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今学(今學)
(1).书法名词。指北碑、 汉 篆。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体变:“吾今判之,书有古学,有今学。古学者, 晋 帖、 唐 碑也,所得以帖为多,凡 刘万庵 、 姚姬传 等皆是也。今学者,北碑、 汉 篆也,所得以碑为主,凡 邓石如 、 张廉卿 等是也。”
(2).今文经学的省称。详“ 今文经学 ”。
《漢語大詞典》:今文经学(今文經學)
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学派。今文经,指 西汉 学者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传授的儒家经典。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九节:“ 董仲舒 是 西汉 今文经学的创始人。”
《漢語大詞典》:仲舒
汉 哲学家、今文经学家 董仲舒 。专治《春秋公羊传》,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之说。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长思书》:“才劣 仲舒 ,无下帷之思;家贫 孟公 ,无置酒之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仲舒 专儒, 子长 纯史。” 唐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才雄 子云 笔,学广 仲舒 帷。”旧题 明 王世贞 《鸣凤记·秋夜女工》:“不用 仲舒 谋,权回 范蠡 舟,旧江山都是新愁。”
《漢語大詞典》:五家
(1).五户。古代以为户籍编制的基层单位。 周 代以五家为一比, 春秋 时 齐国 管仲 以五家为一轨。周礼·地官·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管子·小匡:“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六轨为邑。”
(2).指 黄帝 、 高阳 、 高辛 、 唐尧 、 虞舜 五帝。史记·天官书论:“自初生民以来,世主曷尝不历日月星辰?及至五家、三代,绍而明之。” 张守节 正义:“五家, 黄帝 、 高阳 、 高辛 、 唐 虞 、 尧 舜 也。”
(3).指 黄帝 、 颛顼 、 夏 、 殷 、 周 五代的历法。史记·太史公自序:“五家之文怫异,维 太初 之元论。” 张守节 正义:“五家谓 黄帝 、 顓頊 、 夏 、 殷 、 周 之历。”
(4).指传春秋的 左氏 、 公羊氏 、 穀梁氏 、 邹氏 、 夹氏 五人。 何休 《〈公羊传〉序》“传春秋者非一” 唐 徐彦 疏:“旧云,传春秋者非一者,谓本出 孔子 ,而《传》五家。”参阅 唐 陆德明 经典释文卷一。
(5).指治春秋穀梁传的 尹更始 、 刘向 、 周庆 、 丁姓 、 王彦 五人。后汉书·贾逵传:“虽为古学,兼通五家《穀梁》之説。” 李贤 注:“五家,谓 尹更始 、 刘向 、 周庆 、 丁姓 、 王彦 等,皆为《穀梁》。”
(6).谓五行家。后汉书·桓郁传:“帝自制《五家要説章句》,令 郁 校定於 宣明殿 。” 李贤 注:“此言‘五家’,即谓五行之家也。”
(7).指 北周 、 北齐 、 南朝 梁 、 南朝 陈 、 隋 五朝。新唐书·令狐德棻传:“议者以 魏 有 魏收 , 魏澹 二家,书为已详,惟五家史当立。 德棻 更与秘书郎 岑文本 、殿中侍御史 崔仁师 次 周 史,中书舍人 李百药 次 齐 史,著作郎 姚思廉 次 梁 、 陈 二史,秘书监 魏徵 次 隋 史,左僕射 房玄龄 总监。脩撰之原,自 德棻 发之。”
(8).今文经学家指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五代。 清 刘书年 《周时书分四代》:“三科之条,五家之教。三科,谓 虞 、 夏 一科, 商 一科, 周 一科也。古文家説也。五家,谓 唐 一家, 虞 一家, 夏 一家, 殷 一家, 周 一家也。今文家説也。” 章炳麟 《訄书·正名杂义》:“夫三科五家,文质各异。”
《漢語大詞典》:大小戴
(1).指 西汉 今文经学家 戴德 与其侄 戴圣 。二人同受于 后苍 , 德 传八十五篇,称《大戴礼》; 圣 传四十九篇,称《小戴礼》。见汉书·儒林传
(2).指 宋 戴述 、 戴迅 兄弟。二人并习 程颐 之学,时称大小 戴 。门人合刊其文,称《二戴集》
《漢語大詞典》:五经家(五經家)
汉 以来对今文经学家的称呼。后汉书·贾逵传:“五经家皆无以证图讖明 刘氏 为 尧 后者,而《左氏》独有明文。”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儒》:“至 汉 则五经家復以其术取宠,本末兼陨,然古文家独异是。”参见“ 今文经学 ”。
《漢語大詞典》:今文经学(今文經學)
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学派。今文经,指 西汉 学者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传授的儒家经典。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九节:“ 董仲舒 是 西汉 今文经学的创始人。”
《國語辭典》:今文家  拼音:jīn wén jiā
今文经学家。为汉代经学的一派。相对于古文家而言。参见「今古学派」条。
《漢語大詞典》:公羊学派(公羊學派)
清 代的今文经学派。根据今文《公羊》经说,发挥其伦理思想或政治主张。其创始人 庄存与 、 刘逢禄 均为 常州 人,故又称“常州学派”。因今文经学特别重视公羊家的春秋学,故亦以泛指今文经学。
《漢語大詞典》:常州学派(常州學派)
清 代今文经学派。因创始人 庄存与 、 刘逢禄 都是 常州 人,故名。最初根据今文《公羊》经说,发挥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故鸦片战争前后, 龚自珍 、 魏源 以《公羊》经义,发挥政见,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 光绪 间, 廖平 分析经学,详论 汉 今古文学的歧异,以为古学系伪造,今学乃 孔子 自创新制。后来 康有为 利用今文“托古改制”,作为戊戌变法的理论依据。
《國語辭典》:保残守缺(保殘守缺)  拼音:bǎo cán shǒu quē
固守旧有的事物或思想,而不知改进变通。《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也作「抱残守缺」、「补残守缺」。
《漢語大詞典》:今文学(今文學)
以今文经学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创立于 西汉 。 汉武帝 时立五经博士,传授今文经学。 西汉 末,古文经复出, 刘歆 欲以古文经学的毛诗《古文尚书》《逸礼》《左氏春秋》立于学官。与今文家发生立学之争。自此今文学与古文学分立,每有论争。 瞿秋白 《饿乡纪程》四:“因研究国故感受兴趣,而有就今文学再生而为整理国故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