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追诉权(追诉权)  拼音:zhuī sù quán
指检察机关对犯罪事实之有无,于法定期间内依法代表国家追诉犯罪之权利。在非告诉乃论之罪,不论是否有人提起告发,检察官知有犯罪嫌疑者,应即开始侦查;在告诉乃论之罪,须由被害人或利害关系人,于知悉犯人之时起六个月内提出告诉,检察官才能启动侦查程序。
《国语辞典》:定期保险(定期保险)  拼音:dìng qí bǎo xiǎn
有一定期限的保险。年限由保险公司和受保人共同决定,保险期间,受保人须缴交保费,而保险公司也给予预定的保险及优惠。
《国语辞典》:母姊会(母姊会)  拼音:mǔ zǐ huì
学校与家庭定期举行的联系会议。由各班导师主持,学童的母姊、家长参与商讨学童教育问题。
《国语辞典》:离婚率(离婚率)  拼音:lí hūn lǜ
某年或某一特定期间内的离婚人数与同一期间的总人口的比例。
《国语辞典》:流当品(流当品)  拼音:liú dàng pǐn
在一定期限内,物主未以原售价加计利息买回典当物时,当铺可将它处理卖出,称此物为「流当品」。
《国语辞典》:吞吐量  拼音:tūn tǔ liàng
在一定期间内,由海运进出港口,且在港内装卸货物的总数量。通常以吨为单位。如:「港务局已在填海造土,不断兴建码头,扩充货匮吞吐量」
《國語辭典》:赶集(趕集)  拼音:gǎn jí
在偏远地区,买卖货物有一定地点、日期,到时商贩、居民都赶往交易,称为「赶集」。《老残游记》第一九回:「每月三八大集,几十里的人都去赶集。」也称为「赶墟」、「趁墟」。
《漢語大詞典》:甘限文书(甘限文書)
官府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必须完成公差的文书。《水浒传》第四九回:“弟兄两个当官受了甘限文书。”京剧《猎虎记》第一场:“知府大人不容分说,勒令我二人当堂立下甘限文书!”
《國語辭典》:放告牌  拼音:fàng gào pái
官府开堂受理案件的公告牌。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今日升厅坐早衙,张千,喝撺箱,抬放告牌出去。」明。郑若庸《玉玦记》第三二出:「拿放告牌出去,有告状的著他入来。」
《漢語大詞典》:辑刊(輯刊)
(1).编集刻印。 张舜徽 《中国文献学》第七编第六章:“例如 明 代 郎奎金 辑刊《五雅全书》,专刻训诂学的五种名著。”
(2).学术机构出版刊行的成套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论文集。例如《社会科学辑刊》
《國語辭典》:活期  拼音:huó qí
没有固定的期限。如:「活期储蓄存款」。
《漢語大詞典》:红谕(紅諭)
旧时官吏上任时,用红纸缮写定期接任的布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新道臺择了接印日期,颁了红諭出去,到了良时吉日,便具了朝衣朝冠,到衙门接印。”
《國語辭典》:不变价格(不變價格)  拼音:bù biàn jià gé
计算或比较各年工、农业产品总产值时,用某一时期的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的计算尺度,这种平均价格称为「不变价格」。也称为「比较价格」。
《漢語大詞典》:查比
旧时官府对差役完成差事立定期限,按时查验。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出堂规》:“凡承票差役,俱于某日该承行,执差号簿,逐名查比。如过限不销,究责;临比不到,差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比较》:“查比之日,总书将所存截票存算,票根粘入限簿本排应催分限之下,交与粮房送查。”
《國語辭典》:包租  拼音:bāo zū
1.由一人具名承租房屋、土地等,再分租给别人。《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庙中只有一个老尼,闲房倒也有几间,却是附近的那些作长短工的以至满乡村小买卖人包租的。」
2.旧时不管收成丰欠,地主都要佃农按约缴交田租,称为「包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