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生长(生長)
(1).出生成长;长大。管子·形势:“春夏生长,秋冬收藏,四时之节也。”史记·高祖本纪:“ 丰 ,吾所生长,极不忘耳。”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惟竹生长於旬日之间,而干霄入云,其挺特坚贞,乃与松柏等。” 老舍 《骆驼祥子》二:“他已经是这么高大,而觉得还正在生长,他似乎既是个成人,又是个孩子,非常有趣。”
(2).生活。晏子春秋·杂下十:“今民生长于 齐 不盗,入 楚 则盗,得无 楚 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清 孙枝蔚 《雪中忆吴宾贤》诗:“故人有茶癖,不合生长海之涯。” 丁玲 《阿毛姑娘》:“是有十多年了,自己就都是生长在那样恬静,那样自由的仙谷里吗?”
(3).养育;生育。文子·自然:“天化育无形状,地生长无计量。”《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我和尚一般是父娘生长,怎地剃掉了这几茎头髮,便不许亲近妇人。”《金瓶梅词话》第三六回:“﹝ 翟管家 ﹞来央及我这里替他寻个女子,不拘贫富,不限财礼,只要好的,他要图生长。”红楼梦第六八回:“正因我不大生长,原説买两个人放在屋里的;今既见了你妹妹很好,而且又是亲上做亲的,我愿意娶来做二房。”
(4).滋长。后汉书·张敏传:“故设姦萌,生长罪隙。” 毛泽东 《组织起来》:“近来确实生长了一种军阀主义的毛病。”
(5).犹产生。 老舍 《骆驼祥子》四:“ 祥子 想爬下去吻一吻那个灰臭的地,可爱的地,生长洋钱的地。”
(6).犹言有生以来。 明 彭时 《彭文宪公笔记》:“ 时 生长未亲农事,至是始知犁之入土浅深,繫乎举手低昂。”
《漢語大詞典》:养生(養生)
(1).保养生命;维持生计。 汉 荀悦 申鉴·政体:“故在上者,先丰民财以定其志,帝耕籍田,后桑蚕宫,国无游民,野无荒业,财不虚用,力不妄加,以周民事,是谓养生。” 唐 韩愈 《与李翱书》:“僕之家本穷空,重遇攻刼,衣服无所得,养生之具无所有。”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夫鸟兽杂处,角力以养生。”
(2).摄养身心使长寿。庄子·养生主:“ 文惠君 曰:‘善哉!吾闻 庖丁 之言,得养生焉。’” 宋 陆游 《斋居纪事》:“食罢,行五十七步,然后解襟褫带,低枕少卧,此养生最急事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同年 储梅夫 宗丞,能养生,七十而有婴儿之色。”
(3).畜养生物。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 赵閲道 为人清素,好养生,知 成都 ,独与一道人及大龟偕行。”
(4).谓驻扎在物产丰富、便于生活之处。孙子·行军:“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 张预 注:“养生,谓就善水草放牧也;处实,谓倚隆高之地以居也。”
(5).生育。史记·日者列传:“而以义置数十百钱,病者或以愈,且死或以生,患或以免,事或以成,嫁子娶妇或以养生:此之为德,岂直数十百钱哉!”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娘儿们也不行》:“‘养生’得太多了,就有人满之患。”
指奉养父母。孟子·离娄下:“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焦循 正义:“孝子事亲致养,未足以为大事,送终加礼,则为能奉大事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圣人知之,故多其爱而少严,厚养生而谨送终,就天之制也。”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送死养生,立后继絶。”
《漢語大詞典》:鞠育
(1).抚养;养育。语本《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毛 传:“鞠,养也。” 郑玄 笺:“育,覆育也。” 汉 蔡邕 《议朗胡公夫人哀赞》:“严考殞没,我在齿年。母氏鞠育,载矜载怜。” 宋 梅尧臣 《送张讽寺丞赴青州幕》诗:“富公镇 青 社,有来咸鞠育。” 明 沈鲸《双珠记·卖儿系珠》:“若得携归鞠育,感当不朽。”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二:“由我以上的二兄二姐的鞠育,不消说都是我们母亲一人一手的工作了。”
(2).犹生育。 唐 裴铏 《传奇·孙恪》:“后十餘年, 袁氏 已鞠育二子,治家甚严。”
《漢語大詞典》:生产(生産)
(1).犹生计。史记·货殖列传:“吾治生产,犹 伊尹 、 吕尚 之谋, 孙吴 用兵, 商鞅 行法是也。”北史·司马楚之传:“ 裔 性清约,不事生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申氏:“ 申 逐出,笑曳而返之,具以实告,妻乃喜。自此谋生产,称素封焉。”参见“ 生计 ”。
(2).财产;产业。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传国玺:“太师国王之孙曰 拾得 者,尝官同知通政院事,今既殁矣,生产散失,家计窘极。” 清 黄宗羲 《苍水张公墓志铭》:“公幼颇跅弛不羈,好与博徒游。无以偿博进,则私斥卖其生产。”
(3).出产。 唐 皇甫湜 《论进奉书》:“且任土之贡,生产有常,履亩之收,等籍既定,人识所出,吏难为姦。”
(4).泛指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 郭小川 《山中》诗:“我爱在那激动的会议里发言,就是在嘈杂的人群中也能生产诗。”
(5).特指人们使用工具创造生产、生活资料的活动。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八:“生产交给 酸辣汤 好了,他是厂长,能不负责吗?” 徐银斋 《胡琴的风波》:“我要回去睡觉,明天还要生产。”
(6).生育。三国志·吴志·骆统传:“又闻民间,非居处小能自供,生产儿子,多不起养;屯田贫民,亦多弃子。”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耿先生:“先生后有孕。一日,谓上曰:‘妾此夕当产,神孙圣子诚在此耳,请备生产所用之物。’”《说岳全传》第二回:“却不知这安人,生产才得三日,人是虚的。” 巴金 《家》三六:“ 瑞珏 生产的日子近了。”
(7).指诞生。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况且贵人生产,多有奇异之兆,反为祥瑞,也未可知。”
《漢語大詞典》:生计(生計)
(1).产生计策。鬼谷子·谋篇:“事生谋,谋生计。”晋书·杜预传:“自秋以来,讨贼之形颇露。若今中止, 孙晧 怖而生计。”
(2).赖以度生的产业或职业。亦指维持生活的办法。陈书·姚察传:“﹝ 察 ﹞清洁自处,貲产每虚,或有劝营生计,笑而不答。” 唐 白居易 《送萧处士游黔南》诗:“生计抛来诗是业,家园忘却酒为乡。”《花月痕》第一回:“小子奉母避灾 太原 ,苦无生计。”《人民文学》1979年第2期:“由于生活的逼迫,他不得不到处找门路、谋生计。”
(3).资财;生活用度。太平广记卷二三引 唐 戴孚 《广异记·张李二公》:“ 张 曰:‘我主人颇有生计。’邀 李 同去。”《初刻拍案惊奇》卷三:“这番却是死也!我些些生计,怎禁得他要起!”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以革新或留学获得名位,生计已渐充裕者,很容易流入这一路。”
(4).保全生命的办法。
(5).指生活。 唐 白居易 《老来生计》诗:“老来生计君看取,白日游行夜醉吟。” 五代 齐己 《游橘州》诗:“渔家好生计,簷底繫扁舟。” 胡适 《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大概百年来政治上的大乱,生计上的变化,私家乐部的销灭,也都与这种俗戏的兴起大有密切关系。”参见“ 生活 ”。
《漢語大詞典》:养育(養育)
亦作“ 养毓 ”。
(1).供给生活所需,使生存、成长。史记·秦始皇本纪:“然以诸侯十三,并兼天下,极情纵慾,养育宗亲。” 唐 元稹 《唐故河阴留后河南元君墓志铭》:“我先太君白府君,货女奴以足食。君泣曰:‘太夫人专门户,不宜乏使令;取新妇氏媵婢以给货。’向是三十年,养育八男女。始 元和 中,乃復奴婢之籍焉。”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元骈体文:“ 杨文郁 《贺千秋牋》起云:‘阳常居於大夏,方收养毓之功。’”《诗刊》1978年第7期:“我要永远歌唱 延河 ,因为 延河 养育了我。”
(2).专指对年幼者的抚育教养。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上:“帝感养育之恩,遂名 马氏 为外家。”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你老人家若不肯留这孩子时,待老身领去,过继与没孩儿的人家养育。” 巴金 《将军·父亲买新皮鞋回来的时候》:“我是靠着母亲把我养育成人的。”
(3).培养;养成。 宋 范仲淹 《奏乞减武臣充提刑及令枢密院三班选人进呈》:“此乃养育将材,御备戎寇之要也。” 端木蕻良 《火腿》:“因为只有在这儿,才养育了他对于火腿有关的丰富常识。”
(4).犹调养;保养。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因为看护他的 苗 妇人照料十分得法,身体养育得强壮异常。”
(5).生育。百喻经·子死欲停置家中喻:“昔有愚人,养育七子。”
(6).饲养。 宋 梅尧臣 《鸭雏》:“有志在养毓,勿论报德限。”
《漢語大詞典》:生养(生養)
(1).犹养育。荀子·君道:“省工贾,众农夫,禁盗贼,除姦邪,是所以生养之也。” 唐 韩愈 《原道》:“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养之道。” 清 唐甄 潜书·太子:“亲其妇子,知其生养;入其庐舍,知其居处。” 清 郑珍 《〈郘亭诗钞〉序》:“ 子偲 以贫也,毕屯夕於郡,率诸弟读僦宅中,岁藉塾脩以相生养。”
(2).指分娩;生育。 老舍 《骆驼祥子》十九:“她无论如何也不准 祥子 在晚间出去,她不定哪时就生养,她害怕。”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四家邻居》:“她的妻子年纪不满三十,但由于生养过于勤密,身体很坏。”
(3).犹生活,生存。汉书·五行志中之下:“灶者,生养之本。”
(4).使生长;生长。 汉 荀悦 申鉴·俗嫌:“凡阳气,生养;阴气,消杀。”后汉书·章帝纪:“方春生养,万物莩甲,宜助萌阳,以育时物。”
(5).生息,繁衍。 宋 叶适 《潼川府修城记》:“非智素讲,勇立断,安能接二百年生养使不失哉。” 宋 叶适 《林德秀墓志铭》:“材者,所赖以生养也,人纪所待以立也,人文所由以明也。”
《漢語大詞典》:生遂
生育;生长。 汉 贾谊 新书·辅佐:“春三月,缓施生遂,动作百物。”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枕中:“故天生万物之时,圣人命之曰春。春不生遂者,天不重为春。”
分類:生育生长
《漢語大詞典》:滋生
(1).繁殖;生育。 晋 张协 《安石榴赋》:“含和泽以滋生,欝敷萌以挺栽。”后汉书·陈忠传:“ 兗 豫 蝗蝝滋生, 荆 杨 稻收俭薄。”清史稿·世宗纪:“又永不加赋后滋生人丁四十八万五百五十七。” 郭小川 《雪兆丰年》诗:“土地润,万物滋生笑开颜。”
(2).发生;引起。 汉 徐干 中论·考伪:“万事杂错,变数滋生,乱德之道,固非一端而已。” 唐 白居易 《自问》诗:“老慵难发遣,春病易滋生。”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一章:“一个人的对于现状的不满,以及太清楚的观念,都可以滋生革命的。”
《漢語大詞典》:诞育(誕育)
(1).生育;出生。 汉 潘勖 《册魏公九锡文》:“乃诱天衷,诞育丞相。”隋书·房陵王勇传:“初, 长寧 诞育,朕与皇后共抱养之。”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木本》:“即男子之不能诞育者,亦当衣以佳人之裤。”
(2).泛指产生。 梁启超 《开明专制论》:“苟国民程度,未能诞育完美之政党如 英国 者,则惟此乃适,惟此乃能生存也。”
《漢語大詞典》:施化
(1).生育。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十六精通,而后能施化。”
(2).犹造化。《淮南子·泰族训》:“天地之施化也,呕也而生,吹之而落。”后汉书·郎顗传:“土者地祇,阴性澄静,宜以施化之时,敬而勿扰。”
(3).实施教化。北史·孙绍传:“建国有计,虽危必安;施化能和,虽寡必盛。” 宋 曾巩 《筠州学记》:“以今之事,於人所难者既几矣,则上之施化,莫易於斯时,顾所以导之如何尔。”
《漢語大詞典》:孳乳
(1).生育;繁殖。 汉 焦赣 《易林·震之萃》:“春生孳乳,万物繁炽。” 宋 沈括 《梦溪补笔谈·杂志》:“如仲春之月,草木奋发,鸟兽孳乳,此定气所化也。” 章炳麟 《五无论》:“诲之以断人道而絶其孳乳。”
(2).派生;演变;滋生增益。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仓頡 本鸟跡为字,取其孳乳相生,故文字有六义焉。” 严复 《论世变之亟》:“夫天地之物产有限,而生民之嗜欲无穷,孳乳浸多,鐫鑱日广,此终不足之势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别字”说开去》:“以文字论,则未有文字之时,就不会象形以造‘文’,更不会孳乳而成‘字’。”
《漢語大詞典》:免身
(1).脱身免祸。国语·晋语八:“ 宣子 曰:‘可以免身。’”汉书·叙传下:“ 杜周 治文,唯上浅深,用取世资,幸而免身。” 清 梅曾亮 《刘忠义传》:“君之功,岂仅以死偿节者哉!使其从人言去,免身而宿祸,孰以必死责是官者。”
(2).分娩;生育。汉书·外戚传上·孝宣许皇后:“今皇后当免身,可因投毒药去也, 成君 即得为皇后矣。”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僧为人女》:“司户妻免身得女矣。” 清 薛福成 《书方烈妇事》:“一日乘家人熟睡,潜起趋后舍自经死,距闻赴百三十有二日,距免身八日。”
《漢語大詞典》:产生(産生)
(1).生育;分娩。 汉 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而有司数以蕃国疏丧,宫内产生,及吏卒小污,屡生忌故。”百喻经·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昔有国王,产生一女。”《三侠五义》第一回:“院君偌大年纪,今又产生,未免受伤。”
(2).出产。释名·释山:“山,产也,产生物也。” 毕沅 疏证:“北堂书钞初学记尔雅疏皆引作‘言产生万物也’。”
(3).由已有的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出现。 毛泽东 《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中国 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艾青诗选〉自序七》:“反抗天然地产生于受迫害的人。” 胡采 《〈在和平的日子里〉序一》:“把人生哲理和热烈诗情相结合,从而使他的作品产生一种激动人心的力量。”
(4).出生。 邹韬奋 《萍踪寄语》三六:“他产生才两岁,便成了孤儿。”
《漢語大詞典》:破腹
(1).剖开腹部。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又有一士大夫不快, 佗 云:‘君病深,当破腹取。然君寿亦不过十年。’”
(2).腹泻;拉肚子。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刘夷叔》:“ 夷叔 因食冷淘破腹,一夕卒。”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一折:“我不去,我有些破腹,你替我一替。”《水浒传》第三九回:“ 张顺 因见 宋江 爱鱼吃,又将得好金色大鲤鱼两尾送来,就谢 宋江 寄书之义,却见 宋江 破腹,泻倒在牀。”《好逑传》第六回:“吃素菜为何便至破腹,此中定有缘故。”
(3).生育;生孩子。 清 李渔 《生我楼》第一回:“少年的妇人只愁不破腹。生过一胎就是熟肚了,那怕不会再生?”
《漢語大詞典》:胎育
(1).犹胎教。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周成汉昭论》:“夫 孝昭 父非 武王 ,母非 邑姜 ……体不承圣,化不胎育,保无仁孝之质,佐无隆平之治。”
(2).犹生育;孕育。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故肾为胎育之臟。”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一:“所以先初爻,次中爻、终乃至上爻,此之叙亦胎育之理也。物之处胎中莫不倒生,自下而生者,自然之理也。” 朱自清 《什么是文学的生路》:“﹝ 杨先生 ﹞主张‘综合中外新旧,胎育我们新文化的蓓蕾以发为新文艺的花果。’”
分類:生育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