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中外  拼音:zhōng wài
1.内心和外表。《逸周书。卷六。谥法》:「行见中外,曰悫。」
2.中国和外国。《史记。卷一○。孝文本纪》:「夫久结难连兵,中外之国将何以自宁?」《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宣帝之世,会呼韩来降,故边人获安、中外为一。」
3.中央与地方。《汉书。卷九。元帝纪》:「以用度不足,民多复除,无以给中外繇役。」《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序》:「梁冀受钺,迹因公正,恩固主心,故中外服从,上下屏气。」
4.中表兄弟。汉。蔡琰〈悲愤诗〉二首之一:「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阮千里姨兄弟,潘安仁中外,安仁诗所谓『子亲伊始,我父唯舅。』」
《漢語大詞典》:里表(裏表)
里外。表示整个、全部。 赵树理 《传家宝》:“这一箱里表都在数,再加上一架纺车,就是 李成 娘的全部家当。”
分類:里外
《国语辞典》:飞剑(飞剑)  拼音:fēi jiàn
1.武器名。古时武术的暗器。
2.掷剑杀人。旧传精于剑术者能于数十里外杀人,称为「飞剑」。《三国演义》第六八回:「人能云游四海,藏身变形,飞剑掷刀,取人首级。」
《漢語大詞典》:野民
古代居于“六遂”之民。六遂, 周 代王城百里外至二百里内的行政区划。周礼·地官·遂师:“军旅,田猎,平野民,掌其禁令,比叙其事而赏罚。” 贾公彦 疏:“云‘平野民’者,谓遂师平正六遂之民,故云平野民也。”
《漢語大詞典》:甸地
古指距都城一百里外、二百里内之地。《周礼·地官·载师》:“以公邑之田任甸地。” 贾公彦 疏:“甸在远郊之外。” 孙诒让 正义:“司马法:‘百里为远郊。’今言甸在远郊外,则是二百里中。”
《漢語大詞典》:家削
周 代,大夫采地与公邑土地交错相间,凡离国都二百里外、三百里内的大夫采地称为家削。
《国语辞典》:满徒(满徒)  拼音:mǎn tú
古代的一种刑罚。将罪犯迁移到数百里外的州县,罚做一至二年不等的苦工,最长期限不超过三年,称为「满徒」。《六部成语注解。刑部》:「满徒:徙其人于数百里外之州县,罚作苦工一二年不等,至多以三年为限谓之。」
《漢語大詞典》:搭渡
一种用木头二方,夹装在门槛里外,可使车辆从槛外入内的桥状装置。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其餘部院,亦各有禁忌。如礼部甬道屏门,旧不加搭渡。”
《国语辞典》:猪八戒照镜子(猪八戒照镜子)  拼音:zhū bā jiè zhào jìng zi
(歇后语):(1)里外不是人。指到处招来埋怨。如:「这件事弄得我像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对亲戚与朋友都难以交代。」(2)当面给他难看。如:「你顶他这一顿,不正是猪八戒照镜子──当面给他难看吗?」
《国语辞典》:表里相济(表里相济)  拼音:biǎo lǐ xiāng jì
济,补益。「表里相济」指里外互相补益。三国魏。嵇康〈养生论〉:「又呼吸吐纳,服食养生,使形神相亲,表里相济也。」晋。桓温〈辞参朝政疏〉:「且不有行者,谁捍牧圉,表里相济,实深实重。」
《漢語大詞典》:夹箔幛(夾箔幛)
方言。指用高粱秆为原料作墙壁,把室内区分成里外间。箔幛,篱笆。
《國語辭典》:没里没外(沒裡沒外)  拼音:méi lǐ méi wài
比喻没礼貌、失仪节。《红楼梦》第五六回:「若一味他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