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违(不違)  拼音:bù wéi
1.不违背。三国魏。王粲〈杂诗〉:「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南朝梁。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实欲使名实不违,徼倖路绝。」
2.不妨害。《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3.不违法。《书经。泰誓》:「仡仡勇夫,射御不违。」《六部成语注解。刑部》:「不违揭帖:呈递揭帖俱系正论,并无违法之词也。」
4.不避。《左传。成公十六年》:「陈不违晦。」《淮南子。脩务》:「不避烦难,不违危殆。」
《國語辭典》:缠头(纏頭)  拼音:chán tóu
1.古时舞者用彩锦缠头,当宾客宴集,赏舞完毕,常赠罗锦给舞者为彩,称为「缠头」。对于青楼歌妓,宾客也往往赐锦,或以财物代替。后把送给歌伎或妓女之财物称为「缠头」。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宋。陆游 梅花绝句一○首之四:「濯锦江边忆旧游,缠头百万醉青楼。」
2.回人以白布缠头,称为「缠头回子」。也称为「缠回」。
《國語辭典》:狺狺  拼音:yín yín
狗叫的声音。《楚辞。宋玉。九辩》:「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宋。陆游〈旅舍〉诗:「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丰凘篱门。」
《國語辭典》:刺促  拼音:cì cù
1.忙碌急促的样子。《晋书。卷五五。潘岳传》:「王济鞅,裴楷鞧,和峤刺促不得休。」也作「刺蹙」。
2.恐惧不安的样子。唐。权德舆〈数名〉诗:「九歌伤泽畔,怨思徒刺促。」
《國語辭典》:纠缠(糾纏)  拼音:jiū chán
1.互相缠绕。《文选。贾谊。鵩鸟赋》:「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缠?」《文选。颜延年。陶徵士诔》:「纠缠斡流,冥漠报施。」
2.比喻烦扰不休。《聊斋志异。卷二。董生》:「勿复相纠缠,我行且死。」
《國語辭典》:申申  拼音:shēn shēn
1.怡然自得的样子。《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
2.重复。《楚辞。屈原。离骚》:「女媭之蝉媛兮,申申其詈予。」
3.严整的样子。《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敕身齐戒,施教申申。」
《漢語大詞典》:强聒
亦作“彊聒”。 唠叨不休。庄子·天下:“以此周行天下,上説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 宋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明 刘基 《念奴娇·咏蛙》词:“池塘过雨,有多少、蛙黽为谁彊聒。” 茅盾 《子夜》十:“总之是‘一身不入是非门’罢!伤了感情?顾不得许多了--可是 荪甫 却还刺刺不休强聒着什么公债!”
分類:唠叨不休
《國語辭典》:盻盻  拼音:xì xì
勤苦不休息的样子。《孟子。滕文公上》:「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
《國語辭典》:缴绕(繳繞)  拼音:jiǎo rào
迂回缠绕。《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唐。元稹〈韦氏馆与周隐客杜归和泛舟〉诗:「轻舟閒缴绕,不远池上楼。」
《國語辭典》:额额(頟頟)  拼音:é é
1.不休息的样子。《书经。益稷》:「傲虐是作,罔昼夜额额。」
2.很高的样子。唐。韩愈〈平淮西碑〉:「额额蔡城,其疆千里。」
《國語辭典》:听听  拼音:yǐn yǐn
1.狗吠声。唐。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四首之二:「泱泱泥污人,听听国多狗。」
2.争辩不休。唐。柳宗元《梓人传》:「窃取六职百役之事,听听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焉,所谓不通是道者也。」
《漢語大詞典》:死权(死權)
指贪恋权势至死不休。史记·伯夷列传:“ 贾子 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 司马贞 索隐:“言贪权势以矜夸者,至死不休,故云‘死权’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平叔 ( 何晏 )以党 曹爽 见诛,触死权之网也。”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藉曰死权之念,过於殉名。”
《漢語大詞典》:毋已
(1).不得;不能。
(2).不休止。管子·度地:“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岁修增而毋已,时修增而毋已,福及孙子。”
《國語辭典》:諓諓  拼音:jiàn jiàn
巧言善辩的样子。《国语。越语下》:「余虽腼然而人面哉,吾犹禽兽也,又安知是諓諓者乎?」
《國語辭典》:鄂鄂  拼音:è è
直言争辩。《史记。卷四三。赵世家》:「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鄂鄂,是以忧也。」也作「咢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