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2,分20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欲求
邀求
贪欲
营欲
阃命
责求
责承
题位
欲望
安可
人道
克己
静坐
不期
可者
《漢語大詞典》:欲求
欲望;要求。 巴金 《雷》五:“大自然给我们的一种本能,一种欲求,我们就有权利来使它满足。”
《國語辭典》:邀求  拼音:yāo qiú
争求、求取。《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也只因倚恃功劳,邀求官爵,故朝廷差咱每收捕。」
分類:要求企求
《國語辭典》:贪欲(貪欲)  拼音:tān yù
过度求索的欲念。如:「节制贪欲,可以使人心清如水。」
《國語辭典》:贪欲(貪慾)  拼音:tān yù
贪婪的欲望。《文选。张衡。东京赋》:「进明德而崇业,涤饕餮之贪欲。」《西游记》第三七回:「我却不是贪欲贪嗔之类。我本是个光明正大之僧,奉东土大唐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者。」
《漢語大詞典》:营欲(營欲)
欲望;要求。 唐 白居易 《宿溪翁》诗:“於中甚安适,此外无营欲。” 宋 欧阳修 《皇从侄博平侯墓志铭》:“平居一室萧然,终日无所营欲。”
分類:欲望要求
《漢語大詞典》:阃命(閫命)
指妻子的要求或规劝。 沙汀 《困兽记》八:“敢于规规矩矩的遵从阃命,这也算难得啦?”
《漢語大詞典》:责求(責求)
(1).追究。《后汉书·陈忠传》:“又尚书决事,多违故典,罪法无例,詆欺为先,文惨言丑,有乖章宪。宜责求其意,割而勿听。”
(2).要求。礼记·曲礼上“将适舍求毋固” 唐 孔颖达 疏:“适,犹往也;舍,主人家也;固,犹常也。凡往人家,不可责求於主人覔常旧有之物。”
《漢語大詞典》:责承(責承)
责令;要求。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难道你们四个人管的地不是我责承你们公同均匀搭配齐了的吗?”
分類:责令要求
《國語辭典》:题位(題位)  拼音:tí wèi
八股文的结构顺序。《儒林外史》第六回:「假如不照题位,乱写些热闹话,难道也算有才气不成。」
《國語辭典》:欲望  拼音:yù wàng
心中有所不足的感觉、想法与想要满足此种感觉、想法的愿望。
《國語辭典》:欲望(慾望)  拼音:yù wàng
情欲或耳、目五官之欲。如:「欲望深如海,难以填满。」
《国语辞典》:安可  拼音:ān kě
观众在表演终结时要求演员或歌手再表演一次。为法语encore的音译。如:「在观众热情的安可声的要求下,歌手再次献唱,始得离去。」也译作「恩可」。
《國語辭典》:人道  拼音:rén dào
1.做人的道理。《易经。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不喜吊丧,而人道以此为重。」
2.人伦。指社会的伦理关系。《礼记。丧服小记》:「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史记。卷二三。礼书》:「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
3.发生性关系。元。施惠《幽闺记》第二二出:「一时见君子,匆匆遽成人道也。」《醒世姻缘传》第四四回:「古人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使其气血充足,然后行其人道。」
4.尊重人类权利,爱护人的生命,关心人性的道德理念。
5.佛教用语。六道之一。指人类。
《國語辭典》:人道主义(人道主義)  拼音:rén dào zhǔ yì
一种尊重人类价值,以谋求全体人类安宁幸福为理想的主义。强调博爱精神,主张超越人种、国家、宗教等差异,承认人人平等,肯定人性。并以伸张正义,维护人权,同情弱小和救济贫困,反对政治迫害及种族歧视为其主要内容。
《國語辭典》:克己  拼音:kè jǐ
1.克制私欲,严格要求自己。《论语。颜渊》:「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宋。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太宗仁圣宽厚,克己裕人,几至刑措。」
2.节俭、俭省。如:「他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克己了大半辈子,都拿去捐资兴学。」
3.旧时称物价便宜、低廉为「克己」。《官场现形记》第八回:「陶子尧道:『这个自然,价钱克己点。』」《文明小史》第一八回:「现在学堂开的多了,所以敝学堂格外克己,以广招徕。」
《國語辭典》:克己复礼(克己復禮)  拼音:kè jǐ fù lǐ
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举止合乎礼节。《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晋书。卷四六。李重传》:「然古之厉行高尚之士,或栖身岩穴,或隐迹丘园,或克己复礼,或耄期称道,出处默语,唯义所在。」
《國語辭典》:静坐(靜坐)  拼音:jìng zuò
1.静心安坐。如:「我每天习惯静坐一会儿,以涤清思虑。」《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久病新瘉,气虚多惊,倦视绮罗,厌闻弦管,思欲静坐养神,乃策杖徐步入后园中。」《文明小史》第三七回:「仲翔诸人只得静坐等候,邹宜保竟朦胧睡去。」
2.为表示抗议或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安静坐著。如:「民众以理性静坐的方式来表达对工厂污染环境的抗议。」
《國語辭典》:不期  拼音:bù qí
1.不期待、不希望。南朝宋。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诗〉:「寡欲不期劳,即事罕人功。」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二。杨恽有外祖风》:「其怏怏不平之气,宛然有外祖风致。盖其平日读外祖太史公记,故发于词旨,不期而然。」
2.没有事先约定。晋。干宝〈晋纪总论〉:「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犹曰天命未至。」
3.不料、意想不到。《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二》:「昨朝不期是他来到,觑了穷神添惊愕。」《三国演义》第三三回:「吾欲托以后事,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肠崩裂矣!」
《漢語大詞典》:可者
指合乎要求的人。礼记·内则:“异为孺子室於宫中,择於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晏子春秋·杂下十三:“子何为独立而不忧?何不求四乡之学士可者而与坐?” 宋 沈辽 《〈苏州承天寺永安长老语录〉序》:“余既从 江 、 吴 、 淮 、 楚 之士,相与往来,盖已多矣。然其可者,纔二三人。”
分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