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遂成
养成;成就。荀子·哀公:“大道者,所以变化遂成万物也。” 汉 王符 潜夫论·贤难:“此秀士所以虽有贤材美质,然犹不得直道而行,遂成其志者也。”
《國語辭典》:养育(養育)  拼音:yǎng yù
扶养教育。《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我虽无三年养育之苦,也有十五年抬举之恩,却休忘我夫妻两口儿。」
《國語辭典》:痼疾  拼音:gù jí
久治不瘉的疾病。《抱朴子。内篇。微旨》:「抱痼疾而言精和鹊之技,屡奔北而称究孙吴之等。人不信者,以无效也。」也作「固疾」、「锢疾」。
《國語辭典》:行成  拼音:xíng chéng
求和、议和。《左传。哀公元年》:「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吴子将许之。」明。梁辰鱼《浣纱纪》第一○出:「昨遣行成通币礼,缘何还阻滞。」
《國語辭典》:习惯(習慣)  拼音:xí guàn
1.长期养成,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模式或地方风尚。《孔子家语。卷九。七十二弟子解》:「然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续孽海花》第四三回:「状元夫人既然打算在北京开码头,当然要晓得些北京的习惯。」
2.逐渐适应。如:「她已习惯都市里繁忙的生活步调。」《三侠五义》第一一二回:「那一派的骄侈倨傲,同流合污,已然习惯成性。」
《漢語大詞典》:少成
指年少时养成的习性。 汉 贾谊 《新书·保傅》:“ 孔子 曰:‘少成若天性,习惯若自然。’”
《漢語大詞典》:就成
造就,养成。《后汉书·张晧传》:“今皇太子春秋方始十岁,未见保傅九德之义,宜简贤辅,就成圣质。”
分類:造就养成
《國語辭典》:习性(習性)  拼音:xí xìng
1.长期养成的习惯与性情。《北史。卷八一。儒林传。序》:「夫帝王子孙,习性骄逸。」
2.修身养性。《北史。卷四二。常爽传》:「六经者,先王之遗烈,圣人之盛事也,安可不游心寓目习性文身哉!」
《國語辭典》:痼癖  拼音:gù pǐ
极深的嗜好。如:「不刷牙是他的痼癖。」
《漢語大詞典》:全养(全養)
保全,养成。 宋 苏轼 《乞罢税务岁终赏格状》:“若朝廷悯救风俗,全养士节,即乞尽罢上件岁终支赏条贯。”
分類:保全养成
《漢語大詞典》:养祸(養禍)
养成祸乱。新五代史·宦者传论:“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
分類:养成祸乱
《漢語大詞典》:游习(遊習)
(1).交往亲近。 唐 元稹 《论教本书》:“洎我 太宗文皇帝 之在藩邸,以至於为太子也,选知道德者十八人与之游习。”
(2).由熏染养成的习性。新唐书·元稹传:“及为君也,血气既定,游习既成,虽有放心,不能夺已成之性。”
交游研习。 唐 元稹 《论教本书》:“洎我 太宗文皇帝 之在藩邸,以至於为太子也,选知道德者十八人与之游习。”
《漢語大詞典》:养患(養患)
养成祸患。 明 王廷相 慎言·御民:“事势有轻重,为政有几宜……施之失其宜,未有不养患而激乱者。”
分類:养成祸患
《漢語大詞典》:养乱(養亂)
(1).养成祸乱。 明 唐顺之 《读〈春秋〉》:“况其( 齐桓 、 晋文 )借名勤王,而实则自殖,阳为急病,而阴欲养乱哉!”
(2).姑息、纵容叛乱。明史·成祖纪二:“毋养乱,毋玩寇。”
《國語辭典》:驯化(馴化)  拼音:xún huà
1.野生动物经人长期饲养后,逐渐改变原来的习性,成为听从人类指挥的家畜。
2.由其他地区引进的植物品种,逐渐具备适应新耕地及新气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