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雄向
汉 代学者 扬雄 和 刘向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雄 向 以后,颇引书以助文:此取与之大际,其分不可乱者也。”
分類:学者刘向
《高级汉语词典》:刘向  拼音:liú xiàng
(约前77—前6) 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现在江苏省沛县)人,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著有《新序》、《说苑》等
分类:刘向
《漢語大詞典》:五家
(1).五户。古代以为户籍编制的基层单位。 周 代以五家为一比, 春秋 时 齐国 管仲 以五家为一轨。周礼·地官·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管子·小匡:“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六轨为邑。”
(2).指 黄帝 、 高阳 、 高辛 、 唐尧 、 虞舜 五帝。史记·天官书论:“自初生民以来,世主曷尝不历日月星辰?及至五家、三代,绍而明之。” 张守节 正义:“五家, 黄帝 、 高阳 、 高辛 、 唐 虞 、 尧 舜 也。”
(3).指 黄帝 、 颛顼 、 夏 、 殷 、 周 五代的历法。史记·太史公自序:“五家之文怫异,维 太初 之元论。” 张守节 正义:“五家谓 黄帝 、 顓頊 、 夏 、 殷 、 周 之历。”
(4).指传春秋的 左氏 、 公羊氏 、 穀梁氏 、 邹氏 、 夹氏 五人。 何休 《〈公羊传〉序》“传春秋者非一” 唐 徐彦 疏:“旧云,传春秋者非一者,谓本出 孔子 ,而《传》五家。”参阅 唐 陆德明 经典释文卷一。
(5).指治春秋穀梁传的 尹更始 、 刘向 、 周庆 、 丁姓 、 王彦 五人。后汉书·贾逵传:“虽为古学,兼通五家《穀梁》之説。” 李贤 注:“五家,谓 尹更始 、 刘向 、 周庆 、 丁姓 、 王彦 等,皆为《穀梁》。”
(6).谓五行家。后汉书·桓郁传:“帝自制《五家要説章句》,令 郁 校定於 宣明殿 。” 李贤 注:“此言‘五家’,即谓五行之家也。”
(7).指 北周 、 北齐 、 南朝 梁 、 南朝 陈 、 隋 五朝。新唐书·令狐德棻传:“议者以 魏 有 魏收 , 魏澹 二家,书为已详,惟五家史当立。 德棻 更与秘书郎 岑文本 、殿中侍御史 崔仁师 次 周 史,中书舍人 李百药 次 齐 史,著作郎 姚思廉 次 梁 、 陈 二史,秘书监 魏徵 次 隋 史,左僕射 房玄龄 总监。脩撰之原,自 德棻 发之。”
(8).今文经学家指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五代。 清 刘书年 《周时书分四代》:“三科之条,五家之教。三科,谓 虞 、 夏 一科, 商 一科, 周 一科也。古文家説也。五家,谓 唐 一家, 虞 一家, 夏 一家, 殷 一家, 周 一家也。今文家説也。” 章炳麟 《訄书·正名杂义》:“夫三科五家,文质各异。”
《漢語大詞典》:藜火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载: 汉 刘向 校书 天禄阁 ,夜默诵,有老父杖藜以进,吹杖端,烛燃火明。取《洪范五行》之文,天文舆图之牒以授焉, 向 请问姓名。云“太乙之精”。后因以“藜火”为夜读或勤奋学习之典。 明 李东阳 《刘太宰入阁后省墓》诗:“ 天禄阁 中藜火动, 相州 堂上锦衣归。” 清 姚鼐 《自嘲》诗:“虽讎《七略》无藜火,未证《三轓》愧苾蒭。”
《漢語大詞典》:歆向
西汉 刘歆 及其父 刘向 的合称。 隋 王通 中说·天地:“使 范寧 不尽美于春秋, 歆 向 之罪也。” 阮逸 注:“ 刘向 理《穀梁》, 刘歆 好《左氏》,各守一家而不能贯圣经之本,是古学之罪也。” 宋 欧阳修 《答梅圣俞寺丞见寄》诗:“词章尽 崔 蔡 ,论议皆 歆 向 。” 宋 陈师道 《与鲁直书》:“ 正夫 有幼子 明诚 ,颇好文义,每遇 苏 黄 文诗,虽半简数字,必録藏,以此失好於父,几如小邪矣。迺知 歆 向 无足怪者。”
分類:刘向
《漢語大詞典》:二刘(二劉)
(1).指前、后 汉 开国之君 刘邦 、 刘秀 。晋书·石勒载记下:“朕当在二 刘 之间耳, 轩辕 岂所拟乎!”
(2).指 隋 经学家 刘炫 、 刘焯 。隋书·儒林·刘焯传:“ 刘炫 聪明博学,名亚於 焯 、故时人称二 刘 焉。” 皮锡瑞 经学历史七:“ 隋 之二 刘 ,冠冕一带。 唐 人作疏,皆本二 刘 。”
(3).指 汉 刘向 、 刘歆 父子。 宋 周必大 二老堂诗话·陆务观说东坡三诗:“ 曾吉甫 侍郎藏 子瞻 《和钱穆文》诗真本,所谓‘大笔推君 西汉 手,一言寘我二 刘 间’者,其自注云:‘ 穆文 尝草某答詔,以 歆 向 见喻,故有此句。’”
(4).指 明 刘鈗 、 刘棨 。明史·刘珝传:“﹝ 刘鈗 ﹞博学有行谊,与 长洲 刘棨 并淹贯故实,时称‘二 刘 。’”
(5).指 清 刘宝楠 、 刘文淇 。清史稿·儒林传三·刘宝楠:“﹝ 宝楠 ﹞为诸生时,与 仪徵 刘文淇 齐名,人称 扬州 二 刘 。”
《漢語大詞典》:鬻子
(1).卖儿女。墨子·经说下:“王刀无变,糴有变,岁变糴,则岁变刀。若鬻子。”
(2).引申指被卖之子女。
(3).犹育子。 清 冯桂芬 《万母徐太恭人六十寿序》:“今太恭人康疆寿考,亲见其子沐朝廷殊遇,光大先人之绪,生平鬻子之勤,及身食其报,噫嘻盛矣。” 梁启超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国家之保护报馆,如鸟鬻子。”
(4).指 鬻熊 。史记·周本纪:“ 太颠 、 閎夭 、 散宜生 、 鬻子 、 辛甲大夫 之徒皆往归之。” 裴駰 集解引 刘向 曰:“ 鬻子 名 熊 ,封於 楚 。”亦指其著作。汉书·艺文志道家类有鬻子二十二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至 鬻熊 知道,而 文王 諮询,餘文遗事,録为鬻子。”
《漢語大詞典》:别录
(1).分别撰述。 唐 刘知几 史通·世家:“必编《世家》,实同《列传》, 马迁 强加别録,以类相从。”
(2).目录解题式的文体。始于 汉 刘向 。 建始 中,朝廷征集图书文献,命 刘向 等校勘整理。每校一书,由 刘向 加以编次,写出提要,抄录上报,因成《七略别录》。参阅隋书·经籍志。 张舜徽 《〈清人文集别录〉自序》:“别録之体,犹提要也……盖即后世目録解题之始。名曰别録,谓纂辑羣书之叙録,都为一集,使可别行云尔。”参见“ 七略 ”。
(3).指礼品清单。宋史·赵普传:“今赐羊酒如别録,卿宜爱精神,近医药,强饮食。” 宋 苏轼 《赐金紫光禄大夫吕公著生日诏》:“今赐卿生日羊酒米麵等,具如别録,至可领也。”
《漢語大詞典》:七略
书名。 汉 刘歆 撰。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分《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汉书·艺文志即据《七略》为蓝本。原书已佚, 清 马国翰 、 洪颐煊 等均有辑本。亦用以泛指各类著作。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闭户自精,开卷独得,九流七略,颇常观览。”北史·周高祖武帝纪:“遂使三墨八儒,朱紫交竞;九流七略,异説相腾。”旧唐书·杨绾传:“好学不倦,博通经史,九流七略,无不该览。”
《漢語大詞典》:刘贾(劉賈)
汉 代 刘向 、 贾谊 的并称。 王国维 《文学小言》十一:“ 韦 柳 之视 渊明 ,其如 刘 贾 之视 屈子 乎?”
分類:刘向
《漢語大詞典》:录略
汉 刘向 录奏和 刘歆 《七略》的并称。 唐 贾公彦 《序周礼废兴》:“至 孝成皇帝 ,达才通人 刘向 、子 歆 校理秘书,始得列序著于《録》《略》。” 清 陈澧 东塾读书记·周礼:“《録》《略》者,兼 向 之録奏、 歆 之《七略》言之也。”
分類:刘向
《漢語大詞典》:十步芳草
汉代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后来用“十步芳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例如:方今宇宙平一,文轨攸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无奇秀!——《隋书·炀帝纪上
《漢語大詞典》:校勘学(校勘學)
研究校勘的学问。指我国自 汉 代 刘向 奉 成帝 之命校雠秘府书籍到现今所形成的一整套整理古书的专业知识。 胡适 《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校勘学是用科学的方法来校正古书文字的错误……校勘学的重要工夫在于‘评判’。”
《漢語大詞典》:楚辞章句
楚辞注本。东汉王逸注。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原为十六卷,王逸增入己作《九思》一卷,改编为十七卷。书中对楚辞各篇作了文字注解,记述了各篇的创作由来和作者经历。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