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牵经引礼(牽經引禮)
援引经典。北齐书·杜弼传:“ 高祖 駡之曰:‘眼看人瞋,乃復牵经引礼!’叱令出去。”
《分类字锦》:秦景遥传(秦景遥传)
庾信陜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虽复银函东度金氎南翻秦景遥传竺兰私记譬犹海水之一珠不下昆山之片玉
分类:经典
《漢語大詞典》:畔道离经(畔道離經)
背离道统,不遵循经典规定的指导思想。亦指背离常规的思想或行为。畔,通“ 叛 ”。 清 洪升 《〈坚瓠补集〉序》:“开人心狙诈之端,启风俗陵傲之习,不至於畔道离经不止。” 陈独秀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居恒 欲手刃其人,以为畔道离经者戒。”
《國語辭典》:诗礼传家(詩禮傳家)  拼音:shī lǐ chuán jiā
以读诗习礼代代相传。明。朱权《荆钗记》第二出:「诗礼传家忝儒裔,先君不幸早倾逝。」
《國語辭典》:圣经贤传(聖經賢傳)  拼音:shèng jīng xián zhuàn
圣人所著的经典以及贤人为经典所发挥阐扬的注解。泛指儒家的代表性著作。《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公子因父亲在那边,只笑著不敢多说,心里却想著一句圣经贤传,暗说怪道:『说是不知子都之美者,无目者也。』」
《國語辭典》:释提桓因(釋提桓因)  拼音:shì tí huán yīn
1.印度婆罗门、印度教的神名。原是雷雨之神,为众神之首。他征服人间和魔界中的许多敌手,所以后来渐渐发展成战神。也称为「帝释天」、「因陀罗」。
2.佛教的护法神。为忉利天之主。也称为「帝释天」、「因陀罗」。
《漢語大詞典》:疏不破注
谓对于儒家经典的疏通阐发不突破原注的界说。 黄侃 《礼学略说》:“ 清 世礼家辈出……至于篤守专家,按文究例,守 唐 人疏不破注之法者,亦鲜见其人也。”
《漢語大詞典》:儒家经书
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范围随历代王朝的增设而不断扩大。由最初的《》、《》、《》、《乐》、《》、《春秋》“六经”和《周礼》、《仪礼》、《礼记》“三礼”,发展为宋代的十三经,即《》、《》、《》、《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和《孟子
《漢語大詞典》:三真经(三真經)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庄子又称南华真经列子又称《冲虚真经》,合称三真经。后道教奉为主要经典。 唐 刘禹锡 《代郡开国公王氏先庙碑》:“未几,復以能通《道德》《南华》《冲虚》三真经进 盩厔 尉。”
《分类字锦》:九天旧章(九天旧章)
云笈七签赞颂者如五真新颂九天旧章之例是也
分类:经典
《分类字锦》:琅笈云书(琅笈云书)
庾信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敬造一功德轮见成三百馀部琅笈云书金绳玉检削蒸栗之简装酸枣之珠并入香城咸封禅阁
分类:经典
《分类字锦》:口吐开天(口吐开天)
云笈七签太初之时老君从虚空而下为太初之师口吐开天经一部四十八万卷一卷有四十八万字一字辟方一百里
分类:经典
《分类字锦》:刻玉结篇(刻玉结篇)
白帖太霄琅书曰太霄琅书铸金为简刻玉结篇
分类:经典
《國語辭典》:讲经说法(講經說法)  拼音:jiǎng jīng shuō fǎ
讲述讨论宗教经典,宣扬教义。元。郑廷玉《忍字记。楔子》:「我佛在于灵山会上,聚众罗汉,讲经说法。」《四游记。南游记。第一回》:「到今日来,灵山兴旺,今十大弟子,讲经说法。」
《國語辭典》:经史子集(經史子集)  拼音:jīng shǐ zǐ jí
中国传统书籍分类的四个要目。最早晋荀勖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唐以后,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及次序始定。经包括经籍及小学,史为史书,子为诸子,集为诗文、词赋、图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