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远路(遠路)  拼音:yuǎn lù
长途、遥远的路程。《文选。苏武。诗四首之四》:「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红楼梦》第一六回:「正值凤姐近日多事之时,无片刻閒暇之工,见贾琏远路归来,少不得拨冗接待。」
《漢語大詞典》:陇驿(隴驛)
指远地。语出 南朝 宋 陆凯 《赠范晔诗》:“折梅逢驛使,寄与 陇头 人。” 宋 王沂孙 《望梅》词:“正斜飞,半窗晓月,梦回 陇 驛。”
分類:远地
《國語辭典》:方外  拼音:fāng wài
1.世外。多指仙境或僧道之修行处所。《淮南子。俶真》:「驰于方外,休乎宇内。」唐。韩翃 同题仙游观诗:「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2.指京畿之外或边远异域。《诗经。商颂。长发》:「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时方外事胡越,内兴制度,国家多事,自公孙弘以下至司马迁皆奉使方外。」
《漢語大詞典》:遥想
悠远地思索或想象;回想。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非夫远寄冥搜,篤信通神者,何肯遥想而存之。” 晋 陶潜 《游斜川》诗序:“遥想 灵山 ,有爱嘉名。”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遥想 公瑾 当年, 小乔 初嫁了,雄姿英发。” 元 刘因 《经古城》诗:“遥想豪杰场,抚已增慨然。”《新华文摘》1983年第3期:“遥想一九七六年的金秋,我那时曾是多么稚气和天真。”
《國語辭典》:蛮夷(蠻夷)  拼音:mán yí
汉族对外族四夷的称呼。《国语。楚语下》:「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明。无名氏《闹铜台》第五折:「有一日圣明主招安去,扫蛮夷辅圣朝。」
《國語辭典》:大荒  拼音:dà huāng
1.荒废不治。《荀子。强国》:「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唐。杨倞。注:「大荒,谓都荒废不治也。」
2.大凶年、大饥荒。《周礼。地官。大司徒》:「大荒大礼,则令邦国移民通财。」《国语。吴语》:「今吴民既罢,而大荒荐饥,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
3.荒远之处。《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三国魏。曹植〈七启〉:「玄微子隐居大荒之庭,飞遁离俗澄神定灵。」
《國語辭典》:遐想  拼音:xiá xiǎng
超越现实的思索或想像。《晋书。卷七九。谢安传》:「尝与王羲之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也作「遐思」。
《漢語大詞典》:遥闻(遥聞)
(1).远远地听到。吕氏春秋·长攻:“因以 代君 之车迎其妻。其妻遥闻之状,磨笄以自刺。” 南唐 张佖 《晚次湘源县》诗:“烟郭遥闻向晚鸡,水平舟静浪声齐。”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我遥闻北窗外吃吃有笑声,室中弗闻也。”
(2).在远处嗅。 唐 韩愈 《风折花枝》诗:“浮艷侵天难就看,清香扑地只遥闻。”
《國語辭典》:逐客  拼音:zhú kè
1.驱逐由外国至本国游说或任官的人。《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2.遭流放贬谪的人。唐。杜甫〈梦李白〉诗二首之一:「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國語辭典》:遐思  拼音:xiá sī
超越现实的思索或想像。晋。郭璞〈游仙〉诗一九首之八:「悠然心永怀,眇尔自遐想。」唐。李翱〈幽怀赋〉:「何兹世之可久兮,宜永念而遐思。」也作「遐想」。
《國語辭典》:居住  拼音:jū zhù
住。汉。王充《论衡。量知》:「居住食禄,终无以效。」《儒林外史》第四○回:「城里又盖了五个衙署。出榜招集流民,进来居住。」
《漢語大詞典》:西偏
(1).西部;西方边远地区。左传·隐公十一年:“﹝ 郑伯 ﹞乃使 公孙获 处 许 西偏。” 南朝 梁 江淹 《遂古篇》:“青鸟所解,路诚亶兮;五色玉石,出西偏兮。”
(2).西侧。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温房承其东序,凉室处其西偏。” 宋 陆游 《涪州》诗:“古垒西偏晓繫舟,倚栏搔首思悠悠。”
《國語辭典》:长征(長征)  拼音:cháng zhēng
远行、远征。唐。李颀〈古意〉诗:「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唐。王昌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漢語大詞典》:穷边(窮邊)
荒僻的边远地区。 宋 苏舜钦 《己卯冬大寒有感》诗:“穷边苦寒地,兵气相缠结。” 清 纳兰性德 《沁园春》词:“穷边自足愁怀,又何必平生多恨哉!” 张素 《吉长道中》诗:“客来远道奔驰苦,地入穷边感慨多。”
《國語辭典》:迁徙(遷徙)  拼音:qiān xǐ
1.搬移、迁移。《礼记。月令》:「季夏行春令,则谷实鲜落,国多风欬,民乃迁徙。」《老残游记》第一四回:「如果可以一劳永逸,何不另酬一笔款项,把百姓迁徙出去呢?」
2.更改、改变。《国语。齐语》:「内教既成,令勿使迁徙。」《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