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利欲(利慾)  拼音:lì yù
私利及贪欲。也作「利欲」。
《國語辭典》:关系(關系)  拼音:guān xì
关联、影响。《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冯君瑞是我内地生员,关系朝廷体统;他如何敢拿了去,要起赎身的价银来?」也作「关系」。
《國語辭典》:关系(關係)  拼音:guān xì
1.事物间的连带作用。如:「关系企业」。
2.影响、牵涉。《文明小史》第二四回:「这是新章课吏,关系他们前程,务要秘密才好。」也作「关系」。
《國語辭典》:营私(營私)  拼音:yíng sī
营谋私利。《汉书。卷八六。王嘉传》:「中材苟容求全,下材怀危内顾,壹切营私者多。」
《國語辭典》:自利  拼音:zì lì
只图自己的利益。《庄子。让王》:「乐与政为政,乐与治为治,不以人之坏自成也,不以人之卑自高也,不以遭时自利也。」
《國語辭典》:私人  拼音:sī rén
1.个人。相对于公家而言。如:「私人财产」、「私人著作」。清。徐珂《清稗类钞。讥讽类。均贫富主义之别解》:「自马克斯以后,学说一变。此派不取共产主义,惟主张以产业机关归诸国有,禁私人占有土地,而以土地所得,分配各人,是为近世社会主义。」
2.亲戚故旧。《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彼自丞尉以上偏置私人,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之为邪!」《文明小史》第四二回:「发审局的人,又大半是康太守的私人,早已请过示的了。」
《漢語大詞典》:嗜利
贪求私利;贪图钱财。 明 方孝孺 《送李宗鲁序》:“如以得为喜,则将以失为忧,此好名嗜利者之为,非无固必之道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御史王宝田奏折附片》:“该尚书嗜利忘义,人言嘖嘖。”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四节:“汉书·地理志叙述 洛阳 一带民俗说: 周 人巧诈嗜利,重钱财不重道德。”
《國語辭典》:专利(專利)  拼音:zhuān lì
1.独占利益。《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国语。周语上》:「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
2.专一锐利。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3.专有之利益及权利,依《专利法》之规定分为发明专利、新型专利及设计专利。
《國語辭典》:图利(圖利)  拼音:tú lì
图谋利益。《初刻拍案惊奇》卷一:「看见别人经商图利的,时常获利几倍,便也思量做些生意,却又百做百不著。」
《漢語大詞典》:欲利
(1).欲念与私利。韩非子·解老:“欲利之心不除,其身之忧也。” 宋 叶适 《〈覆瓿集〉序》:“ 子长 自护若处女,常藿食水饮,欲利不挂丝髮,奚取奚慕而以是动其心?”
(2).贪得利益。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故祸莫憯於欲利,悲莫痛於伤心。”
《漢語大詞典》:利交
以营谋私利为目的的交往。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素交尽,利交兴,天下蚩蚩,鸟惊雷骇。” 宋 戴复古 《诸葛仁叟县丞极贫能保风节有权贵招之不屑其行》诗:“俗辈众多吾辈少,素交零落利交兴。”
《國語辭典》:营利(營利)  拼音:yíng lì
谋求利润。《东观汉记。卷一三。杜林传》:「邑里无营利之家,野泽无兼并之民。」
《漢語大詞典》:怀利(懷利)
谓抱着谋私利的意图。《孟子·告子下》:“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后汉书·荀彧传:“敌人怀利以自百,臣众怯沮以丧气。” 李贤 注:“各规利,人百其勇也。”
《漢語大詞典》:邀利
请求私利。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元年:“汝为人臣既负其主,不能击敌,又欲乘乱邀利,所为如此,何面目復求生乎?” 宋 刘敞 《西汉三名儒赞》:“末世之人,以道邀利。”《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回:“仁者不乘危以邀利,智者不侥倖以成功。”
分類:请求私利
《漢語大詞典》:远利(遠利)
长远的利益。宋史·食货志上一:“殊不知大国之制用,如巨商之理财,不求近效而贵远利。”
不近私利。礼记·檀弓下:“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明 刘基 《〈郁离子〉序》:“其言详於正巳慎微,脩纪远利。”
《漢語大詞典》:手长(手長)
手臂伸得很长。喻善于谋取私利。《官场现形记》第四回:“况且这万把银子都是面子上的钱;若是手长些,弄上一底一面,谁能管他呢?”