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44,分1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关系
繇来
近因
大故
有谓
暗伤
转语
徼幸
所以然
请事
侥幸
火气
病根
叫阍
来因
《國語辭典》:关系(關系)  拼音:guān xì
关联、影响。《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冯君瑞是我内地生员,关系朝廷体统;他如何敢拿了去,要起赎身的价银来?」也作「关系」。
《國語辭典》:关系(關係)  拼音:guān xì
1.事物间的连带作用。如:「关系企业」。
2.影响、牵涉。《文明小史》第二四回:「这是新章课吏,关系他们前程,务要秘密才好。」也作「关系」。
《漢語大詞典》:繇来(繇來)
(1).事物发生的原因;来源。繇,通“ 由 ”。《汉书·薛宣传》:“日至,吏以令休,所繇来久。” 颜师古 注:“繇读与由同。由,从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辨宗论》:“聊申繇来之意。”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夫 白门 柳枝, 青谿 桃叶,辰楼顾曲, 丁帘 醉花, 江 南佳丽,繇来尚已。”
(2).从过去到现在。繇,通“ 由 ”。 唐 窦牟 《天津晓望因寄呈分司一二省郎》诗:“要自词难拟,繇来画不如。”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繇来女子号痴心,痴得真时恨亦深。” 清 沈寿民 《江上行》:“繇来稼穡足艰难,到处絃歌称富丽。”
《國語辭典》:近因  拼音:jìn yīn
与结果有直接关系的原因。
《國語辭典》:大故  拼音:dà gù
1.父亲或母亲去世。《孟子。滕文公上》:「今言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聊斋志异。卷一一。陈云楼》:「今遭大故,音耗遂梗,久不如黄省问。」
2.死期、死亡。《楚辞。屈原。九章。怀沙》:「舒忧娱哀兮,限之于大故。」《汉书。卷六○。杜周传》:「延年愚,以为丞相久故,及先帝用事,非有大故,不可弃也。」
3.重大的错误。《论语。微子》:「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
4.充足条件。《墨子。经说上》:「大故,有之必无然,若见之成见也。」
《國語辭典》:大故  拼音:dài gù
1.大略。《朱子语类辑略》卷五:「因言读书用功之难,诸公觉得大故浅近,不曾著心。」也作「大古」。
2.特别。也作「大古」。
《國語辭典》:大古  拼音:dài gǔ
1.大扺、大概。元。白朴《梧桐雨》第三折:「更问甚陛下,大古是知重俺帝王家。」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三折:「正末云:『大古里你吃了风药来也。』」也作「大故」。
2.总之。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二折:「大古是家富小儿娇,我则愁腌日月没柴没米怎生熬泠。」元。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又不是心中爱听,大古似林风瑟瑟,岩溜泠泠。」也作「待古」。
3.特别。元。关汉卿《玉镜台》第四折:「我从小里文章不大古,年老也还有甚词赋。」也作「大故」、「待古」、「待骨」、「特古」、「特故」。
《漢語大詞典》:大古
太古。仪礼·士冠礼:“始冠緇布之冠也,大古冠布,齐则緇之。” 郑玄 注:“大古,指 唐 虞 以上。”荀子·非十二子:“羣天下之英杰而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 唐 李白 《明堂赋》:“观夫明堂之宏壮也,则突兀曈曨,乍明乍蒙,若大古元气之结空。”
分類:太古
《漢語大詞典》:有谓(有謂)
(1).有言。庄子·齐物论:“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 成玄英 疏:“谓,言也。”
(2).谓有话要说。 唐 杜甫 《杜鹃行》:“声音咽噦若有谓,号啼略与婴儿同。”
(3).有原因;有用意。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于司空 頔 因 韦太尉 奉圣乐,亦撰顺圣乐以进。每宴必使奏之。其曲将半,行缀皆伏,独一卒舞于其中。幕客 韦綬 笑曰:‘何用穷兵独舞?’言虽詼谐,一时亦有谓也。” 唐 许彬 《经李翰林庐山屏风迭所居》诗:“深居应有谓,济代岂无才!”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二李省诗:“二公皆以文名一时,而律赋非所长。乡人 侯某 者,以能赋称,因资之以润色。既书卷,不以诗示 侯 , 侯 疑其必有谓。”
《國語辭典》:暗伤(暗傷)  拼音:àn shāng
1.暗自伤心。唐。鲍溶〈秋夜对月怀李正封〉诗:「日远迷所之,满天心暗伤。」
2.由跌、碰、捶、击等导致内脏、气、血、经络的损伤。
3.物体上没有显现出的缺损。
《國語辭典》:转语(轉語)  拼音:zhuǎn yǔ
1.改变原来语句之意,而另作一语。
2.禅师启悟弟子时所提的问题,有时问题是由弟子提出反问禅师。《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一○:「请禅客各下一转语。」《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堂头大和尚,我有一转语,敢问和尚则个。」也称为「转话」。
3.训诂学上指因时地不同或其他原因而导致语音发生变化的词语。
4.书名。清戴震撰,二十章。内容为探寻汉语语源之作。书已失传,《戴东原集》中收有〈转语二十章序〉。
《國語辭典》:徼幸  拼音:jiāo xìng
非分的贪求。《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國語辭典》:徼幸  拼音:jiǎo xìng
获得意外的成功或幸运的免于灾难。如:「他徼幸逃过一劫。」汉。赵充国条上屯田便宜十二事状〉:「兵出,乘危徼幸;不出,令反畔之虏,窜于风寒之地。」也作「侥幸」、「侥倖」、「侥倖」。
《國語辭典》:所以然  拼音:suǒ yǐ rán
事理的缘由。汉。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彊敌争,倘更为祸始。」《文明小史》第二八回:「还是西卿稳定些,就问那家人是什么乱子,那家人却说不出所以然的缘故,只说老爷急的要想告病哩!」
《國語辭典》:请事(請事)  拼音:qǐng shì
请求指示如何处理事情。《仪礼。士昏礼》:「摈者出请事,入告。」《史记。卷八十七。李斯传》:「吾方燕私,丞相辄来请事。」
《國語辭典》:侥幸(僥幸)  拼音:jiǎo xìng
希望获得意外的成功或免去灾祸的心理。如:「这次比赛中,他很侥幸获得第一名。」也作「徼幸」。
《國語辭典》:火气(火氣)  拼音:huǒ qì
1.中医上指可引起发炎、红肿、烦躁等症状的病因。
2.脾气不佳,遇事容易动怒。如:「他今天火气特别大,你可别招惹他。」
《國語辭典》:病根  拼音:bìng gēn
1.疾病的根原。如:「治病若不把病根去掉,怎能算痊瘉?」《后汉书。卷八二。方术列传下。华佗》:「君病根深,应当剖破腹。」《三国演义》第七八回:「大王头脑疼痛,因患风而起。病根在脑袋中,风涎不能出。」
2.比喻为引起灾祸或失败的根本原因。《朱子语类。卷一一○。朱子七。论兵》:「古今祸乱,必有病根。汉宦官后戚,唐藩镇,皆病根也。」《儿女英雄传》第一九回:「你这病根,却又只吃亏在一个聪明好胜。」
《漢語大詞典》:叫阍(叫閽)
旧时吏民因冤屈等原因向朝廷申诉称“叫閽”。 唐 杜甫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诗:“昭代将垂老,途穷乃叫閽。”旧唐书·王廷凑传论:“茫茫黔首,於何叫閽?” 明 唐顺之 《王御史毅斋诔》:“披腹叫閽,变岂虚来。” 李光 《感事寄秋叶》诗:“駡座人惟赢一死,叫閽客亦悮三生。”
《國語辭典》:来因(來因)  拼音:lái yīn
1.来的目的。《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主人王老儿见金老揖坐了,问其来因。」
2.缘由。事情的始末。《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出》:「占断东瓯盛事,诸宫调唱出来因。厮罗响,贤门雅静,仔细说教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