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乐池(樂池)  拼音:yuè chí
舞台前方乐队演奏音乐的场地。
《國語辭典》:武场(武場)  拼音:wǔ cháng
1.戏曲伴奏乐队中的打击乐部分。如京剧的单皮鼓、檀板、大锣、小锣、铙钹、水钗、堂鼓等。
2.清时考武科的场所。
《漢語大詞典》:锦队(錦隊)
指歌舞乐队。 清 陈维嵩 《念奴娇·初十夜对月饮汪钝庵户部寓庐》词:“锦队花城浑不夜,一缕歌喉如髮。”
《國語辭典》:鼓师(鼓師)  拼音:gǔ shī
戏曲乐队中以敲击鼓板来控制节拍速度,使乐队与演员能紧密配合的乐师。
《國語辭典》:鼓手  拼音:gǔ shǒu
乐队中打鼓的人,通称为「鼓手」。
《漢語大詞典》:龙笳(龍笳)
即笳。借指皇家乐队。 宋 梅尧臣 《祫享观礼二十韵》:“羽仗天街立,龙笳象魏流。” 清 王士禛 渔洋诗话卷下:“门人 宗元鼎 梅岑 诗,以风调为主,酷学才调集。七言如……《扬子江》云:‘帆势天涯去不迴,龙笳何惜渡 江 来。’”参见“ 龙笛 ”。
分類:皇家乐队
《漢語大詞典》:龙笛(龍笛)
亦作“ 龙篴 ”。 指笛。据说其声似水中龙鸣,故称。语本 汉 马融 《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后则多指管首为龙形的笛。 唐 虞世南 《琵琶赋》:“叶笙鏞之律吕,叅钟石之经纬,於是凤簫輟吹,龙笛韜吟。” 宋 姜夔 《卜算子·吏部梅花八咏》词:“象笔带香题,龙笛吟春咽。”元史·礼乐志五:“龙笛,制如笛,七孔,横吹之,管首制龙头,衔同心结带。”
分類:据说水中
《漢語大詞典》:小堂名
旧时 苏 沪 一带供喜庆人家雇用的儿童乐队。《官场现形记》第十回:“他説明要红裙外褂全头面,还要花轿小堂名。”《海上花列传》第十二回:“勿曾去喊小堂名,喊仔小堂名来也要闹热点哚。”
《國語辭典》:场面(場面)  拼音:cháng miàn
1.场合、局面。《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头一件得帮助你中个举人,会上个进士,点了翰林,先交代了读书这个场面。」
2.表面的排场。《文明小史》第二八回:「我要撑这个场面,除非有个大阔人的靠山,人家方不能鄙薄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又算定到了那天,有几个客来,屈著指头,算来算去,什么都有了,连外国人都可以设法请几个来撑持场面,炫耀邻里。」
3.称旧戏剧中奏乐的文场和武场。文场指管弦乐器,武场指打击乐器。
4.一种影片结构形式。将若干个镜头进行有意义的安排,以表达一个完整的动作或思想。
《漢語大詞典》:鼓吹部
唐 代乐部(乐队)之一。专管宫廷典礼曲乐的演奏。以钲、鼓、角、弦鼗、笳、箫、哀笳等为主要乐器。参阅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鼓吹部
《漢語大詞典》:鼓老
对戏曲乐队中鼓师的尊称。 徐珂 《清稗类钞·戏剧·后场》:“场面之位次,以鼓为首,一面者曰单皮鼓,两面者曰荸薺鼓,名其技曰鼓板,都中谓之鼓老,犹尊之之意也。”
《國語辭典》:指挥棒(指揮棒)  拼音:zhǐ huī bàng
乐团指挥合奏或合唱时所用的棒子。
《漢語大詞典》:引龙直(引龍直)
宋 代皇帝出巡时前导的乐队。宋史·乐志十七:“ 太平兴国 三年,詔籍军中之善乐者,命曰引龙直。每廵幸,则骑导车驾而奏乐。”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事志:“ 太平兴国 中,择军中善乐者,名曰引龙直,游幸,骑而导驾。后曰钧容直,取钧天之义也。”
《國語辭典》:铜管乐队(銅管樂隊)  拼音:tóng guǎn yuè duì
以铜管乐器为主,萨氏管及打击乐器为辅所组成的乐队。为英语brass band的意译。声音宏伟雄壮,多用于室外或行进间演奏。
《漢語大詞典》:衙前乐(衙前樂)
宋 代州府衙门所置的乐队。 宋 吴自牧 梦粱录·皇太后圣节:“初八日,奉和 圣福皇太后 圣节。前一月,尚书省、枢密院文武百僚,诣 明庆寺 啟建祝圣道场,州府教集衙前乐乐部及妓女等。”宋史·乐志十七:“诸州皆有衙前乐。”
《国语辞典》:民族乐队(民族乐队)  拼音:mín zú yuè duì
由各民族的传统乐器组成的乐队。如中国的丝竹乐队,即以弦乐器及管乐器组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