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见访(見訪)
谦辞。访问我。 宋 王安石 《答俞秀老书》:“令弟见访,闕於从容,及间邀之,已过江矣。” 鲁迅 《书信集·致宫竹心》:“此后如见访,先行以信告知为要。”
分類:谦辞访问
《國語辭典》:察访(察訪)  拼音:chá fǎng
考察探访。《宋史。卷二二。徽宗本纪四》:「以淮甸旱,饥民失业,遣监察御史察访。」《老残游记》第四回:「因想沿途打听那玉贤的政绩,故缓缓起行,以便察访。」
《國語辭典》:国宾(國賓)  拼音:guó bīn
1.应国家政府之邀来访问的外国元首或官员。
2.古代指娶宗室之女子者。《幼学琼林。卷二。新增外戚类》:「郡主、县君皆宗女之谓;仪宾、国宾皆宗婿之称。」
《國語辭典》:过访(過訪)  拼音:guò fǎng
来家访问拜访。如:「昨承过访,心甚感激。」
《漢語大詞典》:披草
拨开荒草。谓隐居者相互交往或对隐居者的访问。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时復墟里人,披草共来往。”晋书·文苑传·袁宏:“披草求君,定交一面。”
《國語辭典》:访察(訪察)  拼音:fǎng chá
探查。《红楼梦》第五回:「因近来风流冤孽,缠绵于此处,是以前来访察机会,布散相思。」
《漢語大詞典》:修聘
古代诸侯之间派遣使臣进行友好访问。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下官 俞瑞 ,仕於 晋 朝,因修聘上国而来。”《东周列国志》第六九回:“ 齐国 上大夫 晏婴 ,字 平仲 ,奉 齐景公 之命,修聘 楚国 。”
《國語辭典》:聘问(聘問)  拼音:pìn wèn
古代诸侯间互派使者作友好访问。《礼记。曲礼下》「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句下唐。孔颖达。正义:「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者,聘问也,谓遣大夫往相存问。」汉。班固《白虎通。卷七。文质》:「五玉者各何施,盖以为璜以徵召,璧以聘问。」
《漢語大詞典》:再顾(再顧)
(1).再次回视。《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絶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南朝 梁 王僧孺 《咏宠姬》诗:“再顾连城易,一笑千金买。”
(2).再次访问、探望。 唐 李白 《赠崔侍御》诗:“ 长安 復擕手,再顾重千金。”
(3).再次眷顾。 唐 阎朝隐 《侍从途中口号应制》诗:“一顾侍御史,再顾给事中。常愿粉肌骨,特答造化功。”
《漢語大詞典》:历访(歷訪)
逐一访问,遍访。后汉书·独行传·温序:“﹝ 弓里戍 ﹞到 太原 ,歷访英俊大人,问以策谋。”新唐书·魏元忠传:“臣愿歷访文武五品以上,得无有智如 羊祜 武如 李广 而不得骋其才者乎?”
分類:逐一访问
《國語辭典》:走访(走訪)  拼音:zǒu fǎng
拜见、往访。如:「我们会同代表一起走访李老先生。」、「经过数天的视察和走访,他对整个事件瞭如指掌。」
《漢語大詞典》:岁聘(歲聘)
(1).古代诸侯每年派使者朝见天子。左传·昭公十三年:“是故明王之制,使诸侯岁聘以志业,间朝以讲礼。”国语·鲁语上“是故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 三国 吴 韦昭 注:“ 贾侍中 云:‘王,谓王事天子也。岁聘以志业,閒朝以讲礼,五年之间四聘於王,而一相朝。’……礼记曰:‘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谓此也。”
(2).指国与国之间的遣使访问。宋史·许将传:“ 契丹 以兵二十万压 代州 境,遣使请 代 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 将 。”
《漢語大詞典》:诣人(詣人)
访问别人。梁书·张缵传:“ 子野 ( 裴子野 )性旷达,自云‘年出三十,不復诣人’。”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六:“上联‘不好诣人贪客过’,下联‘惯迟作答爱书来’。”
《漢語大詞典》:使聘
指古代诸侯之间或国与国之间的遣使访问。后汉书·东夷传序:“於是 濊 、 貊 、 倭 、 韩 万里朝献,故 章 、 和 已后,使聘流通。”
《漢語大詞典》:采问(採問)
搜集访问。后汉书·羊续传:“观歷县邑,採问风謡。”《元典章·吏部六·钞法》:“ 真定路 总管 姚中 奉呈採问到釐革事内一件。”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死后数月,自有那些走千家管閒事的牙婆每,打听脚踪,採问消息。”
分類:搜集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