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弟子  拼音:dì zǐ
1.学生、门徒。也用为学生、门徒的自称。如:「弟子不敏,愿奉师训。」《论语。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
2.为人弟与为人子者。泛指年幼的人。《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穷弟子快走开去!让我们。」三国魏。曹丕 典论论文:「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弟子。」
3.称佛教、道教的徒众。亦作为徒众、信徒的自称。《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朱俊列传。皇甫嵩》:「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西游记》第三六回:「弟子乃东土大驾下差来,上西天拜活佛求经的。」《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弟子虔诚拜祷,伏望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
4.弟弟的儿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邓攸始避难,于道中弃己子,全弟子。」
5.古时称戏剧、歌舞艺人。唐。白居易〈长恨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宋、元时用以称妓女。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但来两三遭,不问那厮要钱,他便道:『这弟子敲镘儿哩!』」《喻世明言。卷四。閒云庵阮三偿冤债》:「庵内尼姑,姓王名守长,他原是个收心的弟子。」
《國語辭典》:梨园(梨園)  拼音:lí yuán
唐玄宗时训练培养乐工的地方。《新唐书。卷二○二。文艺列传中。王维》:「禄山大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后泛称戏班为「梨园」。清。洪升《长生殿》第二四出:「那些梨园旧曲,都不耐烦听他。」
《國語辭典》:缠头(纏頭)  拼音:chán tóu
1.古时舞者用彩锦缠头,当宾客宴集,赏舞完毕,常赠罗锦给舞者为彩,称为「缠头」。对于青楼歌妓,宾客也往往赐锦,或以财物代替。后把送给歌伎或妓女之财物称为「缠头」。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宋。陆游 梅花绝句一○首之四:「濯锦江边忆旧游,缠头百万醉青楼。」
2.回人以白布缠头,称为「缠头回子」。也称为「缠回」。
《漢語大詞典》:娱人
(1).使人欢乐。《楚辞·九歌·东君》:“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清暉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明 夏完淳 《古诗》:“芬芳希娱人,入宫反见罪。”
(2).歌舞艺人。《楚辞·大招》:“叩钟调磬,娱人乱只。” 王逸 注:“娱,乐也……则诸乐人各得其理,有条序也。”
《國語辭典》:妓女  拼音:jì nǚ
1.女性歌舞艺人。《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传。济南安王康传》:「错为太子时,爱康鼓吹妓女宋闰,使医张尊招之不得,错怒,自以剑刺杀尊。」宋。王禹偁 寒食诗:「妓女穿轻屐,笙歌泛小舠。」
2.原指古代表演歌舞杂技的女性艺人,后来泛称以性交易为业的女子。传统道德标准中,对这类女性有所歧视。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妓女追陪,觅钱一世,临收计,怎做的百纵千随,知重咱风流媚。」《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那些妓女们相与的孤老多了,却也要几个名士来往,觉得破破俗。」也称为「娼妓」。
《漢語大詞典》:锦缠头(錦纏頭)
古代歌舞艺人演毕,客以罗锦为赠,置之头上,谓之“锦缠头”。后又作为赠送女妓财物的通称。 唐 杜甫 《即事》诗:“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明 沈自徵 《鞭歌妓》:“恼得我髮衝冠三尺剑生花,休想锦缠头一曲春无价。”亦省称“ 锦缠 ”。 元 兰楚芳 《粉蝶儿》套曲:“初来时争着与他锦缠,则为他那歌謳宛转。”
《漢語大詞典》:乐官(樂官)
(1).古代掌理音乐的官员或官署。《诗·周颂·有瞽》“有瞽有瞽” 毛 传:“瞽,乐官也。”汉书·艺文志:“ 汉 兴, 制氏 以雅乐声律,世在乐官,颇能纪其鏗鏘鼓舞,而不能言其义。”
(2).指歌舞艺人。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焕之:“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俚》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 宋 王安石 《送李屯田守桂阳》诗之二:“荒山乐官歌舞拙,提壶沽酒聊一欢。”
《漢語大詞典》:伎女
古代指女歌舞艺人。后汉书·千乘贞王伉传:“ 悝 自杀。妃妾十一人,子女七十人,伎女二十四人,皆死狱中。”南史·曹武传:“﹝ 曹武 ﹞叹曰:‘诸人知我无异意,所以杀我,政欲取吾财货伎女耳。’” 鲁迅 《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然而伎女的装束,是闺秀们的大成至圣先师,这在现在还是如此。”
《漢語大詞典》:伎儿(伎兒)
指歌舞艺人。百喻经·伎儿作乐喻:“譬如伎儿王前作乐,王许千钱,后从王索。”新唐书·于志宁传:“又宫中数闻鼓声,太乐伎儿輒留不出,往年口敕丁寧,殿下可不思之?” 清 吴伟业 《王郎曲》:“梨园子弟爱传头,请事 王郎 教絃索,耻向王门作伎儿,博徒酒伴贪欢謔。”
《漢語大詞典》:仙倡
古代乐舞中扮神仙的艺人。倡,古称歌舞艺人。文选·张衡〈西京赋〉:“总会仙倡,戏豹舞羆。” 薛综 注:“仙倡,伪作假形,谓如神也。” 吕向 注:“总会,谓集神仙之倡伎。戏豹舞羆,并假作其形。” 唐 李白 《上云乐》诗:“老胡感至德,东来进仙倡,五色师子,九苞凤凰。”
《漢語大詞典》:伎人
指女歌舞艺人。 三国 魏 曹操 《遗令》:“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 铜雀臺 ,善待之。”晋书·宣帝纪:“九年春三月,黄门 张当 私出掖庭才人 石英 等十一人,与 曹爽 为伎人。”
《漢語大詞典》:乐戏(樂戲)
犹乐妓。指歌舞艺人。史记·殷本纪:“﹝ 帝紂 ﹞大冣乐戏於 沙丘 ,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閒,为长夜之饮。”
游乐嬉戏。 明 李东阳 《明故光禄大夫周公神道碑铭》:“吏部请早视朝,勤听政,节侈费,省游幸,止贡献;而斥乐戏一事尤急,亦出公手。”
《漢語大詞典》:伎工
在宫廷中供奉的歌舞艺人。隋书·礼仪志二:“礼用玉币,有燎,不设金石之乐,选伎工端洁善謳咏者,使歌《云汉》诗於坛南。”
《漢語大詞典》:倡伶
歌舞艺人,乐工。 宋 苏轼 《次韵范纯父涵星砚月石风林屏诗》:“自怜太史牛马走,技等卜祝均倡伶。”
《漢語大詞典》:女猱
指伎女,女歌舞艺人。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悔悟》套曲:“若是自家空藏瓶,梦撒撩丁,花姑不重女猱轻,任谁,见哽。” 元 无名氏 《替杀妻》第二折:“那婆娘打扮来便似女猱,全不似好人家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