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遗信(遺信)
遣使;派人。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其远道人不能往者,皆因行便或持器遗信买之,於是卖水者大富。”《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读曲歌四九》:“欢但且还去,遗信相参伺。”
分類:遣使
《漢語大詞典》:遗使(遺使)
犹遣使。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书:“ 欧阳率更 书,妍紧拔羣,尤工於小楷, 高丽 遗使购其书。”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傅阁峰尚书:“会贼有求降意,而盈廷诸臣,皆欲遗使议和罢兵。”
分類:遣使
《漢語大詞典》:遣使
谓派遣使者。韩非子·八经:“兵士约其军吏,遣使约其行介。”后汉书·班固传下:“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 明 叶盛 水东日记·会奏遣使迎复:“礼部会奏,虏请遣使迎復,当从。” 清 魏源 《都中吟》之一:“昨日 大河 决金堤,遣使合工桃浪诗。”
《漢語大詞典》:出使
(1).派遣使臣。 汉 班固 《匈奴和亲议》:“先帝圣德远览,瞻前顾后,遂復出使,事同前世。” 宋 王安石 《司农卿分司南京陈公神道碑》:“贼果侵寻不制,朝廷出使,发兵击之,数年然后定。” 严复 《原强》:“海禁大开以还,所兴发者亦不少矣:译署,一也;同文馆,二也;船政,三也……出使,十一也。”
(2).接受使命出外办理外交事务。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今太后擅行不顾, 穰侯 出使不报, 华阳 、 涇阳 等击断无讳, 高陵 进退不请。”新唐书·颜真卿传:“郎官、御史,陛下腹心耳目之臣也,故出使天下,事无细大得失,皆俾访察,还以闻。”《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慧澄 道:‘其夫出使北边,他是个女人,那能凑得许多价钱?’”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 萧育 是辅弼大臣太傅 萧望之 之子,多次出使 匈奴 ,累建功勋。”
(3).王宫的女官名。新五代史·唐庄宗神闵敬皇后刘氏传:“至 庄宗 时,后宫之数尤多,有昭容、昭仪、昭嫒、出使、御正……其餘名号,不可胜纪。”
《漢語大詞典》:杖节(杖節)
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四方,给旄节以为凭信。汉书·叙传下:“ 博望 杖节,收功 大夏 。”又《王莽传上》:“以太保 甄邯 为大将军,受鉞 高庙 ,领天下兵,左杖节,右把鉞,屯城外。”后多以谓执掌兵权或镇守一方。晋书·王敦传:“顷者令 导 内综机密,出録尚书,杖节京都,并统六军。” 唐 武元衡 《秋日对酒》诗:“我乏济时畧,杖节抚藩维。” 章炳麟 《艾如张》诗:“借问杖节谁?云是 刘荆州 。”
《漢語大詞典》:虏使(虜使)
(1).谓当作奴隶役使之。战国策·赵策三:“彼 秦 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鲍彪 注:“视民如所虏获。”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虏使其民。” 司马贞 索隐:“言( 秦 人)以奴虏使其人,言无恩以恤下。”
(2).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或敌寇所遣使者的蔑称。 宋 胡铨 《上高宗封事》:“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諂諭 江 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 宋 岳珂 桯史·三忠堂记:“惟一编脩官 胡銓 毅然上书,乞斩相参、虏使,三纲五常赖以不坠。”
《漢語大詞典》:小南强
茉莉花的别称。 五代 周世宗 遣使至 南汉 , 南汉 主 刘晟 赠使者茉莉花,美其名曰“小南强”。其后, 宋 平 南汉 ,执 晟 子 鋹 至 洛阳 ,不识牡丹,人谓此花名“大北胜”,以报“小南强”之语。参阅 宋 陶穀 清异录·小南强、 清 吴任臣 十国春秋·南汉中宗纪
《漢語大詞典》:交聘
两国互相遣使通好往来。北齐书·陆卬传:“自 梁 魏 通和,岁有交聘。”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二:“ 滉 亦三千人临 金山 ,与 少游 相应,以楼船金帛,交聘於 江 中。”新五代史·杂传一·刘守光:“有司迫 承勋 称臣, 承勋 不屈,以列国交聘礼入见。” 郭沫若 《蒲剑集·中苏文化之交流》:“我们如能达到两国的艺术团体经常交聘的地步,丰富彼此的经验,增加彼此学习的机会,所表现在各方面的效果必然更加宏伟的。”
《漢語大詞典》:聘问(聘問)
(1).国与国或各个方面之间遣使访问。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先是诸将之外有权者,莫不拘劫妻子以为固;四方之来聘问者,莫不防碍出入以为密。”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二:“元勋宿将,老死久矣,后来将不知兵,兵不习战,徒以聘问络绎,恃以无恐。”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五:“ 明国 亦遣使通好,岁以珍币聘问。”
(2).谓男方向女方行聘定婚。古代六礼中有“问名”,故曰聘问。《剪灯新话·翠翠传》:“但生自蓬蓽,安於贫贱久矣,若责其聘问之仪,婚娶之礼,终恐无从而致。”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满洲嫁娶礼仪:“ 满洲 世族,罕有指腹定婚者,皆年及冠笄,男女家始相聘问。”
《漢語大詞典》:岁聘(歲聘)
(1).古代诸侯每年派使者朝见天子。左传·昭公十三年:“是故明王之制,使诸侯岁聘以志业,间朝以讲礼。”国语·鲁语上“是故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 三国 吴 韦昭 注:“ 贾侍中 云:‘王,谓王事天子也。岁聘以志业,閒朝以讲礼,五年之间四聘於王,而一相朝。’……礼记曰:‘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谓此也。”
(2).指国与国之间的遣使访问。宋史·许将传:“ 契丹 以兵二十万压 代州 境,遣使请 代 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 将 。”
《漢語大詞典》:巡道
(1). 清 代官名。 唐 代遣使分道出巡,称分巡某某道。 明 代各省按察司除按察使外,还有按察副使、按察佥事等官员,负责巡察州、府、县的政治、司法等方面的事情,称分巡道、兵巡道等。 清 废副使、佥事等官,简称巡道。清史稿·职官志三:“寻改置布政使左、右参议,是为守道;按察使副使、僉事,是为巡道。” 清 魏源 《道光洋艘征抚记上》:“ 天津 巡道 陆建瀛 言,洋人所求,前三事大,后三事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所以制臺打算委巡道代理藩司,以便中丞好交卸赴新任去。”
(2).指巡查铁路轨道,以保障安全运行。从事该项工作的铁路工人称巡道工。 张承信 《闪光的道钉》诗:“巡道工,肩挎小包手持镐,千里铁道去巡逻。”
《漢語大詞典》:通聘
(1).互相遣使交好。《东周列国志》第四回:“传六世至 襄公 ,以勤王功封 秦伯 ……定都於 雍 ,始与诸侯通聘。” 章炳麟 《訄书前录·客帝匡谬》:“亦犹 乾隆 之世, 英吉利 尝一通聘,而遽书之以为入贡之藩云尔。”
(2).旧时称男家向女家致送订婚财礼。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这事也没有十天八天一月半月的耽搁,一切下茶,通聘,奠雁,送妆,都在今日。”
《漢語大詞典》:朝集使
汉 代,各郡每年遣使进京报告郡政及财经情况,称为上计吏。后世袭 汉 制,改称朝集使。旧唐书·太宗纪下:“ 贞观 五年正月癸未,朝集使请封禪。”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帝谓诸州朝集使曰:‘ 房恭懿 志存体国,爱养我民,此乃上天宗庙之所祐……卿等宜师范之。’” 胡三省 注:“《隋志》:每元会,诸州悉遣使赴京师朝集,谓之朝集使。”参阅 宋 王应麟 《汉志考》
《漢語大詞典》:时聘(時聘)
指天子有事时,诸侯派遣使臣来聘问。周礼·春官·大宗伯:“时聘曰问,殷頫曰视。”周礼·秋官·大行人:“时聘以结诸侯之好,殷頫以除邦国之慝。” 郑玄 注:“时聘者,亦无常期。天子有事,诸侯使大夫来聘。”
《漢語大詞典》:修聘
古代诸侯之间派遣使臣进行友好访问。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下官 俞瑞 ,仕於 晋 朝,因修聘上国而来。”《东周列国志》第六九回:“ 齐国 上大夫 晏婴 ,字 平仲 ,奉 齐景公 之命,修聘 楚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