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出处(出處)
(1).谓出仕和隐退。 汉 蔡邕 《荐皇甫规表》:“修身力行,忠亮阐著,出处抱义,皦然不污。” 唐 韩愈 《与崔群书》:“无入而不自得,乐天知命者,固前修之所以御外物者也。况足下度越此等百千辈,岂以出处近远累其灵臺邪!”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 萧何 治狱为 秦 吏, 韩信 曾官执戟郎。蠖屈龙腾皆运会,男儿出处又何常。”
(2).行进和静止。 宋 梅尧臣 《翠羽辞》:“ 秦 女乘鸞遗翠羽,落在人间与风舞。风休不归谁作主,此郎拾取妆金缕。郎家主妇爱且怜,繫向裙腰同出处。” 宋 陆游 《雨复作自近村归》诗:“可怜鳩取招麾速,谁似云知出处齐。”
(1).词语、典故等的来源和根据。魏书·儒林传·李业兴:“ 异 曰:‘圆方之説,经典无文,何以怪方?’ 业兴 曰:‘圆方之言,出处甚明,卿自不见。’”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晋 张望 诗曰‘愁来不可割’,此‘割愁’二字出处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诗法:“作诗用虚字,殊不佳。中两联填满方好。出处纔使 唐 已下事,便不古。”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德言工容’不是我瞎编,是圣人说的,有出处。”
(2).源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徐广 《史记音义》曰:‘ 黽 或作 彭 , 穀水 出处也。’”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然 河 之本源,未见出处。”
(3).产地;来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人:“有术人携一榼,榼中藏小人……至 掖 , 掖 宰索榼入署,细审小人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有一天,来了一个人,买了几件鼻烟壶、手鐲之类,又买了一掛朝珠,还的价钱,实在内行;批评东西的毛病,説那东西的出处,着实是个行家。” 许地山 《美底牢狱》:“我想所有美丽的东西,只能让它们散布在各处,我们只能在它们底出处爱它们。”
(4).出路;出去的地方。 梁斌 《播火记》第一卷十五:“﹝ 李霜泗 ﹞平静下来,慢搭搭地说:‘可是,去,也有好处,将来有了个出处。’”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澄河边上》:“ 澄河 不太深,主要是下暴雨水来得太急,开一点口子,水一有了出处,流头就缓了。”
《漢語大詞典》:源流
(1).水的本源和支流。后汉书·五行志三“则水不润下” 刘昭 注引 汉 郑玄 曰:“无故源流竭絶,川泽以涸,是谓不润下。”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 彰德府 南关外,有大桥,甚宏丽,水清而驶,土人谓之 小彰河 ,源流皆异。”
(2).指事物的起源和发展。荀子·富国:“故 禹 十年水, 汤 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是无它故焉,知本末源流之谓也。” 宋 王巩 王氏谈录·小篆奇古:“小篆源流可究,便于施用。” 清 何琇 樵香小记·毛诗出子夏:“ 陆璣 毛诗疏,末附四家诗源流。” 徐迟 《火中的凤凰》:“不熟悉我国藏书源流的人,大约只知道 常熟 是一个农产品高产区。”
(3).比喻收入和支出。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惟侥倖一时进用,不顾平日源流,此可为长太息也。”
(4).根源;来源。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古人质朴,又多无才,其所论物理……不足以演畅微言,开示愤悱,劝进有志,教戒始学,令知玄妙之涂径、祸福之源流也。” 唐 杜荀鹤 《投从叔补阙》诗:“其来虽愧源流浅,所得须怜《雅》《颂》同。” 宋 吴炯 五总志:“为学当师古,吾叔源流实自 杜陵 ,即吾师也。”
(5).比喻亲属、世系。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舒守谦 即 元舆 之族也,聪敏慧悟,富有春秋。 元舆 以源流非远而礼遇颇厚。” 清 刘大櫆 《〈范氏家乘〉序》:“然则 范氏 之有家乘……而守以弗堕,支属虽繁,源流虽远,而有急相周。”
(6).指古今。 元 邓学可 《端正好·乐道》套曲:“亭臺即渐摧,花木取次休,荆棘又还依旧,使行人嗟嘆源流。”
《漢語大詞典》:来路(來路)
(1).向这里来的道路。 唐 许浑 《沧浪峡》诗:“红虾青鯽紫芹脆,归去不辞来路长。” 清 阎尔梅 《出都门往游西山》诗:“陟巔迴视来路封,满天明月收野雾。”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九:“那边,是县里援兵的来路,也是容易切断胡子归路的地方。”
(2).来源。多指经济、人力等所从来的地方。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只是絶无来路,两口飰食不给,惟恐养他不活,不如等他别寻好处安身。” 叶圣陶 《四三集·一个练习生》:“失业的管帐先生的儿子比黄包车夫的儿子都不如,钱的来路一断绝,就象西风里的苍蝇一样冻僵了,那里读得成什么初级中学。” 毛泽东 《井冈山的斗争》:“如此等类的话,逐渐引起敌军士兵和无出路的下级官长对我们注意,自拔来归的将日益增多,红军扩充,又是一条来路。”
(3).来历。《水浒传》第四七回:“人见他走得差了,来路蹺蹊,报与庄上官人们来捉他。”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此人来路甚奇, 少卿 兄何不去看看?” 赵树理 《三里湾·回驴》:“你这驴来路不明,我不敢要了!”
《漢語大詞典》:泉源
亦作“ 泉原 ”。
(1).水的源头。《诗·卫风·竹竿》:“泉源在左, 淇水 在右。” 毛 传:“泉源,小水之源。”国语·晋语四:“泉原以资之。” 韦昭 注:“水在山为泉原。” 唐 祖咏 《田家即事》诗:“攀条憩林麓,引水开泉源。” 冰心 《再寄小读者》二:“气候炎热,雨量极少,所以 尼罗河 也是他们唯一的灌溉泉源。”
(2).比喻事物产生的原因或来源。旧唐书·睿宗纪论:“法不一则姦伪起,政不一则朋党生,上既啟其泉源,下胡息於奔竞。” 巴金 《秋》三五:“他想不到这些话会永远成为那班青年的鼓舞的泉源。”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十:“党性是我们力量的泉源,是我们才能的摇篮。”
《漢語大詞典》:水源
(1).江河发源的地方。史记·大宛列传:“﹝贰师﹞乃先至 宛 ,决其水源,移之,则 宛 固已忧困。” 晋 陶潜 《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宋 欧阳修 《晋祠》诗:“行人望祠下马謁,退即祠下窥水源。” 臧克家 《今昔吟·忠烈篇》:“河山光辉照人眼,木本水源想从前。”
(2).指民用水、工业用水或灌溉用水的来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九回:“府上的地……水源又好,出水的路又好。”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四二章:“贼军如追赶前去,即在 睢 杞 一带决战,不至于今日断绝水源。”
《漢語大詞典》:所自
由来;来源。 宋 曾巩 《蒲宗孟祖伸赠太子少傅制》:“流泽也远,有孙而贤。进於中臺,摠国纲辖。善有所自,朕惟汝嘉” 明 文徵明 《叙陈氏家乘》:“不知姓之所自,而昧昭穆之叙。”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快雪堂》肥瘦两刻皆佳,而瘦本神理,絶似 伯衡相公 。虽为至戚,询其后人,莫知所自。”
《漢語大詞典》:根底
(1).基础;根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倘使没有学问根底,祇要到 上海 租界上混过两三年,便可以成了一个化外野人的。” 毛泽东 《改造我们的学习》三:“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底细,究竟。《英烈传》第七四回:“却説军师 刘基 听了 红罗山 三字,不胜嘆息,被 李文忠 定要问个根底。”《再生缘》第十七回:“ 梁公 还要查根底。”
(3).来源。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 铁 氏次女的诗, 杭世骏 也并未寻出根底。”
(4).犹跟前。根,通“ 跟 ”。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一:“官家根底剩有一两人,则言阴盛,须待减去,只教渠辈取快活。” 元 尚仲贤《三夺槊》第一折:“争奈 秦王 根底有 尉迟 无人可敌。”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妇女在 宋四公 根底坐定。”
《漢語大詞典》:来方(來方)
(1).谓前来祭祀四方之神。《诗·小雅·大田》:“来方禋祀,以其騂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郑玄 笺:“ 成王 之来,则又禋祀四方之神。” 高亨 注:“来方,来祭四方之神。”
(2).来源。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凡为盗的,都从好酒赌钱两件上起。他喫溜了口,没处来方,见了大锭银子,又且手边方便,如何不爱?”
《漢語大詞典》:来龙(來龍)
(1).旧时堪舆家以山势为龙,称其起伏绵亘的姿态为龙脉。来龙,指龙脉的来源。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 朱文公 尝与客谈世俗风水之説,因曰:‘ 冀州 好一风水,云中诸山来龙也。’”《西游记》第一回:“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风水先生用他的生花的口舌对老地主说明了那里是来龙,那里是去脉。”
(2).泛指事物的来源。 清 钱谦益 《读杜小笺下·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学 杜 者专法此等诗,模拟其槎牙突兀,麤皮老干,以为形似;而不知其敦厚雋永,来龙远而结脉深之若是也。”
《漢語大詞典》:从来(從來)
(1).亦作“ 从徠 ”。来路;由来;来源。逸周书·大武:“五虞:一鼓走疑,二备从来,三佐车举旗,四采虞人谋,五后动捻之。” 朱右曾 注:“备从来,防其断我归路。”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佐》:“ 佐 甚异之。试问所从来,叟但笑而不答。至再三,叟忽怒叱曰:‘年少子,乃敢相逼!吾岂盗贼椎埋者耶?何必知从来!’”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香山寺》:“ 来青轩 在佛殿东,所从来久,其匾额则今上宸翰也。” 鲁迅 《而已集·略论中国人的脸》:“一到 广州 ,我觉得比我所从来的 厦门 丰富得多的,是电影,而且大半是‘国片’,有古装的,有时装的。”
(2).历来;向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元氏 之世,在 洛京 时,有一才学重臣,新得《史记音》,而颇紕谬,误反‘顓頊’字,頊当为许録反,错作许缘反,遂为朝士言:‘从来谬音“专旭”,当音“专翾”耳。’” 明 张居正 《文华殿论奏》:“此地从来多荒少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至于两妻并立,则从来无一相得者,亦从来无一相安者。” 张天翼 《温柔制造者》:“我从来没对你随便过。”
(3).从前;原来。 唐 贾岛 《过京索先生坟》诗:“从来有恨君多哭,今日何人更哭君” 唐 归仁 《题楚庙》诗:“羞容难更返 江 东,谁问从来百战功?” 宋 王安石 《金陵怀古》诗之一:“《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明 高明 《琵琶记·乞丐寻夫》:“奴深谢公公,便相允诺,从来的深恩怎敢忘却?”
《漢語大詞典》:一门(一門)
(1).一道门户。左传·定公十年:“每出一门, 郈 人闭之。”汉书·申屠嘉传:“ 错 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
(2).一条门路;一个途径。《商君书·说民》:“塞私通以穷其志,启一门以致其欲。”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丈夫在富贵,岂必守一门。”朱子语类卷三九:“只有此一门,舍此则无从可仕,所以 颜 、 閔 寧不仕耳。”
(3).一族;一家。韩非子·八经:“下不一门,大臣不拥。”汉书·李寻传:“将军一门九侯,二十朱轮。” 唐 杜甫 《送鲜于万州迁巴州》诗:“ 京兆 先时杰,琳瑯照一门。”《水浒传》第五十回:“﹝ 李逵 ﹞把 扈太公 一门老幼,尽数杀了,不留一个。” 清 郑燮 《与江宾谷江禹九书》:“ 曹 氏父子, 萧 家骨肉,一门之内,大小殊轨。”
(4).一个来源。《淮南子·原道训》:“万物之总,皆閲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门。”
(5).犹言一类。 晋 张华 《游猎篇》:“荣辱浑一门,安知恶与美。” 清 刘毓嵩 《古谣谚序》:“ 臧 氏 懋循 之诗所、 郭 氏 子章 之《六语》,则謡谚并收,然皆以謡谚各列一门,而非以謡谚特编一集。”
(6).一种风格;一个派别。南齐书·刘绘传:“ 绘 为后进领袖,机悟多能。时 张融 、 周顒 竝有言工, 融 音旨缓韵, 顒 辞致綺捷, 绘 之言吐,又顿挫有风气。时人为之语曰:‘ 刘绘 贴宅,别开一门。’”《西游记》第二回:“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
(7).一件,一桩。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一门亲事,十分指望着九。”红楼梦第一二○回:“叫他配一门正经亲事,再多多的陪送他些东西。” 老舍 《正红旗下》三:“ 福海 二哥大概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决定自己也去学一门手艺。”
(8).方言。一直;一个劲儿。 梁斌 《红旗谱》十三:“ 二贵 离不得哥哥,他们自小儿在一块长大,这一去,说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只是一门里哭。”
《漢語大詞典》:来自
表示来源,但通常不带有肇始之意,而指从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过赋与、移转、演绎、模仿或再生而发生。例如:主要收入来自开采煤矿。
《漢語大詞典》:元来(元來)
(1).当初;本来。 唐 张鷟 游仙窟:“元来不见,他自寻常;无故相逢,却交烦恼。” 唐 孙棨 《赠妓人王福娘》诗:“谩图 西子 为粧样, 西子 元来未得如。”
(2).来源,出处。 清 方苞 《书老子传后》:“著其子焉,著其孙焉,著其孙之元来焉,於其子孙元来仍著其爵焉。”
(3).表示发现原先不知的情况。 唐 方干 《题赠李校书》诗:“却是偶然行未到,元来有路上寥天。”古尊宿语录卷二十:“子细看时,元来青布幔里有人。” 元 耶律楚材 《万松老人琴谱》诗:“元来底许真消息,不在絃边与指边。” 清 洪升 《长生殿·觅魂》:“元来只隔着 弱水 三千, 溟渤 风烟,在那 麟凤洲 偏, 蓬閬山 巔。”
(4).谓追溯原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元来 甄监生 二妾四婢,惟有 春花 是他新近宠爱的。”
《漢語大詞典》:来处(來處)
谓来而安处。《诗·大雅·凫鹥》:“鳧鷖在渚,公尸来燕来处。” 毛 传:“处,止也。” 郑玄 笺:“其来燕似若止得其处。”
(1).所来的地方。 唐 郑谷 《石门山泉》诗:“云边野客穷来处,石上寒猿见落时。”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二折:“你来处来,去处去,休迷了正道。”
(2).指来历,出处。指引文或典故的来源。 宋 黄庭坚 《答洪驹文书》之二:“ 老杜 作诗, 退之 作文,无一字无来处。” 宋 王楙 野客丛书·未渠央:“今人诗句多用未渠央事,往往不究来处。”
《漢語大詞典》:繇来(繇來)
(1).事物发生的原因;来源。繇,通“ 由 ”。汉书·薛宣传:“日至,吏以令休,所繇来久。” 颜师古 注:“繇读与由同。由,从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辨宗论》:“聊申繇来之意。”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夫 白门 柳枝, 青谿 桃叶,辰楼顾曲, 丁帘 醉花, 江 南佳丽,繇来尚已。”
(2).从过去到现在。繇,通“ 由 ”。 唐 窦牟 《天津晓望因寄呈分司一二省郎》诗:“要自词难拟,繇来画不如。”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繇来女子号痴心,痴得真时恨亦深。” 清 沈寿民 《江上行》:“繇来稼穡足艰难,到处絃歌称富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