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波荡(波盪)
亦作“ 波盪 ”。
(1).水波摇荡;荡漾。 汉 张衡 《西京赋》:“ 河 渭 为之波盪, 吴岳 为之陁堵。”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这悠扬的歌声在早晨清爽的空气里波荡,分外中听。”
(2).动荡,不安定。后汉书·公孙述传:“方今四海波荡,匹夫横议,将军割剧千里,地什 汤 武 ,若奋威德以投天隙,霸王之业成矣。”
(3).鼓动;影响。亦指受鼓动;受影响。资治通鉴·晋穆帝升平五年:“ 王 何 蔑弃典文,幽沉仁义,游辞浮説,波荡后生,使搢绅之徒翻然改辙,以至礼坏乐崩,中原倾覆,遗风餘俗,至今为患。”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二:“次韵实作者之大病也。诗道至 宋 人已自衰弊,而又专以此相尚,才识如 东坡 ,亦不免波荡而从之。” 方东树 《答叶溥求论古文书》:“僕闻人之为学,每视乎一时之所趋,风气波荡,羣然相和。”
(4).奔竞,追逐名利。晋书·刘弘传:“顷者多难,淳朴弥凋,臣輒以徵士 伍朝 补 零陵 太守,庶以惩波荡之弊,养退让之操。”
(5).流离迁徙。太平广记卷三五九引 晋 干宝 搜神记·张聘:“百姓波荡,从乱如归。” 唐 高适 《东征赋》:“过 盱眙 之邑屋,伤 义帝 之波荡。”
《漢語大詞典》:扇动(扇動)
(1).煽动;鼓动。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晧书》:“二邦合从,东西唱和,互相扇动,距捍中国。”宋书·柳元景传:“﹝ 庞季明 ﹞招 庐氏 少年进入 宜阳 苟公谷 ,以扇动义心。”金史·叛臣传·张觉:“何为当此农时輒相扇动,非去危就安之计也。” 清 钱谦益 《〈建文年谱〉序》:“皇帝苟有分毫不忘天下之心,凭仗祖德,依倚民怀,散亡可以收合,蛮彝可以扇动。” 沙汀 《磁力》:“他无意间听见 小数点 正在扇动他的同事,说是薪水既然菲薄,物价又高,挖金子的确非常必要。”
(2).指禽鸟飞虫鼓翅。 巴金 《家》二一:“她……抚弄那只躺在她的掌心上微微扇动翅膀的垂死的蝴蝶。”
《漢語大詞典》:发动(發動)
(1).奋起行动。庄子·天运:“然则人固有尸居而龙见,雷声而渊默,发动如天地者乎?” 成玄英 疏:“奋发机动,同二仪之生物。”《淮南子·兵略训》:“应敌必敏,发动必亟。”
(2).行动。史记·龟策列传:“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龟。”后汉书·鲁恭传:“夫阴阳之气,相扶而行,发动用事,各有时节。若不当其时,则物随而伤。” 沙汀 《还乡记》二九:“而每个人的眼光都表露出有所准备的神气,但看谁先发动。”
(3).兴旺;生长。后汉书·郎顗传:“王者崇宽大,顺春令,则靁应节,不则发动於冬,当震反潜。”宋书·鲜卑吐谷浑传:“马是畜生,食草饮水,春气发动,所以致鬭。”朱子语类卷六五:“復是阳气发动之初。”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你明日可往 胥门 童瞎子 家起一当家宅课,看财爻发动也不?” 茅盾 《路》十:“在他昏睡似的两星期中,新的势力在酝酿,在成长,在发动。”
(4).犹产生。 汉 桓宽 盐铁论·繇役:“愤懣之恨发动於心,慕思之积痛於骨髓。”
(5).犹骚动。史记·平準书:“ 彭吴 贾灭 朝鲜 ,置 沧海之郡 ,则 燕 齐 之閒靡然发动。”
(6).动机。 汉 王充 论衡·答佞:“谗与佞,俱小人也,同道异材,俱以嫉妒为性,而施行发动之异。” 汉 王充 论衡·答佞:“故贤人之权,为事为国;佞人之权,为身为家。观其所权,贤佞可论;察其发动,邪正可名。”
(7).指动作。 汉 王充 论衡·言毒:“毒螫之生,皆同一气,发动虽异,内为一类。”
(8).疾病发作。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后十八岁,疾当发动,若不得此药,不可差也。”北齐书·恩倖传·和士开:“帝先患气疾,因饮酒輒大发动, 士开 每諫不从。” 唐 张九龄 《敕北庭都护盖嘉运书》:“近得卿表,知旧疾发动,请入都就医。” 宋 范仲淹 《陈乞邓州状》:“臣则宿患肺疾,每至秋冬发动。”
(9).触动。 唐 顾况 《悲歌》诗序:“情思发动,圣贤所不免也。”朱子语类卷七一:“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因发动而见其惻隐之心。”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一:“无论任何大小县城都有城隍庙,供奉城隍老爷,这不和小儿要向城墙作揖的心理是一样的吗--城墙的壮美是 四川 普遍的现象,出省以来这种观感便缺少发动了。”
(10).使行动起来。朱子语类卷七五:“鼓之舞之以尽神,鼓舞有发动之意。” 刘少奇 《关于减租减息的群众运动》:“怕左而不发动群众,或以为左一点不要紧,而用左的领导思想发动群众,都是不对的,要切实避免。” 黎汝清 《叶秋红》第三章二:“用发动群众来支持武装斗争,用武装斗争来发动群众,那么 红枫岭 的斗争局面就初步打开了。” 赵树理 《小经理》:“翻起这事来以后, 三喜 连觉也睡不着,又是找干部,又是找群众,发动东家,发动西家。”
(11).指开导,启发。 徐特立 《国文教授之研究》第三章:“教授生徒熟知之事物,以醒觉其注意,发动其觉官。”
(12).犹发表。儒林外史第三二回:“ 王鬍子 私向 鲍廷璽 道:‘你的话也该发动了。’”参见“ 发表 ”。
(13).指妇女临产前的阵痛。 清 蒋士铨 《一片石·梦楼》:“那箇叫老娘,酒官官,敢是你箇家主婆发动哉。” 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还没有生下来么?发动听说有好久了。” 冰心 《张嫂》:“刚才还看见 张嫂 背着一大筐的豆子上山,我想一时不见得会发动,也就没提。第二天早起……他笑嘻嘻的说:‘昨晚上养了一个娃儿!’”
(14).鼓舞;鼓动。 毛泽东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要得到群众的拥护么?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么?那末,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 郭沫若 《归去来·在轰炸中来去》:“如果大无畏的精神力毫不发动,则一切物质上的储备只是死物,而且会成为自己的累赘。”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五章:“倒不是怕脏怕苦,就怕 徐胜 的思想发动不起来。”
(15).犹组织,进行。 毛泽东 《减租和生产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务使整个解放区,特别是广大的新解放区,在最近几个月内发动一次大的减租运动。” 雪克 《战斗的青春》第八章五:“除夕之夜,伪军们思念家乡亲人,更想不到我们会发动攻击。”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一章:“敌人垮下去,就再连一次进攻也发动不起来了。”
(16).犹启动。如:天气太冷,柴油机不容易发动。
《漢語大詞典》:发表(發表)
(1).进上表章。三国志·吴志·华覈传:“ 蜀 为 魏 所并, 覈 诣宫门发表曰:‘閒闻贼众蚁聚向西境,西境艰险,谓当无虞。’”三国志·魏志·崔琰传:“后 太祖 为 魏王 , 训 发表称赞功伐,褒述盛德。”
(2).犹显示。《孽海花》第二四回:“他既要来螳臂当车,我何妨去全狮搏兔,给他一个下马威,也可发表我国的兵力,叫别国从此不敢正视。”
(3).发抒;表达。 孙中山 《在武昌十三团体联合欢迎会的演说词》:“罢工一事,乃无法行其社会主义而始用之,以发表其痛苦,非即社会主义也。” 邹鲁 《中国同盟会·招降满洲将士布告》:“诚以国民军者,以国民组织而成,发表国民之心理,肩荷国民之责任,以主义集合,非以私人号召,故民之归之如水之就下也。” 徐特立 《国文教授之研究》第一章:“讲书、属文、写字文类,皆发表之事。”
(4).宣布;公布。 巴金 《秋》一:“三叔虽不愿将此事对外发表,亦未深加追究,但是他在 陈克家 面前丢了脸,心中非常不痛快。” 老舍 《四世同堂》三十:“她的二舅是刚刚发表了教育局局长的盟兄。” 老舍 《四世同堂》五二:“ 牛教授 还没有出医院,市政府已发表了他的教育局长。”
(5).在报刊上登载。 邹韬奋 《萍踪寄语》三十:“每天大概都有四篇洋洋洒洒的长文章发表。” 鲁迅 《书信集·致李小峰》:“序文因尚须在刊物上发表一次,正在托人另抄。” 巴金 《〈随想录〉总序》:“我一篇一篇地写,一篇一篇地发表。”
(6).犹泄露。 鲁迅 《伪自由书·电的利弊》:“ 日本 幕府时代,曾大杀基督教徒,刑罚很凶,但不准发表,世无知者。到近几年,乃出版当时的文献不少。”
(7).中医学名词。谓发散表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 元 耶律楚材 《赠高善长一百韵》:“发表勿攻里,治内无外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医师诊视,投剂发表。”
《漢語大詞典》:激动(激動)
(1).鼓动;触动。宋书·颜竣传:“翻戾朝纪,狡惑视听,胁惧上宰,激动閭阎。”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灵彻上人:“緇流疾之,遂造飞语,激动中贵,因诬奏得罪,徙 汀州 ,会赦归 东越 。”
(2).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如今看了你这番雄心侠气,竟激动我的性儿了!” 巴金 《家》一:“因为我很激动。我激动的时候都是这样,我总是发抖,我的心跳得厉害。” 茅盾 《腐蚀·九月十五日》:“然而我的感情激动到几乎不能自持的境界,是在产后第二天看护妇抱了婴儿来,放在我怀里的时候。”
《漢語大詞典》:波扇
推动;鼓动。晋书·陈頵传:“中华所以倾弊,四海所以土崩者,正以取才失所,先白望而后实事,浮竞驱驰,互相贡荐,言重者先显,言轻者后敍,遂相波扇,乃至陵迟。” 清 钱陆灿 《周亮工墓志铭》:“奸吏不能有所阴阳其间,遂怀毒蠚,互相波扇,以口语风闻。”
分類:推动鼓动
《漢語大詞典》:感劝(感勸)
犹鼓动。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七年:“ 邹平 民 王薄 拥众据 长白山 ,剽掠 齐 济 之郊,自称知世郎,言事可知矣;又作《无向辽东浪死歌》以相感劝,避征役者多往归之。”
分類:鼓动
《漢語大詞典》:打气(打氣)
(1).谓加压力使气进入球或轮胎内。
(2).比喻鼓动。 马南邨 《燕山夜话·一把小钥匙》:“我先要给这些朋友打气,请他们不要灰心,不要害怕没有办法。” 白危 《被围困的农庄主席》:“ 胡推销员 知道此中确有困难,却还是给 叶柏寿 打气,并且在价格上作了种种让步。”
《漢語大詞典》:摇荡(摇蕩)
(1).摇摆晃荡。文子·精诚:“四时失政,镇星摇荡。”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汎淫泛滥,随风澹淡,与波摇荡,奄薄水渚。” 唐 柳宗元 《法华寺石门精室三十韵》:“羈木畏飘浮,离旌倦摇荡。”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绿》:“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
(2).动荡。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楚 汉 久相持不决,百姓骚动,海内摇荡。”
(3).撼动,摇动。后汉书·邓骘传:“ 凉部 叛 羌 摇荡 西州 ,朝廷忧之。” 南朝 陈 虞寄 《谏陈宝应书》:“夫以 王琳 之彊, 侯瑱 之力,进足以摇荡中原,争衡天下。”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四折:“从此后溪花喜有人相傍,巖枝怕甚风摇荡。”
(4).鼓动,鼓舞。庄子·天地:“大圣之治天下也,摇荡民心,使之成教易俗。”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漢語大詞典》:鼓动(鼓動)
(1).鼓之使动;吹动。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鼓动陶铸而不为功,庶类混成而非其力。” 唐 韩偓 《寄禅师》诗:“万物尽遭风鼓动,唯应禪室静无风。” 宋 苏舜钦 《上范公参政书》:“故诚之感人,如四时之气,鼓动万物,远近无不被也。” 郭沫若 《虎符》第一幕:“在园中徘徊,时时鼓动鼻翼,嗅吸桂花香气。”
(2).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人们行动起来。后汉书·党锢传论:“ 李膺 振拔污险之中,藴义生风,以鼓动流俗。” 宋 王安石 《翰林学士除三司使制》:“高文典策,足以鼓动当世。”明史·张岳传:“又陈时政,极言讲学者以富贵功名鼓动士大夫,谈虚论寂,靡然成风。”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记苏联版画展览会》:“他的浪漫的色彩,会鼓动我们的青年的热情。”
(3).煽动。新唐书·崔群传:“边鄙无事,乃 羣 鼓动,欲以买直,归怨天子。”《英烈传》第二回:“凡在部下繫红巾为号,鼓动这些愚民,如神如鬼敬他。” 巴金 《沉默集·知识阶级》:“不过校长说有人在暗中鼓动风潮,好些学生受了利用。”
(4).激动。后汉书·齐武王縯传论:“大丈夫之鼓动拔起,其志致盖远矣。”朱子语类卷一三二:“某少年过 莆田 ,见 林谦之 、 方次荣 説一种道理,説得精神,极好听,为之踊跃鼓动!”
(5).引动。 明 吴承恩 《采茶歌》:“见如今庭下有桂花飘,麒麟种,凤凰毛,待桃花鼓动 禹门 涛。”
(6).颤动。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五:“尽管是怎样化了石的 广州 ,经受着抗战的大风暴,也微微地有生命的脉搏在鼓动。” 叶圣陶 《一课》:“他跟着他们望去,见一个白的蝴蝶飞舞窗外,两翅鼓动得极快,全身几乎成为圆形。”
(7).更鼓振响。指夜晚。 南唐 陈陶 《赠温州韩使君》诗:“严城鼓动鱼惊海,华屋樽开月下天。” 宋 陆游 《城东醉归深夜复呼酒作此诗》:“ 五门 鼓动灯火闹,意气忽觉如 章臺 。”亦指绝早。 唐 白居易 《早朝》诗:“鼓动出 新昌 ,鷄鸣赴 建章 。”
《漢語大詞典》:鼓荡(鼓盪)
亦作“ 鼓盪 ”。 鼓动激荡。 唐 沈佺期 《被弹》诗:“有风自扶摇,鼓荡无伦匹。” 宋 梅尧臣 《和滕公游穿山洞》:“风雷自鼓盪,不久当何如?” 明 方孝孺 《王待制私谥议》:“发之文辞,敷腴蔚赡,浩乎若秋江之涛,鼓盪莫测,而其来有本也。” 孙犁 《种谷的人》:“有一股热烈的情感鼓荡着我,竟一时想起以后有多少工作要我去做,要去拼命完成!”
分類:鼓动激荡
《漢語大詞典》:挑战(挑戰)
(1).激使敌方出战。左传·宣公十二年:“ 赵旃 求卿未得,且怒於失 楚 之致师者,请挑战,弗许。”《东周列国志》第四八回:“ 越椒 连日挑战, 郑 兵不出。”
(2).谓首开衅端。《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抵制禁例策》:“我 华 人之忠信勤俭,彼皆不言……而惟专心致志,以与我族挑战。” 老舍 《柳屯的》:“对于 夏二姑娘 的许给一个‘军官’,她认为这是 夏大嫂 诚心和她挑战。”
(3).鼓动对方与自己竞赛。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六章六:“他一上任便订下一个计划,以工作比赛向第六处挑战。” 草明 《乘风破浪》六:“我们小组负责帮助她,你们班负责帮助男的,我们来个互助挑战好不好?”
《漢語大詞典》:怂恿(慫慂)
从旁劝说鼓动。《方言》第十:“怂慂,劝也。 南楚 凡己不欲喜而旁人説之,不欲怒而旁人怒之谓之食阎,或谓之怂慂。” 唐 刘秀 《凉州卫大云寺碑》:“乃怂恿司马等僉议装严於北面化十善十恶。” 宋 王迈 《简同年刁时中俊卿》诗:“君言虽怂惥,帅意竟缩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玉公子》:“三妹復从旁怂恿之。” 浩然 《艳阳天》第十六章:“因为 马之悦 的怂恿, 焦振茂 一咬牙,送 焦淑红 上了学。” 舒群 《题未定的故事》:“ 刘文钊 毕竟拗不过我的顽固,以及 马海龙 的怂恿,不得不引我观看一番激光。”
《漢語大詞典》:鼓橐
鼓动风箱。墨子·备穴:“以頡皋衝之,疾鼓橐熏之。”《淮南子·本经训》:“鼓橐吹埵,以销铜铁。” 高诱 注:“橐,冶炉排橐也。” 元 柳贯 《袁伯长侍讲虞伯生马伯庸二待制同赴北都却还夜宿联句》:“俯疑日沉车,闃若风鼓橐。”
《漢語大詞典》:口号(口號)
(1).古诗标题用语。表示随口吟成,和“口占”相似。始见于 南朝 梁简文帝 《仰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诗。后为诗人袭用。如 唐 张说 有《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 李白 有《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清 秋瑾 亦有《风雨口号》《春暮口号》等。亦指口号诗。 唐 王维 《凝碧池》诗题:“私成口号,诵示 裴迪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文忠公 亲作口号,有‘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閒人’之句,天下传之。”
(2).颂诗的一种。多指献给皇帝的颂诗。宋史·乐志十七:“每春秋圣节三大宴:其第一、皇帝升坐,宰相进酒……第六、乐工致辞,继以诗一章,谓之‘口号’,皆述德美及中外蹈咏之情。” 宋 苏轼 有《集英殿春宴教坊词致语口号》《王氏生日致语口号》等。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旦朝会:“京师市井儿遮路争献口号,观者如堵。”
(3).指打油诗、顺口溜或俗谚之类。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我与师父做了几句口号……‘这个先生实不中,九经三史几曾通?自从到你书房内,字又不写书懒攻。’”《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於时有六句口号:‘仙翁知微,判成定数。虎是神差,佳期不挫。如此媒人,东道难做。’”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笑柄·王老虎》:“ 太仓 知州有 王某 者,素性严厉,人称为‘老虎’……其时有口号曰:‘三击升堂鼓,跳出 王老虎 。不是一夹棍,定责三十五。’” 韦君宜 《忆西榆林》:“不是有口号吗:‘不吃三年苦,难得万年福。’”
(4).口令,口头暗号。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一折:“俺去稍房里説话,小妳妳,休大惊小怪的,我有个口号儿:赤!赤!赤……这个好似俺 梁山 上 宋江 哥哥的暗号。”《三国演义》第七二回:“ 夏侯惇 入帐,禀请夜间口号。”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四章:“因军中请示夜间口号,一个女兵进帐来把 高夫人 叫醒。”
(5).带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常供口头呼喊。 朱自清 《执政府大屠杀记》:“木棍约三尺长,一端削尖了,上贴书有口号的纸,做成旗帜的样子。”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在马路那边,蓦的噼噼啪啪响起巨大的爆竹声,只听见各种的口号便如雷的响应着。”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九章:“最后让我们高呼几个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八路军万岁!’”
《漢語大詞典》:纵臾(縱臾)
亦作“ 纵踊 ”。 怂恿;鼓动别人做坏事。汉书·衡山王刘赐传:“ 衡山王 以此恚,与 奚慈 、 张广昌 谋,求能为兵法候星气者,日夜纵臾王谋反事。” 颜师古 注:“ 如淳 曰:‘臾读曰勇。纵臾,犹言勉强也。’纵臾,谓奬劝也。”新唐书·柳宗元传:“增以騶虞、神鼎,胁驱纵踊,俾东之 泰山 、 石閭 ,作大号谓之‘封禪’,皆尚书所无有。”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说秦蜀:“观此二事,皆 卢生 稔其恶,又纵臾之,特方伎之流耳,岂所谓儒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