叫和弦。 祖慰 《被礁石划破的水流》:“那象征着主人公命运的音乐主题,终于战胜了一切,走向终止--在几个极度响亮的和弦中戛然而止。”
谓与他人的弦音相应和。 明 陈子龙《偕熊令君伯甘游》诗:“和絃愧同调,击壤庶齐观。”
《漢語大詞典》:秩望
(1).官位和声望。 清 薛福成 《上张尚书论援护朝鲜机宜书》:“ 日本 外务卿 井上馨 ,素饶谋略,秩望较崇,有便宜行事之权。”
(2).犹望祭,远祭。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日月海岳犹有朝夕之礼,秩望之义,况佛之道众高者,穷神於生表中者,受身於妙生下则免夫三趣乎!”
《漢語大詞典》:唱喁
应和声。庄子·齐物论:“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 成玄英 疏:“于、喁,皆是风吹树动前后相随之声也。”参见“ 唱于 ”。
分類:应和和声
《漢語大詞典》:唱于
语出庄子·齐物论:“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 成玄英 疏:“于、喁,皆是风吹树动前后相随之声也。”后比喻起带领或倡导作用。 清 钱谦益 《吴中名贤表扬续议》:“诸公以名行显闻, 世伟 居其前为唱于焉。” 清 姚鼐 《题外甥马器之长夏校经图》诗:“从风道后学,才杰实唱于。”
分類:带领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